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菜養(yǎng)殖栽培技術? 丁香花老樁栽培方法?
一、麒麟菜養(yǎng)殖栽培技術?
1.苗種的來源
利用海區(qū)中成長的大簇藻體,徒手將其分成許多小簇作為種苗。采收時,有目的地采大族,留小族,這些留下的小簇藻體或收獲時剩下的附著在珊瑚上的殘基均可作為種苗,讓其繼續(xù)生長。2.選擇優(yōu)良的海區(qū)建立育苗基地(苗圃),派專人管理,培育種苗。
(1)種苗的選擇和處理
種苗選擇的條件:藻體分枝粗壯,分枝末端向四方伸展有力,呈黃綠色或紅綠色。若藻體枯萎、分枝瘦小、末端彎曲、色呈黃白者,不宜選敝種苗。藻體純凈、無雜藻附著混雜。特別是有沙菜、利心藻、多管藻等附生的,不宜做種苗。
(2)種苗的處理:
種苗選好后,應及時進行分苗或綁苗。在工作進行中,要避免日光直射,經常潑灑一定的海水于藻體上保持種苗的濕潤。分苗時要順枝撕開,盡量減少種苗的受傷面,切勿用小刀將種苗分枝切成碎段。分苗的規(guī)格,一般每公斤鮮藻分成3040棵(小簇),每棵種苗重約2530克。分好的種苗應及時下海插植。若是采用綁苗投海栽培者,分苗的規(guī)格可小些,每公斤鮮藻可分成80100棵種苗。分苗或綁苗工作一般都在室內或樹蔭下進行。綁苗時,將每一棵種苗用橡皮圈綁在一個珊瑚枝上。綁苗用的珊瑚枝粗約11.5厘米,長約610厘米。若珊瑚枝過于短小,種苗與珊瑚枝的接觸附著面小,同時因重量太輕,投苗下海后不易固定附著,易被急流沖走,或會使許多小苗集中成堆,影響小苗的生長。
3.成體養(yǎng)殖
(1)養(yǎng)技場地的選擇
底質大部為鹿角珊瑚,其次是菊花珊瑚或薔薇珊瑚。水質澄清,透明度大(10米以上),清徹見底,海水比重在1.020以上,最低不低于1.015;潮流暢通,風浪較大,水深在低潮線下0.52米左右。位置最好選擇在珊瑚礁片段的外緣或海溝的兩邊,這些地方海潮較急,水溫和比重都較為穩(wěn)定,最適于麒麟菜的生長。珊瑚礁上的雜藻越少越好。若發(fā)現(xiàn)有沙菜、利心藻、珊瑚藻、喇叭藻、蕨藻、多管藻、網胰藻等,應事先清除干凈。
(2)養(yǎng)殖季節(jié)
養(yǎng)殖季節(jié)主要取決于自然海區(qū)海水的溫度。為了潛水作業(yè)的方便及照顧養(yǎng)殖工人身體健康出發(fā),一般在海南瓊海海水養(yǎng)殖場,多在每年的59月進行麒麟菜的養(yǎng)殖。
(3)養(yǎng)殖方式方法和密度
養(yǎng)殖方式主要是插植或綁苗投植。插植是讓潛水員將分苗好的種苗插入珊瑚礁的縫隙中。綁苗投植是將綁于珊瑚枝上的種苗投撒到養(yǎng)殖海區(qū)的珊瑚礁上即可。插植時要求做到正放、插穩(wěn)和均勻。正放即要使種苗的紅色腹面向下,插穩(wěn)是要求將種苗穩(wěn)固地插入珊瑚礁空隙中,不能太松,否則附著不牢,易被海水沖走,但又不能太緊,以免影響藻體分枝的伸展。均勻是盡量要求種苗分布密度均勻一致。插植的密度規(guī)格一般56棵/米2,即每公頃的種苗量為1500公斤即可。綁苗投植的密度規(guī)格為910棵/米。綁苗投植要求當天綁苗當天投植完畢。通常都要在退潮前綁苗完畢,退潮后及時用舢舨將種苗運到養(yǎng)殖場地進行投植。
(4)日常管理
插植或投之后,潛水員進行一次檢查,若發(fā)現(xiàn)種苗流失或分布不均勻時,應及時補苗和調整。在臺風、洪水后更應出海檢查。清除雜藻。
(二)收獲和加工
1.收獲季節(jié)和方法
麒麟菜經過1820個月的養(yǎng)殖,即可進行收獲。在海南島多在每年的57月。收獲的方法主要是在退潮時,通過潛水員潛入海底徒手撈取。每人帶一個能浮在水面的竹筐,用長繩系在腰間,戴上潛水鏡,潛入海底撈菜后放入竹筐,經過反復多次撈取,待竹筐盛滿后,將菜倒入船艙堆放,直至滿船或漲潮即至時,便可起錨返航。在收獲時,要注意保留一定的種苗,操作中一般是采大棵,留小棵,讓小棵繼續(xù)生長,同時還必需把采上來的帶有珊瑚枝的菜放回海中養(yǎng)殖。收獲期間,應經常注意天氣預報,進行安全生產。
采撈上的菜,立即運輸?shù)讲萜荷蠒窀?,并經常翻動,同時在海菜未干時,要及時組織勞力摘除碎珊瑚和雜物。經34天,即可曬成紅白色的產品。若曬干后,再用淡水沖洗一次,再曬干.即成黃白色的產品。這種產品能較長時間保持干燥,容易保存。通常每100公斤鮮菜可曬成20公斤左右的干品。這樣曬干的產品即可作為商品銷售或用作制取卡拉膠。
二、丁香花老樁栽培方法?
