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種植技術(shù)詳解? 黃瓜種植技術(shù)詳解?
一、薄荷種植技術(shù)詳解?
薄荷是一種很好的香料和藥用植物。下面是薄荷種植技術(shù)的詳細介紹:
1. 土壤選擇:薄荷喜歡溫暖、濕潤、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間的土壤較為適宜。
2. 種植方法:薄荷可以通過移栽和播種兩種方法種植。移栽時可選擇根長大的苗木,將其根部修剪,留下3-4個主要根系,放在預(yù)留孔內(nèi),填土后澆水,保持濕潤。播種時需要在3-5月份進行,將種子均勻撒在耕好的土壤表面,然后用平耙輕輕覆蓋約1cm的土壤。
3. 管理和養(yǎng)護: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中,薄荷需要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并需要充足的陽光。定植后3-5天需保持土壤濕潤,之后要控制澆水次數(shù),避免過多澆水造成根部窒息。同時要注意除草和中耕,控制薄荷周圍的雜草和鋤草,促進其根系的生長和通氣。
4. 施肥與修剪:在生長旺盛期,每年可施用有機肥料和磷酸二鉀,促進其茂盛生長。薄荷生長時要及時修剪枝葉,剪去衰老或多余的枝葉,保持整潔和通風(fēng),避免過度擁擠。
5. 病蟲害防治:薄荷易受薊馬和白粉虱的侵害,應(yīng)及時采取治療措施??赏ㄟ^植物藥物等有機方式控制病蟲害。
6. 收獲與加工:薄荷的收成可以在花期豐收,每年生長期間可收割3-4次。優(yōu)質(zhì)薄荷的含油量一般在0.3%-1.0%之間,可以通過蒸餾法將其制成精油和藥用酊劑,并廣泛應(yīng)用于食品、化妝品、藥品等行業(yè)。
總之,薄荷可以說是一種栽培容易、效益顯著的農(nóng)作物,只要遵循現(xiàn)代種植技術(shù)和管理方法,就可以實現(xiàn)豐收,并為人們帶來更多的綠色健康生活。
二、黃瓜種植技術(shù)詳解?
1、在土壤的選擇和整地上;首先的選擇酸堿度5.8至7.8之間的土地,含有有機質(zhì)、排灌功能好好、保水又保肥偏粘性好的砂壤土,不能喝瓜類作物連在一起,前面的茬如果是水稻田更好。整快的地采用高畦深溝,一般的畦寬在1.米至2.0米左右(連溝),每畦的高在25厘米以上,最好是南北的走向,是雙行種植,每株的間距大致在25厘米以上。
2、黃瓜的種植時間一般分為兩季,春季的一到三月份,或者是夏季的六到九月份。黃瓜的種子需要在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下才能生長和發(fā)育,黃瓜可以是種子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接播種。
一般浸種的催芽在黃瓜播種中使用的較多,是用50到60度的溫開水燙種在進行消毒10分鐘以上,并且是不停的攪拌避免被燙傷。再用大約是3度左右的溫水浸泡4 到6小時左右,在給予搓洗干凈,然后澇起來瀝干水分,在25到3度左右的的保溫溫箱進行保濕的催芽,大約是在18個小時左右就會發(fā)芽了。在早春的大棚里進行保溫育苗,一般是用苗床進行育苗,一般的苗齡在15以上20天一下長到2片真葉基本就可以定植了,一般是在晴天的傍晚,注意保護黃瓜的根系,在起苗前淋濕水分,在起苗時一定按照順序,并且?guī)吝M行定植,以免傷害到根部。
