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手之鄉(xiāng)的浙江金華-金佛手
一、中國佛手之鄉(xiāng)的浙江金華-金佛手
浙江金華佛手因其植株矮小且果多,所以觀賞價值較高,被巧燃滾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在浙江金華栽培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以尖峰山南孝余麓為其主要種植區(qū)。1955年金華佛手有14470株,國家收購佛手柑6.25噸。改革開放以來,金佛手發(fā)展更加迅猛,特段虛別是近幾年來,由于佛手集觀賞、藥用、人文價值于一體,再加上市場的開拓和經濟效益的看好,金佛手生產實現(xiàn)由分散零星種植向規(guī)模經營發(fā)展。在佛手主產地金東區(qū)赤松鄉(xiāng),佛手作為一大支柱產業(yè)加以培育和重點扶持,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到2000年,赤松佛手種植農戶達2000余戶,種植面積達3000畝,掛果面積1200畝,銷售收入2600萬元。僅赤松山口村就有500多戶農戶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是遠近聞名的佛手專業(yè)村。
二、佛手瓜天氣太熱會死。怎么解釋種植問題?
佛手瓜天氣太熱,并不會死。
多澆水就可以了。
佛手瓜栽培技術
種瓜的選擇與貯藏
種瓜需選擇個頭肥壯、重量500g左右、表皮光滑潤薄、臘質多、微黃色、茸毛不明顯、芽眼微微突起、無傷疤破損、充分成熟的瓜做種瓜。將種瓜于11月下旬放在5℃至7℃的室內保存,具體方法是用籮筐裝沙儲藏,即用籮筐裝一層沙,放一層瓜,不留空隙,籮筐頂端覆蓋10cm至15cm的沙即可。若數(shù)量大可在室內建沙池儲藏,在整個儲藏期要特別注意幾點比①自始至終不能澆水,即使稿升茄表皮起皺也不能澆。②必須用于沙儲藏覆蓋,不能用農家肥和田園土儲藏覆蓋。③若無干沙可用干煤灰儲藏覆蓋。
育苗
佛手瓜在溫帶地區(qū)只能作一年生栽培、須整瓜播種育苗。在南方佛手瓜入窖貯藏,翌年清明前后自然出苗,而后選擇苗好的種瓜直接播種。北方為培育大壯苗,提高幼苗的抗性,需及早適時進行室內催芽。催芽時間于翌年1月下旬將種瓜取出,用塑料袋逐個包好,移到暖室或熱炕上催芽,溫度15至20℃。催芽溫度不宜太高.溫度過高出芽快,但芽細不健壯。適當降低催芽溫度,芽粗短健壯。半月左右種瓜頂端開裂,生出幼根,當種瓜發(fā)出幼芽時進行育苗。數(shù)量小用大營養(yǎng)袋或花盆放在暖室培育,數(shù)量大用簡易保護地培育。營養(yǎng)土用通氣性能好的砂質土與菜園土對半混合配制,種瓜發(fā)芽端朝上,柄朝下,覆土4至6cm、土壤濕度為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準。不要有積水。育苗期瓜蔓幼芽留2至3枝為宜,多而弱的芽要及時摘掉。對生長過旺的瓜蔓留4至5葉摘心,控制徒長,促其發(fā)側芽。育苗期間要保持20至25℃,并還要注意保持較好的通風光照條件。
佛手瓜整瓜播種,需種瓜量較多,成本偏高。為減少種瓜用量,擴大繁殖系數(shù),山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采用莖切段扦插育苗獲得成功。具體方法是比將種瓜提前育苗,培育出用于切段扦插的健壯秧蔓。在有溫室的地方,可于11至12月育苗,延長育苗期可使幼苗多發(fā)枝、發(fā)壯枝。于3月上、中旬將幼苗秧蔓剪斷,每一切段含2至3個節(jié)。將切段莖部置于500ppm的萘乙酸溶液中浸泡5至10分鐘,取出插于育苗營養(yǎng)土或蛭石、珍珠巖、過篩爐渣等輕質基質內,保溫保濕促其生根。據(jù)試驗,采用此法扦插成活率達80%以上。
定植