把它栽到透水性好的土壤里,放在通風,有閃光的地方。
三、怎樣養(yǎng)殖丁香花?
1、盆土
為丁香花選擇一份適合的盆土有助于更容易養(yǎng)出一盆美麗的丁香花,它對盆土的要求不算太高,只要土壤適當肥沃,能夠滿足丁香花生長時對肥料的需求,然后透氣性以及排水性也不錯,暴雨時不會造成盆中積水即可,另外在上盆前最好將盆土處理一下,以便盆土更加優(yōu)質。
2、澆水
丁香花的生存能力較強,因此對它的管理可以較為粗放,只要在盆土干旱時給它澆水就行,不用像養(yǎng)殖其它花卉那樣需要定時澆水,因此對丁香花澆水養(yǎng)護這塊其實并不難,但還是要注意不能一次澆水太多造成盆中積水,另外如果雨天盆中的雨水排不出去時要將水及時倒出。
3、施肥
在后期的生長過程當中,對丁香花肥料的管理是頗為重要的一環(huán),由于它對肥料需求一般,因此并不用時常的為它施肥,只需保證盆中的養(yǎng)分能夠滿足它生長的需求即可,施肥太多不但無法讓它更好的生長,反而還會因此造成枝葉的徒長而影響花期花朵的正常開放,因此要嚴控肥料。
4、溫度
丁香花喜歡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中生長,當溫度處于14-20℃之間時生長最好,開出的花朵最為飽滿美麗,因此在養(yǎng)殖丁香花時要盡量將溫度控制在這個范圍之內,另外雖說它較為耐寒,但當溫度持續(xù)低于3℃時,植株就會因為溫度太低而導致不能生存,同樣溫度也不能高于34℃以上。
5、光照
對于原長在熱帶雨林地區(qū)的丁香花而言,足夠的光照是他快速生長的基礎,如若沒有光照,丁香花將徹底失去生長的動力,因此在養(yǎng)殖丁香花時要將花盆擺在能夠長時間接受到光線充足的地方,但在炎熱的夏天除外,此時由于溫度太高,如果長時間照射枝葉反而容易枯萎。
6、繁殖方法
丁香花繁殖有播種繁殖、分株繁殖、插桿繁殖、壓條繁殖等幾種繁殖方法,播種繁殖的時間在每年的春季中期以后,種植前要先將種子在溫水中泡一段時間,分株繁殖在每年的初春和秋末,要從主株中選擇健康茁壯的分株,另外插桿繁殖和壓條繁殖的時間分別在每年的秋季和冬末,但壓條繁殖花期較慢,需要等待3年的時間。
擴展資料:
室內盆栽丁香花注意事項
在養(yǎng)殖丁香花的時候,平均每2年應為它進行更換一次花盆以及盆土,這樣有利于丁香花后期的生長。而如果養(yǎng)護不當,丁香花還會出現(xiàn)病蟲害,常見的病蟲害有蚜蟲和袋娥,因此要時常觀察植株的變化,如出現(xiàn)病蟲害因立即治理,另外每年在春初以及花期之后還應對殘枝枯葉進行修剪,這樣丁香花的形態(tài)才會更加美觀。
四、丁香花養(yǎng)殖方法?
