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種植方法如下
一、玉蝴蝶種植方法如下
玉蝴蝶是毛鵑的一種
(一)采種:秋季葫果呈綠褐色或黃褐色時,即可采收,放置室內(nèi)晾干,待其開裂,抖出種子,貯于室內(nèi)干燥處。次春播種。
(二)播種:用淺盆、木箱或在地床內(nèi),以排水良好的粗粒土鋪底,面層2厘米用蘭花泥或腐葉土(均需消毒)。種子撤勻后,薄覆一層細土?;蛟谔m花泥上加鋪0.5-1厘米碎水苔,種子直接 播入水苔中,不加覆蓋。然后害水使盆土濕潤,蓋以薄膜或玻璃板,置于陰處。
(三)管理:出苗之前,要保持盆土濕潤。一般在15-20℃時,20天左右出苗,發(fā)芽率75-85%。此后可將覆蓋物取去,注意通風,提高幼苗抗性。干燥時用紉噴頭噴濕,不可沖倒幼苗。
(四)分苗:落葉杜鵑生長較快,待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第一次移植,株距2-3厘米。秋后長至2-3厘米高,再次掘起移植于3寸小盆中,3株一盆。第二年視生長情況再分種,一般 3-4年便能見花。常綠杜鵑到秋后第一次移植,次秋再次移植。苗期需避免強光、暴雨、大風,土壤不宜太濕,澆水仍行噴霧。
扦插:是應(yīng)用最廣的方法,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成活率高,生長快速,性狀穩(wěn)定。
(一)插穗:取當年生嫩技剛剛木質(zhì)化的枝條,帶踵掰下,修平毛頭,剪去下部葉片,留頂端4-5葉,如枝條過長可截去頂梢。若不能隨采隨插,可用濕布或苔蘚包裹基部,套以塑料薄 膜,放于陰處,可存放數(shù)日。
(二)時間:江南都在霉雨季節(jié)前扦插,成活率最高,西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鵑在6 月上旬至中旬,東鵑、夏鵑在6月中旬至下旬。此時插穗老嫩適中,天氣溫暖濕潤,成活率達90% 以上。
(三)方法:少量的可用盆插,大量的可用床插。介質(zhì)用蘭花泥、黃山土、河沙或硬石、珍珠巖等均可,要求少病菌、無雜草,不摻肥料。插入插穗的l/3至l/2,插畢用細孔壺噴灑,置蔭棚 下。盆底需墊高一磚;插床深20厘米,床底填7-8厘米厚排水層,以利排水。
(四)管理:插后一個月內(nèi),重點在遮蔭和噴水,使插穗始終新鮮。大雨時避免雨水沖擊,連日陰雨要注意排水,噴l/1000托布津防治黑斑病,高溫季節(jié)要增加地面、葉面噴水,注意通風降溫。 毛鵑、東鵑、夏鵑發(fā)根快,約1個月左右;西鵑需60-70天。長根后頂部抽梢,如形成花蕾,應(yīng)予摘除。9月后減少遮蔭,使小苗逐步壯實,10月可施薄肥,。下旬即可上盆。若在插床上安裝電 子葉自動噴霧裝置,介質(zhì)用砭石或珍珠巖,則不需遮蔭。在全日照下,20余天即生根,成活率為 95%以上,2個月即可移植。
嫁接:在繁殖西鵑時采用較多。其優(yōu)點是:接穗只需一段嫩梢;嫩梢隨時可接,不受限制;可將幾個品種嫁接在同一株上;比扦插長得快,成活率高。 嫁接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嫩枝頂端劈接,5-6月最宜,成活率達90%。
二、怎么治花上的白蝴蝶
這種蟲叫白粉虱,粉虱科。別名 俗稱小白蛾子。如是養(yǎng)在花盤兒里的,告訴你一個方法:用一個大塑料袋(能把花木連盆都罩?。?,從上到下輕輕地罩下來,盡量不要碰動花木,以防蟲子飛起,罩住后封好口,點一截蚊香放進去,讓里面充滿煙霧,幾分鐘后即可全部殺滅,安全無害。
三、怎么養(yǎng)蝴蝶?
butterfly也作“胡蝶”。舊時以為蝶的總稱,今動物學以為蝶的一種。構(gòu)成鱗翅目錘角亞目的某些身體細長在白天活動的昆蟲,經(jīng)常具有鮮明的顏色,有特殊型的雙翅,腹部瘦長,吸食花蜜。種類很多,有的幼蟲吃農(nóng)作物,是害蟲;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
蝴蝶 (Rhopalocera;butterflies)鱗翅目的1亞目,俗名蝴蝶。
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于背上的鱗翅目昆蟲。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jié)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取食花粉、花蜜;幼蟲為植食性,為害林木與莊稼。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中國蝴蝶種類豐富,尤其是在亞熱帶地區(qū)。常見的科有:
鳳蝶科 大型蝶類,色彩艷麗,后翅一般有尾帶,更增娉妍。多產(chǎn)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食蕓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時成害,如黃鳳蝶、玉帶鳳蝶等。
粉蝶科 中等體型,一般為白、黃、橙等色。白粉蝶和Pieris napi均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樹粉蝶為害果樹。
蛺蝶科 已知5000種以上,是蝶類中為數(shù)最多的一科。前足退化,無爪,翅疊于背上。易于識別。稻眼蝶幼蟲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紋,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灰蝶科 小型蝶類。翅色有藍、綠、青銅等色,帶金屬光澤。幼蟲大都植食性,少數(shù)能捕食蚧或蚜。
絹蝶科 本科昆蟲翅薄半透明,無尾,一般白色或帶有花紋,極為娟麗,為山棲性,多在寒冷地區(qū)。
環(huán)蝶科 大型或中型的種類,翅展最小在50毫米以上最大達到200毫米觸角短細,端部膨大不顯著。須側(cè)扁眼有毛。前足退化。色暗多呈黃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數(shù)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點。
閃蝶科 大型華麗的蝶種,翅膀?qū)挻螅嵴?5——200毫米。觸角細而短,腹部很短,翅膀多蘭色,有金屬光澤,也有黃褐色或灰白色,有條紋及成列的眼斑,眼睛裸出,無毛。后翅中室開式,雄種前足符節(jié)有長毛,白天活動飛翔敏捷,該科全世界有記載的約80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少數(shù)分布于墨西哥及北美洲南部。本科以其大形及閃光的色彩,為收藏家所喜愛,視為精品。圖畫中出現(xiàn)的蘭色蝴蝶多以此科為原形,比較常見的是閃蝶屬的塞浦路斯閃蝶,大藍閃蝶,夢幻閃蝶,國王閃蝶。最具夢幻色彩的要數(shù)太陽閃蝶了。
斑蝶科 中型或大型的種類,體多黑色,頭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點,翅膀多色彩艷麗有群棲習性。
開放分類:
動物、昆蟲、蝴蝶
主要是花蜜
些蝴蝶喜食花蜜,有些蝴蝶則喜食發(fā)酵的爛水果汁或水果的汁液,甚至人畜等的糞便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