鯔魚養(yǎng)殖技術與成本(鯪魚養(yǎng)殖技術與利潤)
1. 鯔魚養(yǎng)殖技術與成本
因為鯔魚肉質很腥氣,纖維較粗,口感不好,所以便宜。
鯔魚(Mugil cephalus),鯔形目,鯔科。
體延長,前部近圓筒形,后部側扁,一般體長 20~40厘米,體重500~1500克。鯔魚外型與梭魚相似,主要區(qū)別是鯔魚肥短,梭魚細長;鯔魚眼圈大而內膜與中間帶黑色,梭魚眼圈小而眼晶液體呈紅色。
鯔魚是溫熱帶淺海中上層優(yōu)質經濟魚類,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2. 鯪魚養(yǎng)殖技術與利潤
一畝魚塘正常情況下一年一萬五左右的純收入。
一畝魚塘的收益會受到種魚、養(yǎng)殖技術、市場行情等因素影響,以畝產800斤魚為例,可獲得3.2萬元收入,除去投入,一畝魚塘一年的收益大概在1.56萬元左右。
一畝魚塘一年收益多少?
傳統(tǒng)魚塘養(yǎng)魚的畝產量一般一千斤左右,但是不同的魚種,畝產量也不一樣。以一畝魚塘為單位,畝產800斤為例,畝魚塘養(yǎng)魚總收入有32250元,除去各種投入,一個一畝的魚塘養(yǎng)魚利潤有15679元。池塘養(yǎng)魚一年畝產多少斤?
傳統(tǒng)魚塘養(yǎng)魚的畝產量一般一千斤左右。但是不同的魚種,畝產量也不一樣。
中國常以池塘養(yǎng)魚為主,與家畜、家禽飼養(yǎng)、養(yǎng)蠶、種菜等綜合經營,以充分利用農業(yè)自然資源和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廢棄物,節(jié)約能源,維持生態(tài)平衡,提高經濟效益。
放養(yǎng)草魚為主,適當混養(yǎng)鯪、鰱、鳙魚。以1畝為例,草魚規(guī)格250-500克/尾,放養(yǎng)密度400尾/畝;草魚規(guī)格1000-1250克/尾,放養(yǎng)密度300尾/畝;鯪魚放養(yǎng)密度1500尾/畝;鰱魚規(guī)格300-400克/尾,放養(yǎng)密度100尾/畝;鳙魚規(guī)格150-200克/尾,放養(yǎng)密度20尾/畝。放養(yǎng)前,全部魚種均用4%食鹽水溶液浸浴消毒10-15分鐘。
每畝放草魚800尾,鯽魚150尾,鳙魚30尾。選用通威126池塘養(yǎng)魚配合飼料與“魚水情”浮性料搭配7:3比例使用。沉水料與浮水料搭配使用不僅草魚長得好,鯽魚也長得好,而且魚長勢均勻,飼料也不浪費。放養(yǎng)時,分1-3兩、5-7兩、最大一斤三個規(guī)格放養(yǎng),輪捕輪放,一年可捕5次魚,平均規(guī)格3斤重,畝產可達4000多斤。
3. 鰳魚 養(yǎng)殖
有。
鱗片不是很大,每片的大小和綠豆相仿。這是因為海鱸魚不屬于大鱗片的魚。與海鱸魚一樣,再大的比目魚,鱗片也不會很大。大鱗片的魚,比較常見的有白鱗魚、鯔魚。
目前,海鱸魚有野生的和養(yǎng)殖的兩種,體量大的海鱸魚必定是野生的,體量較小且腹內有脂肪沉積的是養(yǎng)殖的。
4. 鰉魚 養(yǎng)殖
1、中華鱘魚苗非??蓯郏瑥挠玳_始就正式開始了中華鱘的養(yǎng)殖,根據養(yǎng)殖的規(guī)模,可以選擇平滑的玻璃缸或者水泥池,池壁一定呀光滑,因為中華鱘喜歡沿著池壁游,如果粗糙很容易弄傷魚,然后保證其供水、排污都比較方便就可以。
2、中華鱘的小魚苗相對比較弱小,容易生病,所以水池在使用前,需要用鹽水或者其他的水產專用消毒劑進行消毒之后,再將魚苗放入開始養(yǎng)殖。
3、喂養(yǎng)中華鱘魚苗,可以采用新鮮線蟲、沙蠶、小魚小蝦等動物性飼料,因為中華鱘是肉食性的魚類,蛋白質和脂肪的需求量比較大,同時還要注意及時清理沒有被
