雛雞養(yǎng)殖技術全過程?
一、雛雞養(yǎng)殖技術全過程?
怎樣飼養(yǎng)小雞?小雞怎么開口最科學?
小雞對不好的環(huán)境,適應性較差,容易患病死亡。為了提高小雞成活率,小雞怎么養(yǎng),喂養(yǎng)小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小雞怎么開口最科學?
雛雞從小使用達龍禽初乳,可以防治白痢病、腸道疾病和免疫抑制病,保肝護腎,促生長,提高采食量。明顯提高成活率,健雛率。生長速度快,不會得腸胃病,同比日齡30天大10-30%。
一、要有個適宜的溫度
雞的正常體溫平均在42℃左右。剛出殼的小雞,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差,遇冷著涼會拉稀,太熱會患感冒。一般來說,一周齡的小雞適宜30℃左右的氣溫,二周齡的小雞適宜20℃以上的氣溫,一個月后就能適應室外的氣溫,可以在屋外自由活動了。
溫度是不是適宜,可以根據(jù)小雞的行動來判斷。如小雞分散均勻,不聚集一堆,吃食活潑,表明溫度適宜,小雞密集打堆,吱吱亂叫,表明溫度過低;小雞張口氣喘,不愛吃食,連連喝水,表明溫度過高。
二、空氣要新鮮
小雞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使小雞呼吸到新鮮空氣。溫暖的晴天中午,要讓小雞在陽光下活動,以防發(fā)生軟腳病。
雛雞開口就用達龍禽初乳.
三、精心喂養(yǎng)
小雞出殼后24小時開始喂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和一定數(shù)量的青綠飼料,可以將飼料先研成碎末,煮大半熟后再喂,有條件的可以喂混合飼料。頭三天內(nèi)可讓小雞自由采食,盡快使小雞學會覓食。
三天以后,每天喂6次,再往后,次數(shù)逐漸減少。飼料要拌成半干半濕狀態(tài)。喂青綠飼料,開始可以少一些,以后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過總飼料量的40%。剛出殼的小雞,飲的水最好是溫開水,還要補喂一些1%濃度的鹽水。
四、科學管理
首先要搞好衛(wèi)生,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殘余飼料,保持食槽清潔,不喂發(fā)霉變質(zhì)飼料,雞舍要干燥,還要注意防疫防病,及時接種雞痘和疫苗。
二、雞苗怎樣喂養(yǎng)
目前正值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建議你采用取暖器為雞苗取暖,用雞飼料喂養(yǎng)雞仔。
三、雞苗怎么養(yǎng)
(1) 嚴格控制育雛室內(nèi)的溫度。1~2天的小雞溫度為35攝氏度~33攝氏度,1周齡33~30攝氏度,2周齡30~28攝氏度,3周齡28~26攝氏度,4周齡26~24攝氏度,5周齡24~21攝氏度,6周齡為21~18攝氏度,7~20周齡18~16攝氏度。 (2) 通風換氣,由于雛雞的新陳代謝旺盛,呼吸快,溫度高,要定時通風換氣,減少舍內(nèi)水汽、塵埃和微生物。 (3) 控制密度,地面平養(yǎng)模式在1~2周齡在40~35只/平方米為宜,3~4周齡在30~25只/平方米為宜, 5~7周齡在25~15只/平方米為宜. (4) 光照是影響雞體生長發(fā)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齡以后的光照時間對育成雞性成熟的影響比較明顯,10周齡以前可保持較長的關照時間,使雞體采食較多飼料,獲得更好的生長。
四、雞苗如何飼養(yǎng)
雞苗又叫雛雞。以時間段來劃分,0天-50天為雛雞。那么雞苗如何飼養(yǎng)?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雞苗飼養(yǎng)方法,一起來看看。
雞苗飼養(yǎng)方法 雞苗出殼16到24小時左右就可以夠喂食了,先把米煮成八分熟,再用清水淘洗,使米呈沙粒狀,這樣便能夠喂給雞了。
4―5天后,雞的日糧可改為配合料。能夠買雞苗全價顆粒料直接飼喂,也可依照各種飼料所含營養(yǎng)和適口性多樣配合。
常用雞苗配合飼料配方為:玉米40%、高粱5%、黃豆臘察15%、麥麩15%、豆餅10%、菜子餅8%、魚粉5%、骨粉1.5%、食鹽0.5%。
其中蛋白質(zhì)是雞苗生長發(fā)育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雞苗越小對蛋白質(zhì)的需求量越大,所以假如有條件應該喂一些小魚、蚯蚓等,作為雞苗雞性蛋白質(zhì)飼料的補充。
此外,雞苗對維生素的需求量也很大,從雞苗開食的第3天就能夠在飼料中拌入一些切碎的鮮嫩青飼料;10日齡以后的飼料中還應摻一些潔凈的小砂子以協(xié)助消化。
在喂料上應堅持少喂勤添、少吃多餐和吃八橡扮成飽的準繩。日喂次數(shù)普通3―15日齡時喂7―8次;16―30日齡為6―7次,31―60日輪如茄齡為5―6次。飲水對雞苗也很重要,應在開食的同時經(jīng)常供應適量清潔飲水,20日以前的雞苗最好使用飲溫水。
雞苗的挑選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