黃瓜苗的行距在30-40公分左右,株距在35公分左右。在黃瓜苗長至40公分左右的時候,那個時候黃瓜苗開始吐絲爬蔓,這個時候就要進行架條處理。我們一般選用1.5-2米的小樹條或者小竹竿,以黃瓜苗為中心,在它的上方搭建成人字形,用繩子綁好定型,竹竿下方要插入泥土之中,防止被風(fēng)吹倒
4、是整枝和搭架;一般黃瓜在卷須時就進行插竹和搭架進行引蔓。卷須出現(xiàn)后,每間隔3到4天便引蔓一次,要使植株的分布平均。
黃瓜苗在爬到60公分的藤蔓的時候,要對橫向的苗芽叉進行摘除。對于長到黃瓜的全盛時期,也就是從根部到頂部的縱向主干上的葉片數(shù)量達到30多片的時候,要對黃瓜的頂端進行除叉處理。這樣使得根部吸收的養(yǎng)分能充分的輸送到黃瓜的果實上,也是保證了黃瓜的坐果產(chǎn)量和坐果質(zhì)量。
4. 瓜果類都喜歡肥沃、含有有機腐殖質(zhì)的偏砂類土壤。所以,在育種的第一步,要進行有機農(nóng)家肥的施用,增加土壤肥力。同時,也要注意澆水和平整土地。先施足基肥是黃瓜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的主要因素。
? ? 基肥對黃瓜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整地時深耕有機肥,每畝大約是施兩千公斤到三千公斤左右,毛肥大概在50公斤左右,在用過磷酸鈣30公斤作作為基肥。在黃瓜的植株是2至3片真葉,便追肥。黃瓜的根部吸收力較弱,但是對高濃肥料吸收狡猾,在追肥應(yīng)以勤施且薄施為基礎(chǔ),在每隔5到8天進行追加施肥1次,每畝要施尿素在5公斤到6公斤中間。在黃瓜出現(xiàn)卷須是配以中耕除草進行培土和培肥,在收貨第一次的黃瓜后再進行一次的培土培肥,在畝用花生麩30斤到40斤左右,復(fù)合肥60公斤,鉀肥是20斤。由于夏秋季溫度高,黃瓜的生長比較迅速,同時老的也快,再加上降雨量大,肥水的流失也比較多,在除了基肥以外,還有盡早進行追肥。在1-2片葉期和收獲第一次的黃瓜后再進行一次培土和培肥,并且要給予磷鉀肥,以避免早衰和陡長的現(xiàn)象。春黃瓜的苗期要注意水分。在開花和結(jié)果時期水量要求的稍多,在晴天一般是一天淋水一次,在干旱的情況下是3到5天給水1次。
5. 是大棚在黃瓜落蔓時;黃瓜的落蔓會讓葉片分布均勻合理受光,能加強光合效率。落蔓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可以使得大棚的黃瓜優(yōu)質(zhì)并且能高產(chǎn)。
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第一是在植株的長點靠近棚頂時,植株的底部沒有葉莖蔓并且是離地高在25厘米以上在落蔓, 第二個是在落蔓前的7天不要澆水,要降低莖蔓的含水,可以增加柔葉曼韌性,還可以減少一些的病源。第三是修理病葉和部分的老葉,在遠處進行焚燒。第四是要將纏在莖蔓的吊繩解下,莖蔓要同一個方向的盤繞在栽培壟的兩邊。在盤繞到莖蔓時,要沿著莖蔓的彎向把莖蔓進行打彎,不能反方的向打彎。在落蔓時,莖蔓呢較細的,間隔的時間也較短,莖蔓在長大后,落蔓時間間隔可以稍長,也可一次落在莖蔓長三分之一或者是四分之一。第五是要保持葉莖蔓的距壟在十三厘米,每株的葉片二十片。第六是采收 春季的黃瓜從定植到第一次收獲大概在55天左右,夏秋兩季在35天左右。一般在開花10天左右就可以采收了。黃瓜的顏色從暗綠變的嫩綠并且有一定的光澤,在花瓣不掉落時采收較好。第一次的黃瓜要盡早采摘,這樣就不會影響以后黃瓜的生長,避免植株的生長,預(yù)防長出異形黃瓜和植株的早衰。
三、種植蔬菜技術(shù)方法?
