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圣女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怎樣管理才可以高產 百家號
注重圣女果的品質,就要重視有機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用量。每畝施腐熟堆廄肥2500公斤,或人畜糞2000公斤或菜餅100公斤,復合肥3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作基肥,通過水分管理來調節(jié)長勢。在采收前果時,每采收2-3蓬果實,依生長勢強弱,追施液肥2-3次,但要適量增施鉀肥。 圣女果屬于連續(xù)開花結果的蔬菜作物,進入花期后,澆水要掌握見濕見干的原則(指澆水時一次澆透,然后等到土壤快干透時再澆第二次水,它的作用是防止?jié)菜^多導致爛根和潮濕引起的病蟲害),不可多澆,也不可干旱,否則會引起落花落果及生理裂果。 有限生長的品種,盡量促其長勢,一直在上部留2個強側枝,使其向上生長,注意葉數和果數的平衡,如生長過弱,可摘除部分花蕾,無限生長型的不以早熟為目標,可雙桿整枝,因種子價格較高。但生產上多行單干整枝。為達到提高品質、增強光照、促進通氣、防止病害的目的,可摘除采收完畢果穗以下的老葉。
大棚西紅柿怎樣管理
在種植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依據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環(huán)境養(yǎng)分供應,適當減少氮磷化肥的用量。
老菜棚注意多施含秸稈多的堆肥,少施雞糞、鴨糞等禽類糞肥,這樣可以恢復地力,補充棚內二氧化碳,對除鹽、減輕連作障礙等也有好處。
早春溫度低,土壤養(yǎng)分供應慢,前期追肥要跟上,5月份以后減少氮肥追肥,增加鉀肥的使用;初秋溫度高,土壤有機養(yǎng)分供應能力強,以控為主,不要追肥。
推薦施肥應與合理灌溉緊密結合,建議采用膜下溝灌、滴灌等,每次每畝灌溉不超過30平方米,沙土不超過22平方米。
對于越冬長茬的番茄,利用夏季休閑可以種植甜玉米,做到合理輪作,克服連作障礙。
管理:
一、溫度管理
1、定植——坐果初期(10月上旬至12月中旬):定植到緩苗期一般不通風。為促進緩苗,白天要保持較高溫度,一般在25-30℃,若白天溫度過高,則應適當短時間通風降溫。緩苗后,白天應逐漸放風降溫,夜間溫度過低時,應在下午及早封閉風口,傍晚要及時蓋草苫。白天可控制在20-25℃,夜間15-16℃。
2、冬季寒冷階段(12月下旬至2月上旬):由于冬暖大棚是不加溫的設施,保溫能力有限,而這段時期外界氣溫最低,低溫是主要的障礙因素,因此這個階段的溫度管理應以保溫為主,要想盡辦法盡量提高棚內溫度,草苫要早揭早蓋。每天早8:00-8:30揭草苫,早揭草苫使陽光盡早進入棚內,提升棚溫;每天下午4:00左右蓋草苫,早蓋草苫有利于維持夜間溫度,使夜間溫度不至于降的過低。這段時間要減少放風量,縮短放風時間,但要堅持放風,因為放風的作用不只是調節(jié)溫度,還有通風換氣,補充二氧化碳,排濕降濕的作用。此時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5-16℃,利于果實發(fā)育著色。為提高棚溫,此階段可在大棚入口處沿后排立柱掛一副舊薄膜作為擋風幕,防止寒風由入口處直接沖入,再就是在草苫上加一層塑料膜,這是個很有效的保溫措施。
3、天氣逐漸變暖階段(2月中旬至4月中旬):隨著天氣回暖,外界氣溫逐漸升高,大棚內溫光條件有了明顯改善,這個期間溫度逐漸升高,管理要由前一階段的保溫管理改為調節(jié)溫度,并且這一階段病害開始加重發(fā)生。晴天可適當提前開放風口,增強通風換氣,降低濕度,不要等到棚內溫度達30℃時突然放風,這樣會造成莖葉的傷害,夜間溫度保持在15℃左右,利于果實生長,夜溫過低造成生長不良,夜溫過高植株旺長,影響果實生長。草苫要早揭適當晚蓋,逐漸加大通風來嚴格控制好晝夜溫度,降低濕度。白天22-28℃ ,夜間13-15℃,保持10℃左右的晝夜溫差。利于果實膨大和著色。
4、天氣轉熱階段的管理(4月中旬至6月):隨著天氣轉熱,氣溫升高,外界最低溫度12℃以上后,放風口晝夜開放,后期草苫也全部撤除。溫度控制在白天22-28℃ ,夜間13-15℃。
二、光照管理
管理的重點是使冬暖大棚進入更多的光量并使進入棚內的光合理分布,使植株獲得更多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更多養(yǎng)分。為此①草苫要早揭晚蓋,早晨陽光灑滿棚面時就及時將草苫拉開,確保棚內早見光,延長光照時間。傍晚落日前蓋上。②拉開草苫后,要經常擦棚膜,把膜上吸附的灰塵和草苫上落下的碎草掃凈,提高棚膜的透光率,增強光照。③陰雨天也要揭開草苫透光。
三、水分管理
1、定植——第一花序開花:在定植后,澆足定植水的基礎上,緩苗期和緩苗后要控制澆水,直到第一穗花開花之前不要輕易澆水,以防止旺長、防落花,干旱時也要少澆水,以促進開花、坐果,防止落花。
2、從第一花序開花到第三花序開花之間,應嚴格控制澆水,以促進根系向土壤深層發(fā)展,除非中午生長點萎焉,才可順溝澆小水,這段時間若水分過多,植株易徒長、旺長,造成落花,不易坐果。
3、當第三花序開花后,第一穗果進入膨大期,這時開始澆水,水量要足,但也不要大水漫灌,要膜下澆水。充足的水分不僅可以保證莖葉的正常生長,而且對果實的發(fā)育有促進作用,可促進果實膨大。
4、嚴寒季節(jié)(12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這個階段氣溫低、光照弱,植株生長和果實生長都較緩慢,必須適當控制澆水。
5、2月中旬后轉暖階段:氣溫逐漸升高,植株、果實生長加快,需水量也漸漸增加,要選晴天上午澆水,逐漸增加澆水次數,春季大約15-20日澆一次水,但要掌握“澆果不澆花”的原則,以防降低坐果率。
四、追肥
1、定植后采收前,應重點以澆水和溫度管理來調控底肥的肥效,盡量不追肥。
2、果實開始采收時,進行一次大追肥,一般二銨、尿素和硝酸鉀各10公斤,也可沖施液體肥15公斤。
3、2月中旬以后,生長加快,需肥增多,可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每次每畝用復合肥15公斤或沖施液體肥15公斤。
五、植株調整
1、整枝:對于無限生長的品種,多采用單干整枝和換頭整枝,采用最多的是單干整枝。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