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鰱魚高產養(yǎng)殖少斤(白鰱魚養(yǎng)殖技術利潤)
1. 白鰱魚養(yǎng)殖技術利潤
養(yǎng)殖8000畝池塘魚的成本大約在50000元左右,而養(yǎng)殖一年產量可達80000斤左右,出售價格為10元/斤,收入為205000元左右,減去養(yǎng)殖所需成本,其利潤約為190000元。而且,魚塘里面養(yǎng)魚并不是單一的,除了可以放草魚之外,還可以放鰱魚、青魚、鯽魚等。
2. 白鰱養(yǎng)殖技術視頻
對新手來說預算500也不少了,盡量在500以內買最好的吧。
如果你買那種100塊錢以內的桿子,我賭5毛,用個兩次你就會想買新的!
桿子建議買4.5米和5.4米的。4.5可以釣常見小魚,5.4的可以攻家魚和鯉魚。
線組買綁好的吧,不要買一整盒線或者鉤,一來自己綁的不合格,二來如果要準備不同規(guī)格的線組,你會不得不買很多盒線和鉤子,會擴大開支。
魚漂去淘寶買個15左右的會非常好了。魚竿的品牌問題:推薦漢鼎;東澳;佳釣尼;光威等二線品牌,性價比遠高于整天在快樂垂釣等地方打廣告的牌子,一支桿子兩百左右可以搞定。
魚餌的話可以選龍王恨的藍鯽或者魚膳房的神野,因為兩者不用和其他品種搭配,餌水比1比1攪拌揉打直接就能用。
化氏和天元的餌料貴一點,而且需要多種餌料混合搭配,不適合新手。
建議先找個師傅去家魚池塘(意思是魚密度比較大的養(yǎng)殖塘)聯(lián)系入門,掌握基本要領后再嘗試水流較緩慢的河流湖泊嘗試垂釣,可以關注化紹新的垂釣學院進行深入學習(優(yōu)酷或者騰訊視頻可搜)。
魚護不用購買專業(yè)的,提個水桶就行了,凳子的話自己家里提一個,然后買一個價值1元的金屬桿撐,就OK啦。
酒米自制,魚窩可以用剩飯或者玉米。最后附上我用東澳巨鯉傳說上的13斤白鰱。
魚竿6.3價格250左右。4.5米和5.4米的價格是200左右的樣子。
3. 白鰱魚養(yǎng)殖技術利潤多少
1000條草魚利潤非常可觀,主要以養(yǎng)殖草魚為主,然后混合適量的白鰱和花鰱等魚種,一般1畝池塘可以養(yǎng)殖30斤白鰱、3斤花鰱、60斤草魚再加適量的鳊魚等,其中魚種費用大約為500元左右。產量可達500斤左右,出售價格約為5元/斤,所以草魚的收入為5500元左右,
4. 白鰱魚養(yǎng)殖基地
2020年,以往2塊錢一斤都沒有人要的白鰱,今年買到了3塊,很多地方甚至是3塊錢以上;花鰱的價也基本穩(wěn)定在5-6塊錢一斤,常規(guī)養(yǎng)殖,如果按照花白鰱每畝300斤的產量計算,每畝增收1000-2000元不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池塘花白鰱養(yǎng)殖想要高產,模式的設計很重要!下面介紹幾種高產的模式給大家分享:
1,有機肥為主的模式
這個模式最主要是水庫、湖泊 利用養(yǎng)殖鴨子的糞便肥水,或者直接投放雞糞、豬糞等肥水養(yǎng)殖,特別需要定期使用一些高質量生物菌( 降氨靈、高濃縮芽孢桿菌、活力團)和藻種;
這種養(yǎng)殖的核心是:白鰱在高溫季節(jié)要開始銷售,而且是多次起捕( 5月達到1斤多后就要開始)。屬于投資少,成本低,產量較高,效益較好的一種模式
2,以化肥和糞肥為主的模式
這個模式最主要是幾十到幾百畝的水庫或者湖泊,利用發(fā)酵的糞肥肥水,同時補充一些化肥進行肥水養(yǎng)殖;同時必須定期加一些生物菌( 降氨靈、高濃縮芽孢桿菌、活力團、花鰱天然餌料培育劑等)和藻種,促進糞便分解和化肥綜合利用。
這是一種低成本養(yǎng)殖模式,效益中上,產量較高,但容易壞水惡化環(huán)境,關鍵在于菌藻的調節(jié);本放苗模式比較復雜,需要在價格好的時候 6-8月起捕熱水魚2次,小規(guī)格苗培育為次年大規(guī)格魚種,長期看這個方式效益較好。
3,草魚帶動花白鰱的模式
