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猴養(yǎng)殖收入情況(知了猴養(yǎng)殖賺錢嗎)
1. 知了猴養(yǎng)殖賺錢嗎
若按兩年左右樹齡的小樹計算:
畝林地可投放產(chǎn)卵種條500只,每根卵枝含蟬卵100粒以上。孵化率80%則每支種條可孵化小蟬蟻80個以上,每一畝林地可收獲金蟬300斤以上(每市斤金蟬110個左右);
目前市場價金蟬每市斤30元左右,則每一畝林地可收益9000元左右。成年樹每一畝林地可投放1000—1500枝種條,則收益也相應翻番。
金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成蟲又稱黑蚱蟬,俗稱知了龜、知了猴等。 其養(yǎng)殖方法是先要選個好的養(yǎng)殖地,然后需要經(jīng)過采卵、采后處理、孵化、播種、播種時間、采收、采集。
2. 知了猴養(yǎng)殖周期是多長
蟬從卵孵化出來,到長成知了猴,有的種類是三年,但也有五年、八年,甚至超過十年的。即使都是三年的,也不是說要隔三年才能出現(xiàn)一批知了猴,而是知了每年都有長成成蟲的,也每年都有趴在地下的。
這些蟬不是商量好了,在同一年產(chǎn)卵,而是每年都有產(chǎn)卵的,每年都有長成成蟲的。就像人也是各個年齡的都有一樣。所以,雖然蟬在地下生活的時間比較長,但也每年都有知了猴出現(xiàn)。
3. 知了猴 人工養(yǎng)殖
知了是可以人工養(yǎng)殖的,并且養(yǎng)殖起來很簡單,生長周期較短,收益比較的高。
人工養(yǎng)殖知了,需要在8-11月份先采集卵枝獲取種源,到了每年的4-7月份是孵化的最佳時間。孵化要求新鮮的空氣,光線提供自然光,保持空氣中的潮濕,保證能正常的孵化。當孵化出來后,要注意螞蟻之類的天敵。
4. 知了猴養(yǎng)殖技術致富經(jīng)
蟬又稱“知了”,營養(yǎng)豐富,味道或口,成為時髦的美味佳肴。采用人工養(yǎng)殖蟬猴技術簡單、投資極少,見效較快
。蟬卵的采集:在陽光充足的天氣里,雌蟬多集中在枝葉蔥綠繁茂的楊柳樹和蘋果樹的當年枝條上產(chǎn)卵,又特別喜歡在白柳條上產(chǎn)卵。產(chǎn)卵后的樹枝3天至10天便會自行枯萎,仔細觀察便會看到有顆粒狀的卵粒附著在枯萎的樹枝上。用手采下枯萎的枝條即可做種苗孵化出蟬的小若蟲。一根卵枝內(nèi)大約有蟬卵50粒至100粒不等。每平方米可埋殖2枝至3枝卵枝。
選擇場地:埋殖卵枝的場地應選擇在楊柳樹林、老蘋果園和白柳條叢生的河灘地帶。土質(zhì)要求不沙化、不板結(jié),無螞蟻、鼴鼠的,疏松濕潤壤土地帶,還可選擇上年出蟬猴較多的地方做埋殖卵枝的場地為宜。
埋植卵枝:可在河邊或潤澤地里采挖白柳條苗,栽在疏松的壤土地里,株距為35厘米,行距為90厘米,畝栽2300株。在白柳條兩行之間,摟泡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土3厘米;也可在楊柳樹林里、老蘋果園里,離主樹干2米,開溝3厘米深,埋入卵枝,覆平土踏實即可。
養(yǎng)殖管理:蟬卵埋入地下后,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旱天要給白柳條、楊柳樹或蘋果樹澆水。在澆水的同時還要追施農(nóng)家肥,以促使繁茂生長,給蟬的幼蟲——幼蟬猴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源,使幼蟬猴生長發(fā)育旺盛,增大個體,提高產(chǎn)量。要嚴防人畜踐踏和螞蟻、鼴鼠等天敵的侵害。
采收與加工:埋殖卵枝2年至3年后,蟬猴便開始逐漸生長發(fā)育成熟。采收期一般在每年的夏至,如遇透雨,一個個膘肥體壯的暗猴,便于凌晨的4時至5時開始鉆出地面,或在雨過天晴后,蟬猴也會隨時鉆出地面,便很快尋找柳條或桿干往上爬行。2小時至4小時后便會蛻皮,變成蟬(知了)。根據(jù)蟬猴的這一點特性,在生年的夏至過后,如無雨干旱,可人工給養(yǎng)殖場地澆透水,引蟬猴出土。在蟬猴出土前,或在蟬猴成熟期前,可在離地30厘米的樹干上圍捆一圈光滑的塑料薄膜,使蟬猴不能繼續(xù)往樹上爬行,以便采收。
