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的種植方法?
菩提樹的種植方法?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應選10年生以上健壯母株,于11月果實呈紅黑色時采種,采回的果實反復搓擦,除去肉渣皮屑取出種子,稍加晾干即可播種。一般采用沙床撒播,播種前用小木板稍微壓實床面,將床面整平,把種子均勻撒于床面上,播種時應避免種子重疊成一小團團,盡量使每粒種子均撒在床面上。播完后用細篩篩一層薄土覆蓋在種子上,以剛蓋上種子為宜,播完后用稻草或用陽網(wǎng)搭蔭棚遮蔭,減少苗床的水分蒸發(fā)、保持床面的濕潤。同時在沙床四周撒上滅蟻清等,以防種子發(fā)芽時被螞蟻、螻蛄等危害。因菩提樹種子無休眠習性,播種后10d左右即可發(fā)芽出土,當種子陸續(xù)發(fā)芽達一半左右時,揭開全部稻草,適當遮蔭,每天早晚淋足水。當幼苗長至2~4cm時,移人10cm×12cm事先裝好土(含腐殖質(zhì)較高的表土)的營養(yǎng)袋中培育,幼苗移入營養(yǎng)袋后要用太陽網(wǎng)搭棚遮蔭,早晚淋足水。待幼苗恢復生長后,每隔7d用尿素+挪威復合肥0.1%水溶液灌根,灌根后淋入少量的水(有條件的苗圃可采用噴頭灑水),有利幼苗對水肥的吸收。當幼苗長至15cm左右時水肥濃度可提高到0.2%~0.3%。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病害的發(fā)生,當幼苗長至30~50cm時即可出圃。
扦插繁殖
菩提樹枝條也容易扦插成活,在春季或秋季選擇8~15年生健壯的母株,在母株上選取具有飽滿腋芽的枝條,截取半木質(zhì)化部分長約15cm的插穗(直徑為0.5~0.8cm左右)進行扦插繁殖,插穗株行距5cm×10cm,扦插深度約為3cm,扦插完后搭上小弓棚,用白色塑料。農(nóng)膜蓋上,前后兩端保持通風透氣,每天多次淋水保證小棚內(nèi)較高的相對濕度(有條件可采用定時彌霧噴水)。扦插后用廣普性殺菌劑(白菌清、多菌靈等)0.125%~0.2%濃度溶液每隔7d噴灑插穗,防止插穗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腐爛。10d左右即可長根。菩提樹也可用大枝條扦插,在樹上截取直徑10~15cm的健壯枝條,長1.5~2.5m,剪去全部的側(cè)枝和葉片,埋人土中20~30cm,用稻草包扎整個露出地面的枝干,遮蔭保濕,一般在20d后即可生根。出圃移植時應帶土團,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如何種植福木
生長習性:福木性喜高溫,耐旱。生育適溫為23--32攝氏度,土質(zhì)以中性土壤為佳,日照需充足,半日照亦可。
園林應用:行道樹,耐暴風和浪潮侵襲,根部穩(wěn)固;樹脂顏料??捎米餍械罉?、庭蔭樹, 幼樹可做盆栽。由于它抗旱、抗鹽,適于海岸綠化。
繁殖技術(shù)
可用播種或高壓法,但以播種為主,春至夏季為適期。栽培重點:栽培土質(zhì)以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為佳,日照需充足,生長速度緩慢,少修剪,幼株每年施用3-4次追肥,性喜高溫,生育適溫約23℃—32℃。
栽培栽培
土質(zhì)以富含有機質(zhì)的壤土為佳。2年生苗帶土球移栽。生長速度緩慢,少做修剪。幼株每年施3--4次肥,成年樹可每年施一次肥即可生長良好。
(1)保水:新移植大樹由于根系受損,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所以保證水分充足是確保樹木成活的關(guān)鍵。除適時澆水外,還應據(jù)樹種和天氣情況進行噴水霧保濕或樹干包裹。
(2)防病蟲害:新植樹木的抗病蟲能力差,所以要據(jù)當?shù)夭∠x害發(fā)生情況隨時觀察,適時采取預防措施。
(3)排水:大樹移植后,據(jù)樹種不同,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如法桐喜濕潤土壤,而雪松忌低洼濕澇和地下水位過高,故法桐移植后應適當多澆水,雪松雨季注意及時排水。
(4)夏防日灼冬防寒: 北方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珍貴樹種移栽后應噴水霧降溫,必要時應做遮蔭傘。冬季氣溫偏低,為確保新植大樹成活,常采用草繩繞干、設(shè)風障等方法防寒。
值得注意的是,大樹移植雖然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但也要考慮其技術(shù)難度和經(jīng)濟投入,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效仿,更不能隨意破壞自然資源。
病蟲害防治
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yǎng),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jīng)常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采取綜合防治、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