4、飼養(yǎng)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水流是活動的,中華鱘對溶氧和水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要保證水中溶氧量,同時注意水的酸堿度、水溫等。
5、同樣條件喂養(yǎng)下的鱘魚個體之間生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要及時按照大小將其分開,以避免互相殘殺造成損失,這件事情可馬虎不得。
6、鱘魚養(yǎng)殖中最麻煩的就是病害,如果發(fā)現魚行動遲緩、消瘦、不進食,基本上就可以判斷魚得病了,患病魚要放到專門的池子中。然后用克霉唑和1%食鹽、小蘇打水混合溶液對生病的鱘魚進行浸泡消毒。
5. 鰈魚 養(yǎng)殖
不太好養(yǎng)
為何碟魚馴餌難度會遠高于其他類別的海水魚?主要是來自于原始的食性,其他多數海水魚都是雜食性,雜食性的魚類可能會吃藻類,甲殼類,甚至一些軟體,而難度較高的碟魚卻只吃軟體或者硬骨珊瑚。
通常生物在取食容易資源豐富的環(huán)境里,生態(tài)棲位會容易特殊化,取食種類縮小,食性特殊化,而高難度碟魚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嘴變這么刁的,偏雜食性的碟魚由于會吃甲殼類,所以具有追餌空接的能力,但當碟魚食性特殊化到只吃軟體時,碟魚就只會在砂面搜尋有沒有可以吃的食物,這種往下定點啄食的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他們對于上浮在水面的顆粒飼料或者落下的飼料是完全不感興趣的,所以當購買了一些食性非常特殊化的碟魚時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它很可能一輩子都改不過來,但是你真的有耐心每天把飼料混合生餌黏在貝殼或者硬骨上嗎??這也許是經年累月的,如果真的不是這么有耐心,請別買回來養(yǎng)吧,終究是會被餓死的,別這么天真的以為人有能力改變一切…只要是列為高難度的碟魚,還是別碰吧...同時碟魚也是多數類別的海水魚中對水質最沒有耐受力的種類,而且飼養(yǎng)碟魚是水質最容易惡化的一個選項,因為這意味著很難不動用到生餌,有時為了喂飽一只碟魚亂投餌造成水質惡化反而造成更多魚類喪命于細菌性感染,所以飼養(yǎng)上需要注意幾個要點并使用一些策略。
關于混養(yǎng)
如果可以,最好純粹全養(yǎng)碟魚,但多數人作不到這點,那么至少在主缸隔出一區(qū)養(yǎng)碟魚,別的種類的魚對碟魚最大的威脅是搶食顆粒的速度太快了,甚至一些大型神仙會驅趕碟魚,一方面因為被驅趕的緊迫一方面又吃的少,即使會吃顆粒的碟魚最終還是會耗弱生病甚至死亡..絕對不能本末倒置的為了喂飽弱勢碟魚亂投餌,這樣只會讓水質更糟糕效果卻不大(這也正是很多有鰈魚的FOT缸容易整缸因為細菌感染而翻缸的主要原因)。
關于開口
先用隔離盒馴養(yǎng),最好別用透明的,透明的比較會造成碟魚的緊迫,因為他看得到外面會一直想出去,且外面的魚會好奇的靠上來或者因為里面有食物在隔離盒外面擠成一堆,且碟魚有向下啄食的習性,通常一開始飼料亂灑只會污染水質沒什么作用的,掉到砂面上的食物碟魚不見得會吃只會讓殘餌污染水質,在隔離盒投餌飼料也不會亂飄,部分漂出去的就會被外面的魚搶光了,15分鐘內沒吃完的就噴出去給外面的魚搶食,保持飼料不落砂面的好習慣對水質有幫助的。
一般常用的生餌就是冷凍蝦肉,文蛤。紅蟲和豐年蝦這兩種我比較不建議使用,因為來自于淡水環(huán)境的細菌海水魚是沒接觸過且沒抗體的,非要使用也一定要煮熟殺菌,不會吃文蛤蝦肉的碟魚通常也不會吃紅蟲的,紅蟲并不是比較好用的,而豐年蝦大多都水分營養(yǎng)成分不高,我覺得重點是食物要黏在他們熟悉取食的東西上面而不是食材,一開始可以用小剪刀剪碎生餌混點高夠力S黏在殼上或者珊瑚骨上誘食,馴餌也一定要使用“老師魚”,碟魚的老師魚最好也要碟魚,比方說容易沖飼料的一點青,藍頭碟,霞碟之類的碟魚,碟魚會因為碟魚吃東西而引起它的注意跑去看或者啄食,但如果是用小丑雀鯛當老師魚可能只會把他們養(yǎng)很肥卻作用不是很大。
