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花卉文化與鑒賞學什么?
一、園林花卉文化與鑒賞學什么?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面對各類學校園林及其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以及植物文化的愛好者。《園林花卉文化與鑒賞》是一門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我國傳統(tǒng)名花以及常見花卉的文化進行挖掘,對常見的花卉進行識別,對其文化從各個角度進行剖析,并欣賞花聞花趣,提高花卉的鑒賞和審美,陶冶情操。
二、北方常見園林花卉植物有哪些?
很多身在北方的愛花人士在逛公園或相關園林的時候總會碰到一些令自己頗為驚喜的花卉,這些有的可以叫上名字,有的卻不知為哪種物種,一些小伙伴可能相對來說較為失望,對于自己喜愛的花卉卻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這里簡單進行一些盤點,在北方的園林中,最常見的花卉有哪些,比如像紫羅蘭、日光菊、雞冠花、虞美人等。
三、花卉屬于園林植物嗎?
個人理解:這三種可以叫做木本植物, 知花卉就談不上了,花卉通常指被子植物中專門用于賞花的種類,這三種中蘇鐵和灑金柏恰好都是裸子植物,橡皮樹是看不到花(通常意義的花)的隱頭花序的被子植物 道。
不過這算是狹義的理解吧,也有人認為花卉可以是栽培植物的統(tǒng)稱(參考花卉詞條),那么它們屬于木本花卉的說法也成立。再說園林樹木,這個更好理解,就是可以用于園林綠化的木本植物。那么你的問題其實是個語文問題,這兩個概念并不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因為它們只是從不同角度進行的分類 回,前者是強調了植物本身的性質(木本),后者是強調了用途(園林),但“花卉”隱含了園林觀賞 答用途,“樹木”也說出了植物性質,所以基本上可以認為它們是同義語,差別可能只是在使用語境、場合的不同。四、園林方面古詩及鑒賞?
《輞川別業(yè)》王維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才及種春田。
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
優(yōu)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xiāng)里賢。
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
賞析:
從山口進,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殘存古城,坳背山岡叫“華子崗”,山勢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樹,因而有“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和“落日松風起”句。背岡面谷,隱處可居,建有輞口莊,于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結廬古城下”句。
越過山岡,到了“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的背嶺面湖的勝處,有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大概是山野茅廬。館后崇嶺高起,嶺上多大竹,題名“斤竹嶺”。這里“一徑通山路”,沿溪而筑,有“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句,狀其景色。 仿輞川別業(yè) 緣溪通往另一區(qū),題名“木蘭柴”(木蘭花),這里景致幽深,有詩說“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深,幽興何時已?!毕髦吹纳綄?,跟斤竹嶺對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岡多“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的山茱萸而題名。翻過茱萸片,為一谷地,有“仄徑蔭宮槐”句,題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五、唐代園林藝術鑒賞?
一、唐代園林
追溯園林的發(fā)展史,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是魏晉。但是普及卻在盛唐時期,經過多年演變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統(tǒng)稱。從古籍中發(fā)現(xiàn)其它稱呼,姚“囿”、“圃”“苑囿”等不同的稱呼,但所指相同。這是園林早期的文字雛形,從其演變的歷史來看,是由甲骨文和鐘鼎文變化而形成的,字的處圍并不難理解,所代表的是一定段界限,或這種界限可以是藩籬,也可以是墻垣,在方框以內可代表是動物或植物,其意躍然紙上。
二、唐風園林
唐風園林具有豐富的內涵,使綜合概念、綜合行為、時間要素得到有效話結合,另外其協(xié)調作用也容忽略,把自然與文化、歷史與現(xiàn)實的關系相綜合,同時還要與保護與發(fā)展的關系相融。一方面要保護的繼承唐代園林的風格,另一方面還要推動其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使之在充分體現(xiàn)唐代園林特色的基礎上,與現(xiàn)代設計相融合。
三、唐代園林風格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如果沒有唐代園林,將是不完整的,在世界園林發(fā)展史上,唐代園林的地位也是極為重要的。中國古典園林被稱為風景式園林;山水相宜,使人產生強烈的美感。
六、花卉鑒賞與花文化是否算鑒賞類?
書名:花卉鑒賞與花文化
作者:孫伯筠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
應該屬于鑒賞類
七、園林里的花卉植物全冠移植有什么好處?
園林里的花卉植物全冠移植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破壞原有的植物樹形,樹種下去馬上能發(fā)揮它的觀賞效能,可以快速達到景觀效果。
缺點:移栽成活率低、養(yǎng)護難度大,養(yǎng)護成本高。
八、花卉鑒賞選修課好嗎?
很不錯
花卉鑒賞為園林專業(yè)的核心課、骨干課,同時為園藝、設施農業(yè)等專業(yè)的必修課,風景園林、林學等專業(yè)的選修課,是熱門的公共選修課。
九、園林藝術鑒賞是什么?
園林藝術是一種實用和審美相結合的藝術, 由于時代、 民族、地域、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而表現(xiàn)形式存在區(qū)別,又因優(yōu)秀造園者的社會實踐、審美意識、審美經驗、審美修養(yǎng)、審美想象、審美理想和審美意趣的不同,使園林藝術呈現(xiàn)了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的風姿。 中西方園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礎上 形成了各自獨有的形態(tài)。
十、世界花卉和園林植物數(shù)量達多少多種?
世界花卉和園林植物數(shù)量達8000多種(不包括高山植物和野生草花),凡是以觀賞為目的,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觀葉、觀芽、觀莖、觀花、觀果植物,統(tǒng)稱為觀賞植物,對于其多樣性,我國僅高等植物就有3萬多種、木本植物有7000多種,無論是抱子植物中的苔蘚、蕨類植物,還是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中的草本、藤本灌木或喬木,以及多肉、多漿植物,都屬于觀賞植物范圍,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