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實驗報告(蔬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實驗報告怎么寫)
一、蔬菜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是肥料
生長在土壤當中的蔬菜,在最開始時比較小,所需的營養(yǎng)比較少。但這隨著蔬菜不斷長大,土壤所能提供的營養(yǎng)就不夠了, 這時候就要施肥。
二、大棚蔬菜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1、種植技術(shù):在大棚中種植蔬菜,先要選種育苗,將種子篩選處理,播種到土壤中。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施入腐熟的肥料。
大棚蔬菜一般每年種植兩茬,在土壤中挖好坑穴,將小苗從育苗盤中取出,栽種到土壤中。
2、管理方法:控制好光照,正午時遮光,根據(jù)蔬菜的生長情況來澆水、施肥。
三、蔬菜種植技術(shù)和管理?
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和管理是光照
蔬菜在生長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通過綠色的葉子進行光合作用產(chǎn)生能量,充足的光照是所有蔬菜和綠色植物生長所必需。只是不同的蔬菜需要的光照時間不一樣,有些蔬菜在過強的陽光下會長得不好,比如說生菜、 菠菜的這種葉子菜,一般在春秋會長得更好一些。
四、黃瓜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技術(shù)?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生育適溫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間15~18℃生長最好;最適宜地溫為20~25℃,最低為15℃左右。
最適宜的晝夜溫差10~15℃。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現(xiàn)高溫障礙,低溫-2~0℃凍死,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3℃的低溫。
華北型品種對日照的長短要求不嚴格,已成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飽和點為5.5萬勒克斯,光補償點為1500勒克斯,多數(shù)品種在8~11小時的短日照條件下,生長良好。
五、防己的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1、種子繁殖:晚秋或第二年春季,取出種子播種。采用條播,按行距20cm開溝,將種子撒在溝里,覆土以見種子為好,加蓋稻草。但此方法發(fā)芽率很低,不到百分之60%;
2、扦插繁殖:選擇一、二年生的旺枝、無病害、莖節(jié)粗壯的藤蔓作為插條,截成10~15cm,每個插條留3~4個節(jié)。在3月底4月初扦插,按10×15cm的株行距進行斜扦插,插條入土1/3,上部露出2~3個節(jié)。插后澆水、蓋草保濕。此方法選擇母種很重要,而且培育溫度控制很是關(guān)鍵。
田間管理
1、遮蔭:植株幼苗喜蔭,插條后應(yīng)適當遮蔭或間種其他經(jīng)濟作物進行遮蔭,促進苗木生長。
2、中耕除草:早春時勤除雜草,雨后土壤易板結(jié),宜勤松土,利于植株生長。
3、排灌:經(jīng)常保持田間濕潤,利于植株成活,成活后少澆水,特別是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浸漬爛。
4、施肥:開花前,每畝需施用2500kg稀人糞尿和過磷酸鈣液,翌年春,行間開溝,每畝需追肥1500kg土雜肥或20-30kg過磷酸鈣與10~15kg硫酸銨。
5、搭設(shè)支架:當苗高30cm時,應(yīng)設(shè)支架,以利莖蔓攀緣生長。
病蟲害防治
1、葉斑?。涸摬∥:θ~片,多發(fā)于高溫高濕夏季。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噴霧,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
