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丁魚養(yǎng)殖(巴丁魚價格)
1. 巴丁魚價格
能吃。
淡水鯊魚也被稱作虎頭鯊、斧頭鯊、巴丁魚等,其中有黑色的被稱作“淡水黑鯊”,白色的被稱作“淡水白鯊”,它們和鯰魚的關系更近,除了外形,與鯊魚是完全不相干的,而且它們很膽小,地地道道的淡水魚。
淡水鯊魚已經(jīng)成為一種成功的經(jīng)濟魚種,捕撈量堪比鱈魚,越南每年出口量超過20億美元。
因為價格低廉,味道溫和而富有嚼勁,淡水鯊魚魚片越來越受人們青睞。在我國淡水鯊魚也是一種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養(yǎng)殖品種,在我國廣東和福建等地有養(yǎng)殖。
2. 巴丁魚是什么魚
1、一種長得像鯰魚的魚叫淡水鯊魚。
2、屬圓腹魚芒屬,是蘇氏圓腹魚芒的俗稱,因體型似鯊而被稱為淡水鯊魚,其實和真正的鯊魚并無親緣關系。
3、又稱虎頭鯊、巴丁魚或八珍魚,主要分布要東南亞一帶,有黑、白、灰三種體色,分河系與海系生長,黑色的稱淡水黑鯊,原產(chǎn)于泰國,1978年引進我國;白色的稱淡水白鯊,原產(chǎn)于馬來西亞,1998年引入我國,灰色的稱馬來亞河系灰鯊,肉質(zhì)較好,2000年引進我國。
3. 巴丁魚的營養(yǎng)與功效
藍鯊是熱帶魚。也叫斧頭鯊、虎頭鯊,屬于鲇形目。原產(chǎn)地在泰國、馬來西亞,體長約8~15 CM ,野生魚長達50CM,性情溫和,食餌雜、食量大,生長極迅速,此魚常把水弄污濁,影響觀賞效果??梢赃x擇動物性飼料,也可以選擇合成飼料。
這兩種飼料都可以作為它們的主食,但是平時也要搭配其它的食物,保證營養(yǎng)均衡,鯊魚的食量不大,飼養(yǎng)者每次喂食的量能在3-5分鐘內(nèi)吃完即可。喂食頻率:鯊魚幼年時期可以一天喂3次,成年以后可以一天喂2次。
4. 巴丁魚的營養(yǎng)價值
估計說的是藍鯊吧,也叫斧頭鯊、虎頭鯊,其實是鯰魚科的,并不是鯊魚。
原產(chǎn)地:泰國、馬來西亞 體長:8~15 CM , 野生魚長達50CM 性溫和,食餌雜,食量大,生長極迅速,此魚常把水弄污濁,影響觀賞效果。 1、 體型與體色。淡水鯊魚體色有黑、白、灰、紅四種。前三種體色的鯊魚多作為食用魚飼養(yǎng),尤其是灰色的鯊魚最受歡迎,其背部青色,體側(cè)青灰色,腹部銀白色,紅鯊魚即水晶巴丁魚,多作觀賞魚飼養(yǎng)。 2、 適應性與食性。淡水鯊魚耐低氧能力強,適應性廣,但抗低溫能力弱。適溫20℃—34℃,最佳生長水溫26℃—32℃,水溫低于18℃時活動緩慢,反映遲鈍;水溫低于12℃時開始死亡。該魚食性較雜,幼魚以浮游動物為餌料,成魚以水生植物及人工配合飼料為食,飼料蛋白質(zhì)要求28%—32%。 3、 生長與繁殖。淡水鯊魚食性雜,食量大,生長速度快,當年魚苗(3cm—4cm)養(yǎng)殖4個月,體重可達0.6kg以上。該魚性成熟較晚,飼養(yǎng)3年—4年,體重達3kg以上可以進行繁殖。繁殖季節(jié)為4月—9月,屬一年一次性產(chǎn)卵魚類。
5. 巴丁魚圖片
淡水鯊魚(Pangasius Sutchi)屬芒科、芒屬,是蘇氏園腹芒的俗稱,淡水鯊魚又稱蘇氏圓腹(魚芒)、虎頭鯊、巴丁魚或八珍魚,主要分布要東南亞一帶,有黑、白、灰三種體色,分河系與海系生長,黑色的稱淡水黑鯊,原產(chǎn)于泰國,1978年引進我國;白色的稱淡水白鯊,原產(chǎn)于馬來西亞,1998年引入我國;灰色的稱馬來亞河系灰鯊,肉質(zhì)較好,2000年引進我國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