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三七的種植方法藤三七能越冬嗎?
藤三七能忍耐0℃以上的低溫,但霜凍會受害,在-2℃以下的氣溫地上部分會凍死。
1、苗床準備
在溫室內(nèi)準備好苗床,苗床的長度為5~6m,寬度為1.2~1.5m,營養(yǎng)土的配方采用2/3的食用菌下料和1/3的園田土,攪拌均勻,加入適量干雞糞,撒在苗床上,用耙子耙細整平,營養(yǎng)土厚度一般為10cm左右最為適宜。
2、扦插
剪取1年以上生的藤三七莖蔓枝條,枝長15cm左右,要有2~3個節(jié)位,以保證發(fā)芽率。順著葉片的生長方向插入土中4~5cm深,保持適當?shù)拈g隔,便于發(fā)根生長,一次澆透水,不需要補澆第二遍水。最好用竹片在苗床的兩側(cè)插出拱棚,要用力插深些使竹片牢固,用塑料布扣棚,周邊用土封嚴有利于藤三七的成活。
3、苗期管理
扦插后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在1~7天內(nèi),白天的溫度應控制在25~30℃,夜間也不能低于10℃,7天后白天溫度應保持22~25℃,夜間控制在6~8℃;扦插后的3天內(nèi)應適當遮光,第4天后再逐漸撤去遮陽物,以利于植物正常的成活。7天后再進行適當?shù)耐L煉苗,為以后的定植作好準備。
4、定植
育苗定植
種植藤三七宜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施足腐熟有機肥,畝施2000~3000千克,以1.7米包溝起畦,株行距17厘米×20厘米,畝植5000~5500株。適當密植有利于提高前期產(chǎn)量,定植后應澆足定根水。
以莖蔓、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
在春、秋、冬三季,莖蔓扦插成活率高,珠芽或塊莖繁殖的成活率更高,因此可在成株中剪取有氣生根的分生節(jié)、珠芽或塊莖,按種植規(guī)格直接種植于大田。在炎熱的夏季,莖蔓扦插成活率低,可以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但珠芽或塊莖直接種植的苗期較長。
5、田間管理
水分管理:藤三七長勢強,葉片肉厚,生長期間水分蒸發(fā)量大,雖然藤三七比較耐干旱,但是為了獲得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產(chǎn)品,需要吸收較多的水分,特別是在高溫季節(jié),應及時澆水,宜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在多雨季節(jié),則應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以免根系受害。
肥料管理:藤三七除了栽培時施足底肥外,生長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適量的磷鉀肥供應。一般每采摘一兩次后要穴施一次腐熟細碎的農(nóng)家肥,每畝用量在300~500公斤,也可追施經(jīng)過高溫消毒的膨化雞糞每畝200公斤左右,還要隨時拔除雜草和中耕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植株調(diào)整(整枝、摘心與除花序):藤三七分枝性強,莖蔓交疊,生長繁茂,在生產(chǎn)中需通過整枝、修剪、摘心等措施來控制植株的生長和發(fā)育。具體采取何種措施應根據(jù)植株生長勢、栽培方式、定植密度、氣候條件等而定。
采用爬地栽培的,在蔓長30~40cm時摘除植株生長點,可促發(fā)粗壯的新梢、增大增厚葉片、促進葉腋新梢的萌發(fā)。以后隨著莖蔓的伸長再摘除其生長點。入秋后地上部的老莖蔓剪除,用有機肥拌土進行培肥培土,以利于植株復壯。
采用搭架栽培的,秋季植會出現(xiàn)花序,要及時摘除這些嫩梢,以控制花序的發(fā)生。整枝、摘心及除花序可促使葉片肥厚柔嫩、新梢粗壯,達到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目的。
6、蟲害防治
藤三七的蟲害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蚜蟲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0.36%百草一號水劑1000倍液或0.6%清源保水劑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用5%“菊”牌天然除蟲菊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藤三七的病害主要是蛇眼病。蛇眼病在整個生長期均常見,以夏季最多,主要危害葉片,被害葉片初期呈紫紅色水漬狀小圓點,稍凹陷,以后逐漸擴大,中央褪成灰白色至黃褐色,邊緣稍深,為紫褐色,分界明晰。
蛇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穿孔,不僅影響產(chǎn)量,也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以至失去食用價值。在防治上,可通過加強田間管理,適當密植,夏季露地栽培的宜用遮陽網(wǎng)覆蓋,及時噴水增大田間濕度,減少氮肥的施用,多施有機肥;同時在發(fā)病初期可用斑即脫等藥劑防治。
7、適時采收
藤三七一次種植,多年收獲,通常以采收嫩梢或成長葉片為產(chǎn)品。嫩梢產(chǎn)品通常在莖蔓伸長到一定程度時摘取(嫩梢長12~15cm);葉片產(chǎn)品則是采摘厚大、成熟、無病蟲的葉片。適時采收能促進葉片增大、增厚,是提高產(chǎn)量與品質(zhì)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便于田間管理。
一般藤三七定植后30多天即可隨時采收。2個月后進入盛產(chǎn)期,平均每株每月可采摘葉片300~400個,采收期約6個月。大面積栽培時清晨采摘為好,較耐貯運。
鮮葉片采收后用保鮮膜包裹,存于5℃的溫度下,能保存7~10天。藤三七如果栽培管理得當,四季均可采收,每畝年產(chǎn)量可達3000。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