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雞技術再哪里可以學?
一、養(yǎng)雞技術再哪里可以學?
可以去當地的養(yǎng)殖大戶那里學也可以去專業(yè)的培訓機構學,不過最好是去養(yǎng)殖大戶,比較實際。
二、怎么學養(yǎng)雞技術自學行嗎
自學是實踐的部分,自學可以,或者去養(yǎng)雞場工作!然后少養(yǎng)一些開始涉足,因為技術最關鍵的部分還包括銷路,也就是入行,你要學我建議你先打工!這樣可以了解這個圈子可以積累人脈,你要能養(yǎng)還的有人買有人來才可以啊
先可以在網上買點資料像農村技術教材網的就不錯,開始別養(yǎng)太多的雞等技術成熟了在養(yǎng)多點 準賺錢的
三、我想回家養(yǎng)土雞,不知道在哪里學習技術,需要那么條件,畜牧業(yè)有什么
先我們考慮雞舍建造的問題,在進行場地設計施工以前,我們應充分調查當地的氣候資料,在當地一般都有降雨量、常年氣溫、主要風向以及地表徑流等資料可供查詢。我們取得了一手的資料以后,就要在選擇的環(huán)境內構建養(yǎng)雞場該有的設施,雞舍要在地勢比較高、背風向陽、土地較為平坦、也容易防獸害和防傳染病的地方建造,雞舍房屋盡量坐北朝南,高2米左右,注意通風,是否通風效果好,不能以人的感覺而定,一定是以雞的角度來感受,在墻壁的離地面50厘米處設置通風口。雞舍大小以雞的數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養(yǎng)雞10―15只。如果有林地、荒坡山地的地方,可以搭建臨時雞棚和產蛋窩,以供雞產蛋、防風避雨和白天的盛料盛水。
而育雛舍、值班室以及倉庫應該建在雞舍旁,方便于管理。
其次我們重點介紹雞的幾個階段的飼喂問題,能否達到養(yǎng)殖者的預期目標,飼喂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把1―40日齡的小雞稱之為雛雞階段,生長發(fā)育迅速,新陳代謝也旺盛,但是雛雞的體溫調節(jié)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也差,難以適應外界溫度變化,對疫病抵抗力弱。因此,在飼養(yǎng)上應做到以下幾點:
雛雞
開食喂料雛雞進入育雛舍后就可以飼喂碎米加熟蛋黃(每100只雛雞喂3個蛋黃),每隔2小時喂1次。從第2天就可以開始改喂配合飼料。參考配方:
以上配方基本滿足這個階段雛雞的營養(yǎng)要求。飼喂管理上每天喂6次,放于條狀料槽內飼喂,喂量不限,任其吃飽。
注意及時飲水,雛雞入舍后應及時飲水。開始可喂些0.1%的高錳酸鉀溫開水或5%的葡萄糖水,以增強體質,緩解應激,便于胎糞排出。以后每天供足飲水。
溫度、濕度與光照調節(jié):
如舍溫達不到上述要求,就應人工增溫,在增溫過程中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舍內相對濕度60%~65%。從1日齡開始,每天堅持20小 時~23小時光照,15天后減至13小時~15小時,30天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燈距地面2米,每平方米1.5瓦~2瓦。青年雞飼養(yǎng) 41日齡~120日齡的青年雞應雌雄分養(yǎng),以便管理。
青年雞
小公雞的飼養(yǎng):小公雞100日齡~120日齡體重達1.25公斤~1.5公斤即可上市。為使其按時達到出欄體重,除放養(yǎng)外,要供給全價飼料,任其采食。參考 配方:
土雞從70日齡到上市要求生長快、長肉多,要做到吃飽、吃好、少動、多睡,促使其催肥長膘。
小母雞的飼養(yǎng):商品雞則按小公雞的方法飼養(yǎng)。產蛋雞則采用限制飼養(yǎng),適當降低蛋白質及能量的比例。參考配方:
每天喂料2次~3次,早上少喂,讓其在林地、荒坡 山地多活動,多食天然飼草、飼料及蟲子,中午少喂甚至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飽。
