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要點 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要點有哪些
一、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
地塊選擇也是極為重要的,應該遠離城區(qū)、礦區(qū)以及工業(yè)區(qū)等污染區(qū),這些地區(qū)的土壤和空氣化學物質(zhì)較重,種植出的蔬菜已經(jīng)不是有機蔬菜了。而且地塊最好有一個轉(zhuǎn)換期,將常規(guī)的地塊轉(zhuǎn)換為有機場地,一般需2-3年時間,經(jīng)過轉(zhuǎn)換后的地塊種植出的蔬菜才能叫有機蔬菜,當然如果是自己在家種植,那就另當別論。
栽培管理,栽培必須嚴格管理,通過播種育苗、合理密植、植株調(diào)整等技術(shù)后,再提供蔬菜所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如光照、溫度、濕度等,才能實現(xiàn)它的高產(chǎn)和優(yōu)產(chǎn)目的。
施肥,有機蔬菜和其他蔬菜的最大區(qū)別點就是施肥不同,普通蔬菜為了將種植成本降低,通常使用價格較為便宜的化肥。而有機蔬菜不能使用這些化肥類的化學物質(zhì),所以肥力一般來源于動物的糞便、植物制肥以及多種礦物質(zhì)粉等,還有經(jīng)過認證的有機肥。施肥時要注意均衡搭配,以施足基肥為主,追施為輔。
二、有機蔬菜種植技術(shù)?
栽培管理:
有機蔬菜的栽培。要采取配套栽培技術(shù)。實行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diào)整等技術(shù),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采用作物輪作,在前茬蔬菜收獲后,徹底清潔基地,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的環(huán)境,以達到高產(chǎn)高效目的。
肥料使用
有機蔬菜生產(chǎn)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沼肥等,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gòu)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1、肥料無害化處理
有機肥在施用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方法有2個:一是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用塑料膜覆蓋,使其充分腐熟,發(fā)酵溫度在60度以上,可有效殺滅農(nóng)家肥中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是利用沼氣池將有機肥進入沼氣池發(fā)酵,沼液或沼渣作有機肥料。
2、肥料使用方法
①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糞便與植物漚制的比例以1:1為宜。
②施足基肥。將施肥總量的80%用作基肥。將肥料均勻施入耕作層內(nèi)。以利于根系吸收。結(jié)合整地施腐熟有廄肥或生物堆肥45~75噸/公頃。有條件的可使用有機復合肥作種肥,使用量為1500千克/公頃。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種前溝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5~10厘米為宜。
③巧施追肥。結(jié)合澆水培土等進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糞尿及生物肥等。也可進行葉面噴施,在生長期選取生物有機葉面肥,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葉時,將經(jīng)過晾干制細的肥料均勻撒到菜地內(nèi),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根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肥,開溝時不要不要傷斷根系,用土蓋好后及時澆水。注意施肥時應根據(jù)肥料特點及不同的土壤性質(zhì)、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靈活搭配
三、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shù)是什么?
栽培管理:
有機蔬菜的栽培。要采取配套栽培技術(shù)。實行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蓋、合理密植、植株調(diào)整等技術(shù),充分利用光、熱、氣等條件,采用作物輪作,在前茬蔬菜收獲后,徹底清潔基地,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蔬菜生長的環(huán)境,以達到高產(chǎn)高效目的。
肥料使用
有機蔬菜生產(chǎn)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沼肥等,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gòu)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1、肥料無害化處理
有機肥在施用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方法有2個:一是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用塑料膜覆蓋,使其充分腐熟,發(fā)酵溫度在60度以上,可有效殺滅農(nóng)家肥中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是利用沼氣池將有機肥進入沼氣池發(fā)酵,沼液或沼渣作有機肥料。
2、肥料使用方法
①施肥量。有機蔬菜種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時應做到種菜與培肥地力同步進行。使用動物糞便與植物漚制的比例以1:1為宜。
②施足基肥。將施肥總量的80%用作基肥。將肥料均勻施入耕作層內(nèi)。以利于根系吸收。結(jié)合整地施腐熟有廄肥或生物堆肥45~75噸/公頃。有條件的可使用有機復合肥作種肥,使用量為1500千克/公頃。方法是在移栽或播種前溝施或穴施,施肥深度以5~10厘米為宜。
③巧施追肥。結(jié)合澆水培土等進行土壤追肥,主要是使用人糞尿及生物肥等。也可進行葉面噴施,在生長期選取生物有機葉面肥,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對于種植密度大、根系淺的蔬菜可采用鋪肥追肥方式,當蔬菜長至3-4葉時,將經(jīng)過晾干制細的肥料均勻撒到菜地內(nèi),并及時澆水。對于種植行根較大、根系較集中的蔬菜,可開溝條施肥,開溝時不要不要傷斷根系,用土蓋好后及時澆水。注意施肥時應根據(jù)肥料特點及不同的土壤性質(zhì)、不同的蔬菜種類和不同的生長發(fā)育期靈活搭配。
四、有機蔬菜的種植?