種植蔬菜有多種技術(shù)方法,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方法:1. 大田種植:適合大面積種植的蔬菜,如葉菜類、豆類等。通常在農(nóng)田或園地中進行,通過進行土壤耕作、施肥、種植、澆水等步驟進行管理。2. 露天垂直種植:適合生長期短和高度不高的蔬菜,如小果蔬、根菜等。通過在露天地面上設(shè)置豎立的支架或架子,將蔬菜直接種植在垂直的支架上,可以節(jié)省空間和提高產(chǎn)量。3. 水培種植:適合一些葉菜類、莖菜類等需要充足水分的蔬菜。將蔬菜栽培在水中的培養(yǎng)液中,通過給予適量的養(yǎng)分溶液、光照和氧氣來滿足植物的生長需求。4. 水平種植:適合那些爬蔓植物或攀援蔬菜,如西瓜、葡萄等。通過在地面上劃定花壇或搭建支架,使蔬菜在水平面上生長,方便管理和采摘。5. 溫室種植:適合需要特定溫度和濕度環(huán)境的蔬菜,如番茄、辣椒等。利用溫室的結(jié)構(gòu)和設(shè)備,調(diào)控溫度、濕度和光照等因素,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這些種植技術(shù)方法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蔬菜品種、栽培環(huán)境和栽培需求選擇和結(jié)合使用,以達到最佳的種植效果。
四、用水種植蔬菜技術(shù)?
一、制作水培箱
在種植水培蔬菜之前,要先準備好一個不漏水的水培箱子,推薦大家使用塑料的泡沫箱子。還要在箱子上放置一個大小相同的浮板,目的就是為了能承載蔬菜。
二、處理蔬菜
水培種植之前要對蔬菜進行簡單的處理,要先挑選好水培的蔬菜,用干凈的清水將根系處沖洗一遍。接著將它的根須梳理一下,用剪刀將它的枯老根、腐爛根都剪除,再使用高錳酸鉀消毒。消毒后的根系不能直接水培,要用干凈的水沖洗后再進行定植。
五、水上種植蔬菜技術(shù)?
一、制作水培箱
在種植水培蔬菜之前,要先準備好一個不漏水的水培箱子,推薦大家使用塑料的泡沫箱子。還要在箱子上放置一個大小相同的浮板,目的就是為了能承載蔬菜。
二、處理蔬菜
水培種植之前要對蔬菜進行簡單的處理,要先挑選好水培的蔬菜,用干凈的清水將根系處沖洗一遍。接著將它的根須梳理一下,用剪刀將它的枯老根、腐爛根都剪除,再使用高錳酸鉀消毒。消毒后的根系不能直接水培,要用干凈的水沖洗后再進行定植。
三、進行水培
在種植的時候要小心,不能傷害到它的根系,最好是在水培箱子里加適量的營養(yǎng)液。將幼苗的根系定植好,水培箱里要時刻有水。
四、種植養(yǎng)護
在種植后要注意換水,因為水培的時候水里會有很多細菌,時間一長水質(zhì)也會變差。因此,要注意換水,可以使用雨水、池塘里面的水,也可以用河里的水
六、蔬菜種植技術(shù)?
一、根據(jù)農(nóng)作物的需肥情況進行耕作
例如普通的白菜、菠菜等葉菜類蔬菜需要氮肥是比較多的,瓜類、番茄、辣椒等果菜類需要磷肥較多,馬鈴薯、山藥等根莖類需要鉀肥較多,如果農(nóng)民將其輪流栽培,可以利用土壤中各種養(yǎng)分。
二、農(nóng)民可以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的輕重進行種植
不同的蔬菜合理輪換種植,可以使病原菌失去寄生或改變其生活環(huán)境,從而達到減輕或消滅病蟲害的目的。例如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可以控制土傳病害;蔥蒜類采收后種植大白菜,可以減輕軟腐??;黃瓜后茬改種他種蔬菜可以有效減少或消滅枯萎病和蚜蟲。減少農(nóng)藥的使用。
七、地黃種植技術(shù)詳解?
