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園林養(yǎng)護澆水要注意什么?
冬季大棚澆完一次水后,地膜下的毛細根消失了,而地上部分的嫩葉也開始慢慢變黃,嚴重的緩苗困難,生長發(fā)育緩慢,個別的會直接死亡。你知道這是啥原因?qū)е碌膯幔科鋵?,這都是澆水引起的,水太大傷到根系了。
那么,冬季澆水到底應該怎么澆,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少傷害到根系呢?
澆水時,要注意這幾個方面。干旱不澆水,蔬菜枯干,容易發(fā)生臍腐病,土壤并不缺水卻澆水,很容易爛根,影響蔬菜生長發(fā)育。所以干旱了就及時澆,不干就不要澆。冬季地溫低,不利于根系生長,所以澆水最好在晴天進行,這里有個小技巧,在澆水前一天和當天,將棚溫提高2℃,澆水后第一天提高3℃,通過較高的棚溫來提高地溫,促進地溫盡快恢復。冬季澆水也不要太多,不然地溫難恢復,易發(fā)生理性病害。
一、澆水方法:
1、不要大水漫灌
有條件的采用滴灌,不僅可以提高地溫5℃左右,還能降低空氣濕度約10%,在這樣的條件下,可以減輕病害30%以上。低溫情況下,水分蒸發(fā)慢,需求也比較少,所以澆水量要小些,間隔時間拉長寫,避免低溫高濕導致漚根。以滿足蔬菜所需水分就夠了為原則,澆水時最好隨水沖施肥料。
2、合理安排時間
這點不用多說,大家基本都知道,要在中午10點-下午3點進行,這個時候溫度比較高,澆水后副作用很小,清晨和傍晚澆水,容易發(fā)生凍害。盡量用井水,溫度高,刺激小。有條件的可以在大棚建蓄水池,等蓄水池里的水提溫后再澆灌也是可以的。
3、注意澆水位置
不同位置,澆水側重點也不同,因為大棚內(nèi)各個部位溫差是比較大的,所以澆水量也要有所差異。大棚靠近熱源的地方溫度較高,水分蒸發(fā)量大,那就需要多澆一些;其他地方溫度比較低,特別是東西側和北側,日照時間短,就要少澆一些。
4、做好澆后管理
澆完水并不是說就可以放松了,還需要注意這些問題。澆完后前2天,適當增加大棚溫度,以提高地溫,之后再進行通風,避免棚內(nèi)濕度過高。同時,可以提前用藥預防病蟲害。
二、注意事項
澆水前,收看天氣預報,不僅要澆水當天是晴天,還要求澆完2-3天都是晴天,避免遇到陰雨天氣,增加大棚濕度,地溫降低。特別是深冬季節(jié),更要注意。連陰天突然放晴的前2天,也不適合澆水,應該先提高棚溫和低溫,植株恢復正常后再進行。干旱了再澆水,不干旱不澆,不然容易出現(xiàn)異?,F(xiàn)象。
蔬菜生長的平均地溫在22℃左右,深冬時節(jié),大棚內(nèi)溫度其實達不到這個標準,如果澆水太多或時機不對,地溫就會迅速下降,影響根系和植株生長。所以,低溫時澆水,先拉開草苫再澆。同時可以覆蓋地膜,來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濕度,提高地溫。
小水勤澆,基本可以滿足作物生長需求,也能避免棚內(nèi)溫度迅速下降。當蔬菜萎蔫,卷須不正常伸展時,就說明缺水了,要及時澆水。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