主要是通過使用有機肥進行施種農(nóng)作物栽培,采取配套栽培技術(shù),實輪作抪培,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栽培,地膜覆益,合理蜜棋,通風,采光等綜合技術(shù),生產(chǎn)種植有機蔬萊,水果的種植,就是有機種植。
五、怎么種植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種植需要技巧和時間投入有機蔬菜的種植需要注意環(huán)保、無公害等多個方面,需要投入時間和心思通常需要進行肥料、土壤、栽培和防治等各個方面的細致把控,以確保產(chǎn)出的蔬菜更加健康安全,符合有機蔬菜的標準為了種植出更好的有機蔬菜,可以嘗試不同的種植方法和技巧,如畜禽糞肥、堆肥、培肥等,并要注意正確使用鉀、氮、磷等肥料來為蔬菜提供養(yǎng)分此外,建議在種植過程中注意防治蟲害、病害等問題,以保障有機蔬菜的安全
六、蔓荊子的種植技術(shù)要點?
蔓荊子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力較強,可選擇在海灘、湖畔、河岸等背風向陽處種植,宜選擇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種植。在冬初時將其翻地,到了翌年春季3-4月時再翻耕一次,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2000公斤做基肥,耙細整平后期120厘米寬的高畦。
2、繁殖方法
蔓荊子可以采用播種、扦插、壓條以及分株等繁殖方法,但是生產(chǎn)時以扦插繁殖為主。扦插繁殖春秋兩季皆可扦插,在3月后9月時,剪取生長健壯植株上的一兩生的健壯枝條,取其中段,將其剪取20-30cm的插穗,要求插穗上要有2-3個節(jié)。將插穗按株行距6×15cm插入土壤中,扦插后要經(jīng)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春季扦插秋季可定植。
3、田間管理
在定植后要澆水2-3次,以提高成活率,在移栽1-2年后,要結(jié)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一次在早春萌發(fā)是,第二次在生長旺季時,第三次在封凍前,每次每畝施入1000-1500公斤的腐熟農(nóng)家肥。而移栽3-4年,為了促使植株快速生長,這時宜施用速效肥,同樣追肥2-3次,每次施入腐熟廄肥1000公斤、磷酸二氫銨30公斤或過磷酸鈣25公斤。
4、病蟲害
蔓荊子的主要病害有煙霉病和葉斑病,它們都會危害蔓荊子的葉片,使植株的枝葉失去功能,影響到生長發(fā)育,以致植株停止生長,可用波爾多液、代森鋅、百菌清、速克靈等藥劑噴灑防治。而蟲害主要是刺氈蚧殼蟲,它的繁殖力極強,會吸取莖枝和葉片的枝葉,導致植株脫水枯焦,可用化學藥劑、人工捕殺以及天敵等方法防治。
七、蔬菜冬季管理技術(shù)要點?
一、大棚蔬菜,要檢查和加固棚室,防止大風毀壞棚膜,使設施蔬菜受凍。
二、加強水分管理,及時清溝排漬,降低菜田濕度。
三、加強通風見光管理。大棚蔬菜在晴天中午前后應適當通風見光,秧苗移栽前要進行煉苗,并選擇在冷尾暖頭的晴天上午定植。
四、注意防治病害。根據(jù)地塊種植蔬菜品種主要病害做好防治工作。若有病害發(fā)生要及時拔除病株,對癥打藥。
五是增施鉀肥來提高抗倒伏、抗寒能力,推廣配方施肥,提高蔬菜作物的抗寒能力。
八、馬鈴薯種植技術(shù)要點?
