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掌木養(yǎng)殖方法
一、鴨掌木養(yǎng)殖方法
6種情況,1,光照不足,2光照強烈灼傷,但這季節(jié)應該不是這種情況,3澆水過多,爛根了,4澆水不足,5缺肥,6,施肥過多灼傷
繁殖方法:
播種和扦插繁殖但以扦插法為主。
于1月份后采收黑色球形漿果,用細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癟種粒,即可得到干凈飽滿的種籽,可行隨采隨播,也可先行沙藏催芽,等種粒裂口露白后,再行盆播或地播。用腐葉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約為種子直徑的1~2倍。種子發(fā)芽適溫為20℃至25℃,保持盆土或苗床濕潤,隨采隨播者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約15天至20天即可出苗,經沙藏催芽后再行播種者,在適溫下一周后即可出土。生長良好。出苗后應及時搭棚遮蔭,秋季給予全光照,冬季加蓋地膜防寒,只要苗床局部空間的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5℃,一般可平安過冬。留床培育一年,再行擴距移栽,或直接用于上盆。值得注意的是:因其播種苗不能完好地保持親本植株具黃斑等優(yōu)良性狀,一般具黃斑的園藝變種,不能用播種法育苗,而只能用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育苗。
扦插繁殖每年3-9月為適期,鵝掌柴易萌發(fā)徒長枝,春季可結合換盆修剪進行扦插。剪取8~10cm長的枝梢或枝條,去掉下部葉片,扦插在河沙或蛭石做成的插床上。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放于陰涼處,溫度在25℃時,4-6周可生根盆栽。
栽培管理:
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腐葉土加1/3左右的珍珠巖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也可用細砂土盆栽。室內培育每天能見到4小時左右的直射陽光就能生長良好,在明亮的室內可較長時期觀賞。澆水量視季節(jié)而有差異,夏季需要較多的水分.每天澆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濕潤,春、秋季列每隔3~4天澆水一次。如水分太多或漬水,易引起根腐。夏季生長期間每周施肥一次,可用氮、磷、鉀等量的顆粒肥松土后施入。斑葉種類則氮肥少施,氮肥過多則斑塊會漸淡而轉為綠色。鵝掌柴生長較慢,又易發(fā)生徒長枝,平時需注意經常整形和修剪。每年春季新芽萌發(fā)之前應換盆,去掉部分舊土,用新土盆栽。多年生老株在室內栽培顯得過于龐大時,可結合換盆進行修剪。
鵝掌柴植株所結的果實中種粒不飽滿或不見種仁的原因:一是栽培花木,頭1年至3年,因其尚未達到完全生殖成熟,所以結出的種粒大多空癟,因而不具種仁;一般情況下,3年以后結出的種粒才能正常用于育苗。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后的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遇到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或者與原生環(huán)境條件懸殊過大,使胚株終止發(fā)育,導致其種粒空癟。三是最好能有較多的開花植株,不同品種的開花植株擱放在一起,為其花粉自由傳播創(chuàng)造條件,方有利于其孕育出飽滿的種粒。
二、如何養(yǎng)好鴨掌木
鴨掌木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huán)境可生長。喜生長在空氣濕度大、土層深厚而肥沃的酸性土中。
每天能見到4小時左右的直射陽光就能生長良好,在明亮的室內可較長時期觀賞。夏季每天澆水一次,春秋則每隔3~4天澆水一次。
你看是根澇死了,還是暴曬了,還是光照太弱呀。
三、如何在家庭中種植鴨掌木
鵝掌柴又名鴨腳木、小葉手樹,為五加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原產熱帶地區(qū),因其數片小葉密生枝頂,如同翻轉的鵝掌而得名。其盆栽一般高30-200厘米不等,分枝多,葉片繁密濃綠或有塊狀斑,具光澤。
鵝掌柴栽培需要用疏松透氣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微酸性砂質土,在粘重的土壤或堿性的土中生長欠佳,易生病害,長期會使植株生長衰弱,抵抗力下降。
喜半陰或散射光環(huán)境,不耐蔭蔽,也不耐夏季強烈的全陽環(huán)境。生長期間需要給予一定的光照條件,在室內養(yǎng)護的,需要置于光線明亮處,如溫度適宜最好加強通風,能預防葉片病化脫落。
鵝掌柴喜溫暖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5℃,越冬溫度不可低于10℃,在35℃的高溫環(huán)境也能生長,只是要結合遮陽增濕進行。生長環(huán)境中濕度要求保持在50-75%之間,冬季低溫期可稍低些,夏季或春季需要加強濕度,經常向植株及生長環(huán)境中噴水或灑水增濕,才能利于生長健壯。
鵝掌柴喜水又耐干旱,澆水要求干凈交替,不干不澆,澆即澆透,在春末至秋初生長黃金季節(jié)需要經常澆水,切忌干旱或漬澇,室外擺放者要在雨后及時排水防澇。如若環(huán)境陰暗,澆水太勤則落葉更加嚴重,所以需要稍加控制下澆水的次數。
鵝掌柴在生長季節(jié)需要充足的養(yǎng)分,所以在4-9月間,應每月施用顆粒型肥料一次或經常澆灌稀釋的肥水,以保證盆土中的肥料供應充足,不可偏施某種元素,否則易出現缺素癥狀,導致整株生長勢差。
鵝掌柴繁育常采用扦插進行,于4-5份最適宜,在新梢生長之前,剪取發(fā)育成熟的上部一年生枝條,長度約為10厘米,除去下部的葉片,只保留上部2-3枚葉片,然后扦插于干凈的河沙中,并澆透水,有條件可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溫保濕,一個月左右即可生根另植。如不用塑料薄膜密封,最好要經常噴水增加環(huán)境空氣濕度,否則插條易脫水枯萎,造成扦插失敗。
由于鵝掌柴生長季節(jié)要求溫暖,所以在冬季低溫期易落葉,導致下部“脫腳”,嚴重影響觀賞價值,所以修剪就顯得相當重要,一般在春季出室后重剪,以促進多分側枝為主,為夏季生長出良好的株型打好基礎。夏秋季主要短截徒長枝,維持保養(yǎng)株型為主。
另外,鵝掌柴幼株每年需要換盆換土一次,大株需要2-3年進行一次。其病蟲害比較少,所以只要養(yǎng)護得當即可預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