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特種雞有幾種(養(yǎng)殖特種雞有幾種類型)
1. 養(yǎng)殖特種雞有幾種類型
怎樣選擇合適的特種養(yǎng)殖項目這個話題我認為有多方因素,地理、氣候以及當地的資源等多種因素。所謂特種項目,就是當地奇缺,希少的動植物,要想合適養(yǎng)殖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情況。
1、技術是主要,既然是特種項目,那么以前就很少或者沒人干過的,在技術上難以借鑒,只能靠自己去摸索,去求知,
2、目標方向要準確,要看好本地適合養(yǎng)什么,資源缺不缺,自然條件如何才下定論。比方說我以前養(yǎng)殖綠孔雀,結果在飼料方面本地缺少,氣候方面不太適合綠孔雀的生存,使我血本無歸。
3、要想選擇合適的養(yǎng)殖,市場方面也是一大因素,不去觀察和了解市場,不去論證和分析市場。我村有一張姓朋友,養(yǎng)了一批鴕鳥,花費很多,結果鴕鳥長大后無銷售渠道,后以失敗而告終。
總而言之要想選擇合適的特種養(yǎng)殖,要謹慎,不要盲目的選擇。要學好技術,把握時機,借國家好政策去謀劃好適合的項目!
2. 特種養(yǎng)殖有哪些
特種養(yǎng)殖也是一個廣泛的話題,特種養(yǎng)殖是一種產品具有特殊利用價值的、新奇的、特殊的養(yǎng)殖業(yè),如:毒蛇、鴕鳥、狐貍的養(yǎng)殖,它們在品種上特殊、管理上特殊和市場對其產品需求上特殊。
肉鴿、信鴿 、七彩山雞、 錦雞、 珍珠雞、 藍孔雀 、綠孔雀 、鴛鴦 、鷓鴣 、金絲雀、 野兔、 獺兔、 肉兔、 波爾山羊、竹鼠、野豬、香豬、肉狗、狗類、狐貍、梅花鹿、蝎子、土元、中華白玉蝸牛、法國散大蝸牛、蠅蛆、螞蟻、金頭龜、鷹嘴龜、 四眼斑水龜、草龜、螃蟹、水蛭、林蛙、蟾蜍等。
3. 特種雞有哪些品種
特種養(yǎng)殖品種有:
1、皮毛動物:銀狐、貉、北極狐、水貂、海貍鼠。
2、食用和藥用動物:果子貍、野豬、梅花鹿、馬鹿、疣鼻棲鴨、綠頭鴨、環(huán)頸雉、火雞、珠雞、石雞、藍孔雀、藍胸鶉、鵪鶉、非洲鴕鳥、大美洲鴕、鴯鹋、巴西龜等。
3、寵物:花鼠、倉鼠、麝鼠、毛絲鼠、豚鼠等。
4、作觀賞用的野生動物:雞尾鸚鵡、虎皮鸚鵡、費氏牡丹鸚鵡、黃領牡丹鸚鵡等。
4. 54個特種養(yǎng)殖項目有哪些
國家扶持的養(yǎng)殖項目根據具體地區(qū)的不同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針對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養(yǎng)殖項目為生豬、肉牛、肉羊、肉雞、奶牛、蛋雞等符合一定的存欄數量,且每年的出欄數量也滿足一定要求的,都可以申請一定的補貼金額,如果滿足申報要求,只需要準備好資料及時申報即可,具體標準要以當地政府的政策為準。
一、禽畜標準化規(guī)模養(yǎng)殖場
主要針對大規(guī)模養(yǎng)殖場,申報時時間為3-8月份。
1、生豬:對于能繁母豬存欄數量在300頭以上,并且每年出欄的肥豬數量在5000頭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貼金額在25-100萬之間。
2、肉牛:對于能繁母牛存欄數量在50頭以上,或者是每年出欄的肥牛數量在500頭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貼金額在25-50萬之間。
3、肉羊:農區(qū)能繁母羊存欄數量在250只以上,或者每年出欄的肉羊數量在500只以上的養(yǎng)殖場;牧區(qū)能繁母羊存欄數量在400只以上,或者每年出欄的肉羊數量在1000只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貼金額在25-50萬之間。
4、肉雞:單棟肉雞飼養(yǎng)數量在5000羽以上,每年出欄肉雞數量在10萬羽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貼金額為35萬。
5、奶牛:每年奶牛存欄數量在300-499頭的養(yǎng)殖場(小區(qū)),中央補助投資80萬。每年奶牛存欄數量在500-999頭的養(yǎng)殖場(小區(qū)),補助投資130萬。每年奶牛存欄數量在1000頭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助投資170萬。
6、蛋雞:產蛋雞的養(yǎng)殖數量在10000羽以上的養(yǎng)殖場,補貼金額為35萬。
7、特種養(yǎng)殖水禽、蜜蜂、兔子:目前在浙江、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西、四川和青海8個省份已經開啟了相關補貼政策,具體標準以當地政府的政策為準。
5. 養(yǎng)殖特種雞有幾種類型的
