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主干拿彎方法?
盆景主干拿彎方法?
1、蟠扎
我們最常見的拿彎手法就是蟠扎,使用金屬絲或棕絲來對枝條進行纏繞,金屬絲纏繞枝條上要松緊合適,間距等分,拿彎時,才能更好的操作。不要超之過急,想著一步到位,慢慢來,如果不在乎美觀的問題,可以先用軟的紙張或者布條纏繞枝條,再進行蟠扎,能保護樹枝,防止金屬絲嵌入到枝條里。像要美觀的,可以使用有包皮的金屬絲進行操作。蟠扎適用于一些較小的、較柔軟的枝條。
?
2、捆扎
對付粗壯一些的枝條,就要用到捆扎的方式來達到拿彎的目的,首先將樹枝彎曲到一定程度后,使用金屬絲或棕絲把枝條的兩端固定住。需要注意,彎曲樹枝要慢慢的操作,多彎曲幾次,防止太急切把樹枝弄斷,而捆綁的金屬絲可以是先用布條、膠布類的纏好樹枝,防止損傷。那么,一些較硬較脆的枝條在捆扎時,一定要注意,最好可以多用幾根金屬絲分開捆扎,幫助分散受力點,就不會有斷裂的風險。
?
3、吊重
吊重就是在需要拿彎的枝條前端垂直吊一塊重量適宜的重物,使枝條自然彎曲下來。一般的臨水式、懸崖式可以使用此法,拿彎較自然。而碰到一些較粗的枝條時,可以先垂直吊掛一件重物,等枝條適應(yīng)后,再適量的增加重量,防止一次吊掛重量太大,造成枝條斷裂。
?
4、鋸角
適用于一些較粗較硬較脆的枝條拿彎,在需要拿彎的部位內(nèi)側(cè),用鋸子鋸開幾道切口,深度在整個枝條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然后進行彎曲,綁扎。還可以直接使用刀具,在枝條內(nèi)側(cè)削出小的切口,進行拿彎綁扎。外部要用苔蘚或者棉布等包裹養(yǎng)護至傷口愈合。
?
5、刺桿
使用破干鉗將樹枝從中間部位破開,也可以使用刀具在樹干上直接開槽,而樹干如果過粗過大的話,破干鉗也無法發(fā)揮作用,還可以使用電鉆,在拿彎部位鉆孔,再使用弓字鋸伸進鉆孔進行縱向鋸開,然后進行拿彎處理。外部也要使用保濕、透氣材料進行包裹直至傷口愈合為止。
?
6、工具
使用鋼絲繩、回力器、螺栓鎖件、拉勾等一些工具,把枝條頂彎、拉彎、絞彎等,進行操作時,要注意枝條的耐受力,越到后面,越需要慢慢收緊,防止枝條不耐壓,發(fā)生斷裂。而綁扎處一樣使用布條等包裹,防止樹皮損傷。
?
7、自然
自然生長法,利用植物生長的趨光性而來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樹木在盆里斜栽或者連同花盆都斜著擺放,調(diào)整好角度,讓樹木生長的枝條朝著光照的地方進行生長,從而拿到拿彎的目的,像一些臨水式、懸崖式也是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
盆景粗枝彎曲方法
中國傳統(tǒng)的方法是用棕絲將樹枝攀扎彎曲,目前蘇州、揚州、成睜豎仿都、南通等地仍用此法。棕絲扎法難度較大,但棕絲與枝干顏色相近,加工后即可供欣賞,且不易損傷樹皮,拆除亦方便。
一般每一級枝上留兩個分枝,一長一短,經(jīng)多年細致的修剪,便會形成優(yōu)美的樹冠,其枝干比例恰當,上下勻稱,枝干成蒼悉纖勁有力的折線,瘦硬如曲鐵。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為了不讓盆景長高,可以通過人工修剪的辦法,把向上的生長的枝條去除,只讓樹長粗。
2、春秋兩個季節(jié)纖敏是盆景生長的旺季,在這兩個生長季節(jié)里要勤施肥料,磷氮鉀肥都要。并且要給予合理的光照,一天不低于四個小時的光光照,紫外線具有抑制植物生長的功能。
3、給可以通過給植株澆灌矮化劑,來達到矮化增粗的目的。
4、還可以在植株需要增粗的枝干部位噴施肥料和水,讓植物通過樹皮吸收,達到增粗的目的。
5、至于盆景要提根,需要把盆景取出來,然后慢慢的把上面的跟進行暴露,讓下面的根進行生長,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只有等下面的根系長出來,才能把上面的根暴露在空氣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盆景
盡早修理,可用模具。老硬后只能慢慢來,一點一點塑造。
彎曲樹木主干時,應(yīng)根據(jù)主干粗細采用不同的方法。枝干直徑在1.5厘米以下時,應(yīng)先在彎曲弧面的外緣襯上一條麻筋,然后用麻皮將彎曲部分緊緊地纏繞起來,以增強干的韌度,防止劈裂折斷。直徑在1.6厘米以上較粗的主干,則需事先在弧面外緣鑿開一條縱槽,深達木質(zhì)部的2/3,枝條越粗,縱槽越大,再用麻皮纏緊,最后用尼龍繩或棕繩、鉛絲把樹干的上部向回彎拉彎綁在樹干的兩端。 如主干粗且硬,彎曲有困難時,可用利刀在枝干彎曲處縱向切一條長約4~5厘米左右的切口,深度可穿透樹干,然后纏緊麻皮,再用較粗的鉛絲或棕絲進行縛扎,這樣進行彎曲造型時樹干不容易折斷。 另對太粗梗直的枝干,可在需培塌要彎曲部位作縱向開刀深至木髓部,并取出l~2薄片,使其內(nèi)部形成縫隙,以利枝干的扭旋。一般在兩側(cè)橋判相對部位各開一刀,如枝干很粗時,可將粗干等分三份,再加開一刀,包好麻皮纏緊棕絲后即可慢慢加以扭轉(zhuǎn)壓到預(yù)定角度,扎縛固定。此法要敏中改事先考慮好,一經(jīng)定局,不可返工。
可用模具,老硬后只能慢慢來.
盆景素材粗枝悄枯如何啟磨洞拿彎?高手用“鋸彎”與“破游拍桿”拿彎輕松解決!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