這種養(yǎng)殖模式投入成本較大,需要搭配吃食的草魚;因為 養(yǎng)殖密度高,需要多安裝一些增氧機,比如變頻增氧機和水車推水,能搭配微孔最好;增氧機增加水體的 攪動和溶氧,利用草魚養(yǎng)殖糞便帶動花白鰱產量;配合使用高級微生物菌分解糞便,能帶來更好更高的經濟效益。
為了降低養(yǎng)殖風險,需要注意的是,草魚在5-8月價格好的時候,需要出售1-2次(熱水魚),降低密度的同時提高效益。
4,生物發(fā)酵料+化肥的模式
這是目前比較多的一種養(yǎng)殖模式,相對密度比較大,投入也較大,可以實行中途起捕熱水魚,降低養(yǎng)殖成本和提高單產;核心是利用好生物發(fā)酵料,或者要把投喂的粉料、菜餅、豆渣類用特殊菌藻發(fā)酵(飼料發(fā)酵伴侶),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發(fā)病幾率。
5,不投肥不投料的模式
這種養(yǎng)殖模式很多地方,由于環(huán)保壓力要求特別嚴格,一些水庫和湖泊被叫停使用任何投料和肥水產品,只能人放天養(yǎng);但政府并不排斥使用生物菌類凈化水質產品,所以放養(yǎng)密度要小很多,規(guī)格也需要適當放大一些,才能保證當年能出魚,能有一定效益。
5. 白鰱魚養(yǎng)殖技術利潤怎么樣
摘要以養(yǎng)殖白鰱為主的養(yǎng)殖模式,養(yǎng)殖成本為1.5元/斤,以養(yǎng)殖花鰱為主的養(yǎng)殖模式,成本為1.8元/斤。但在養(yǎng)殖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投放密度,做好水質施肥追肥的工作,根據(jù)不同肥料的特性來施肥,以此來增加收益。
養(yǎng)殖白鰱成本大概為1.5元/斤,養(yǎng)殖花鰱成本為1.8元/斤?,F(xiàn)代養(yǎng)殖鰱魚的新觀念主要是將水一次培育的足夠肥,然后利用現(xiàn)有施好肥的肥水進行施肥。充分發(fā)揮自養(yǎng)和異養(yǎng)混養(yǎng)體系的作用,為了擴大鰱魚的餌料比如有機腐屑和生物絮團來源等,可以增加投入肥料和碳源以及有益菌,以達到生長快、產量高的目的。
一、魚種的投放密度
魚的目標產量是受魚種投放數(shù)量決定的。以養(yǎng)殖花鰱為例,如果計劃每畝凈產量為600斤左右,并且要全部上市,則需要投放90尾規(guī)格為1斤以上的,30-40尾規(guī)格為1.5斤的花鰱魚種,投放30尾0.5斤的白鰱魚種。
二、掌握好施肥、調水技術
1、做好底肥施放的工作。早春時節(jié)水溫比較低的時候,毎畝可以施放200-300斤腐熟發(fā)酵后雞糞。
2、可以在第一培水的時候,將水體培至足夠肥度,之后可以進行少量多次的追肥。
3、追肥的品種以及用法用量為:每次每畝使用10千克的碳酸氫銨,或者是7-8千克的氯化銨,化成水之后潑灑到整個池塘。6-9月的時候,在天氣晴朗的下午5-7點,每畝用2千克的尿素進行全池干撒,每畝使用5-10千克的磷肥如過磷酸鈣或者2千克的水立肥,每畝使用碳源2-3千克。每畝使用200克有益菌如活水素、EM菌、芽孢等,但是必須在晴天時浸泡2小時候活化之后再施用,如果有死魚的情況出現(xiàn)時,則不能使用,先要將魚病治好之后才能食用菌種。磷肥、碳源和菌種不能干撒,需要先化水,然后再潑灑全池。追肥的時間間隔分別為為:磷肥5-7天/次,尿素和碳源3-5天/次,有益菌大概10天1次。
三、養(yǎng)殖白鰱的注意事項
1、為了避免出現(xiàn)泛塘等情況,要控制好水體的肥度,水體透明度在20~25cm即可。
2、做好水質的檢測和調控工作。在中午的時候水體的PH值在不能超過9,過高則需要用碳源和芽孢調節(jié)水質,而且水體中亞硝酸鹽控制在0.05mg/L,氨氮含量藥控制在0.2~0.3mg/L。如果水體出現(xiàn)異常,要及時的調整水質,使水體保持“肥、活、嫩、爽”的特征。
