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yǎng)殖旱金蓮 旱金蓮養(yǎng)殖方法技巧
怎樣養(yǎng)殖旱金蓮 旱金蓮養(yǎng)殖方法技巧
旱金蓮多年生蔓生植物,葉片和碗蓮相似,因為生長于土中,所以叫做旱金蓮,花朵顏色橘紅、橘黃、紫色等多種,花開又很像小喇叭漂亮極了,旱金蓮在未開花前,又和銅錢草有幾分相似,但是卻比銅錢草多了幾分美意,即使在只有一棵的情況下,旱金蓮也能養(yǎng)成爆盆。
1、繁殖要點
旱金蓮主要以播種繁殖為主,如果自己種植的旱金蓮可以留種備用,如果沒有的話可以在網(wǎng)上淘點種子,回來自己種植。種植前先將種子浸泡在25-30度溫水中24小時,撈出后放在18-26度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催芽,待出芽后播種。
2、花土搭配
旱金蓮喜歡疏松通透的土壤,可以將珍珠巖、園土、腐葉土按照2:1:2的比例配比,配好后將花盆底部鋪上3-5厘米厚的配好土,然后在上面鋪撒2-3厘米厚的腐熟糞肥或餅肥,在填滿土,最后將發(fā)芽的種子埋在土壤中2厘米深,大約一周左右會見葉片探出土壤。
3、花器選擇
旱金蓮因為長得比較高,枝葉繁茂,所以選擇高大寬口的陶瓷盆比較適宜,這樣既能滿足植株有較大較通透的生長空間,還能在觀賞花葉的同時,又能體現(xiàn)陶瓷花盆的優(yōu)美,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
4、修剪摘心
要想旱金蓮能夠長出爆盆的效果,摘心修剪是必須的,待旱金蓮長出4-5片葉片之時,我們就要進行第一次的打頂摘心,讓其促生更多的枝葉,待其第二次花心長出5-6片枝葉的時候,則可進行第二次摘心打頂,如此循環(huán)3-4次,可見花盆中長出更多的枝葉,這時可增加磷鉀肥進行催蕾促花。
5、光照溫度
旱金蓮喜歡比較中性的半陽半陰環(huán)境,擺放在朝東的陽臺最佳,如果在朝南的陽臺擺放,到了中午,則需將旱金蓮移到陽光相對溫和的地方,切記讓陽光暴曬,每天有4-5小時的光照即可,旱金蓮不喜歡高溫,在35度以上的溫度則會出現(xiàn)休眠狀態(tài),停止生長,最佳的生長溫度是18-26度。
6、水肥控制
旱金蓮雖然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是害怕濕澇,如果水分過多則會出現(xiàn)徒長,很少見花,夏季一般3-4天在早上澆一次透水,平時則可用噴壺對其葉片噴水,一是降低周邊溫度,二是增加空氣的濕度。在栽種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了充足基肥,在生長期我們可以選擇含有磷鉀較多的草木灰肥,進行崔蕾促花,將草木灰放在清水中溶解,然后澆灌在花盆中,每月施加一次,在配合每兩個月施加一個復合肥。
旱金蓮怎么種植?