關于水質
早期由于一些淡水養(yǎng)殖的觀念被錯誤的傳承到海水養(yǎng)殖上,造成一些盲區(qū),事實上海水的氨毒性遠高于淡水,亞硝酸毒性遠低于淡水,大多數海水魚的亞硝酸安全濃度約20ppm,安全濃度是根據96小時的曝露時間半致死濃度的十分之一推算的,比方說200ppm的亞硝酸濃度海水魚曝露四天死掉一半的魚,則安全濃度為20ppm,但總氨的安全濃度卻在0.25ppm以下…這樣的錯誤由來以久,造成絕大多數的飼主都沒測氨的習慣,甚至也沒買過氨測試劑,但氨并不是各位想像中的這么容易是0,有可能因為環(huán)境的變動,如換臟棉,吸底砂,進了一只魚,或者多喂了一些而升高,初期要養(yǎng)成天天測氨的好習慣,久了大概就可以歸納出哪幾種情況氨會升高就不用天天測了,除非環(huán)境變動或者魚出了什么狀況再測,如果氨升高了怎么辦?可以全面停止喂食1-3天,通常硝化菌可以成長8倍氨就容易降低了,或者只喂食瘦弱魚,其他魚先停止喂食兩三天…如果一開始就有監(jiān)測氨的習慣通常氨不會高的很離譜,這個方法通常都會有效降低氨濃度。
對水質優(yōu)化幫助最大的就是硝化菌,蛋分只是輔助的,在水質優(yōu)化的力量上是很薄弱的,要讓蛋分效能最佳化的技巧就是打濕泡,讓蛋分快速的排除臟水當換水,每天補點水進去效果也遠比一兩周換水一次或者一個月換水一次好很多。
關于爭斗
碟魚間的爭斗也是很兇殘的,碟魚會挺起背刺當武器,通常都能輕易的把鱗片戳下來,如果不管它碟魚會死的很快,即使同時下缸也會很危險,有時今天不打明天突然發(fā)狠就打了,等發(fā)現時以經奄奄一息了,同種間有兩只一定要特別的留意…還有就是要留意關刀很愛清潔別的魚的特性往往會殺死一條魚,比方說別的碟魚身上有一點傷口潰爛,他就一直啄那個爛肉吃讓傷口擴大,要留意一下。
關于疾病
建議一定要做檢疫,寄生蟲往往也是造成碟魚死亡的重要原因,碟魚抵抗力并不強,而細菌是無法檢疫的,寄生蟲跟細菌兩者間是不能混為一談,因為藥物可以輕易殺死寄生蟲但對魚跟硝化菌影響并不大,因為要滅菌往往要連魚跟硝化菌一起滅掉才有辦法做到滅菌的程度,所以細菌感染不可能藥物檢疫與治療達到完全的效果,一般性的細菌感染主因就是氨或者緊迫,只要排除掉這兩個因素通常都能改善,抗菌藥的治療效果很差的,但抗菌藥要達到足夠劑量肯定也會傷硝化菌,氨一升高魚就氨中毒身體就出現一堆細菌性感染癥狀,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如果是遇到特定強毒性的感染,氨即使是0也是進什么魚就死什么魚,就徹底清缸消毒重新養(yǎng)水吧,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滅菌處理了,平時還是建議用用臭氧定期殺滅預防一下為好。
6. 鮰魚養(yǎng)殖技術方案
不可以,太深了!養(yǎng)鮰魚池面積3/15公頃~5/15公頃,水深1.3~1.5米合適。
鮰魚怎么養(yǎng)才能養(yǎng)的好,一般來說,鮰魚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魚池底層,而底層也是首先出現氧債的區(qū)域,所以在養(yǎng)殖過程中對溶氧要求非常高,如果出現溶氧不足,輕微的情況下會影響飼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養(yǎng)殖成本,也會給魚機體帶來一些暗損傷,情況嚴重的話,就會浮頭、泛塘死魚。
