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蔬菜為例,農產品如何推進GAP管理?
理,以最大的限度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確保達到可接受水平。
1、場地的選擇及管理。造成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環(huán)境污染、作物種植史等。所以,在選擇種植場地應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使風險降至最低。
2、土壤和種子的管理。要提高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土壤條件是重要因素。蔬菜種子也要優(yōu)選,而且適宜當地氣候、抗病、防蟲。這兩項是管理的前題。
3、用水的良好管理。蔬菜在不同時期的水量是不同的,管理上要注意灌溉的水量、時間、頻率。合理利用水資料,滿足蔬菜生長的需求。
4、肥料的使用管理。肥料不允許農家肥熟化,微生物、重金屬殘留達標。并且管理規(guī)定,購買的化肥應有化學成分的書面證明。采購肥料必須選定合格的供應商。
5、農藥使用與施藥的管理。農藥也要選擇合格供應商,要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施藥人員嚴格按標簽或使用說明書規(guī)定的條件和方法,用合適的器械施藥,在最佳時期噴施農藥。
6、員工及廢棄物管理。田地衛(wèi)生管理田地內員工活動和其他廢棄物的不良管理能顯著增加蔬菜的風險,采收使用清潔的采收、盛裝設備,保持裝運儲存設備衛(wèi)生,減少新鮮蔬菜被微生物污染,盡可能的除去農產品表面泥土,所用設備盡可能保持清潔,防治農產品交叉污染。
7、蔬菜采收、包裝管理。蔬菜采收的工具、盛裝容器必須清潔無污染。嚴格建立蔬菜采收、搬運和包裝過程的衛(wèi)生控制規(guī)程并嚴格實施。
8、儲存、運輸的管理。定期對儲存冷藏庫進行清潔,保持衛(wèi)生。運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也要防止操作對蔬菜的污染。
9、產品的標識與可追溯性。建立有效的蔬菜產地溯源制度,從源頭上對蔬菜進行標識管理。
新菜地有什么方法可以培養(yǎng)肥力?
我們家小菜園新菜地經過很多辦法改造,才有現(xiàn)在的豐收成果。
剛開始雜草叢生,磚頭瓦塊。我們將雜草,磚頭清理干凈。然后從大田地拉了一車腐熟土壤,又從鄰居家拉了一車兔子糞。再將麥秸及麥糠深埋到土壤,讓它自然漚肥發(fā)酵。
經過這些年土壤改造,我們家小菜園種啥長啥,并且十分高產。
每年種菜之前再施足底肥,包括各種餅肥,豆餅,油渣,煮熟黃豆?,F(xiàn)在基本變成了肥沃土地,種啥菜都長的十分旺盛。
對新菜地肥力不要看的云淡風輕,菜地不像糧食作物僅以收獲籽實對肥力要求不嚴格。蔬菜多樣化種類和品種,對肥力條件要求高。
總之說,要求菜地土質肥沃,耕層疏松,pH值在4~7之間。輪作新菜地與栽種不同性質不同作物有利于防土菌病害,還可以充分利用吸收土壤各種營養(yǎng)。新開墾生地土菌少,但土壤中某些養(yǎng)份肯定欠缺。在培養(yǎng)肥力上實行有機肥做基肥,氮肥與磷、鉀肥配合進行培肥,增加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以滿足蔬菜生長的要求。酸性大土壤,可施入畝50Kg~100Kg石灰或碳銨50Kg(栽種前2o~30天撒施)進行中和。
根據不同作物對肥料要求差異,茄科、葫蘆科類需肥量大,生產5000Kg番茄,要從土壤中吸收氮18Kg,磷(P2O5)5Kg,鉀(K2O)25Kg。其比例為1:0、3:1、4。667m2施腐熟的有機肥4500~5000Kg做基肥為宜。十字花科類需要氮肥多些,還需要磷、鉀肥和鈣鎂等微量元素。粘性菜田增施有機肥增促土壤透氣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根系發(fā)育。對砂性菜田,除增施有機肥外,還需加入一些河泥土,以便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物理性狀。
長期來,人們片面認為肥多菜多,拼命施用含氨態(tài)氮肥,往往造成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氨和銨根離子,不但影響了蔬菜根際微生物活動,而且影響土壤肥力,抑制了鉀的吸收。在莊稼醫(yī)院蔬菜??崎T診中常有菜農捧著焦狀病株問診,號脈出氨氣造成肥害,不合理用肥,菜金變菜土。
所以,在露地或保護地種植蔬菜,培養(yǎng)菜田肥力很重要,但要根據土壤性質,蔬菜種類對肥料的需要量和肥料種類等綜合因素,來確定肥料的用量,培養(yǎng)新菜地肥力離不開有機肥、生物肥、腐殖酸和黃腐酸復合肥。同時,要經濟、科學用肥。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