3、為了防止水體中的毒素過重,要做好定期解毒,高溫期則15天/次,用應激解毒靈或者硫代硫酸鈉解毒。
4、施用碳源和磷肥的時候不受天氣的影響,如果是陰雨天施用則用量需減半。尿素或者其它氮肥以及有益菌必須在天氣晴朗的時候施用。如果是在10月份后施用,可選擇碳酸氫銨或者氯化銨等氮肥。
5、如果出現(xiàn)施肥后出現(xiàn)了不來肥等情況,則要根據(jù)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種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如果出現(xiàn)了較多的浮游動物,則可采用局部殺滅的辦法。可選擇氯氰菊脂和阿維菌素進行殺毒,在早晨的時候沿池庫周邊大概0.5m的范圍內噴灑殺蟲藥。殺毒藥的用量應該按照水面1/3的面積來確定用量。如果是因為老水導致的,則要采用加入光合細菌以及注入新水方式等進行水質調節(jié)。
6、為了減輕魚體給水體帶來的負荷量,可以在養(yǎng)殖的中期捕撈1-2次,上市售賣。
7、如果是利用比較大的水體面積進行高密度的養(yǎng)殖花白鰱,那么在年初的時候就必須對養(yǎng)殖場所做好明確的養(yǎng)殖方案
6. 白鰱養(yǎng)殖成本
一、混合喂養(yǎng)法在魚苗下塘前3天,每畝水面施糞肥300公斤,培育輪蟲等天然飼料。魚苗下塘后幾天,每畝水面每天投豆?jié){2公斤或餅粉3公斤,以補充天然飼料不足,以后每3天施肥1次,每次每畝水面施腐熟堆肥150公斤。喂養(yǎng)1周后,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數(shù)量若不能滿足需要,除投喂精飼料外,還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淺水處,供部分草食性魚苗攝食?! 《灧畚桂B(yǎng)法將豆餅、棉籽餅、菜籽餅及花生餅磨成干粉喂魚。其用法是:將干餅粉均勻撒于水面上即可,干粉在池中漂浮的時間長,利用率高,每畝水面每天用干餅粉2公斤,每日投喂4次即可?! ∪?、草漿喂養(yǎng)法將各種含纖維少的鮮嫩草打成漿喂魚,以青代精,適于培育花鰱、白鰱魚苗,可降低成本18%左右。全池潑灑草漿,每天2次,每畝水面每天潑灑草漿60公斤~90公斤,或按每萬尾魚苗每日投草漿15公斤~20公斤,均勻潑灑即可。
7. 白鰱魚養(yǎng)殖視頻 致富經
一斤利潤2元左右
其中鰱魚草魚鯽魚每斤在2元左右,有的市場人流量大,居民品質好的每斤利潤可以達到3-4元。
現(xiàn)在價格很透明,沒有太高的利潤,一天如果賣個200-300斤也有400-800元毛利潤,去掉租金水電費和油錢還有房租等等一天利潤在200-600左右。
這個行業(yè)可以做,但是一個市場只能有一家,這樣利潤和銷量是有保障的。
8. 養(yǎng)白鰱魚有多少利潤
1、以1畝魚塘畝產量為800斤為例,按照一般農村飼料、肥料、魚種等的易得性,花白鰱的畝產量定在350斤,而吃食魚的畝產量定在450斤,明細:白鰱300斤,2斤/尾;花鰱50斤,3.5斤/尾;鳊魚50斤,1斤/尾;草魚300斤,6斤/尾;鯽魚100斤,0.8斤/尾。
2、總收入測算為:300×2.5+50×4.5+450×5=3225元。
3、以此推測,每畝需投放:白鰱34斤,0.2斤/尾,170尾;花鰱3斤,0.2斤/尾,15尾;草魚52.5斤,0.7斤/尾,75尾;鳊魚5.5斤,0.1斤/尾55尾;鯽魚14斤,0.1斤/尾,140尾。
4、總投入:花白鰱為37斤,吃食魚為72斤,合計為109斤,年終花白鰱凈增重為313斤,吃食魚凈增重為378斤。
5、按照今年魚種的價格計算,魚種投入為:34×1.6+3×2.8+52.5×5.5+5.5×5+14×4=435.05元,按市面上優(yōu)質的飼料和肥料來推算,全年需投飼料756斤,總共1200元,肥料總共281.7斤,281.7元。