1、選擇田土:馬鈴薯適應性強,對土壤的要求主要是疏松,因為馬鈴薯生長期間根系耗氧量較其它作物大得多(塊莖形成期耗氧量比一般作物大5~100倍),另外塊莖膨大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氣,對土壤酸堿性要求不嚴,PH5.0~8.0范圍均可。因此應選擇地勢較高、土壤疏松、土層深厚、排灌方便、肥沃的沙土或壤土為宜。我區(qū)大部分地方均可種植。
2、選用優(yōu)良品種。應選用早熟、高產(chǎn)、抗病的脫毒品種。種薯要求薯形整齊,大小適中,表皮光滑細嫩,芽根鮮明,薯塊完整,無病蟲害,無凍傷的壯齡薯,大小以25~50g為宜。
3、種子處理。先將種薯放在陽光下曬2-3天,每天3-4小時,去除病薯、壞薯。提倡采用整薯播種,大的種薯應進行切塊,切塊種薯不應小于50克,一般薯塊重量20-25克,每個切塊應帶有1-2個芽眼,并將切好的種塊放在陽光下晾曬,然后用草木灰加入4—8%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均勻拌種,促進切口愈合并消毒。
4、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深翻20~625px,早春淺耕,應做到無大的土塊,草莖、根茬,上虛下實。馬鈴薯對氮、磷、鉀養(yǎng)分的吸收比例為2.5:1:4.5,以鉀素的吸收量最多,鉀素的供給主要依靠有機肥,因此播前結(jié)合整地畝施優(yōu)質(zhì)腐熟農(nóng)家肥3000~4000千克,磷酸二銨25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15公斤、硫酸鋅1-1.5公斤或碳銨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
5、適期播種:一般在3月上中旬當?shù)?50px地溫穩(wěn)定在3-5℃時即可播種,然后用地膜覆蓋畦面,用細土壓實地膜四周,每間隔2—3米壓一土塊,防止風吹壞地膜,影響保溫效果。
6、科學放苗:當幼苗長出1—2片葉,無寒潮來臨時,即可放苗。方法是對準幼苗的地方將地膜劃一個十字形口把幼苗引出膜外,然后抓一把細土封嚴幼苗周圍地膜,以利保溫保墑。放苗應選晴天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后,陰天可全天放苗。
7、肥水運籌:馬鈴薯的生長特點是地上莖葉和地下塊莖同時生長,為達到高產(chǎn)目的,應按照控氮、重鉀、補磷的施肥原則,做到控上促下,保證產(chǎn)量。齊苗后及時中耕除草,根據(jù)長勢追肥?,F(xiàn)蕾開花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微肥1-2次,以補充磷肥、鉀肥及微量元素,當花蕾已形成,花序抽出時,應及時摘除,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改變養(yǎng)分分配,促進薯塊膨大,并結(jié)合中耕除草及時培土。
8、病蟲防治:馬鈴薯病蟲害主要有:晚疫病、蠐螬、螻蛄、小地老虎、二十八星瓢蟲等。晚疫病在發(fā)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面噴霧2-3次。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每畝用3%甲拌磷顆粒劑2-3公斤,按藥土比例1:10的比例配制成毒土均勻撒在土壤表面,整地時施入。二十八星瓢蟲,在幼蟲期每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毫升兌水30-40公斤噴霧。
9、促控結(jié)合:當馬鈴薯地上部分生長過旺時,就會影響到地下塊莖的膨大,應注意控制地上部分瘋長。每畝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50-80g,兌水45公斤均勻葉面噴霧。
10、適時收獲。為了實現(xiàn)地膜馬鈴薯增產(chǎn)增收,要針對不同栽培目的,適時收獲。作為蔬菜進行銷售的田塊,要抓住上市早,價值高的時機,開花后及早收獲出售,雖然產(chǎn)量低,但產(chǎn)值高。其它用途的馬鈴薯等完全成熟后收獲,這樣能獲得最高產(chǎn)量。
九、防風種植技術(shù)要點?
