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主要危害哪些蔬菜?如何預防?
小菜蛾主要危害哪些蔬菜?如何預防?
小菜蛾主要是針對蔬菜的一種害蟲,分布在全球各個地方,主要是危害青菜、白菜、油菜和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一年四季都會有,沒有季節(jié)性,低齡幼蟲鉆入葉肉內取食,吃過后的葉片表面形成透明斑,大齡幼蟲危害葉片后形成孔洞,嚴重的形成網狀,嚴重的影響了蔬菜的品質。
小菜蛾的形態(tài)特征
小菜蛾也稱菜蛾,幼蟲俗稱小青蟲,成蟲體長6~7毫米,翅展12~15毫米,淡褐色。前翅中央有黃白色三度曲折的波紋,靜止時兩翅合攏,觸角朝前伸,前翅緣毛長,并翹起如雞尾形狀,黃白色部份拼成三個連串的菱形斑,卵橢圓形,淡黃綠色,表面兄滑,長度大約0.5亳米。幼蟲成熟時淡綠色,長紡錘形,臀足長,向后伸可過身體未端,體長約10~12毫米。蛹綠色至褐色,外包著網狀薄繭,長約6毫米。
小菜蛾的生活習性
小菜蛾蟲體比較小,繁殖速度快,產卵比較多,常常被菜農忽視而暴發(fā)成災。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飛行能力不強,可借風力進行遠距離飛遷。小菜蛾的繁殖與天氣狀況也有很大的關系,雨大或雨水多時不利于生長,較高的高溫季節(jié)是小菜蛾繁殖生長發(fā)育的高峰期。成蟲喜歡在菜花、油菜、白菜上產卵,幼蟲在菜葉上下表皮間蛀食,在葉柄和葉腋處蛀食成小隧道,在葉背取食葉肉,僅留葉面表皮,形成透明的天窗。
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小菜蛾防治起來相當困難,要以防治相結合,為了不影響蔬菜的品質,應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植保方法,主要采用以下綜合防治方法:
1.在種植蔬菜時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連作,要進行輪作或混作,已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可以和番茄、萵苣、馬鈴薯等蔬菜輪作,收獲后要及時清理田間有蟲菜葉,降低蟲口基數(shù)。
2.利用小菜蛾成蟲有趨光性的特點,可以用殺蟲燈誘殺成蟲,可以大大降低蟲口的密度,同時也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3.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蟲性誘劑誘殺小菜蛾,一畝放置十到十五個誘心,十天更換一次,如果是夏季高溫干旱季節(jié),可以7天更換一次。對小菜蛾成蟲誘殺效果明顯,可以有效保護蔬菜,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次數(shù)。
4.及時掌握病蟲害情況,當蟲口密度過大到一定數(shù)量時,可進行藥劑噴霧治理,可用25%菜喜乳劑一千倍稀釋液或40%菊殺乳油三千倍稀釋液噴霧防治。交替使用,直到危害程度有效控制,但是在蔬菜收獲前十天禁止用藥,減少農藥殘留。
總結:小菜蛾是一種傳播繁殖快的蔬菜害蟲,一年四年可生長,高溫季節(jié)有利于小菜蛾的繁殖,主要針對十字花科蔬菜,菜農在實際的生產中,應密切觀察小菜蛾的蟲口密度,以防為主,可降低蔬菜的種植成本,提高蔬菜的品質。
小菜蛾是一種世界性的蔬菜主要害蟲,主要危害甘藍、花椰菜、白菜、青菜、油菜和蘿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年內發(fā)生代數(shù)多,危害時間長,無明顯的越冬越夏現(xiàn)象,2齡以前的低齡幼蟲鉆入葉肉內取食,取食后僅剩下葉片的表皮,形成透明斑,稱為“開天窗”。3—4齡幼蟲危害葉片后形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成網狀,嚴重地影響了蔬菜的質量。
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應采取以下綜合防治方法:
1、農業(yè)防治法:在種植蔬菜時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混作,已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可以和番茄、萵苣、馬鈴薯等作物輪作;收獲后及時清理田間有蟲菜葉,降低蟲口基數(shù)。
2、物理防治法:利用小菜蛾成蟲有趨光性的特點,推廣應用殺蟲燈誘殺成蟲,可降低田間蟲口密度,同時減少殺蟲劑使用量,降低菜農防治成本。
3、性誘劑防治法: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蟲性激素(性誘劑)誘殺小菜蛾,畝放置10—15個誘芯,10天更換一次,高溫干旱季節(jié),7天更換一次,對小菜蛾成蟲誘殺效果好,能有效保護和利用天敵,減少生產上化學農藥使用次數(shù)。
4、藥劑防治法:及時掌握蟲情,當蟲口密度達到一定數(shù)量時進行藥劑噴霧防治。選擇的藥劑有:⑴畝用25%菜喜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⑵畝用40%菊殺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⑶畝用0.3%苦參堿500倍液噴霧防治。上述藥劑任選一至兩種交替使用,直到危害程度得到基本控制。蔬菜在收獲前7—10天停止用藥,以減少農藥殘留,讓廣大消費者吃上放心蔬菜。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