旱金蓮的基本管理:
旱金蓮栽培宜用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PH值5-6。一般在生長期每隔3-4周施肥一次,每次施肥后要及時松土,改善通氣性,以利根系發(fā)展。旱金蓮喜濕怕澇,土壤水分保持50%左右,生長期間澆水要采取小水勤澆的辦法,春秋季節(jié)2-3天澆水一次,夏天每天澆水,并在傍晚往葉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濕度。
開花后要減少澆水,防止枝條旺長,如果澆水過量、排水不好,根部容易受濕腐爛,輕者葉黃脫落重者全株蔫萎死亡。旱金蓮喜陽光充足,不耐蔭蔽,春秋季節(jié)應放在陽光充足處培養(yǎng),夏季適當遮陰,盛夏放在陰涼通風處,北方10月中旬入室,放在向陽處養(yǎng)護,室溫保持10--15℃,適當控制肥水。
同時,旱金蓮的花、葉趨光性強,栽培或觀賞時要經(jīng)常更換位置,使其均勻生長。
旱金蓮莖蔓生,一般都必須立支架加強,如任其自然生長,勢必莖蔓太長,影響觀賞。為了控制其莖蔓無限生長,當旱金蓮進入初花期,其莖蔓生長已達30-40厘米時,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促其矮化。噴后三天就能見效,主蔓增粗,頂蔓延長遲緩,側蔓上的花朵相繼開放,頗為美麗。
造型修剪
由于旱金蓮是纏繞半蔓性花卉,具較強的頂端生長優(yōu)勢,若要使其花繁葉茂,在小苗時,就要打頂使其發(fā)側枝。打頂后,再給予肥水,一般10天左右發(fā)出的新枝就可達數(shù)厘米長。當植株長到高出盆面15~20厘米時,需要設立支架,把蔓莖均勻地綁扎在支架上,并使葉片面向一個方向。支架的大小以生長后期蔓 葉能長滿支架為宜,一般高出盆面20厘米左右,隨莖的生長及時綁扎,并注意蔓莖均勻分布在于支架上。在綁扎時,需進行頂梢的摘心,促使其多分枝,以達到花繁葉茂的優(yōu)美造型。
盆栽管理
要養(yǎng)好盆栽旱金蓮,一要選好合理配制的培養(yǎng)土;二要加強生育期間的肥水管理;三要保證有較充足的陽光。
①培養(yǎng)土宜選用腐葉土4份、園土4份、堆肥土1份、沙土1份混合配制的壤土。
②旱金蓮生育期間常因肥水管理不當而出現(xiàn)節(jié)長葉黃、莖細葉小或枝葉茂盛但花朵稀少的現(xiàn)象。在生長過程中,一般每月施1次濃度為20%的腐熟豆餅水;在開花期間停施氮肥,改施0.5%過磷酸鈣或腐熟的雞鴨糞水,每隔半月施1次;花謝之后追肥1次30%的腐熟豆餅水,以補充因開花所消耗的養(yǎng)分。夏季天氣炎熱停止施肥。秋末再施1次復合性越冬肥,以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澆水是一項日常性管理工作,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應根據(jù)天氣和植株生長情況而定。春秋季節(jié)一般隔天澆水1次,夏季每天澆水1次,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出現(xiàn)花蕾時澆水次數(shù)宜適當減少,但要加大每次的澆水量,使盆土見干見濕。開花后澆水應減少。
③旱金蓮性喜陽光,春秋季節(jié)應放在陽光充足處,夏季需適當遮蔭,冬季室溫保持在15℃左右,陽光充足,便能繼續(xù)生長發(fā)育。
秋種冬開
在秋季8月下旬或9月上旬播種,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移入中號的花盆中,在露地向陽處擺放,進行一般性澆水管理?!八怠币院蟀阉迫胧覂龋旁陉柟獬渥闾?,溫度保持在15℃-25℃,最低不得低于8℃。平時注意轉盆,使植株豐滿美觀。澆水要適中,過干葉子發(fā)黃,過濕則易腐爛。每隔10天施一次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不宜多施氮肥,以免徒長。?
病蟲防治
病蟲害較少。
潛葉蛾
幼蟲潛蛀入植株的新梢、嫩葉內,在上下表皮的災層內形成迂回曲折的蟲道,使整個新梢、葉片不能舒展,并易脫落;嚴重時,可使秋梢全部枯黃。
發(fā)生規(guī)律
一年可發(fā)生10代左右,以蛹和幼蟲在被害葉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蟲開始危害,7-9月是發(fā)生盛期,危害也嚴重。10月份以后發(fā)生最減少。大多蛀至葉緣處,蟲體在其中吐絲結薄繭化蛹,常造成葉片邊緣卷起。苗木和幼齡樹,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齊,適合成蟲產(chǎn)卵和幼蟲危害,常比成年樹受害嚴重。
旱金蓮花葉病
癥狀?感病葉片上出現(xiàn)黃綠色與深綠色相間原花葉型癥狀,葉變小,整株看上去有些萎縮的樣子。
病原?是一種病毒病害,可能是黃瓜花葉病毒(CMV)。
防治方法1、 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毒蚜蟲。2、 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并燒毀? 。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