本回答由網(wǎng)友推薦
5. 知了猴養(yǎng)殖賺錢嗎知乎
若按兩年左右樹齡的小樹計算:
畝林地可投放產(chǎn)卵種條500只,每根卵枝含蟬卵100粒以上。孵化率80%則每支種條可孵化小蟬蟻80個以上,每一畝林地可收獲金蟬300斤以上(每市斤金蟬110個左右);
目前市場價金蟬每市斤30元左右,則每一畝林地可收益9000元左右。成年樹每一畝林地可投放1000—1500枝種條,則收益也相應翻番。
金蟬,是蟬科昆蟲的代表種,成蟲又稱黑蚱蟬,俗稱知了龜、知了猴等。 其養(yǎng)殖方法是先要選個好的養(yǎng)殖地,然后需要經(jīng)過采卵、采后處理、孵化、播種、播種時間、采收、采集。
6. 知了猴養(yǎng)殖賺錢嗎是真的嗎
養(yǎng)殖知了猴一般3年左右收獲。其中有一部分2年就能出來,四年出的也有,第三年出的最多,具體因蟬蟻入土后所寄生的樹木根系粗細不同、林地溫度高低不同而產(chǎn)生差異。蚱蟬又叫知了,其蟬蛻及雄蟬都可以入藥。剛出土的老齡幼蟲營養(yǎng)豐富,蟲體蛋白質(zhì)含量58-58%、脂蟬肪含量10-32%。目前已把蟬擺上餐桌,作為保健食品,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價格愈來愈高。
7. 知了猴 養(yǎng)殖
一、采卵:采卵是以秋季金蟬產(chǎn)卵后,一般在農(nóng)歷七月份左右。金蟬是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將卵產(chǎn)入枝內(nèi),多以果樹等多汁樹枝為主,產(chǎn)卵后樹枝多會干枯,所以大多數(shù)下端青綠而末梢干枯的枝條都有蟬卵。
二、采后處理:將有蟬卵的枝條采集后,去除干葉,剪去兩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鋪一層沙,將捆好的枝條立著放入盆內(nèi),溫度保持在28——34度,濕度是保持濕潤,即遇干即噴,用噴霧器照準枝條噴灑濕透為止。
三、孵化:大約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蟲孵出。這時會看到有一部分幼蟲在枝條上爬上爬下。大約孵化出幼蟲20%的時候就要進行掩埋,埋坑選擇多細軟毛根的地區(qū),以便幼蟲能吸取根上的養(yǎng)分,最好選擇在種植金銀花的地塊中。
四、播種:將坑挖成條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處為主,寬度為一锨。將孵化好幼蟲的枝條順坑放入坑內(nèi),幼蟲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還土時要輕、緩。還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澆水,以保透氣。
五、采收:如有樹木,多在一米處用透明膠帶纏一圈,以保蟬蟲不會爬高蛻變。蟬蟲子播種之日起15——18個月即成成蟲。
六、提示:采集蟬卵以白蠟條,果樹枝為主,蟬卵幼蟲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為食,所以在掩埋時最好選擇多根地帶。每根枝條中含蟬卵100——400只,所以每畝地以500-800枝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種方法種植金蟬使原有的生長期3——15年提前到18個月,孵化期由原來的一年個月提高到35天左右,成活率由原來的6%提高到30%——60%左右。
8. 知了猴養(yǎng)殖前景
養(yǎng)殖成活率大概50%左右。這個就是看你的管理技術水平了。按現(xiàn)在的養(yǎng)殖水平就是50%。
目前人工養(yǎng)殖金蟬成活率在30%-50%,這樣比自然的就多出近十倍了。也就是說一個枝條出金蟬在60-100只左右,100個左右一斤,看種枝條的多少而計算產(chǎn)量.。千萬不要被一些場家所謂成活率70%呀80%呀這些不科學的許諾所迷惑。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