2、根腐?。憾喟l(fā)于夏季,危害根部,排水不良地較重。防治方法:用0.5%硫酸銅800~1000倍液噴霧。
3、鳳蝶:以幼蟲咬食葉片,可用敵百蟲防治。
4、蚜蟲: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噴霧。
5、金龜子:用90%敵百蟲1000液噴霧。
六、臍橙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1.臍橙在種植過程中要定時觀察果園中雜草數(shù)量,要及時拔除竹葉草、鬼針草等惡性雜草。因為有些雜草的營養(yǎng)吸收能力非常強,不及時拔除的話,不僅會提高種植成本,還會影響臍橙的生長發(fā)育。并且除草的時候要注意將根部除干凈,因為雜草的生長非常頑強,只要有一定機會就會重新發(fā)芽生長。除草的方法可以使用化學除草或者是人工除草,化學除草時注意除草劑濃度,防止對臍橙也產(chǎn)生抑制作用。
2.臍橙樹屬于大樹類,樹體的生長能力強,枝葉繁茂,正因為如此要做好果樹的整形修剪工作。提高果園的通透性,防止過于封閉,影響果樹內(nèi)膛及中下部的結(jié)果,降低產(chǎn)量。具體的修剪方法要根據(jù)樹齡而定,例如幼樹時期的時候,要輕剪,使用摘心抹芽等方式,促進分枝的生長。結(jié)果樹要將過長過密枝條剪除,提高果樹的開花授粉率,增加產(chǎn)量,擴大種植經(jīng)濟效益。
3.每年夏季臍橙會出現(xiàn)大量的生理落果現(xiàn)象,正常來說,臍橙在整個生育期中會有兩次生理落果的時候。第一次在花朵凋落之后,第二次便在六月中旬左右。落果主要原因是由于果樹營養(yǎng)競爭力較大,缺少營養(yǎng)導(dǎo)致的。落果數(shù)量適中對于果樹的生長是有利的,但是如果過多則會影響果樹的產(chǎn)量。所以我們?yōu)榱吮苊饴涔^多,要做好果樹的保果工作,根據(jù)果樹具體情況適當噴灑葉面肥,及時抹除夏梢,防止夏梢搶奪果實營養(yǎng)。
4.臍橙的采收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是根據(jù)才收方向而定。例如采收后要進行貯藏,那么應(yīng)該在臍橙果實著色還未完成時,大約進度在90%左右,果實未軟化時采摘最為適宜。采收過早的話不利于果實成熟,采收過晚要立即上市,因為不利于貯藏。在采收兩周前要控制肥水的施用,停止施用化肥,澆水也要改變?yōu)樾∷喂嗟姆绞?。采收不宜在雨天進行,并且要有一定的采摘技術(shù),采摘方式會影響后期果實貯藏。
以上就是臍橙田間管理技術(shù)的簡單介紹了,臍橙的田間管理與產(chǎn)量及果實品質(zhì)直接掛鉤,所以大家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管理。并且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病蟲害防治了,病蟲害的危害非常大,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七、豌豆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豌豆的種植時間
由于豌豆可以四季種植,菜農(nóng)可根據(jù)茬口、季節(jié)等靈活掌握播期,也可根據(jù)豆莢上市的時間需求確定適宜的播種日期。在長江下游地區(qū),播種期與收獲時間關(guān)系如下: 秋季遮陽網(wǎng)棚栽培8月上旬--8月底10月1日前,秋季露地栽培8月下旬--9月中旬10月中旬, 冬季薄膜溫室大棚栽培10月--翌年2月元旦,冬季露地栽培11月--翌年1月5月1日前后,春季露地栽培2月--4月5月中旬,夏季露地栽培5月上旬--5月底6月下旬,夏季遮陽網(wǎng)棚栽培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
種植豌豆的技術(shù)要點
(1)播種方式
播種方式可點播、撒播、條播。點播行距35厘米。株距10厘米,每穴2~3粒,用種量在10~20千克;撒播畝用種量15~20千克。
(2)合理施肥
一般在整地時畝施廄糞1000千克左右,播種時用45%三元復(fù)合肥20千克或鈣鎂磷肥25千克撒施于播種溝或者播種幅。在出苗70%左右時畝用硫酸銨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對水澆施或降雨前撒施,促其健壯生長。開花結(jié)莢初期要重施結(jié)莢肥,可畝用硫酸銨10千克或尿素15千克沖水澆施,也可降雨前撒施。灌漿鼓粒期有條件的情況下要進行根外追肥,畝用磷酸二氫鉀100g對水40千克噴施以提高粒重。
