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有人工養(yǎng)殖的嗎(白鱘能活多久)
1. 白鱘能活多久
1.科屬不同
白鱘是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鱘形目鱘亞目匙吻鱘科白鱘屬。 中華鱘是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鱘形目鱘亞目鱘科白鱘屬。
2.形態(tài)特征不同
白鱘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它是體形最大的淡水魚類之一,因體色較淺而得名。背部淺紫灰色、腹部及各鰭略呈白粉色。身體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后部略側(cè)扁。
中華鱘體長形,兩端尖細,背部狹,腹部平直。頭呈長三角形。吻尖長。鼻孔大,兩鼻孔位眼前方。噴水孔裂縫狀。眼小,橢圓形,位于頭后半部。眼間隔寬??谙挛?,橫裂,凸出,能伸縮。唇不發(fā)達,有細小乳突。體色在側(cè)骨板以上為青灰、灰褐或灰黃色,側(cè)骨板以下逐步由淺灰過渡到黃白色;腹部為乳白色。各鰭呈灰色而有淺邊。
白鱘和中華鱘在形態(tài)特征上最大的不同就是身體呈梭形,前部稍平扁,中段粗壯,后部略側(cè)扁。體上及頭部均裸露,沒有骨板被覆,上下頜上具有細牙齒。它的體形也很奇特,身體呈長梭形,前部平扁,后部稍側(cè)扁。頭部的長度超過體長的一半。吻部長而尖,像一把鋒利的長劍,伸出于頭的前端。
3. 棲息環(huán)境不同
白鱘為半溯河洄游性魚類。棲息于長江干流的中下游,也可在河口咸淡水水域成活,偶亦進入沿江大型湖泊中,大的個體多棲息于干流的深水河槽,善于游泳,常游弋于長江各江段廣闊的水層中;幼魚則常到支流、港道、甚至長江口的半咸水區(qū)覓食。
中華鱘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是底層魚類,具有洄游性或半洄游性。春夏季5-6月間喜群集于河口,秋季上溯而至江河之上游。古有:“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其居也在堆石湍流之間”。
4. 生活習性不同
白鱘為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和幼魚均以魚類為主食,亦食少量的蝦、蟹等動物。白鱘同時還是一種大型的魚類。
中華鱘形態(tài)威猛,個體碩大,壽命較長,最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最大、壽命最長的魚。
5. 分布范圍不同
白鱘原來分布在海河到錢塘江之間的各大河流,現(xiàn)在主要在長江流域,以及黃海、渤海和東海等近海海域。
中華鱘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2. 白鱘活體
假的,長江白鱘已經(jīng)滅絕了,就是一只都沒有了,從此這種生物就從地球上消失了。
長江白鱘沒有留種,在2022年7月21日晚,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正式宣布,長江白鱘滅絕,同時宣布長江鱘已經(jīng)野外滅絕。
長江白鱘被譽為“淡水魚王”,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它們本應該在長江中自由的繁衍生息,但遺憾的是,人們最后發(fā)現(xiàn)白鱘的活體是在2003年的1月份,距今已經(jīng)過去了將近二十年。
3. 白鱘壽命多長
據(jù)報道,生活在里海和黑海里的歐鰉,體重可達1500千克,壽命高于100年;而我國長江里的白鱘,壽命也接近100年。很多小型魚類,如淡水里的魚假虎魚、青魚將、銀魚,壽命只有一年左右。
盡管魚類的壽命種間差異很大,但絕大多數(shù)魚的壽命集中在2~20年之間,其中又有60%集中在5~20年,能活到30年以上的魚類不會超過10%,而2年以下的也只有5%。
4. 白鱘還能復活嗎
長江白鱘沒有圈養(yǎng)的。
因為這種古老魚類不容易養(yǎng)活,沒有掌握人工繁殖、飼養(yǎng)技術(shù)。據(jù)我國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chǎn)研究所科學家表示,野生長江白鱘一直沒有人工養(yǎng)殖成功的案例,此前因缺乏技術(shù)、硬件條件,人工養(yǎng)殖的白鱘其存活時間最長只有29天。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白鱘的分布區(qū)在逐漸縮小,數(shù)量也在逐年減少,且個體也越來越小,目前我國已具備相關(guān)的養(yǎng)殖條件,但卻再沒有捕獲過活體長江白鱘。
5. 白鱘有養(yǎng)殖的嗎
白鱘可能有復活的希望,不過具體要看官方公布的信息為準。
目前白鱘是否真正滅絕,還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
匙吻鱘科魚類最早出現(xiàn)于白堊紀(距今一億多年)。古地質(zhì)上由于第四紀冰期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劇烈變化,使原來比較廣泛分布的匙吻鱘科魚類在很多地方消失了。白鱘這一刼后余生的孑遺動物,在科學研究上顯得極為珍貴;加之現(xiàn)存的種群數(shù)量極少。