佛手瓜斷霜后即可定植。大棚栽培可于3月上、中旬定植,露地栽植以于4月中旬為宜。定植時,穴要大而深,約1m見方笑螞,1m深。將挖出的土再填入穴內1/3,每穴施腐熟優(yōu)質圈肥200至250kg,并與穴土充分混合均勻,上再鋪蓋20cm的土壤,用腳踩實。定植時將育苗花盆或塑料袋取下,帶土入穴,土地與地平面齊,然后埋土。定植后澆水,促其緩苗。定植密度,若采用種瓜育苗,大苗定植,每畝可栽20至30棵。用切段扦插的小苗栽培,密度可適當加大,行距3m至4m,株距2m,每667平方米80至120株。
搭架引蔓與整枝
佛手瓜的繁殖力和攀援力都較強,生長迅速,葉蔓茂密,相互遮陰,任其生長最易發(fā)生枯萎和落花落果現(xiàn)象。因此當瓜蔓長到40cm左右時就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竹桿繩索等物讓佛手瓜的卷須勾卷引其葉蔓攀架、上樹、爬墻。佛手瓜側枝分生能力強,每一個葉腋處可鍵察萌發(fā)一個側芽。定植后至植株旺盛生長階段,地上莖伸長較慢,莖基部的側枝分生較快,易成叢生狀,影響莖蔓延長和上架。故前期要及時抹除莖基部的側芽,每株只保留2至3個子蔓。上架后,不再打側枝,任其生長,但應注意調整莖蔓伸展方向,使其分布均勻,通風透光。
水肥管理
①定植后1個月內主要做好幼苗的覆蓋增溫,促進生長發(fā)育。此期間不追肥,只澆小水。
②根系迅速發(fā)育期,要多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fā)育,為秋后植株的旺盛生長奠定基礎。越夏期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增加空氣濕度,使佛手瓜順利越夏。
③進入秋季,植株地上部分生長明顯加快進入旺盛生長期,要肥水猛攻,以使植株地上部分迅速生長發(fā)育,多發(fā)側枝,為多開花多結果奠定物質基礎。
④盛花盛果期,日蒸騰量大,需要充分的水肥,水份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可采用葉面噴施氮、磷肥2至3次,或施腐熟的人畜肥。
三、佛手的種植方法與管理
金佛手的繁殖方法
金華佛手育苗方法以無性繁殖的方式進行,主要方法有扦插、嫁接、高枝壓條、組織培養(yǎng)等。由于佛手屬單性結實,果實中無種子,所以自然條件下,不能通過有性繁殖來育苗。
(一)扦插法
金華佛手枝條易生根,一年三季可進行扦插,此方法具有成活率高、生長快,扦插后在技術指導下20個月即可結果,且方法較簡便,插條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但是壽命較短,一般15年左右植株開始衰退、老死。
1、苗床建立
若要佛手好,健苗最重要,有壯苗才能長好樹,樹盛才能結好果?!懊绾冒氤墒铡边@是我們長期實踐得出來的一條基本經驗。育好金佛手苗,務必做好苗床,選種、扦插、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苗床是繁殖金佛手苗的溫床,必須選擇背風向陽,受光充足,水源豐富,利于排灌,土質疏松,無毒無染,有利移栽,便于管理的地塊。苗床面積應根據(jù)佛手枝條多少而定,多則多做,少則少做,達到省地省工。苗床地點和苗床面積確定后,開始深犁平整土地,要像姑娘繡花一樣認真細致地打碎土塊,越細越好,去除雜草,做成寬100-120公分,高20公分左右,長度不限的苗床,然后在苗床面上鋪上二公分厚的紅沙或黃沙均可(如圖2),紅沙或黃沙一般含雜草種子少,起防止雜草滋生作用。扦插密度以5~10cm的間距為宜。
為了使苗床無毒、無污染、無雜草,可采用黑色薄膜代替紅沙或黃沙復蓋苗床,然后扦插,噴水即可,如在炎熱的夏季黑色薄膜復蓋苗床,苗床上應用65%遮蔭網遮蔭,以防止黑膜吸收大量的熱量,燙傷扦插技條。黑膜有保溫保濕作用,促進插條生根,并且根系發(fā)達健壯,除草工作就可免了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