7. 鳊魚養(yǎng)殖技術與利潤
一般都是進行混養(yǎng)的,主要以養(yǎng)殖草魚為主,然后混合適量的白鰱和花鰱等魚種,一般1畝池塘可以養(yǎng)殖30斤白鰱、3斤花鰱、
60斤草魚再加適量的鳊魚等,其中魚種費用大約為500元左右。飼料成本一般1畝魚塘每年需要投喂飼料760斤左右,總費用為1300元左右??偫麧櫞蟾旁?千元左右。
8. 鳡魚 養(yǎng)殖
生存環(huán)境要求高。
魚缸里一般養(yǎng)不了的,通常是在池塘里養(yǎng)的。
池塘面積在2——10畝均可,水深在1.5——2m,塘埂堅實不漏水,排灌方便,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20厘米。
以鳡魚養(yǎng)殖為主,為調節(jié)水質,每畝可搭養(yǎng)少量鰱、鳙魚。放養(yǎng)密度依池塘條件、管理水平而定。一般每畝可放養(yǎng)3厘米左右的鳡魚夏花魚種800尾,50g/尾的鰱魚和鳙魚一齡魚種50尾左右。
9. 鯖魚 養(yǎng)殖
金槍魚
不飽和脂肪含量即魚油含量。1.金槍魚:金槍魚魚肉??每3盎司里面的含量是900mg,對于營養(yǎng)補充來說完全足夠了。2.三文魚:養(yǎng)殖的三文魚omega3的含量不如野生的,野生的三文魚每3盎司里面就會有1060mg的omega3,雖然比不上沙丁魚,但是這個含量還是很不錯了。3.鱒魚:鱒魚其中富含氨基酸,每100g肉中含2000mg的omega3,其中EPA含500mg、DHA含1100mg,營養(yǎng)價值非常豐富,能夠有很好的滋補和調理效果。4.沙丁魚:在沙丁魚里面,omega3的含量可以說很高了。每3盎司里面就有1950mg的omega3脂肪酸,所以如果適當的長期服用,就完全能夠很好地對其進行補充,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改善效果。
10. 鮪魚養(yǎng)殖
馬蘇金槍魚養(yǎng)殖是澳大利亞養(yǎng)殖業(yè)中發(fā)展最快的產業(yè),于1991年開始養(yǎng)殖,林肯港是全球最大的金槍魚養(yǎng)殖基地。
養(yǎng)殖業(yè)者通常將近海捕獲的中小型金槍魚作為蓄養(yǎng)對象,養(yǎng)殖期從12月起到翌年4月底結束。經蓄養(yǎng)不僅可以活用馬蘇金槍魚的漁獲物,而且其生產額和價格也超過塔斯馬尼亞的鮭魚養(yǎng)殖。
澳大利亞漁民一般將捕獲的大型金槍魚直接出口,但捕獲的小型魚經過蓄養(yǎng),出口量則增加2-3倍,也就是養(yǎng)殖企業(yè)可以保證漁民獲得比捕獲大型魚后直接出口所得的報酬還要高。
11. 鰹魚 養(yǎng)殖
沖繩(琉球群島)雖然現在隸屬于日本,但是地理位置上其實更接近于臺灣,歷史上也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琉球國”,長期以中國的從屬國地位存在。現在,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的長期統(tǒng)治和同化教育,在文字和語言已經完全日化的今天,沖繩當地的飲食文化,甚至喪葬習俗(*注1),卻仍然保持著閩臺等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影子。
傳統(tǒng)的沖繩料理是更接近于客家菜的一種存在(如果再細分的話,依稀能夠看到贛南菜,臺灣客家菜系和東江菜的影子)。飲食文化也是一個文明的靈魂,是很難被同化掉的。
因此,去沖繩吃傳統(tǒng)日料,就有點像去北京吃粵菜海鮮一樣,雖然也能找到好吃的店,但是大方向不對了。至少不應該是首先考慮的。在一個地方旅游,就要吃一個地方的特色嘛。
那么在沖繩該吃啥呢?
