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植物我等的太急了,有什么辦法可以不用土可以扦插活的方法嗎?
一、將插條基部2厘米浸入0.1%-0.5%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2--24小時取出后立即扦插。 二、用白糖水溶液處理插條。草花使用的濃度約為2%-50%;木本花卉約為5%-10%。將插條基部2厘米浸入上述溶液中24小時取出,用清水將插條外部沾著的糖液沖洗干凈后扦插。 三、用醫(yī)用維生素B12的針劑加1倍涼開水稀釋,將插條的基都浸入其中,約5分鐘取出稍晾一會兒,待藥液吸進后扦插。 四、利用生根粉和生根劑,不過這種成本較高,以上幾種方法都是較實惠而且簡單易行的,另外,扦插生根所需時間較長,請耐心等待! 其中1%是100mL水中加入1g物質(zhì)
斑馬花扦插的步驟
馬花因葉片上的斑紋酷似斑馬身上的花紋而得名,又稱銀脈單藥花,為爵床科、單藥花屬常綠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方形。葉對生,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尖,具短柄,葉長15厘米至30厘米,寬約10厘米。葉片深綠色,有光澤,葉面具有明顯的白色條紋狀葉脈,葉脈、葉緣均有波狀起伏。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簇塔形,苞片金黃色,交互對列包裹著花梗,猶如屋頂瓦片樣層層重疊,花朵雙唇形,五個萼片,淡黃色,在適宜的條件下全年都可開放。
斑馬花原產(chǎn)南美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huán)境,不耐寒,怕干旱,雖喜陽光充足,但又怕強烈的直射陽光,可放在光線明亮又無直射陽光處養(yǎng)護。生長適溫18℃至25℃,由于葉片面積大,水的蒸發(fā)量也大,生長季節(jié)除大量澆水外,還要經(jīng)常向葉面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防止葉緣枯焦。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fù)合肥。冬季放在光線明亮的室內(nèi),適當(dāng)減少澆水,并保持10℃以上的室溫,如果房間內(nèi)有暖氣,可用與室溫相近的水向植株噴灑,以免因空氣干燥影響植株生長。由于本種很少能自行長出側(cè)枝,栽培中可進行打頭或修剪,以控制植株高度,保持株形美觀,并促發(fā)側(cè)芽,以達到多開花的目的。花謝后應(yīng)及時剪去殘花,以免消耗過多的養(yǎng)分,影響植株生長。花期過后植株有4周至6周的休眠期,宜節(jié)制澆水,停止施肥,休眠期結(jié)束時進行一次換盆,盆土要求含腐殖質(zhì)豐富,并有良好的透氣性??捎酶~土或泥炭土加1/3的蛭石或珍珠巖混合配制。換好盆后將植株放在溫暖的半陰處,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等待萌發(fā)新枝。
斑馬花的繁殖可在初夏剪取
請教高人 迷迭香怎樣扦插 何時可以扦插 容易活嗎?拜托了各位 謝謝
我前后扦插了100多根,都是直接插進土里,保持濕潤即可,全部活了。沒太多蹊蹺的,一定記住插進去后,不要去動,過段時間自然就發(fā)根了。另:用珍珠巖做基質(zhì)最好! 查看原帖>>
臘梅花,杜鵑花,梔子等的扦插方法??
臘梅花
1.時間 整個冬季均可進行,以12月份為好。
2.取枝 扒開臘梅基部,將徑粗1cm以上一年生或二三年生枝條,自母樹基部向外順勢撕裂劈下,枝條基部呈一個踵足狀。當(dāng)然,以斧劈法取下枝條也可以,但對樹基損傷過大,不利來年發(fā)枝。
3.貯藏 將劈下的枝條剪留下端,約20cm長,并以快刀對踵足起毛部分修理削平。然后頭尾一致整理成捆并噴水,在半濕狀態(tài)下用塑料袋雙層包裹嚴(yán)密,外面再套一層黑色塑料袋,最后將其置于室溫為12oC-16oC的暗處。
4.扦插 20天左右,當(dāng)踵足部分膨脹隆起白色組織,枝芽也鼓動時,就可以進行扦插。數(shù)量少時可用深一些的瓦質(zhì)花盆,多時用沙床,基質(zhì)為純凈的粗沙,間隔8Cm-10cm。作業(yè)時先以小木棍在濕沙上打洞,再放入插穗并埋實,全部插完后澆一次透水。
5.養(yǎng)護 不論花盆還是沙床扦插,完成后都要支棚,罩塑料膜保護,并且要置于光照良好、溫度不低于12oC的室內(nèi)或暖房。家庭可放在靠暖氣的朝陽窗臺上。補充澆水不可過勤勞,宜于半干時進行。插穗發(fā)葉后要加強管理,確保新葉不落是成活的關(guān)鍵。每10天左右向葉片噴施千分之三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有利生根。春天到來后,盆插的可移至室外向陽處;陽光再強時要移至半陰處,并逐步撤走塑料罩膜。大約4個月插穗萌發(fā)第二茬葉片,說明下部已生根。此時可開始按一般花木正常管理,每10天施一次淡液肥。夏天過后即可移栽分植。如果扦插的不是好品種,可將此作為嫁接砧木使用。
冬季扦插的好處是,溫度與光線較為穩(wěn)定適中,緩沖期長,有利于生根成活,故成功率可達90%以上。
杜鵑花
1 扦插的時間
