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蓮的側芽要怎么長成一圈?
第一點:多曬太陽
觀音蓮喜光照,但是不耐強光長時間直射的特性,眾所周知。而多肉觀音蓮也不例外,在溫度處于15度到28度之間的時候可以肆意將其擺放在全天太陽照射到的陽臺或者窗臺上。
一旦溫度超過30度就需要避開每天中午11:00到14:00之間的太陽直射,尤其是溫度高于40度的時候一定要趁早搬到陰涼處躲著。同時每天還需要補充至少4個小時的散光照射才行,這樣葉片邊緣方可變得紅艷艷,提升盆栽的觀賞價值。
第二點:少澆水
觀音蓮不耐積水環(huán)境,而且自身所儲備的水分較多,所以不需要頻繁澆水,不然過多的水分囤積在土壤中,不但給細菌和蟲卵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同時還會慢慢"侵蝕"掉肉質根的健康,導致根部在高溫腐爛化水。
第三點:勤施肥
觀音蓮在春季的時候,溫度穩(wěn)定在15攝氏度以上之后就開始瘋長個不停,外界的水分和養(yǎng)分、光照等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其就會越長越旺盛,猛爆崽子。讓花盆里長出滿滿一盆的小側芽。
這些側芽生長會加重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消耗,因此需要勤施薄肥,這樣方能在不積肥的基礎上提供足量的氮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當然,由于其不具備開花的特性,所以在追加復合肥肥時候請以高氮肥為主。
第四點:多松土
土壤結塊是盆栽花草植物面臨的最大難題,所以想要土壤不板結或者板結的速度慢,除了需要不定時換盆換土,還需要從營養(yǎng)結構方面來調整,可定期追加些"酸性水溶肥",如發(fā)酵成熟的果皮等。同時還需用鏟子等工具物理性松土。
第五點:錯過了春季就秋季分株移栽
春秋時節(jié)溫度最適宜其成長和移栽,所以沒有趕上春季分株就需要等到秋季溫度穩(wěn)定在15攝氏度左右的時候動手,可避免分株后的幼苗無法適應環(huán)境出現(xiàn)僵苗、傷亡。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