日照:陽性樹種,性喜陽光,稍耐陰。
溫度:較耐寒。
土壤:抗逆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適生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低洼陰濕處難以成長。
水分:耐旱,喜濕潤,忌積水,積水后根系常腐爛死亡。
五、丁香花如何養(yǎng)殖?
丁香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卉,它的花朵呈現(xiàn)出多種顏色,包括白色、粉色、紫色等。以下是丁香花的養(yǎng)殖方法:
1. 選擇適合的土壤:丁香花喜歡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可以在花盆或花壇中種植,選擇富含有機質的泥土。
2. 適宜的光照:丁香花需要充足的陽光,但也可以在半陰的環(huán)境下生長。在夏天高溫時,可以將它移至較為陰涼的地方。
3. 適當?shù)臐菜憾∠慊ㄐ枰3滞寥赖臐駶?,但不宜過濕。一般情況下,每周澆水1-2次即可,視實際情況調整。
4. 施肥:在丁香花生長期間,可以每月給予一次有機肥料,以促進其生長和開花。
5. 剪枝:適時進行修剪,有助于保持丁香花的形狀和健康。在花朵凋謝后,將其修剪到合適的長度。
6. 防蟲虐待:定期檢查花葉,如發(fā)現(xiàn)有害昆蟲,可使用合適的殺蟲劑進行處理。
注意:丁香花在寒冷的氣候下可能需要保護,室外種植的丁香花在寒冷的季節(jié)可能需要轉移到室內或使用覆蓋物保護。
六、蒲包花(元寶花)種植養(yǎng)殖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蒲包花一般用播種法繁殖,缺少種子時,也可用分株法。播種應在高溫過后天氣轉涼時,即8至9月進行,因為高溫期幼苗容易發(fā)生猝倒病和腐爛病。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摻一半沙子,過篩并消毒后裝入淺盆,用浸盆法灌足水,即可播種。
蒲包花的種子顆粒細小,呈較粗的粉粒狀。播種時最好先用厚紙折成一個三角形的小漏斗,將種子放在其中然后右手執(zhí)小漏斗的下部,使種子均勻地落在播種盆內。不要過密,否則出苗后幼苗生長細弱。蓋土只需用細孔篩將細土薄薄地覆上一層即可(如不覆土也無妨)。
播后需在盆上蓋玻璃,以保持濕度。出苗前置于陰涼處,溫度保持在20℃左右,7至1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后取下玻璃片,間苗,并使其逐漸接受陽光,溫度降低到15℃左右。
當小苗出現(xiàn)2片真葉時可以移植,待其長出4至6片真葉即可單株上盆。培養(yǎng)土將腐葉土2份、廄肥1份、沙1份、園土6份混合使用,pH值為6.5。11至12月可上大盆定植。
栽培技術
1、通風和遮陰:蒲包花性喜冷涼,生長適溫在10℃左右。如生長期莖葉發(fā)育繁茂,而盆土濕度過大加上悶熱,會使植株莖部爛葉。為降低溫度,中午常采取遮陰措施,創(chuàng)造通風涼爽的環(huán)境。特別是春季開花后到5至6月種子成熟時,更要做好通風工作,并于中午遮陰,利于種子發(fā)育成熟。
2、澆水和施肥:蒲包花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但忌盆土過濕及開花時澆水過多,一般在盆土干時才澆水,如果在溫室內,經常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則更好。澆水不能直接沖植株,如水積聚在葉片及芽上,易引起腐爛。
花前生長季節(jié)每10天施腐熟餅肥水一次(稀釋10倍),初花期增施以磷為主的肥料,施肥不可讓肥水污染葉片,以免爛心爛葉。
擴展資料
為宿根草本花卉,屬植物。葉子對生,花序向下懸垂,花形似荷包,因此得名荷包牡丹。每年4月開花,花色粉紅,掛滿枝端,逗人喜愛。
荷包牡丹耐寒,喜半陰,適應性強。栽于有散射陽光及空氣流通的地方生長良好,在烈日曝曬而通風不良的環(huán)境中,生長較弱 荷包牡丹為肉質根,稍能耐旱,怕長期積水。原產我國北部,日本、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七、梔子花的養(yǎng)殖方法和栽培技術?
