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yè)的百科全書是什么樣的(中國農業(yè)的百科全書是什么樣的呢)
一、中國百科全書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面向21世紀反映國家科學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書。全書內容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文化教育、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以及軍事科學等各個學科和領域古往今來的基本知識。
全書不僅涵蓋全人類科學文化成果,同時注重對悠久的中國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和科學技術成就的傳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我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百科知識寶庫。全書總卷數(shù)為32卷,共收條目約60000個,約6000萬字,插圖約30000幅,地圖約1000幅。
二、古典醫(yī)學的百科全書是?
唐代《千金要方》是中國醫(yī)學史上最早的醫(yī)學百科全書,“集諸家之所秘要,去眾說之所未至”,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理、法、方、藥齊備,對后世中醫(yī)學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千金要方》作者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
三、世界最早的百科全書是羅馬的?
是的,早在2000年前羅馬人老普林尼著。古希臘、羅馬的百科全書起源于教育,編排上采取原始的知識分類,由單個的編著者完成。公元1世紀普里林尼編著的《自然史》(又譯《博物志》)37卷,是古代百科全書最主要的代表作。中世紀百科全書以及5~16世紀的百科全書明顯地反映了那個時代?!恫┪镏尽?。這部著作涉及了天文、氣象、地理、動物、藥物學等各方面內容4000余項。
四、中國農業(yè)起源的三大特點是什?中國農業(yè)起源的?
(1)從形成時間來看:起源早,獨立發(fā)展、自成體系
(2)從經(jīng)濟構成的角度看,我國古代農業(yè)經(jīng)濟具有以種植業(yè)為主、以家庭飼養(yǎng)業(yè)為輔的特點。
(3)從生產力發(fā)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斷改良的生產工具、生產技術,使精耕細作的農業(yè)生產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國古代農業(yè)經(jīng)濟的特點之一。
(4)從生產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為單位,農業(yè)和家庭手工業(yè)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式。這種“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jīng)濟是我國古代農業(yè)經(jīng)濟的又一特點。
(5)從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導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國古代農業(yè)經(jīng)濟的一個特點
(6)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漸提高。唐代以前,農產品商品化趨勢并不明顯。唐朝時期,茶葉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開始征收茶稅,這是農產品商品化的典型。元朝時期,棉花種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時期,棉花、蠶桑、茶葉、煙草、花卉、油料、藥材等經(jīng)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形成了一些專業(yè)生產區(qū)域。農業(yè)商品化直接促進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
五、被譽為冰點的百科全書是?
《武備志》被譽為古典兵學的百科全書。
《武備志》這本書囊括了當時兵學的各個方面,為習兵者提供了一系列完整的軍事知識。在中國古代的眾多兵書中,《武備志》能夠得到公認,首先是因為其廣收博采,內容全面。該書中的資料來源獨特,選材精當,史料價值極高。由于茅氏祖孫三代的悉心搜討,尤其是茅坤不凡的經(jīng)歷,使《武備志》保存了大量稀有的寶貴資料。
六、中國最早的百科全書是那本?
國早百科全書——《山海經(jīng)》 人們對女娟補天、夸父追日、并射九日、黃帝大戰(zhàn)貴尤等些神故事都耳熟能詳,其實些故事都來自于《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并僅僅部神故事集,而國早部具有百科全書性質文明典籍,也部記錄華民族地理發(fā)現(xiàn)偉大著作記述了遠古時代大自地理和人文地理、華民族文明與文化起源和發(fā)展,及種生存與發(fā)展所憑依自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極其珍貴和無替代文獻價值 《山海經(jīng)》包括《山經(jīng)》、《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三部分般認《山經(jīng)》成書遲于戰(zhàn)國,《海經(jīng)》有八篇雜入秦漢地名,成于秦漢之際,另有五篇加入《水經(jīng)》文字,應成于魏晉《大荒經(jīng)》人增補,約成于漢代記事山海地理綱,涉及上古和周之歷史、民族、宗教、神、物產、醫(yī)藥、巫術等地理主,記山449座,河300多條,礦物70多種,植物130多種,動物260多種,邦國95時黃河、長江流域外廣大區(qū)域自條件進行了綜合性記述 《山經(jīng)》包括南山經(jīng)、西山經(jīng)、4‘北山經(jīng)、東山經(jīng)、山經(jīng)s卷26篇,共210多萬字部分又稱《五藏山經(jīng)》,全書主要部分,占全書2/3篇幅,全書平實
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哪部法律?
這部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作為中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她又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場經(jīng)濟的基本法”。
八、《中國百科全書》的作者是誰?
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作者為:胡喬木?!吨袊蟀倏迫珪酚珊鷨棠救慰偩庉嬑瘑T會主任,姜椿芳、梅益先后任總編輯,1993年8月出齊。1994年獲第一屆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全書按學科或知識門類分74卷出版,以條目形式全面、系統(tǒng)、概括地介紹科學知識和基本事實。內容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文學藝術、文化教育 、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66個學科和領域。共收77859個條目,計12568萬字,并附有適量的隨文黑白圖、線條圖和彩色插頁。中國有2萬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撰稿,各學科分卷的條目按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九、規(guī)模最大的冰雪百科全書是?
《武備志》是明代重要的軍事著作,屬于中國古代字數(shù)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兵書。明朝茅元儀輯,240卷,文200余萬字,圖738幅,有明天啟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寬文年間(1661~1672)須原屋茂兵衛(wèi)等刊本流傳。清乾隆年間曾被列為禁書。
《武備志》是規(guī)模最大、篇幅最多、內容最全面的兵學巨著,被史家譽為古典兵學的百科全書 。
十、中國17級的百科全書是?
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xié)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宋應星在任分宜縣教諭期間,將他平時所調查研究的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方面的技術整理成書,在崇禎十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出版。
因為中國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強烈的“華夷之辯”意識,滿族入關后,為鞏固作為異族的統(tǒng)治,消滅漢族主體意識,對中國古籍進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檢查、修改和銷毀,即是通稱的對“四庫全書”的整理。
體例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上篇:
乃粒:關于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
乃服:衣服原料的來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谷物的加工過程
作咸:介紹鹽的生產方法
甘嗜:種植甘蔗、制糖、養(yǎng)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磚、瓦、陶瓷的制作
冶鑄:金屬物件的鑄造
舟車:船舶、車輛的結構、制作和用途
錘鍛:用錘鍛方法制作鐵器和銅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的燒制技術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殺青:造紙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屬的開采和冶煉
佳兵:武器的制造方法
丹青:墨和顏料的制作
麹蘗: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寶玉石的來源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tǒng)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yè)方面的豐富經(jīng)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天工開物先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但是在國內卻由于清朝的文字獄長期失傳。在1920年代才從日本傳回來。后來也在浙江寧波發(fā)現(xiàn)了初刻本。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