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樹秋天移栽方法?
香樟樹秋天移栽方法?
一、選苗
要求苗木健壯,根系發(fā)達,木質部發(fā)白,根皮略成紅色,與木質部緊密相貼。若根系變黑,即使樹干呈綠色也可能早已死亡。作為行道樹應多選用實生苗或雄株,樹干較直,樹形一致,分枝點在3米左右的苗木。
二、栽植
種植土要選用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在1%至3%,透氣透水性能好的土壤??拥追湃敫斓挠袡C肥后再加入20厘米厚的熟土,使其充分混合,以免燒根。如果天氣干旱,把栽植坑灌滿水,水滲干后再栽植。香樟通常帶土球栽植。香樟深埋后不易發(fā)根,因此宜淺栽,通常以原苗木的根際線與地面相平或高出1厘米至2厘米為佳。
三、水肥管理
栽后5天至7天澆水,香樟樹成活后,無須經常灌水,香樟樹耐旱怕澇,陰雨天時要注意排澇。因為香樟樹的根部呼吸量大,要防止根系因土壤中水分過多缺少氧氣造成根系腐爛死亡。施肥在秋冬兩季,在樹冠外圍,用環(huán)狀施肥法或打洞的方法,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施后澆水。
四、修剪、中耕及病蟲害防治
香樟樹無需特殊修剪,移栽前可進行定干修剪,同時將過密枝、病蟲枝、傷殘枝及枯死枝剪除。在其生長過程中,因生長緩慢,一般不修剪。
在養(yǎng)護過程中需及時中耕鋤草,減少雜草,有利于樹木生長,同時改善土壤的通氣條件,促進根系生長,萌發(fā)新根。
香樟樹的病蟲害很少,當年生苗或新移栽的苗,莖基部易灼傷而使病菌侵入,雨后易發(fā)生腐爛病。
香樟樹栽培簡單,管理粗放,是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
香樟樹怎么移栽成活率最高?
香樟大樹移栽的最佳時間為萌芽期,即清明前后10~15天。香樟大樹的移植方法:截干法:截干法移栽,通常適用于胸徑10厘米以上的香樟大樹,由于其常年在原地生長,根系分布較廣而深,樹冠冠幅大,不易移栽。為適于移栽并確保成活率,減少樹冠養(yǎng)分的消耗,一般采用截干進行移栽,其優(yōu)點是:
(1)可以控制樹枝的分枝高度。
(2)吊裝、運輸方便。
(3)降低樹葉的水分及養(yǎng)分的消耗,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缺點是:近期綠化效果差,一般需要兩年以上才能形成冠幅。斷根縮冠法:斷根縮冠法移栽是計劃要移栽的香樟大樹在原地進行斷根縮冠。修剪時保持樹形基本骨架,斷根范圍為樹干地徑的5倍,將粗根鋸斷,在根部噴灑0.1%萘乙酸,然后覆土。兩年后根據(jù)需要進行移栽。
其優(yōu)點是:
(1)移栽成活率高,樹木恢復生長快。
(2)綠化效果也較好。缺點是:周期長,投入費用較高。帶冠移栽法:帶冠移栽法基本上是保持原有樹冠進行移栽,往往是為了立竿見影的景觀和特定的要求必須帶冠移栽。移栽時技術難度較高,特別是胸徑15厘米以上的大樹必須要用起吊設備。在起挖前應進行樹冠重剪,去除弱枝,保留50%的樹葉,減少水分和養(yǎng)分的蒸騰散失,土球的直徑為樹干地徑的8倍以上,然后進行土球包扎移栽。
香樟大樹移栽的技術措施:
1、植前根部噴施0.1%萘乙酸或生根粉,以促進新根生長。
2、傷口修復、防止腐爛,可用0.1%萘乙酸和羊毛酯混合物涂抹傷口。
3、樹穴底部施腐熟有機肥,穴內換疏松的土壤,以補充養(yǎng)分。
4、種植時寧淺勿深,根據(jù)地下水位的情況,以土球露地表1/2-1/4為宜,過深則易爛根。
5、灌水、覆膜。應用細土使與土球貼實,澆大水,然后在根部地表覆膜,防止水分的蒸發(fā)或過多的水分滲入根部,造成爛根。
6、繞干、纏膜。用草繩進行繞干,然后澆濕、澆透,再用薄膜繞干,這樣既可保持樹干濕潤,又可防止樹干水分蒸發(fā)和太陽灼傷樹皮。但切忌草繩腐爛而燒傷樹皮。
7、樹冠噴霧,補充葉面水分。對帶冠的大樹,可在樹冠頂安裝噴淋裝置,晴天進行葉面噴霧。
8、搭遮光棚,對帶冠移栽的大樹,考慮到葉面水分蒸發(fā)量過大,搭遮光棚,降低光照強度,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9、葉面施肥,補充根部養(yǎng)分。待新葉萌發(fā)革質化后用0.1%濃度尿素進行葉面噴施,以補充根部養(yǎng)分的不足,同時有利于新葉的生長。注冊外資公司但切忌秋天噴施。
10、整形修剪。待新枝萌發(fā)后,進行整形修剪,剪除弱枝、保留粗壯枝、培育新枝,對于樹干上萌發(fā)的不定芽要即時抹除。
上述香樟大樹移栽的技術措施要點要根據(jù)實際情況,辯證使用,也可用于其它樹種的大樹移栽,但是必須依據(jù)不同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合理使用??傊?,為確保大樹移栽的成活率,還是要落實“三分栽、七分養(yǎng)”的原則。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