產蛋雞飼養(yǎng)
增加飼料營養(yǎng),科學配料,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水平,是提高土雞產蛋量的一條重要措施。參考配方:
達到一半左右的時候,就要開始進行補料,每天每只雞夏天補料50克―75克,到了冬天補喂料要有所增加,適宜75克―100克。而產蛋率在80%以上時,就讓雞不限量采食,每天早上不宜喂飽,把雞放在林地、荒坡山地自由活動,采食天然飼草、飼料及蟲子,中午在建造的棚下備足料和水,讓雞自由采食,太陽下山時把雞群趕回雞舍并喂飽,逐漸形成規(guī)律以后,雞群管理就簡單多了。
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
實踐證明,土雞在15℃~25℃時不會影響產蛋性能,以20℃產蛋率最高,低于10℃產蛋率會造成雞產蛋水平的嚴重下降。因此,夏季要防暑降溫,搞好清潔衛(wèi)生,為雞群提供充足的清潔飲水。冬季要保溫防寒,雞的飲水要適當提高溫度,忌飲冰冷水。
再有是光照的問題,這是一個從事土雞散養(yǎng)的一個誤區(qū),常以為加大運動量,會提高母雞產蛋率,實際上光照是提高土雞產蛋量的決定因素,土雞歸棚后,仍然要注意光照問題,最好每天要達14小時~16小時,亮度為每平方米面積6―8瓦。光的顏色以紅光為好,其次是白光。
由于養(yǎng)土雞是封閉散養(yǎng)方式,所以減少應激是必要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要保持安靜,飼養(yǎng)員工作時手腳要輕,工作服顏色采用白色或藍灰色,顏色以淡雅為主,切忌不要使用紅色,平日里不要隨便更換工作服顏色,外來人員不要隨便進入,要防止鳥獸等騷擾,禁止在養(yǎng)殖區(qū)域周邊鳴放鞭炮,以免雞群受驚。此外,每4到5只雞要備足1個產蛋箱,產蛋箱要建在雞群活動的區(qū)域,以免產蛋時出現搶窩,擾亂雞群產蛋規(guī)律,使蛋量下降。
防疫
土雞在林地、荒山坡地飼養(yǎng),遠離環(huán)境污染,一般疾病少、耐粗飼,利于防病。由于飼養(yǎng)周期較長,長期放養(yǎng)于野外,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加,所以散養(yǎng)雞的防疫不容忽視。除加強日常管理,如嚴格消毒、隔離飼養(yǎng)預防疾病外,做好免疫是很重要的。因此要采用綜合措施免疫預防。
雞達到7--14日齡、25--28日齡時,用克隆30疫苗滴鼻點眼,同時按每500只雞加青霉素、鏈霉素各100萬單位,也可用海達、海天、普殺平、蘭星等混合使用。雞55--60日齡時用雞新城疫I系與克隆I系疫苗按1:1.5混合肌注。雞125日齡時用新支減三聯苗、流感二聯油苗肌注,每只 0.5毫升。雞306日齡時重復用克隆I系肌肉注射。在土雞440日齡(出欄前)用弱毒苗(Ⅱ系或Ⅳ系疫苗)飲水。
涉及到具體預防措施,要養(yǎng)殖戶咨詢當地農技人員,切不可自作主張,在防疫上,重點是未雨綢繆,防大于治。
效益分析:
土雞生長期內,除育雛階段外,大部分時間為自然放養(yǎng),而飼喂上僅補充一部分精料,尤其是經濟林飼養(yǎng),有些果類等雜食會補充雞的進食,所以會大大降低了飼養(yǎng)成本。目前,市場上良種肉雞的價格為每公斤6元,而土雞價格約在每 公斤14元―20元之間,飼養(yǎng)一只1.5公斤重的土雞,扣除飼養(yǎng)成本,可凈賺14元――20元左右。另外,每到年節(jié)假日,土雞蛋也是俏貨,如果每只雞年產蛋120枚,每枚價格為 0.5元(包裝并打出品牌后價格更高),至少毛收入60元。如果一個農戶飼養(yǎng)1000只土雞,公母雞對半,一年可賺到2.5萬元。
因為飼養(yǎng)的是土雞品種,對比商品化程度比較高的白羽雞等品種來說,土雞還具有一些野性,包括易動和短距離飛翔。那么就要求雞舍活動場地周圍用尼龍網圍欄,高度一定不低于2.5米甚至更高,防止土雞一旦野性發(fā)作,飛走逃離就得不償失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