6、按一般規(guī)律藥物為70元每畝,水電費為50元每畝,每畝總計需投入魚種、飼料、肥料、藥物、水電等費用為2036.75元,投資回報率為70%左右。
7、那么1畝魚塘養(yǎng)草魚需投進2036.75元,畝魚塘養(yǎng)草魚的利潤為3225-435.05-1222.05=1567.9元。
9. 白鰱魚養(yǎng)殖技術利潤有多大
養(yǎng)殖小規(guī)格的(標魚), 放養(yǎng)時間,晚秋至早春放養(yǎng),當年8月至10月份出魚;一畝水面正常放養(yǎng)3000尾,規(guī)格20-25尾/斤,一般養(yǎng)殖5個月就能達到上市的水平。
5-6個月的養(yǎng)殖周期,除去人工,一畝核算下來投入成本2.7萬左右,加上花白鰱,畝產值在3.8萬以上。
對于資金實力比較雄厚,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可以養(yǎng)殖大規(guī)格 翹嘴紅鲌:春節(jié)前后,一畝正常放養(yǎng)1.5-2.5斤/尾的大 規(guī)格魚種, 500-600尾;9-10月份起捕。
10. 白鰱魚養(yǎng)殖周期
泥鰍養(yǎng)殖周期一般為5-6月。
它的食性很雜,生長速度快,繁殖期3-5月,產卵期間在6-7月,產卵后2-3天即可孵化成鰍苗。經過人工飼養(yǎng),投喂足夠的飼料,5-6月可長成商品規(guī)格,就可以捕撈上市了。放養(yǎng)的鰍種要求規(guī)格整齊、體質健壯、肌肉豐富、無病無傷、體色鮮亮,放養(yǎng)密度應根據(jù)池塘條件、飼料來源、管理水平而定,放養(yǎng)前可用食鹽水浸泡消毒15~25分鐘。池塘內可以混養(yǎng)其它魚類,如鰱魚、鳙魚、鯉魚、草魚、鳊魚等,這樣就不用專門給泥鰍投喂較多餌料,因為泥鰍可以食用魚類吃不完的餌料和排出的糞便。
11. 白鰱高產養(yǎng)殖技術
種植蓮藕管理方法:
一、新塘栽培
要想獲得理想的成藕產量和效益,初次種植蓮藕或需要更換品種的池塘最好使用雜交育成(或提純復壯)的良種,雖然種子價格較高,但因品種雜交優(yōu)勢和抗逆性強,不僅當期蓮藕生長速度快、增產潛力大、效益高,還為來年及后期的生產儲備了廉價的良種資源。
1. 品種選擇
深水藕多為中晚熟品種,池塘栽培時一定要選擇此類品種(因為淺水藕品種在雨季很容易被淹),同時還要考慮市場需求和品種特性等因素。比如,鄂蓮4號為中熟品種,生食較甜,煨湯較粉(細胞壁容易被降解,成為淀粉),也適宜炒食,在南方市場比較受青睞;江蘇小暗紅為晚熟品種,藕皮黃白,淀粉含量較高,則深受北方市場歡迎。
2. 適時栽植
春季氣溫達到17℃,10厘米地溫達到15℃時即可栽植。如果栽植過早,氣溫、地溫均較低,會凍爛藕種、凍壞藕芽;栽種過晚,不僅藕芽較長容易折斷,而且會因生長期縮短而影響產量。
3. 合理密植
栽植行距1.8~2.5米、株距1.2米,每畝栽220~300株。栽種時藕種的分布要呈三角狀,即每行之間的藕種要相互錯開,并定植在另一行株距的中間位置;藕頭相互對應,以利地下莖和葉片在田間分布均勻;邊行的藕頭全部朝向塘內,以免影響地下莖的延伸生長。
二、連茬栽培
連續(xù)種植蓮藕不需要更換品種的池塘,要獲得高產高效,以采用整藕繁殖或子藕繁殖方式為佳。即在上期生產結束時,參照新塘種植密度,采出大部分整藕或主藕和少部分子藕,將一小部分整藕或部分子藕留作藕種。采留大致比例:整藕采8留2,子藕采5留5。在采留藕種時,盡量留出均勻、交叉的間隔距離。
三、藕塘管理
池塘選擇
池塘要求水流平緩、漲落平穩(wěn),水下淤泥層厚度達20厘米以上,夏季汛期最大水位不超過120厘米。
2. 基肥施用
新塘栽植蓮藕要施好基肥。在藕種下塘前,排干池水,翻耕塘底的同時施入基肥并將其埋入泥中。每畝水面施肥量:發(fā)酵好的人畜糞肥2 000~2 500千克,或微生物有機肥200千克和碳酸氫銨100千克,由于池塘容易缺磷,需另施過磷酸鈣50千克。已進行水產養(yǎng)殖或連茬種植蓮藕的,一般塘泥有機質含量較高,施肥量可酌情減少。