杜鵑的扦插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四季均可進行。
2 插條的培養(yǎng)和選擇
2.1 插條的培養(yǎng)
杜鵑花開花以后,應(yīng)及時將殘花同子房一起摘除。有些名貴品種可于開花前便將花蕾摘除,以促使早發(fā)新枝。
2.2 插條的選擇
當(dāng)新枝細毛呈黃色,即已確實達到半木質(zhì)化,便可選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做插條。插條要從老枝上輕輕掰下來,帶一點去年的組織(踵), 再修平毛頭,葉片太大的剪去1/2至1/3,以減少蒸發(fā),或只留頂端3~5片葉,其余全部摘除。4~5cm長的插條,插活后3年,即能開花。
3 插條的處理
3.1 人工切削處理
人工對杜鵑花插條的切削是杜鵑花插條特有的處理方法。在插條的下方側(cè)面,用快刀削去長約4cm的一片,包括皮層、形成層及木質(zhì)部。每個插條上削去的長度和深度要一致。分析認(rèn)為,有了這個削口,在這里能積累植物自身的激素、碳水化合物及其他促進生根的產(chǎn)物,莖部組織的細 胞呼吸加快,傷口部分的吸水能力提高3倍。人工削破的表面,引起形成層的木質(zhì)化,形成一層木栓層,然后逐漸從韌皮部分生出愈傷組織。
3.2 化學(xué)處理
3.2.1 水劑型 用吲哚乙酸(IAA)或奈乙酸(NAA)50~100PPM的溶液,將插條的入土部分浸泡液中12~24小時,再插入苗床。
3.2.2 粉劑型 用吲哚乙酸(IAA)或奈乙酸(NAA)以95%酒精配成500~1000PPM,再均勻拌入適量的滑石粉中(將滑石粉浸透)烘干后使用。先 將插條入土部分浸濕,然后均勻沾上粉劑,用竹簽打孔插之。
3.2.3 B9 用2500~5000PPM(0.25~0.5%)浸枝條5~10秒鐘插之。
3.2.4 維生素 B12(針劑) 將插條在藥液中觸蘸后,先放在空氣中,待晾干后插之。
4 扦插
4.1 扦插基質(zhì)的配制
杜鵑花扦插的基質(zhì)種類很多,常用的是一份沙加一份泥炭,扦插效果很好。泥炭最好是純的泥炭蘚形成的,我國東北產(chǎn)的質(zhì)量較好。沙要選粗 沙,用前洗凈,不含淤泥和其他雜質(zhì)。
4.2 扦插
杜鵑花插條的扦插以插條插入土中1/3為度。插后要注意遮蔭,保持土壤濕潤。用盆或木箱扦插的,插后要將其置于潮濕的沙床上。
5 插后管理
插后放在蔭棚下,棚頂用二層葦簾遮蔭,棚下空氣要流通。天晴時,早晚各澆一次水,一般50~60天生根。生根后,揭去一層葦簾,適當(dāng)澆水。
10月中旬前后上盆,并移入溫室,置于溫暖向陽處。冬季室溫以不低于6~7℃為宜,切忌放于陰暗處。
梔子
扦插時間 梔子花扦插多在4月中旬進行,此時成活率最高。如技術(shù)過硬或在有溫室的地方,也可采用夏插和秋插,扦插時間分別為6月上旬至8月上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選擇插穗 從花香、朵大的中幼齡樹上選擇生長健壯、充分木質(zhì)化、無病蟲害的1至2年生枝條作插穗。這類枝條不僅扦插易成活,而且長成的植株品質(zhì)好、售價高。
處理插穗 將枝條剪成10至15厘米長的插穗,只留上部3至4片葉,以減少蒸騰強度。將插條的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切成斜口,以增加其與土壤的接觸面,利于吸收水分。上切口離芽1至2厘米,下切口離芽0.5厘米,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把剪好的插穗按30至50根捆成一捆,將其下部3至5厘米處浸入50 ppm GGR6 號溶液中1小時。
扦插 將處理好的插條插入圃地內(nèi)。為防止插條傷皮,可采用溝埋法(先挖出小溝,再將插條整齊地放入溝內(nèi),最后用土掩埋其基部)扦插,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株行距按10×15厘米安排。用手將土壓實,澆一次透水,以利插穗與土壤緊密結(jié)合。為了防止插穗失水,應(yīng)做到隨剪隨插。是夏插或秋插的,因氣溫高,一般在早上或晚上插為好。
插后管理 架好塑料棚,覆蓋遮陽網(wǎng)。塑料棚可調(diào)節(jié)土壤和空氣的溫濕度,遮陽網(wǎng)可防止陽光直射,降低溫度。梔子花成活率高低的關(guān)鍵就是要控制土壤和空氣的溫濕度,以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梔子花生根的最佳環(huán)境條件是:地溫在20℃至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在80%至90%之間、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間持水量80%左右。
扦插前期,一般10天澆水一次。抽梢展葉后,3至7天澆水一次。在扦插后30至40天,插穗即可生根,可輪流噴施0.25%至0.5%的尿素液肥和0.2%的磷酸二氫鉀液肥,以促進生根。插后六個月,要適當(dāng)延長通風(fēng)和光照時間,以提高苗木適應(yīng)外界環(huán)境的能力。第二年春天可移苗種植。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