(3)化學除草
播后芽前可畝用50%乙草胺100毫升或20%敵草胺200毫升對水50千克,全田噴霧。施藥最好在雨后土壤濕潤時進行,噴藥后禁止人畜踐踏破壞藥土層,這樣可以可明顯提高防除效果。
(4)病蟲害防治
從近年的生產(chǎn)實踐看,病蟲害發(fā)生較輕。偶爾發(fā)生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為:用10%吡蟲啉20克加敵殺死6毫升防治潛葉蠅、蚜蟲及菜青蟲。在治蟲時可加人75%百菌清75~100克同時防治病害。
(5)適時采摘
主要為粒型鮮食,但在市場價格不好的情況下也可收獲干豆。做鮮食時籽粒飽滿、殼色略轉(zhuǎn)淡時可分批采摘剝粒上市。由于中豌6號屬淺根性作物,因此收獲時一般左手握住豆蔓,以防損失豆株。
八、萵筍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萵筍四季均可種植,但能在蔬菜淡季向市場供應(yīng)優(yōu)質(zhì)的萵筍,種植的經(jīng)濟收益就會大大提高。農(nóng)民朋友可采用耐熱品種和相應(yīng)的栽培技術(shù),在7~9月份播種栽培無公害萵筍,每667平方米栽5000~7000株(用種量30~50克),產(chǎn)量2500~4000千克,可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
(1)土壤選擇
萵筍適應(yīng)性較廣,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一般的平原、坡地都能種植,但要獲得較高效益,還是要選肥沃、能排能灌的壤土地為好。對不太肥沃的土壤,要增施生物菌有機肥,在較為干旱的田塊可以采用地膜覆蓋栽培。
(2)品種選擇
選用耐熱、不易抽薹、抗病、高產(chǎn)的青皮綠肉品種,根據(jù)當?shù)鼐用竦南M習慣,可選用尖葉萵筍或者圓葉萵筍。一般尖葉萵筍更耐熱一些,不容易生病。而圓葉萵筍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產(chǎn)量也要高些。
(3)浸種催芽
萵筍為喜涼作物,不耐高溫,種子發(fā)芽最低溫度為4℃,適宜溫度為15~20℃,超過30℃則發(fā)芽受阻,所以夏季必須在低溫下催芽??梢圆捎帽浯哐炕虮仄考颖鶋K催芽法,具體做法是將種子浸泡3~4小時后撈起,裝入小布袋內(nèi),將小布袋內(nèi)種子表皮水甩干,再拌松,放在冰箱的保鮮層。也可在保溫瓶內(nèi)放入1~2塊冰塊,然后將種子吊在瓶內(nèi)(注意不要接觸下面的冰水),每隔12小時,取出種子用清水沖洗一遍,經(jīng)48小時左右即可出芽。或者選擇冷涼地點,如水井、地窖、山洞等地點,溫度保持20℃左右,在24小時就可以出芽。
(4)苗床育苗
苗床畦面1米寬、溝深20厘米,長度隨用種量而定。整平整細畦面泥土,澆透水,用沙板抹平,趁泥漿未干,每1平方米均勻撒播1克干種子。后在畦面上做小拱棚,用遮陽網(wǎng)遮蔭,下雨時覆蓋薄膜。苗子出真葉時,用3000倍96%惡霉靈加3000倍2%阿維菌素+600倍天達2116壯苗靈溶液細致噴灑畦面。出苗后視苗情間苗2~3次,人工拔除多余的苗子和雜草,使每相臨的兩株苗子之間的距離不小于3厘米。幼苗2~3片真葉時噴矮壯素(CCC)350毫克/千克,或烯效唑5毫克/千克1次,以防幼苗徒長。遮陽棚要日蓋夜揭,定植前7~10天全部拆除進行煉苗,特別注意熱天時定植苗齡易小,以15~25天的苗齡為宜。
(5)整地施肥
施肥主要采用一次性施足底肥。結(jié)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畜糞肥3000千克,或尿素4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30千克+磷酸一銨15千克。耕翻耙細后起壟栽植。
(6)病蟲防治
如果是常年種植蔬菜的田塊,建議在翻耕土地的時候就使用殺蟲殺菌劑。殺蟲可以用48%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殺菌可以用50%多菌靈或者生石灰。
(7)整畦
把肥料、藥品均勻施入大田后,進行翻耕,旋耙,使土壤達到平整、細勻、疏松、透氣。翻耕好后隨即整畦,每2米開1畦,畦溝深25厘米,寬25厘米。
(8)大田定植
選擇陰天或下午帶土移栽,先把苗床上的苗子用鐵鏟連土一起鏟起(一般鏟土3厘米厚),后用鐵刀把土塊切開,讓每一株苗子都帶50克以上的泥塊(沒有泥塊的不要)。2米開畦,定植5行,株距30~35厘米。定植后苗子土塊表面與畦面平行,不能栽得過深,栽植后立即澆足定根水。
