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黃瓜盆栽的養(yǎng)殖方法如下
一、刺黃瓜盆栽的養(yǎng)殖方法如下
根據各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可于2-3月、4-5月及7-8月,分2-3批播種,廣東南部9-10月還可播種。 播種前用25℃左右的溫水,把黃瓜種子浸泡8-10小時,取出放在20℃以上的地方催芽,2-3天后出芽,就可以播種了。先將摻有漚熟樹葉、雞糞、餅肥的盆土澆透水,水滲下后把2-3粒種子播在盆中央,播后用沙子覆1厘米高的小土包。10天左右就可出苗。 當幼苗長出真葉時,留一條健壯苗即可。到小苗長到10片葉時,可把頭掐去,每天早晨澆水,7-10天施一次肥水或尿素液。出現(xiàn)卷須就可用竹竿綁蔓。小瓜長到了3-4厘米時,開始追尿素,每盆10克左右,均勻地撤在盆表面,而后澆水溶化即可。
大棚黃瓜吊盆栽
利用大棚空間搞吊盆黃瓜生產,不影響平地蔬菜生長。從下籽到上市,約需60天時間,比在同一大棚內平地栽培的黃瓜早上市20天。1年可種三茬,1盆可結5公斤左右,而且吊盆透水性能好,黃瓜不會得霜霉病。其具體做法如下:
1、播前準備:播種前,把黃瓜籽用40℃左右的溫水浸泡10小時左右,促瓜籽發(fā)芽。
2、播種:用60%的草木灰、10%的發(fā)酵大糞面、10%的發(fā)酵碎牛糞、20%的沙土拌成泥用抹子抹平,打成4厘米見方的坨,中間扎一小眼,把已發(fā)芽的種子下到小眼里,蓋1.5厘米土。
3、管理:播種3天后苗出齊,這時棚內溫度應保持在28-30℃。黃瓜秧出土時注意串苗,以后棚內溫度保持在20-25℃,發(fā)現(xiàn)土壤干燥要噴水,當黃瓜長到3片真葉時,做成10厘米圓坨,溫度保持在25-28℃,4天后降溫到20-23℃。
4、吊盆:吊盆一般選擇口徑25厘米的花盆,吊盆不能過大或過小。吊盆過大,易墜塌棚架;吊盆過小,則供應不上充足的養(yǎng)分、水分。吊盆內營養(yǎng)土一般用50%草木灰、20%發(fā)酵大糞、20%沙土地、10%餅肥配成。吊盆吊在離地1米高處,吊盆間距65厘米左右,這樣可避免盆位離地面太近,盆溫過低,影響生長,又可避免黃瓜秧被烤黃或燒死,并且有利于通風。
5、打尖:黃瓜秧長出5-9片葉時打尖。打尖過早,結瓜少;過晚,會串秧不坐果。當黃瓜苗長到35-40天時,把坨裝在盆里吊起來,再過20-25天,黃瓜就可以上市了。
二、我想了解詳細的五彩椒盆栽方法
好幾天了也沒有人回答,說明你的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呵。簡單說,如果能買到秧苗,直接入盆就行了,跟其它植物一樣,要有充足的陽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通風良好,否則會生蟲。如果是播種,也與其它種籽一樣,一段時間保持盆土不能太干,太濕也不行會漚爛種籽,然后生出苗后一定要見光,慢慢加強,后期就與其它一樣了。
三、霸王鞭花養(yǎng)殖方法
養(yǎng)殖栽培:喜溫暖干燥和陽光充足環(huán)境。不耐寒,耐高溫。宜排水良好、疏松的沙壤土。盆可選用透氣較好的土瓦盆,盆底用碎瓦片等做好排水層,以利排水。冬季溫度不低于10℃。
盆栽或南方地栽,土壤需排水良好,并進行修剪整株,保持優(yōu)美的株形。霸王鞭是肉質多漿植物,較耐干旱。夏季高溫天氣可適當多澆水,保持盆土濕潤,但雨天要及時倒掉盆內的積水,如盆內積水太多容易爛根,會導致整株死亡。春、秋兩季應本著見干見濕的原則。一般施肥1-2次。盛夏應適當遮陰。秋末及冬季一般不施肥。冬季溫度低于10℃,葉片發(fā)黃脫落,進入休眠期。這時嚴格控制澆水,否則氣溫低,濕度大,會引起植株根部腐爛。冬季應搬室內養(yǎng)護。
霸王鞭喜光,冬季最好放置于室內向陽處,使之得到充分光照,夏季中午需適當遮蔭,避免強光直射,春、秋兩季不用遮蔭,可接受直接光照;秋季氣溫低于15℃時應搬入室內,冬季室溫不得低于10℃,室溫過低容易使葉片脫落、主莖腐爛,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時可打開門窗進行通風。春季清時節(jié)后氣溫穩(wěn)定了才可從室內搬出。
繁殖技術:常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均可繁殖,但以夏季成活率最高。在5-6月剪取充實的頂端莖段,剪成12-15厘米長,插穗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用紙將漿汁吸干,并晾干后插入沙床。否則凝固的乳汁會影響插條生根。給予適量的水分,放置于遮蔭處,插后約30-40天生根。
病蟲害防治:有時發(fā)生莖腐病危害,可用10%抗菌劑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