2020年5月29日,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首次明確了 家養(yǎng)畜禽種類33種,包括其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及配套系。其中, 傳統(tǒng)畜禽17種,分別為豬、普通牛、瘤牛、水牛、牦牛、大額牛、綿羊、山羊、馬、驢、駱駝、兔、雞、鴨、鵝、鴿、鵪鶉; 特種畜禽16種,分別為梅花鹿、馬鹿、馴鹿、羊駝、火雞、珍珠雞、雉雞、鷓鴣、番鴨、綠頭鴨、鴕鳥、鴯鹋、水貂(非食用)、銀狐(非食用)、北極狐(非食用)、貉(非食用)。
6. 養(yǎng)殖特種雞有幾種類型圖片
常見的肉雞有峨眉黑雞、絲羽烏骨干雞、清遠麻雞、桃源雞、固始雞、北京油雞等品種。
一、峨眉黑雞
1、該品種的體型較大,體態(tài)渾圓,全身羽毛較緊密,羽色為黑色,具有金屬光澤。
2、該品種大多數為紅單冠或豆冠,腹部、趾部為黑色,皮膚為白色,部分個體為烏皮。
3、公雞具有較豐厚的梳羽以及較平直的背部,其胸部較突出,頭昂尾翹,姿態(tài)矯健,兩腿開張,站立穩(wěn)健。
4、該品種達到90日齡后,公雞和母雞的平均體重分別為973.18克(增減38.43克)左右,816.44克(增減23.70克)左右。達到6月齡之后,半凈膛屠宰率測定公雞和母雞分別為74.62%,74.54%。
二、絲羽烏骨干雞
1、目前該品種在我國已當作肉用特種雞被大力推廣應用(現(xiàn)今還培育出了黑羽絲毛烏雞),而在國際標準品種中還被列入觀賞雞。
2、該品種體小輕盈,其頭部較小,頸部較短,腿部較矮,而且具有“十全”特征,即烏皮、烏肉、烏骨、綠耳(藍耳)、胡須、毛腳(脛羽,白羽)、纓頭(鳳頭)、絲羽、五爪、桑椹冠。
3、在福建養(yǎng)殖時,該品種達到150日齡后,公雞、母雞的體重一般為1460克左右、1370克左右。在江西養(yǎng)殖時,該品種達到150日齡后,公雞、母雞的體重一般為913.8克左右、851.4克左右。半凈膛屠宰率:江西公雞為88.35%,母雞為84.18%。
三、清遠麻雞
1、該品種的單冠呈直立狀,腳部為黃色,母雞似楔形,特征為頭細、腳細、羽麻。
2、該品種的羽色主要有麻黃色、麻棕色、麻褐色,其中麻黃色占34.5%,麻棕色占43.0%,麻褐色占11.2%。
3、該品種成年后,公雞和母雞的體重分別為2180克左右、1750克左右。達到84日齡后,公雞和母雞的平均體重一般為915克左右。
四、桃源雞
1、該品種的體型較大,羽毛蓬松(呈長方形),顏色一般為金黃色或黃麻色,具有單冠、青腳等特點,其肉質較細嫩,肉味鮮美。
2、公雞頭頸高昂,尾羽上翹,姿態(tài)雄偉,生性勇猛好斗;母雞身體稍高,后軀渾圓(近似方形),性情溫順,活潑好動。
3、成年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3342克左右(增減63.27克),母雞體重一般為2940克左右(增減40.5克)。半凈膛屠宰率:公雞和母雞分別為84.90%、82.06%。
五、固始雞
1、該品種的體型中等,身體細致緊湊,結構勻稱,冠型一般可分為單冠和皇冠這2種,其外觀清秀靈活,羽毛豐滿,羽色一般為淺黃色或黃色,少數為黑色和白色。
2、該品種達到90日齡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487.8克左右,母雞的體重一般為355.1克左右。達到180日齡后,公雞體重一般為1270克左右,母雞體重一般為966.7克左右。
3、5月齡半凈膛屠宰率:公雞和母雞分別為81.76%、80.16%。
六、北京油雞
1、該品種的冠型為“S”型,且具有冠羽(風頭)和腔羽,少數個體有趾羽,部分個體具有冉須,常將其稱為“三羽”(風頭、毛腳和胡須)。
2、該品種的羽毛較蓬松,尾羽高翹,外觀較為受人喜愛,其肉質較細嫩,肉味較鮮美,可以使用多種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烹調。
3、該品種達到12周齡后,平均重量一般為959.7克左右。達到20周齡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1500克左右,母雞的體重一般為1200克左右。
七、茶花雞
1、該品種的體型較矮小,單冠,羽毛緊貼,羽色一般為紅色或紅麻色,其肌肉較結實,骨胳較細嫩,體軀較勻稱。
2、該品種的性情較活潑,具有較強的好斗性,能飛善跑。
3、該品種達到150日齡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750克左右,母雞的體重一般為760克左右。半凈膛屠宰率:公雞和母雞分別為77.64%、80.56%。
八、河田雞
1、該品種身體寬深,近似方形,單冠帶分叉(枝冠),羽色為黃色,黃脛。
2、該品種達到90日齡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588.6克左右,母雞的體重一般為488.3克左右。達到150日齡后,公雞的體重一般為1294.8克左右,母雞的體重一般為1093.7克左右。
九、土雞
1、土雞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雞種,其品種分類較多(普通的雞種一般都能作為土雞來進行養(yǎng)殖),但生長速度一般都比較慢。
2、土雞一般具有較為緊湊的體型,其體內的脂肪分布均勻,肉質較細嫩,口感較好,但也正因如此土雞的價格一般都比較貴,且供不應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