(9)
夏萵筍由于長勢較快,一般只中耕1次。后注意及時拔除田間雜草。
(10)追肥澆水
夏季栽培的萵筍以小畦面為好,雨水多時,一般不必澆水;陽光強時,田土較干,可進行灌水。夏萵筍須看苗追肥,苗子長勢差的,可在前期每667平方米用1000千克腐熟的人畜糞加10千克尿素,結(jié)合澆水追肥1~2次,以后注意適時澆水,維持土壤濕潤。灌水最好在晚上或清晨進行,如果土壤黏重,要隨灌隨排,不要讓地里有積水。
(11)葉面追肥
由于夏季萵筍生長速度很快,生長時間又很短(定植后40天就可以收獲),單靠根系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還遠遠不夠,必須注重葉面追肥。結(jié)合防病治蟲噴藥,每7~10天噴施1次600倍天達2116+0.3%尿素+1%發(fā)酵牛奶,連續(xù)噴灑2~3次,間隔噴灑0.3%磷酸二氫鉀(或氨基酸、腐植酸、紅糖等)1~2次??纱龠M扎根、使其根系發(fā)達,顯著增強植株的抗逆性能,大幅度提高產(chǎn)量。
(12)防止先期抽薹
萵筍在夏季季節(jié)栽培正值高溫長日照,并且雨水頻繁,管理不善,極易引起先期抽薹和植株徒長。當植株進入莖部膨大期時,每隔5~7天,須用矮壯素350~500毫克/千克噴霧,促進莖部肥大粗壯,增加莖重。
(13)病蟲防治
萵筍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軟腐病、病毒病、蚜蟲、斑潛蠅及薊馬等。霜霉病初發(fā)期可用60%百泰1500倍、或50%胺克、或75%百菌清600倍、或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600~800倍液噴灑;軟腐病須用2.5%氟哌酸600倍、或慶大霉素2000倍、或20%秀細600倍、或15%噻枯唑600倍藥液防治;病毒病用20%嗎啉呱或1000倍天達裕豐藥液預(yù)防;菌核病用50%凱澤水分散劑1500倍、或50%腐霉利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600~800倍液防治;蚜蟲、斑潛蠅和薊馬可用40%毒死蜱1000倍、或2%阿維菌素3000倍、或75%滅蠅胺7500倍、或20%啶蟲脒8000~10000倍液防治。
(14)及時采收
夏季萵筍的收獲期也是抽薹最迅速的時期,如果不及時采收,抽薹后品質(zhì)變硬,甚至中空,因此必須及時收獲。當萵筍主莖頂端與最高葉片的葉尖相平時,為收獲適期,須在3天內(nèi)將其賣出。注意采收前10天禁止使用農(nóng)藥。
九、藍莓的種植技術(shù)與管理?
藍莓種植前首先應(yīng)該將土地翻耕一遍。并撒好底肥。然后挖穴,并進行定植,定值的過程當中,我們還需要根據(jù)情況進行水分的補充,養(yǎng)分的補給。
十、堅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以下是澳洲堅果的種植與管理技術(shù):
1、選苗與果園的開墾
澳洲堅果種植一般選用嫁接苗,成活率較高。選擇植株健壯、沒有病蟲害,根系發(fā)育良好,嫁接部位良好的。
澳洲堅果屬于亞熱帶經(jīng)濟作物,有很強的適應(yīng)性,在選擇堅果的種植園的時候,需要選擇避風效果好、向陽、排水性能好、土壤肥沃的地區(qū)。選好園地后,合理地規(guī)劃園地的道路、灌排水溝、水土保持、防護林帶等再開墾,全面清理植地,保證堅果的行距,并根據(jù)實際的情況調(diào)整株行,可以使用大穴定植的方式種植,保證穴塘的寬度與深度,穴塘的開挖一般選用在2月中旬完成。
平緩園地采用十字定標法,保持每株距離5m,行距7m,株行標以直線的形式,有坡度的園地可以按照行距7m修筑等高梯地,寬保持在3m、株距5m,每667m可以控制在20株左右。
2、施加基肥
每一個穴塘需要施加30~50kg的農(nóng)家肥,在穴塘的兩側(cè)與土坡上方均勻施加農(nóng)家肥與鈣鎂磷肥,然后將肥料帶著表層土填充至穴塘內(nèi)。
3、定植
清除嫁接口下方生長出來的枝條,在7月左右定植,將樹苗放到挖好的穴塘內(nèi)并填土,在定植苗的過程中要保證苗的豎直性,用手扶正并蓋上土,把土壓實,并灌溉。另外,由于很多澳洲堅果具有自交不孕性,因此在定植的時候需要將不同品種的堅果進行隔行交叉定植,保證一塊地至少有兩個品種相互搭配。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