1.選地整地。地黃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忌積水。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種植。將選好的地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每畝施入農(nóng)家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25千克,翻入土中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細,作成寬1.3米左右的高畦,畦溝寬約30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2.栽種。一般在春季栽種,栽種期因地域而定,早地黃在3-4月栽種,晚地黃可在5月至6月中旬栽種。栽時將種栽用瓦片或竹片(忌用生銹的刀)截成3~6厘米長的小段,每段要有2~3個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種。按行距35厘米左右、株距30厘米左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4厘米左右的淺穴,每穴橫放種栽1~2段,然后覆蓋細土,與畦面齊平即可。
3.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當(dāng)苗高10厘米左右時,應(yīng)進行間苗,每穴留壯苗1株;如有缺苗,應(yīng)在陰天帶土起苗及時補栽。
(2)中耕除草。地黃根莖入土較淺,中耕宜淺不宜深,否則容易傷根,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3)追肥。地黃喜肥,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還應(yīng)及時追肥,第一次追肥在齊苗后,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千克、腐熟餅肥50千克,以促苗壯。第二次當(dāng)苗高10厘米左右時,結(jié)合間苗,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3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腐熟餅肥30千克,促使根莖發(fā)育膨大。第三次在將封行時,于行間撒施一次草木灰,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4)排灌水。地黃在生長期要保持土壤濕潤,遇干旱要及時澆水;生長后期為地下根莖膨大期,應(yīng)節(jié)制用水,尤其是多雨季節(jié),田間不能積水,應(yīng)及時疏溝排水,減少病害發(fā)生。
(5)摘蕾和去分蘗。植株抽薹時,要及時剪除花葶;對根際周圍抽生的分蘗,應(yīng)及時用小刀將基部切除,使養(yǎng)分集中于地下根莖生長,有利增產(chǎn)。
4.病蟲害防治。
(1)斑枯?。褐饕獮楹θ~片,病葉出現(xiàn)黃綠色病斑。防治方法:①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力;②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田間濕度;③發(fā)病時噴灑1∶1∶15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2)枯萎病:主要為害地下根莖,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①栽種前,種栽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浸種3~5分鐘;②雨后或灌水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③發(fā)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澆注植株,每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
5.采收加工。
(1)采收。春地黃栽后于當(dāng)年11月前后,當(dāng)?shù)厣锨o葉枯黃且?guī)О唿c時及時采挖。先割去莖葉,然后在畦的一端開深35厘米的深溝,順次小心挖起根莖。
(2)加工。將鮮地黃除去泥土和須根,按大中小分級攤曬于太陽下,白天曬晚上收回,直至?xí)窀蔀橹埂R部珊娓?,方法是將地黃置于火炕上,開始用武火,使溫度升至80~90℃,炕8小時后,當(dāng)?shù)攸S體柔軟無硬心時,取出堆悶,覆蓋麻袋或稻草,使其“發(fā)汗”;5~7天后再進行回炕,溫度在50~60℃,炕8~12小時,至顏色逐漸變黑、干而柔軟時,即成生地黃。將生地黃浸入黃酒中,用火燉干黃酒,再將地黃曬干,即成熟地黃。一般畝產(chǎn)干品在300~400千克。
八、再生稻種植技術(shù)詳解?
1、選擇良種
再生稻是前茬水稻收割后,使用稻田里的休眠芽,經(jīng)過培育后再次生長成水稻,品種上要選擇抗逆性強、品種好、再生力強且生育期短的品種,同時也要有效抗病蟲害,不僅能使產(chǎn)量提高,也能優(yōu)化糧食結(jié)構(gòu)和生態(tài)環(huán)保。
2、稻田管理
在頭季稻收割以后,清理稻田中的雜草,把稻樁扶起,使用尿素灌溉施肥,為再生稻提供養(yǎng)分,等到破口進入抽穗期時,用根外追肥的方式,追施稀釋后的尿素,在抽抽穗期間需要再補充一次肥料,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使作物能夠正常的生長。
3、科學(xué)灌水
頭季稻收獲后,需要馬上復(fù)水,每天早晚都需要澆水潑樁,保持稻田濕潤,有利于休眠芽在此發(fā)芽、長苗,田間要保持有淺水覆蓋,有利于再生稻抽穗揚花,期間稻田中需要干濕交替,再次成熟時需要排干田里的水。
4、注意事項
再生稻前期和頭季稻插后都要采用濕潤灌溉,在施肥時只保留薄水,成熟前一周需要斷水干田,讓土壤處于干燥狀態(tài),在成熟度達到95%的時候開始收割,收割時稻樁需要保留40厘米左右的高度。
九、蔬菜大棚種植反季節(jié)蔬菜技術(shù)?