1. 首先是豬肉。
基于前面提到過的飲食文化傳承因素,沖繩人民吃起豬來秉承了我國“除了叫聲不吃啥都吃”的傳統(tǒng),各種內臟、豬腳甚至豬臉(即豬頭肉),都是可以吃的美味(豬臉和豬腳對很多本土的日本人來講是比較難接受的食材)。而紅燒肉則正是沖繩料理一大特色。
2. 其次是苦瓜和豆腐
沒錯,苦瓜豆腐炒蛋(Goya Chanpuru)是沖繩料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日本本島不怎么吃的一種蔬菜。這個菜品感覺應該是和臺灣客家菜的咸蛋苦瓜同源,但是不知道為啥咸蛋沒有流傳到琉球群島。
3. 接下來是沖繩SOBA (沖縄そば)。
即沖繩面條。定番就是紅燒豬肉面。一碗鰹魚片和海帶熬制的清湯里,加入少許肉汁后,加入煮熟的粗面,最后蓋上兩塊肥而不膩的紅燒五花肉,這就是一晚地道的沖繩そば了。根據個人的喜好不同還有加入豬手或者豬肚的。
另一種沖繩そば(SOBA),左邊那一瓶是辣椒水。由于天氣炎熱,愛吃辣的同學可以在乳白色的湯里加入一些辣椒水,之后整碗面都變得極其清冽爽口。
4. 最后自然是海鮮了!
靠山吃山,靠海自然是要吃海了。作為亞熱帶島嶼的沖繩,怎么能沒有海鮮呢!
各種熱帶魚類、龍蝦、螃蟹等自然不在話下,昆布(海帶)、海藻等日本人大愛的食材也都非常新鮮(本土日本人看到這種五顏六色的魚是不覺得好吃的),適合日式的刺身吃法,也可以選擇中式的清蒸紅燒。
這里要特別提一下的是下圖中的“海葡萄”,算是沖繩特產吧,吃在嘴里脆脆的,很有意思。
夜光螺是沖繩這邊海里最大的螺,味道也很不錯,據說晚上還會發(fā)光……
5. 飲料喝什么?
必喝的是シークワーサージュース(shikuwasa juice),是用一種類似檸檬(シークヮーサー(和名:ヒラミレモン(平実檸檬)、學名:Citrus depressa、閩南語:酸桔仔 sng-kiat-á))的果實制作的果汁,貌似我國閩南一帶也有種植(研究飲食文化真的挺有意思)。
愛喝酒的可以點シークワーサーハイボール (shikuwasa Highball)。
當然沖繩料理如果細數起來還有很多值得一吃的食材,但是考慮到以上幾種是最具有標志性的東西,如果到了沖繩卻沒有把上面這幾種全吃一下,那真是找多好的店都浪費了。
本著上面這個原則,你完全有可能找到比旅游攻略上介紹的那些所謂的名店還好吃的店家。而且不會日語的話,用 TripAdviser 加上 Google Maps 看看評價,找到靠譜的店不是問題。如果是住在度假酒店里,讓酒店的禮賓幫忙推薦附近的沖繩料理也是不會錯的選擇。
最后我介紹幾家我認為不該錯過的店。
1. 第一家“店”,就是大多數游客都會去的“那霸市第一牧志公設市場”了。而這里與其說是一個店,倒不如說是一個大市場,一個景點。
這個市場的入口在市場中央通道(通り),雖然環(huán)境比較臟亂,但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看看。一方面逛市場能夠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這個市場的特點之一就是,在一樓看上的生猛海鮮可以直接拿到樓上的“食堂”去加工,是一個比較有趣的體驗。
中國對“食堂”兩個字的理解和日本稍有不同,日本的“食堂”就是吃東西的大廳的意思,按字面理解即可。
這里必須要做出提醒的是,一樓賣海鮮的地方有很多中國人雇員,聽到你說中文就會過來“熱情”接待。但是請千萬注意,他們有一定概率會向你推薦已經死掉的海鮮,或者趁你不注意把你挑選好的海鮮調包。因此為了保障你這次旅游的好心情,請盡量找日本人店主,其實挑海鮮沒啥語言障礙的,手指指計算器按按價格就能搞定的事情。如果中國人雇員非要來導購,那么請一定要先砍好價錢,再挑海鮮。另外務必跟著他一起把海鮮拿到樓上去,看著他交給食堂的廚師。
2. 第二家店是 @amethyst 同學在答案里也提到過的那家離島上的小店: 「あまはじレストラン O2?ハッピー」巨長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大概是:“雨端 Restaurant?O2?Happy”。
之所以我覺得值得一去,倒不是因為這家店的店主是日本搞笑藝人小島よしお(kojima yoshio)的媽媽,而是因為這家店的設計是上過那個著名的“大改造!Before After”電視節(jié)目的,店內有很多獨具匠心的設計,尤其那個天臺是第二次改造時追加的部分,各種細節(jié)考慮周到。在我看來,既然吃的東西大家水準都差不多,那么如果店本身是有故事可講的,就是值得一去的。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