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楓怎樣種植和管理
一、五角楓怎樣種植和管理
五角楓是一種極具觀賞價值的景觀樹種,樹形優(yōu)美,葉形秀麗,葉面有光澤,秋后的霜葉更是紅潤可人。翅果與種子連在一起,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格外引人注目。是優(yōu)良的綠化、美化樹種,耐陰、耐寒,宜作風景林、生態(tài)林、四旁綠化樹種。其種植栽培管護方法如下:
1、苗圃繁育 :五角楓目前以種子繁殖為主,其種子須在十年齡的樹體上采集(在10月中下旬果實成熟時,將種子采集曬晾干),播種前須低溫層積催芽,并用新高脂膜800倍液噴灑處理,能保溫防蟲,不影響萌發(fā)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育苗用地須精整細平,墑肥充足,無病蟲害。
2、栽植管理 :五角楓根系較發(fā)達,側根多,易移栽,苗齡應在二年以上。小苗可裸根進行栽植,大苗需帶土球移栽,并進行適當修剪,修剪口要涂抹愈傷防腐膜;移栽時間以秋末春季萌動前為最佳。規(guī)劃并挖好栽坑,施足肥,灌足蹲坑水,植苗根部要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保護根尖根鞘,促根系發(fā)育。在栽植后的前十年,主要以促植體正常健壯和良好株型為主,應保持充足的水肥供給和植體護理。從第十年后對需要采收種子的植株,除要加強水肥供給外,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要涂刷促花王2號,可有效調(diào)節(jié)營養(yǎng),抑梢狂長,多開花,多坐果,徹底均衡大小年。要在花蕾期、成果期和果翅成型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強化營養(yǎng)輸送,使果翅形體更碩大,樹體景觀更靚更迷人。
3、整剪和越冬:五角楓的病蟲害較少,常年定期噴灑新高脂膜就可達到預防效果。在秋末休眠期前要進行適當?shù)男藜?,剪去病弱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和徒長枝等枝條,培育植株的健壯和樹形的優(yōu)美。其修剪刀口要涂抹愈傷防腐膜,促傷口盡快愈合,并有效防止有害病菌侵襲感染。要適時給樹體涂刷護樹將軍,保溫防寒,安全越冬。
二、五角楓樹有哪些病
五角楓病蟲害及防治
五角楓在種植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不同類的病蟲害,因此五角楓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也要有根據(jù)才行。由于五角楓這種樹的病蟲害比較少見,如果常年定期噴灑新高脂膜就可以起到預防的效果,下面介紹具體的五角楓病蟲害防治技術。
1.五角楓苗圃期主要的病害是猝倒病和褐斑病,這些病害多發(fā)生于6~8月的雨季,因此為了防治五角楓病害,在栽培中我們可在幼苗全部出土后的7~10d內(nèi),噴灑濃度為0.1%的敵克松或者是采用五氯硝基苯的混合劑,也就是五氯硝基苯3份、多菌靈和敵克松各1份,它們混合可殺死或抑制土壤中的多種病原菌。五角楓苗圃期的發(fā)病來勢比較快,因此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可以在植株上噴布1∶2∶200倍的波爾多液或五氯硝基苯混合劑,從而達到五角楓苗圃期的病蟲害防治。
2.五角楓發(fā)生了白粉病,就可以噴灑波爾多液(無機銅素殺菌劑),初期發(fā)病可噴波爾多液1~2次,或者是石硫合劑來進行防治。并且在秋季五角楓樹發(fā)病之后,要記得把病果和病葉收集起來,再將其焚燒或者掩埋。
3.五角楓的主要蟲害有刺蛾、蓑蛾、蚜蟲和天牛等,蚜蟲危害五角楓的嫩枝葉。我們可以使用40%的氧化樂果乳油的500倍液,也可以用80%的敵敵畏乳劑1500倍液,將其注入到樹干的入孔處,再用黃泥封口,這樣就能有效防治這些病蟲對五角楓的危害了。
三、五角楓現(xiàn)在這個時候栽植易成活嗎?
五角楓造林技術: 山地造林宜選擇土層深厚、濕潤的沙壤土。土層較厚、坡度不太陡的條件下,可用帶伏整地,寬40厘米。土層較薄,坡度較陡之處則用穴伏整地(魚鱗坑),整地規(guī)格40×40×30厘米??辞锛驹灾步钥?,晚秋栽植成活率高。五角楓側枝多,干形較差,栽植不宜過稀。株行距可采用l×l.5米,0.75×2米或l×2米。行道樹栽植可采用4-6米。五角楓純林蟲害較重,光肩星天牛危害率達30%;與油松混交受害率僅10%左右??梢曰旖坏臉浞N有油松、華山松、楊、櫟、刺槐、胡枝子等。 病蟲害防治:五角楓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翅果大漆斑病,危害果實和葉片,嚴重時果實發(fā)育不全,不能萌發(fā),或病果長期掛在枝上不落,發(fā)育瘦小,萌發(fā)力弱。防治方法:秋季將病果、葉收集后加以處理(埋于土中或燒掉)。采集時避免在病株上采收種子。發(fā)病初期可噴波爾多液1~2次,也可向樹冠噴65%代錳森鋅400~500倍液。 五角楓的蟲害除一般苗圃地下害蟲外,大樹上尚有蚜蟲、天牛等,可采用常規(guī)方法防治。 五角楓整形修剪:在該種養(yǎng)干的過程中,在達到是干高度之前的整形修剪是整個工作的關鍵,它將直接對苗木以后的品質,觀賞價值產(chǎn)生很直接的影響。在修剪中主要以疏剪、短截和剝芽為主。在具體修剪中,應短截、疏剪并用,先確立主干延長枝。對頂芽優(yōu)勢強、屬于明顯的主軸分枝式,修剪時須抑制側枝促進主枝;對頂芽優(yōu)勢不強,頂芽枯死或發(fā)育不充實者,修剪時須對頂端摘心,(頂芽已枯死或剝落者則無摘心操作),選其下側枝代替主枝,剪口下留第一靠近主軸的壯芽,剝除另一對生芽,剪口與芽平行,間距5至8毫米,只有這樣,以后發(fā)出的枝條最靠近主軸,在往后的生長中剪口芽的位置方向應與上一年的剪口芽方向相反,如此才可保證延長枝的生長不會偏離主軸。總之,要發(fā)揮其生長優(yōu)勢,切忌利用劣勢。確立主干延長枝后,再對其余側枝進行短截或疏剪,兩種方法可用一種,亦可結合使用。對主干延長枝靠下的競爭側枝要盡早剪除,對1/3主干以上延長枝以下的中間部位可采用短截或疏剪的方法,疏剪時須注意照顧前后左右,使各方向枝分布均勻,樹體上下平衡;短截時剪口要留弱芽,以實現(xiàn)抑側促主的目的。1/3以下的枝條要一概抹去。待養(yǎng)干工作完成后,接著就是定干培養(yǎng)樹冠,其技術難度大大降低,這里就不再多介紹。整形修剪時期:在實際的操作當中,修剪的時期還是一個重要因素,該種因在冬季、早春修剪均易遭風寒,且剪口處傷流不止,故應提倡3月底4月初于生長初期進行修剪,傷流量少,傷口易于愈合,且不影響樹勢。當然,養(yǎng)好干僅僅依靠修剪還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結合應結合養(yǎng)護管理,秋季應控水控肥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