反季節(jié)蔬菜種植,從名字種可以看出,主要是相對于露天蔬菜而言,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產(chǎn),為了達到提早上市目的,就需要采用蔬菜大棚來種植蔬菜。
1、選擇蔬菜大棚建設(shè)的地點 。最好是平原或丘陵地帶,水源方便,土壤要適宜種植,風(fēng)不能太大,最好有擋風(fēng)的地形或建筑。
2、選擇大棚建設(shè)的類型,主要的生產(chǎn)型大棚有2種,冬暖式大棚和春秋大棚。冬暖式主要適合越冬種植,冬季最低溫度達10度以上,春秋大棚適宜早春到晚秋種植,冬季可以歇棚,也可以種一茬菠菜,油菜之類的耐寒蔬菜。
3、蔬菜品種選擇 反季節(jié)蔬菜種植要選擇耐寒、抗病性強、早熟的品種,如西葫蘆、西紅柿、辣椒、茄子、黃瓜、絲瓜等。
4、蔬菜定植 目前菜農(nóng)最普遍的是直接從苗廠定苗。因為自己育苗有一定的風(fēng)險,苗廠的種苗比較整齊。定植采用抓窩定植,在定植穴內(nèi)增加有機肥,定植時需要蘸根抗病。
5、蔬菜緩苗 一般蔬菜長出新的頁面就差不多緩苗成功了,一般是15-20天左右。需要澆緩苗水。大水灌透,澆水時可以加增加根系發(fā)達的肥料。
6、緩苗后開始整枝打杈,吊蔓,蘸花,做好植保管理。最后就是采摘收獲時間了。
十、水培蔬菜種植技術(shù)?
一、水培蔬菜怎么種植
1、制水培箱:水培箱主體是一個不透水的箱體,可使用盆罐、木箱等,最好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箱,箱體上鑲嵌著同等長寬的泡沫塑料浮板用來承載裝有菜苗和機質(zhì)的小塑料碗或杯,在浮板上打孔,孔徑以剛好承載住定植杯為宜。
2、配營養(yǎng)液:水培蔬菜營養(yǎng)液配方較多,廣泛應(yīng)用的凡爾賽營養(yǎng)液配方為1升水中硝酸鉀0.568克、硝酸鈣0.710克、磷酸銨0.142克、硫酸鎂0.284克、氯化鐵0.112克、碘化鉀0.00284克、硼酸0.00056克、硫酸鋅0.00056克、硫酸錳0.00056克。
3、定植基質(zhì):幼苗可采用營養(yǎng)土事先育好,在幼苗長有2葉1心至4葉1心期定植,用草炭與水洗爐渣按1:1配制成定植基質(zhì)。在定植杯杯底部打孔,穿入約2厘米寬,長約10厘米的無紡布條,無紡布條入杯長度約3厘米。定植杯內(nèi)先放入1/2的基質(zhì),然后植入小菜苗,再加基質(zhì)定植。
4、幼苗定植:幼苗植入時盡量使小苗的根直且不受傷,水培箱內(nèi)加入半量營養(yǎng)液,定植杯鑲嵌于浮板各孔上,無紡布條要露出浮板底部至少3厘米。定植好的浮板鑲嵌于水培箱上,調(diào)節(jié)液面以液面剛好接觸定植杯底部為準。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