3. 不同生長時期的管理
蓮藕的生長一般可分為3個時期,即萌芽生長期、莖葉生長期和結實結藕期。
①萌芽生長期。從萌芽開始至第一片立葉長出水面為止30~40天的時間,為萌芽生長期。谷雨前后,藕種的頂芽開始萌發(fā),隨著天氣日漸回暖、氣溫升高,藕種開始抽生蓮鞭并長出錢葉、浮葉。至小滿節(jié)氣,氣溫達18~21℃時生根并長出立葉,此階段藕株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主要來自于藕種,因此不施肥或少量施肥即可,但要對水位進行嚴格控制。剛剛植入藕種時,水深在3~5厘米,藕芽露出后,隨著芽的增長,水位要逐漸升高,但水深不得超過15厘米。假如水體太淺,夜間或寒流(冷空氣侵襲)天氣,易凍壞藕芽;水體太深,池底和池水的溫度提升較慢,藕芽、浮葉生長遲滯。
②莖葉生長期。當藕種長出立葉后,便進入莖葉生長期,也稱旺盛生長期,主要吸收土壤中的營養(yǎng),因此需要加強水肥管理。a.水位保持。隨著氣溫、水溫升高水位也要逐漸升高。根據(jù)立葉高出水面的距離適時注水,一般每隔5~7天注水1次,注水量先多后少。前期每次注水在3~5厘米;之后隨著立葉數(shù)量增多、生長速度加快,注水量逐漸加大至10~20厘米,具體注水量要以不淹沒大多數(shù)立葉為準。
注水太少,一是盛夏期間水溫過高時,不利于藕鞭的生長發(fā)育;二是葉莖暴露于空氣中的距離太長,水分流失多,不利于藕葉與藕鞭之間的營養(yǎng)物質交換,但最高水位不要突破120厘米。注水太多,容易淹沒藕葉,導致葉臍的氣孔堵塞,造成葉莖孔無法向池底輸送空氣,影響藕鞭、不定根的呼吸。因此,無論夏季還是秋季,水面漫過立葉較多時均要及時排水,盡量在8小時內將水位降到適宜位置。b.施肥措施。池塘中水較深,肥料施入后養(yǎng)分易流失,因此不宜施液體肥料。追施有機肥時要使用比重大于池水的固體糞泥或糞塊,每月追施1次,每次每畝1 000千克,大暑前結束。如用化肥,應將化肥與塘泥充分混合,做成泥團后施入藕塘,每次每畝用尿素20千克、磷肥15千克、硫酸鉀5千克。
③結實結藕期。從后把葉出現(xiàn)(魯北地區(qū)大約在立秋之后)到植株完全停止生長,葉片大部分枯黃,藕身肥大充實為止,為結實結藕期。該時期有60~70天,管理重點是為藕鞭的轉化提供有利條件,即排水減壓。后把葉長出后即進行排水,每次排水10~15厘米,每5天排水1次,力爭在30天內逐漸將水位降至50厘米以下,8月中旬降至20~30厘米。
4. 病蟲害防治
目前,魯北地區(qū)池塘栽培蓮藕蟲害較輕,常見的有蚜蟲和蛾類;病害有蓮藕腐敗病、蓮藕褐斑病等。
①生物防治。魚藕混養(yǎng)既能為藕塘提供有機肥料,也能通過魚類取食凈化水質、捕食害蟲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放養(yǎng)品種:鰱魚、鳙魚、鯉魚。鰱、鳙魚可凈化水質,減少病菌的滋生和傳播,并濾食浮游生物,減少害蟲;鯉魚可捕食蛾類成蟲。
②藥物防治。蟲害防治:蚜蟲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0.3%苦參堿水劑400~600倍液噴霧防治;蛾類可用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 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1 000倍液噴殺。病害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需要注意的是,魚藕混養(yǎng)后不得使用藥物防治,或者待捕撈池魚后再噴施藥物[吉山花瑤]。
5. 采收
池塘栽培的蓮藕多為晚熟品種,一般不采收嫩藕,在立葉全部發(fā)黃時,即可挖藕上市。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