??1.選地整地
??防風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但應選擇地勢高燥的向陽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最適宜。粘土、澇洼、酸性大或重鹽堿地不宜栽種。防風為深根植物,二年生根長可達50-70cm。因此在秋天要求對土地進行深翻達40cm以上,早春整平耙細并拾凈根茬和雜物,為防風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chǔ)條件。同時必須施足基肥以滿足多年生防風生長發(fā)育對營養(yǎng)成分的需要,每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3000-4000千克,加入過磷酸鈣20-30千克或磷酸二銨8-10千克。最適在秋天深翻前施入地表面然后翻入耕層。最遲要在整地作畦前施入。
防風怎么種?防風種植技術(shù)
??2.繁殖方法
??防風可采用種子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繁殖。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現(xiàn)第一年育苗第二年春季移栽的方法,既節(jié)省種子又便于集中管理,還可節(jié)約用地的多方面效果。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用根段繁殖。截取5cm長的根段,早春開溝栽植根段。每畝用種栽根段35-40千克。栽后覆土澆水保墑。
??3.田間管理
??(1)間苗:苗高5cm時按株距7cm間苗;苗高10-13cm時按13-16cm株距定苗。
??(2)除草并培土:6月前需進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間清潔。植株封行時先摘除老葉后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入冬時結(jié)合清理場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3)追肥:每年6月上旬或8月下旬需各追肥1次,用人糞尿、過磷酸鈣或堆肥開溝施于行間。
??(4)摘薹:2年以上植株除用以留種的外都要及時摘薹。
??(5)排灌:在播種或栽種后到出苗前的時期內(nèi)應保持土壤濕潤。防風抗旱力強多不需澆灌,雨季注意及時排水以防積水爛根。
??4.病蟲害防治
??(1)白粉?。合那锛緸楹?,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施磷鉀肥、注意通風透光;發(fā)病時以50%托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
??(2)黃翅茴香螟:現(xiàn)蕾開花時發(fā)生,為害花蕾及果實。防治方法: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BT乳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3)黃鳳蝶:5月始為害,幼蟲咬食葉、花蕾。防治方法:人工捕殺;在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
防風怎么種?防風種植技術(shù)
??5、采收加工
??(1)采收
??防風一般在栽種2-3年的10月上旬采挖;春季根插的防風生長好的當年秋季即可采收。防風根部深入較深嫩脆易斷,采收時應從畦或壟的一端開始,利用深挖機或長齒釵從一側(cè)依次挖出抖凈泥土。摘去葉及葉殘基洗凈。
??(2)加工
??將除去莖葉的根放到曬場上晾干,曬至半干去掉須毛,按根的粗細分級,扎成1kg的小捆,曬干即可。每畝產(chǎn)干貨150-200kg折干率30%。有條件的可采取45℃烘干至含水量10%左右,其有效成分含量高于曬干加工處理的防風。
??
十、種植有機蔬菜怎樣除蟲?
介紹六種生態(tài)治蟲法,治蟲效果好又環(huán)保,讓你吃上放心菜。
第一,蒜汁除蟲法。當青菜發(fā)生幼蟲后,將蒜米搗碎成泥,按照1:5的比例兌水過濾,在每天下午約五點種噴霧青菜,蟲子危害青菜的時間一般在天黑以后,這時噴霧對殺蟲有明顯的效果。
第二,草木灰水驅(qū)蟲。草木灰屬于堿性物質(zhì),直接殺蟲的效果并不明顯,但去趕蟲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具體方法是,用干草木灰兌水攪勻過濾后,噴到菜上,將菜葉菜梗噴濕噴勻噴流水,當菜青蟲、田螺等蟲子接觸到堿性的草木灰水,受到堿性的刺激,馬上“滾蛋”,減輕其危害。
第三,絲瓜汁
防蟲法。將新鮮絲瓜搗碎打爛,兌適量的水過濾噴霧青菜,也有較好的防蟲效果。
第四,糖醋液誘蟲法。按照糖、醋、水、酒分別為3:4:2:1的比例,調(diào)制成糖醋液,將塑料瓶從瓶口到瓶肩的位置割開一大洞,裝少瓶糖醋液懸掛在菜地中間或周圍,對飛蟲進行有效的誘殺。
第五,粘蟲球或粘蟲板誘殺法。到農(nóng)資市場或農(nóng)資門市買些粘蟲球或粘蟲板來,懸掛在在菜地周圍或中間,誘殺害蟲。
第六,殺蟲燈殺蟲法。就是采用在菜地邊安裝或懸掛太陽能殺蟲燈,來誘殺菜地害蟲,達到防蟲治蟲的效果。
以上這幾種方法,用來防治菜地蟲害,避免了化學農(nóng)藥帶來農(nóng)殘的風險,既簡單易行,又經(jīng)濟環(huán)保。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