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矮化的六項栽培管理技術是什么呢?
一、花卉矮化的六項栽培管理技術是什么呢?
?? 一、無性繁殖 采用嫁接、扦插、壓條等無性繁殖方法都可以達到矮化效果,使開花階段縮短,植株高度降低,株型緊湊。嫁接可以通過選用矮化品種來達到矮化。扦插可從考慮扦插時間來確定植株高度,如菊花在7月下旬扦插可達到矮化而控制倒伏,另外,用含蕾扦插法可使株形高大的大麗花植于直徑十幾厘米的盆內(nèi),株高僅尺許且花大色艷。
??菊花通過角芽繁殖矮化。
二、整形修剪 通過整形,在植株幼小時去掉主枝促其萌發(fā)側(cè)枝,再剪去過多的長得不好的側(cè)枝,以達到株型豐滿,植株低矮,提高觀賞性。月季、一串紅、杜鵑、觀葉花卉等修剪多采用此法進行矮化。水仙通過針刺、雕刻破壞生長點矮化。
三、控制施肥 對盆栽花卉適時施磷、鉀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營養(yǎng)生長,達到矮化。
??
四、人工曲干 人工扭曲枝干,使植株養(yǎng)分運輸通道受阻,減慢植株生長速度,達到花卉株型低矮。一般在小型盆景的制作用中應用較多。
五、使用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 1、用多效唑噴灑一串紅植株,可以使其節(jié)間變短,葉面積變小,葉色加深,從而改變一串紅株高莖細、花葉稀疏、脫花嚴重的現(xiàn)象,提高觀賞價值。
??此外,金魚草、菊花等花卉矮化上也常采用。2、用縮節(jié)胺處理一串紅等植株,可使植株高度降低26%,并且莖節(jié)變短,分枝數(shù)增多,觀賞性提高。3、用B9處理植株,可抑制牽?;ǖ臓I養(yǎng)生長,使其在營養(yǎng)生長期矮化61。5-67%,盛花期矮化40。5%,從而使株型矮小,枝葉緊湊,開花集中。
??
??4、用的矮壯素抑制矮牽牛花等的營養(yǎng)生長,可使其株型矮化,提高觀賞性。
六、輻射處理 有些花卉,還可以通過輻射處理來改變植株的生長狀況,從而達到矮化,例如:用Y射線處理水仙鱗莖,可控制水仙生長,矮化水仙植株。用60℃處理美人焦,可以使美人蕉高度降低30-50厘米,提高觀賞價值。
二、桂花扦插育苗技術是怎樣的?
??桂花扦插育苗技術:
1、圃地準備:若有計劃用地,可以在冬季深挖兩遍,并作好高20厘米、寬90厘米的苗床備用。還可利用春季苗木出圃后留下的空地安排生產(chǎn),進行深翻一遍,揀除樹根等雜物;待春季苗木生產(chǎn)結(jié)束時再深翻一遍,同樣作好高20厘米、寬90厘米的苗床備用。
??6月上旬,鏟除苗床上滋生的雜草,然后用1:100倍的甲醛配制液進行消毒,深翻一遍,做成中間略高兩邊低的龜背形的苗床。
2、種條采集和處理:桂花夏季嫩枝扦插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這時桂花新梢已停止生長,但是還沒有老熟,處于半木質(zhì)化狀態(tài),枝條內(nèi)部細胞分裂活躍,容易生根成活。
??過早扦插,枝條幼嫩不易成活;過晚扦插,則枝條內(nèi)部細胞分裂趨于停止,也不易生根成活。應從品種優(yōu)良、生長健壯的母樹上采集插條,細弱枝、內(nèi)膛枝及病蟲枝均不能作扦插種條。最好在晴天的早晨或陰天剪采種條,干旱天和雨天不能采集。采集的插條要及時運回,放陰涼處攤開,并灑少量的水,再蓋上浸透水的棉布保濕。
??插條一般剪取lO至15厘米,插條頂端保留2至3片葉子;插條下端剪一略微歪斜的剪口,剪口要平滑,以利扦插和愈合生根。剪好的插條下端對齊,30至50株一捆扎好。然后將插條整齊豎直地排放在配制好的100ppm的萘乙酸溶液或ABT生根粉溶液中,一般浸泡6至8小時即可取出,用清水清洗一下根部即可扦插。
??
3、扦插及插后的管理:按照株距4至6厘米,行距15至20厘米的密度進行扦插;插土深度一般在插條的1/2至2/3長度為宜。扦插后,用針眼噴水壺澆水,直至澆透為止,以便插條與土壤能夠緊密結(jié)合而沒有空隙。水分是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的關鍵,因此要全力做好水分的調(diào)節(jié)管理。
??扦插后要立即搭上遮蔭網(wǎng),透光度在30%至50%為好,遮蔭網(wǎng)離苗床面高度一般在130至150厘米為佳,這樣不但有利于保濕、降溫,而且不影響生產(chǎn)管理作業(yè)。另外,要及時拔草、澆水、松土。
三、桂花壓枝快速無性繁殖技術是怎么樣的呢?
??一、母株與枝條的選擇。母本應選擇樹齡10-15年,生長健壯,分枝多,節(jié)位低的植株;用作壓枝的枝條生長旺盛,無病,表皮無破損,芽眼飽滿,枝條長1米左右為宜。壓枝前10天左右,先清除母本四周1-1。2米范圍內(nèi)的雜草,并松土10-15厘米深,切勿傷根,隨后每畝普施腐熟有機肥25公斤,再將肥與土壤充分拌勻。
??
二、壓枝。3月底4月初,在母本的四周,視可壓枝條數(shù)量多少(一般每株母本可壓4-5個枝條),沿著枝條自然伸展的方向,挖一條深,寬各20厘米的小溝,然后將枝條順勢壓入溝中,并用肥土將溝填滿踩實,澆足水后再將壓枝部位的土培成饅頭狀即可。
三、壓枝后管理。
??壓枝后的管理主要把好“三關”:一是護理關。要經(jīng)常觀察,以防人畜或狂風暴雨的侵害;二是澆水、培土關。壓枝后要根據(jù)墑情及時補水、培土,盛夏遇大旱更應注意補水,以促進新根的萌發(fā)與生長,同時要注意清除雜草,確保所壓枝條通風透光;三是脫離母本關。壓枝后經(jīng)一年的培育,枝條已形成了新的根系,此時可用利器將枝條與母本分離,為減少傷流量要隨即將切口處埋入土中,澆足水。
??值得注意的是,分離后幼株尚未形成完全獨立的根系,故而不可立即挖苗移栽,待第三年清明前后方可起苗,以確保移栽后的成活率。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