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種植物叫什么?謝謝,另告訴養(yǎng)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請問這種植物叫什么?謝謝,另告訴養(yǎng)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幸福樹,原植物學名:菜豆樹,又叫:蛇樹、豆角樹、接骨涼傘、牛尾樹、朝陽花、山菜豆、小葉牛尾連、蛇仔樹、紅花木、牛尾樹。
管理要點:1、溫度 菜豆樹喜暖熱環(huán)境,生長適溫為20℃至30℃。盛夏酷暑期間,當環(huán)境溫度達30℃以上時,要適當給予搭棚遮陰,增加環(huán)境和葉面噴水,或將其搬放到有疏陰的通風涼爽處過夏。秋末降臨,當環(huán)境溫度降至10℃左右時,應及時將其搬放到棚室內。越冬期間,最好能維持不低于8℃的棚室溫度,最低不得低于5℃,以免出現(xiàn)冷害傷葉或落葉。家庭盆栽,可將其搬放到有空調或電熱取暖器的室內,確保室溫不低于8℃,使其能平安過冬。2、光照 菜豆樹為喜光植物,也稍能耐陰,全日照,半陰環(huán)境均可。其幼苗比較耐陰,夏季要搭棚遮光。盆栽植株,在室內陳列期間應將其擱放于光照充足的窗前或室內。如果長時間將其擱放于光線暗淡的室內,易造成落葉。家庭盆栽,越冬期間可將其擺放于窗前或陽臺前較高的部位,讓其多多接受光照。3、水分 栽培菜豆樹,要求有一個比較濕潤的土壤和陳列環(huán)境。育苗期,要保持苗床濕潤,入夏后的高溫干旱季節(jié),更應重視水分供應。盆栽菜豆樹,為了使其不長得過于高大,在春季抽生新梢時,可適當控制澆水,維持盆土比較濕潤即可。在室內陳列的盆株,除要求保持盆土濕潤外,高溫季節(jié)每天還要給植株噴水2次至3次。夏、秋季擱放于室外養(yǎng)護的植株,一定要加強植株及周圍小環(huán)境的噴水,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涼爽濕潤的適宜環(huán)境。冬季擱放于室內的植株,由于一般室內溫度均低于10℃,植株進入休眠狀態(tài),不可澆水太多,以免出現(xiàn)積水爛根,可每隔2天至3天于晴好天氣的中午前后,用稍溫的清水噴灑植株一次,以維持其清秀的外貌,也可增加環(huán)境濕度。此外,菜豆樹還可進行水培。4、土壤 盆栽菜豆樹,應選用疏松肥沃、排水透氣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培養(yǎng)土。通常用園土5份、腐葉土3份、腐熟有機肥1份、河沙1 份混合配制。生長季節(jié)每月進行一次松土,確保其根部始終處于通透良好的狀態(tài)。梅雨季節(jié),對擱放于露天環(huán)境中的盆栽植株,每次大的降雨后要及時檢查盆土,發(fā)現(xiàn)盆內有積水要盡快排除,并于盆土收干后進行翻盆換土。一般情況下,作為家庭盆栽的中小植株,可每年于4 月初出房時進行一次翻盆,以滿足其全年生長對土壤肥力的要求。
請簡單介紹絡石藤花,那里有苗子,怎么養(yǎng)與繁植?
花葉絡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Flame)系夾竹桃科(Apocynaceae)絡石屬絡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Lem.)的園藝品種。絡石又叫石龍?zhí)?,也叫盤龍香,其花也叫風車茉莉或萬字茉莉,為夾竹桃科的常綠藤本,長有氣生根,常攀緣在樹木、巖石墻垣上生長;初夏5月開白色花,形如“萬”字,芳香。花葉絡石,葉上有白色或乳黃斑點,并帶有紅暈;常見栽培的還有小葉絡石,葉小狹披針形。絡石在我國黃河以南各省都有分布,喜半陰濕潤的環(huán)境,耐旱也耐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為適宜。絡石在園林中多作地被。盆栽除采用一般方法外,還可利用其自身的特性作懸吊或攀緣栽植。利用氣生根作攀緣栽植時,可先在盆中放棕皮柱或形態(tài)瞎巖較好的枯樹干,扎成亭、塔、花籃等造型。養(yǎng)護上也很簡單,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并經常向棕皮柱或支架上噴水增加濕度。在生長期,每月施1-2次肥水,并應避免烈日直射,以半陰或明亮的散射光照射為佳。繁殖在生長季用扦插或壓條法都容易成活。目前園林應用主要在日本,是日本園藝上正在推廣的優(yōu)良新品種。
1、形態(tài)特征: 為常綠木質藤本植物,在園藝栽培上一般藤長控制在20-40cm。莖有不明顯皮孔。小枝、葉下面和嫩葉柄被短柔毛,稍老枝葉無毛。葉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長2-6cm,寬1-3cm。老葉近綠色或淡綠色,第一輪新葉粉紅色,每枝多數(shù)為一對,少數(shù)2-3對粉紅葉,第二對到第三對為純白色葉,在純白葉與老綠葉間有數(shù)對花葉,多數(shù)葉脈部分呈白色,葉面配有不規(guī)則白色斑塊,從新葉到老葉白色成份逐漸減少。
2、栽培范圍分析: 絡石自然分布于我國東南部,黃河以南地區(qū)均有分布。從目前國內地栽與盆栽試驗初步分析,野外作為彩葉地被植物、改檔造景植物栽培可以在其原種范圍內進行。如作為室內盆栽觀賞植物,則可用磨殲御于任何地區(qū),尤其在光照條件較好的地區(qū)更為適宜。
3、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從我區(qū)試驗栽培看,其葉色的變化與光照、生長狀況相關,艷麗的色彩表現(xiàn)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和旺盛的生長條件,但此時植株生長不快,生長月的生長量多數(shù)在3-4cm左右。從其本身植株生長而言,它屬喜光、稍耐萌植物,喜空氣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土壤,性強健,生長較快,半年生長量在10-34cm之間。同時它也屬較干旱、耐寒的品種。
4、繁殖與栽培: 花葉絡石引種成活率達85%,經試驗繁殖發(fā)現(xiàn),花葉絡石可以在一年中任何季節(jié)扦插繁殖,春季與秋季的生根率均可達98%以上,夏季扦插對于部分生長太嫩的枝條易腐爛,但達到半木質化的枝條均可生根成活。此外,花葉絡石還可以壓條繁殖,一般老枝壓條在早春進行,嫩枝壓條在夏季,埋土約3cm,節(jié)與節(jié)間都可生根成一新植株,但壓條繁殖的繁殖速率欠快,且用工量大,規(guī)?;a多數(shù)難于應用。組織培養(yǎng)法繁殖花葉絡石技術已經成功,組培過程中即可出現(xiàn)花葉,觀賞性狀穩(wěn)定。但因組織培養(yǎng)法一次性投入大,技術要求高,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難,非試管快繁是花葉絡石繁育的最佳選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