1、選擇酸性的盆土!盆栽梔子花土壤要求為酸性PH值5-6就可以了,栽培的時候選用腐葉土、泥炭土或漚制鋸屑加一半的園土,切記用墻土和煤渣做栽培土壤。
2、養(yǎng)殖過程勤澆水!在梔子花養(yǎng)殖過程中,盆土表面干燥的時候就需要澆水,到晚上的時候可用噴壺向葉面淋水澆施。生長過旺、節(jié)間較長的,晚上不澆水,早上太陽出來再澆水。
3、平常勤施肥!在培養(yǎng)土中可加入3%腐熟餅肥作基肥。生長季節(jié)用餅肥加硫酸亞鐵漚制的礬肥水每周澆一次,現(xiàn)蕾期澆1次至2次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酷暑期氣溫35℃以上和秋季15℃以下時停肥。
4、多澆水多光照!梔子喜歡陽光,但是怕熱怕烈日,生長在半陰蔽的地方長勢,全日60%的光照足矣,這樣才能滿足其生長的需求。
5、冬季休眠防凍!冬季氣溫下降,嚴寒會凍壞梔子花的根系,特別是北方,冬季進入早,延期長,所以冬天對梔子花的防凍非常重要。要將盆花用泡沫塑料等保溫材料將花盆包裹好,保護好根系,放在背風向陽處越冬,春季恢復快,開花早。
6、春季時換盆土!室內盆栽梔子花高度達到30厘米左右就要換盆土,如果是換盆的話要連土坨栽入新盆。于春季3月?lián)Q土較好,那樣根系受傷后更容易生新根。
7、冬季前修剪!根據(jù)樹形選留三個主枝,要隨時剪除根蘗萌出的其他枝條。切記梔子花春季不可短截枝頂,否則當年不會開花。
八、丁香花的養(yǎng)殖方法?
1.
光照:丁香花是特別喜歡陽光的植物,養(yǎng)殖的時候,一定要把它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養(yǎng)護,可以放在陽臺、向陽的飯廳等日照時間長的位置。
2.
溫度:丁香花對溫度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適合生長在15-25℃的環(huán)境下,就是夏天和冬天的時候要格外的注意遮陽和保暖,還要保證養(yǎng)護環(huán)境空氣的流通性,避免病蟲害的發(fā)生。
3.
土壤:養(yǎng)殖丁香花最好是用陶盆,然后選擇一些沙質的土壤,這樣的話透氣排水性兼?zhèn)洌浅_m合丁香花的生長,還排除了積水爛根的隱患。
九、丁香花心養(yǎng)殖方法?
一、養(yǎng)殖方法
1、土壤:丁香適應能力比較強,適合在土質疏松、有機物含量多,排水性比較好的土壤中來種植。在呈酸性的土壤中生長不良。
2、溫度:丁香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溫度過低會導致植株葉子掉落,所以,一個月最低的平均氣溫需達到二十度左右。
3、澆水:耐旱,喜濕潤,較怕澇,澆水無需太過頻繁,一般隔十天左右澆一次即可,澆水過量會導致盆內有積水,植株爛根。
4、光照:丁香較為喜陰,不宜被烈日暴曬,成齡樹比較喜陽光,需要充足的陽光照射才能開花、結果。
5、施肥:植株施肥過多會導致枝葉徒長,難以長出花芽,開花的數(shù)量會大大減少。
二、注意事項
三月中旬丁香發(fā)芽時期,需要給它修剪枝條,每隔兩到三年需換盆一次,并修剪根系。
十、丁香花冬季養(yǎng)殖方法?
1、通風光照
丁香是光照性植物,平時需要給其充足的光照,而冬天的陽光較為溫暖,所以冬天時可放在陽光下養(yǎng)護,使其枝葉在陽光下不當?shù)姆只?,還能防止枝葉在冬天被凍傷,幫助丁香度過寒冷的冬天。
2、控溫保暖
一般在冬天傍晚時,溫度會下降到0℃以下,而丁香也不耐寒,如果放在室外養(yǎng)殖很容易凍傷,所以在冬天傍晚時,需將丁香搬移到室內養(yǎng)殖,并將溫度控制在5℃以上,這樣才能幫助丁香過冬。
3、水肥管理
通常丁香在寒冷的冬天很凍傷植株,那么丁香冬天如何過冬呢,在冬天時需要給它光照、控制溫度,也要控制好澆水量,每次當土壤缺水時再適量澆水即可,在冬至時施一次腐熟的肥水,入冬季后不要施肥。
4、適當修剪
丁香每年在花期后可適當?shù)男藜粢幌拢攵瑫r除了需要給其施肥之外,也需要給丁香疏剪一下,將它長勢密集的枝條剪掉,如果有發(fā)黃的枝葉也可以剪掉,可使丁香在冬季陽光下,每一片枝葉都得到光照。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