為此,國務(wù)院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于1983年和1987年兩次發(fā)布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將其列為一類重點保護的珍貴稀有動物。雖然科學研究部門正著手進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沒能大量人工養(yǎng)殖之前,還須嚴格禁止捕殺親、幼魚,大力提倡幼鱘還江,以保護和拯救此珍稀瀕危物種。
6. 白鱘兇猛嗎
1、亞馬遜鯰魚
亞馬遜鯰魚生長可超過4米左右,總量可達到200公斤以上,在嘴上長滿著十分鋒利無比的牙齒,能輕松將人類的手指咬掉,所以是一種十分兇猛的大型淡水魚。它主要生活在亞馬遜一帶,因體積非常大人類一般很難控制到它。
2、白鱘
白鱘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其體長一般為2-3米,最長為7.5米,體重為200-300千克,體長梭形,上下頜均具尖細的齒,吻部由前到后逐漸變寬。在捕食上主要以成魚和幼魚為主,是一種大型兇猛淡水魚類,素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3、大頭魚
大頭魚具有巨大的鱗片,長有肥厚的嘴唇,可用來吸食小魚、蝦蟹和石質(zhì)河底上的其它生物。大頭魚還長有堅硬的有力的大咽齒,能夠嚼碎魚和蝦蟹甚至大號魚鉤。
4、尼羅河鱸魚
尼羅河鱸魚是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最長可達到2米,重達200公斤,通體為銀色,略帶淡藍色,黑黑的眼睛,外圈為鮮黃色。這種魚是十分兇猛的捕食著,能將自己同類、魚類、甲殼類和昆蟲為食。
5、巨骨舌魚
巨骨舌魚主要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熱帶叢林中,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魚類。其體長可達到2-6米,重可達到100千克,體型十分巨大。顏色為灰綠色,背部為顏色比較深,腹部顏色比較淡。在食物方面主要以小魚為主,偶爾也會捕食小鱷魚。
7. 白鱘有多大
很大,有“水中老虎”之稱。
白鱘又稱中華匙吻鱘,是一種最大體長可達7.5米的淡水魚。它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實力一點也不遜色于亞馬遜鲇魚,現(xiàn)在屬于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現(xiàn)在面臨瀕危。這也是一種比較兇猛的淡水魚,力氣也很大。屬于淡水魚類第二兇猛的淡水魚,。
8. 白鱘可以長多大
大概4斤重左右
1條中華鱘的重量大約為4斤左右,中華鱘是鱘形目中,唯一跨過北回歸線的種類,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西海岸以南的沿海地區(qū)和各大江河,我國長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它水系,比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都偶有出現(xiàn),其中以長江出產(chǎn)較多。
在海鮮市場人工養(yǎng)殖鮮活的中華鱘,市場價格在25元/斤左右,如果是死了的中華鱘,市場價格在15-20元/斤之間。 一條中華鱘的重量大約為4斤左右,中華鱘形態(tài)比較威猛,個體碩大,壽命非常長,較長命者可達40歲,是淡水魚類中個體較大、壽命較長的魚類
9. 白鱘能活多久壽命
1,龍魚
龍魚是個古老的魚種,一般情況下可以存活三十多年,野生龍魚壽命要長的多,大約百年以上。常見的銀龍魚,壽命大約五十年左右。
2,三湖慈鯛
近來收到市場的活躍的影響,三湖慈鯛漸漸的受到了很多魚友的喜愛,其艷麗的色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湖慈鯛在淡水魚里,算是壽命較長的,大約十多年
3,錦鯉
錦鯉是種冷水魚,抵抗力非常強大,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力也相對較大,整體壽命據(jù)說超百年是沒有問題的
10. 白鱘還有人工飼養(yǎng)的嗎
對。
在白鱘滅絕之前,沒有人工繁殖白鱘的成功案例,其所有繁殖皆為自然繁殖。白鱘的初次性成熟年齡較遲,雄魚為5~6齡,雌魚為7~8齡。親魚每年2~3月順著長江逆流而上至四川省瀘州以上,找到水流速度約0.49米/秒、水深10米以內(nèi)、底質(zhì)多為巖石或鵝卵石的河段產(chǎn)卵。7~15齡雌性白鱘的懷卵總數(shù)為17.8萬~78.8萬粒(平均為35.9萬粒),卵黑色,沉性,卵徑約2.7mm,產(chǎn)卵水溫為18~20℃,隨水漂流發(fā)育,待幼鱘孵化后,它會集群往下游遷移,不斷生長,最終逐漸分散開,進入長江各支流、湖泊,甚至到長江口附近覓食育肥。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