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怎么用種子種植
一、黃楊怎么用種子種植
大葉黃楊的繁殖一般都是扦插,扦插苗的樣子是這樣的: 播種繁殖的很少。忘采納
二、怎樣栽植黃楊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黃楊的莖枝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xus sinica (Rehd.et Wils.)M.Cheng [B.microphylla Sied.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
采收和儲藏:莖枝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黃楊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m。樹皮灰色,栓皮成有規(guī)則的剝裂;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cè)面無毛,節(jié)間長0.5-2cm。葉對生;葉柄長1-2mm,上面被毛;葉片革質(zhì),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通常中部以上較寬,先端圓或鈍,常有小凹口,基部圓或楔形,長1-3cm,寬0.8-2cm,葉面光滑,中脈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細(xì)毛,側(cè)脈明顯,中脈上常密被白色短線狀鐘乳體。穗狀花序腋生,單性,雌雄同株,花密集,花序軸被毛;苞片闊卵形,長2-2.5mm,背部多少有毛;雄花約10朵,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nèi)萼片近圓形,長2.5-3mm,無毛,雄蕊連花藥長達(dá)4mm,不育雌蕊有棒狀柄,末端膨大,高2mm左右;雌花多存于花序上部,萼片6,排成2列,長達(dá)3mm,花柱3,子房3室,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柱頭粗厚,倒心形,下延達(dá)花柱中部。蒴果近球形,長6-10mm,宿存花柱長2-3mm,由3心皮組成,沿室背3瓣裂,成熟時黑色,徑約1cm?;ㄆ?-4月,果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2600m的山谷、溪邊、林下,現(xiàn)可栽培作觀賞用。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中南及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適溫26-30℃。可在空曠地或蔭蔽的環(huán)境生長。在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 用打插繁殖。春、夏季扦插,以春季較好。選擇二年生枝條,長 12-15cm,剪去葉片,按行珠距6cm×6cm斜插于苗床中,入土深度為描條的1/2,稍壓后澆水,保持濕潤。插后40-50d可以定植,按行株距60cm×60cm開穴,選陰雨天種植。
田間管理 定植成活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夏季各施1次人糞尿或復(fù)合肥,秋后冬初追施1次廄肥或草木灰。追肥后進(jìn)行培土。冬季適當(dāng)修剪過密枝或弱枝。
三、新挖的黃楊樁怎樣栽養(yǎng)
黃楊盆景促芽技術(shù):
黃楊忌強(qiáng)光,所以栽植過程中只宜散光,不宜強(qiáng)光曝曬,剛下山的或長途運(yùn)輸及剛翻盆的黃楊先要陰養(yǎng)一段時間,再轉(zhuǎn)入正常養(yǎng)護(hù),可以常年葉面噴施非常稀薄的氮肥(尿素稀釋液,2000倍),切忌不能沾磷肥及鉀肥。平常澆水的時候,也可摻入微量氮肥,那樣養(yǎng)出的葉片非常漂亮,深綠色,有一層光澤。
拓展資料:
黃楊(學(xué)名:Buxus sinica?(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枝圓柱形,有縱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對兩側(cè)面無毛。葉革質(zhì),闊橢圓形、闊倒卵形、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葉面光亮,中脈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細(xì)毛。
花序腋生,頭狀,花密集,雄花約10朵,無花梗,外萼片卵狀橢圓形,內(nèi)萼片近圓形,長2.5-3毫米,無毛,雄蕊連花藥長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狀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長3毫米,子房較花柱稍長,無毛。
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
多生山谷、溪邊、林下,海拔1200-2600米。產(chǎn)中國多省區(qū),有部分屬于栽培。
參考資料:黃楊-搜狗百科
四、怎樣種植小葉黃楊
扦插繁殖
1、扦插時間
于4月中旬和6月下旬隨剪條隨扦插。 2、扦插方法
扦插深度為3~4cm,扦插密度為278株/m2。插前罐足底水,插后澆封閉水.然后在畦面上做成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每隔7天澆1次透水,溫度保持在20~30℃,溫度過高要用草簾遮蔭,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
小葉黃楊喜光,在陽光充足和半陰環(huán)境下均能正常生長,選擇四周開闊、陽光充足、水肥土壤條件良好的地段種植。除去雜草和礫石,施入腐熟基肥,地耙平,深翻,確保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80%。
9月上中旬播種。播種前種子要用清水浸泡30小時,水量應(yīng)以浸過種子為宜。在床面上條狀開溝,深度3厘米,播前先把種子按對應(yīng)苗床分成若干份,然后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nèi),并輕踩1遍土格子,然后覆土1厘米,用木板把床面刮平,再用稻草把苗床覆蓋,稻草應(yīng)對放,厚度30厘米。用噴壺澆1次透水,以后每周往稻草上澆2~3次透水,澆到10月中旬種子生根為止。
4~6月,由于小葉黃楊苗木為萌動至開花期,生長量較大,應(yīng)及時補(bǔ)充水分。6~9月,由于本地區(qū)溫度高且干旱,要滿足苗木對水分的需求,盡量多葉面噴霧,且不積水。10~11月,苗木生長趨緩,應(yīng)適當(dāng)控水,并于11月底澆冬水,來年3月中旬澆返青水。
全年共除草4~5次,把圃地雜草除凈為原則,除草應(yīng)不傷苗木根部,除草較深,可提高地溫,有利于加快小葉黃楊苗木的生長。
由于有些地區(qū)冬天寒冷,晝夜溫差大,對于2年生的小葉黃楊要做好越冬前的防護(hù)措施,如入冬前用竹竿搭架蓋無紡布,將無紡布底部四周壓實(shí)等。
盆景取材
一是采用播種或扦插繁殖,但培育時間長,且很難得到盤根露爪、蒼勁古奇的好素材。
二是挖取老樁。老樁挖取以夏季為好,春秋次之,冬季最差。采挖后的樁坯可用塑料袋包裹根部保濕。栽種時要去除下行的主根,剪去大部葉片,以防失水,確保成活??上嚷兜仞B(yǎng)坯,亦可直接上盆,但須培養(yǎng)兩年以上,方可造型制作。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