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花種植方法?
大蒜花種植方法?
種植大蒜種大蒜的方法如下:
1.將大蒜種在泥土里,蒜頭向下,埋在土里三到五厘米深,然后再用泥土覆蓋。土壤要施足肥料,每畝500公斤的家畜糞便肥料。栽種時,兩棵的間距要保持在5厘米左右,而且要澆足夠的水,這樣才能讓大蒜的幼苗快速成長。
2.及時進行施肥和除草。如果發(fā)現(xiàn)大蒜的莖干已經發(fā)黃,垂下,你就可以給它施些肥料,使它恢復活力。而且要定期地把雜草除掉,以免其它的野草奪走了它的養(yǎng)分。
3.大蒜播種后要及時補充水分,這樣可以促進發(fā)芽,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外界太過干燥,要及時的補充水分,但是要避免過量的澆水,以免影響到大蒜的根系,在蒜頭膨大期,一定要保證足夠的水分,但是要在陽光下保持一定的通風。
?
一、播種前的準備
選取健康飽滿的蒜瓣,用溫水浸泡12個小時左右,如果蒜瓣已經發(fā)芽了,那樣浸泡5、6個小時也可以。將浸泡好的蒜瓣撈出,輕輕地切去蒜瓣底部的莖盤,然后小心的剝去蒜瓣的外表皮,注意觀察蒜瓣是否有腐爛的位置,有的話就要切去或是放棄這個蒜瓣。
二、播種方法
準備好合適的花盆,在花盆中加入適量的營養(yǎng)土,然后將土壤中間推出一個圓形,將蒜瓣的頭朝上放在進去,要一個一個緊靠著排列在一起,將蒜瓣圍成一個圓形的樣子,蒜瓣周圍要用土壤掩蓋住。然后澆透水,要一直保持土壤的濕潤,注意給它充足的陽光照射。
如何種植大蒜
一、家庭種植:
1、把大蒜的皮都扒開,最好不要把蒜扒破口,扒破了也局悉能種。如果蒜不好扒,把蒜放水里泡幾分
鐘,拿出來干了后直接一搓皮就掉了。
2、然后把大蒜頭向上腳插在土里,在倒水,土選擇園土就,最好先倒水,再插蒜,這樣能固定它。
3、注意兩個蒜之間隔一個蒜的距離,保證以后長新蒜的時候不太擠。大蒜不用特意照顧,適當施點
肥能長得好些,以后長的蒜會更大。
二、大棚種植:
1、選好時間,選好種子
大蒜的種植,時間大致在白露,這時玉米已經收獲,不影響秋收,并且溫度已經降低,能滿足大蒜
對清涼低溫需求。接著要選種子啦,種植大蒜可以用自留的蒜種,但是產量較低,建議選用高產的
優(yōu)良品種。
2、施底肥
種植大蒜,離不開合理的施肥,由于大蒜的根系比較淺,根毛比較短,所以施肥應該以基肥為主。
種前,每畝可以使用腐熟的糞肥三千公斤左右,混合三元復合肥五十公斤左右,這樣配比,基本可
以滿足越冬的需要。
3、整畦
撒底肥后,深翻土壤,可以整畦,不留大的土塊,用鋤頭拉出淺溝,種下蒜瓣,比較小的蒜瓣可以
挑出,保證出苗茁壯。播桐隱乎種后,及時澆水,噴灑除草劑,覆蓋地膜。覆蓋地膜,可以加速有機質的
腐熟,提高地溫,加快出苗速度。
4、田間管理
基肥充足的話,出苗后,基本不用管理。開春后,注意合理使用催苗肥,方法是每畝可以使用尿素
二十到三十公斤 ,促進大蒜的生長。在大蒜抽苔前,要合理使用磷鉀肥,其中可以每畝使用復合肥
二十到三十公斤。
5、防蟲防病
大蒜最好不要重茬,生長期注意合理控制氮肥使用,增加有機肥的使用,攜判可以提高大蒜的抗蟲抗病
能力。并注意使用多菌靈防病,辛硫磷顆粒防治地蛆。最后別忘了適時收獲。
擴展資料:
大蒜的生活習性:?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力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
照而冷涼的環(huán)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3、水分:喜濕怕旱?
4、土壤和營養(yǎng):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疏松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大蒜
蒜苗種植選苗
1、尋找蒜苗。你當然可以直接在雜貨店里買現(xiàn)成的來種植,但更好的辦法是去苗圃基地找在當?shù)亻L得好的蒜種,把蒜瓣或種子買回來。當然網購的選擇就更為廣泛了,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就告臘橘可以。有些品種抗壓力強,有些則比較耐寒。
2、在秋季或襪團者春季種植。如果你住在北方地區(qū),有嚴寒霜凍的天氣,那么最好就在秋天開始種植。因為這樣可以讓蒜更好地過冬,比起在春季種植的蒜,長出的蒜球也更為碩大,更為香濃可口。
3、挑選好種植的位置。選擇一個陽光充沛,土壤排水暢順的地方,用園藝耙子或者鋤頭挖一個10厘米深的洞,再把堆肥揉進土里,讓蒜苗長得更壯更健康。
蒜苗種植步驟
1、保護好根部。如果你在秋天種蒜,就要用15厘米(6英寸)長的稻草嚴嚴實實地圍著蒜苗,保護好根部,到春天就可以把它撤走了。
2、到了春天,就可以把長出來的花枝條剪掉。早春時節(jié),蒜苗破土而出,這時候要剪掉所有的花莖,因為它會搶去輸送給果實的營養(yǎng),如果不剪掉,最后只能結出瘦小的蒜。
3、要堅持灌溉。種植期間,每三到五天都要澆一次水,尤其是當你看到土壤變干的時候,就是提醒你應該要澆澆水了。
4、適時施肥除草。如果看到蒜苗的莖部變黃,耷拉下來,你可以適當施肥,讓其重獲生氣局模。還要經常除草,這樣其他雜草就不會搶去蒜苗的營養(yǎng)了。
拓展資料
在溫和的氣候里,可以在冬天種植蒜。
除非是強酸性土壤,否則不需要放石灰,理想土壤的PH值為5.5至6.7。
每棵植株需要相隔30厘米。
若想知道更多有關蒜的風干處理,請參看文章《如何種大蒜》。
參考資料:栽培技術-百度百科
大蒜是弦狀須根,吸水肥能力較弱,鱗莖又豎答在土壤中生長、膨大,所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的地塊栽培。栽培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耕翻曬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大蒜氮、磷、鉀三元素比例為1:0.25:0.9,需氮量最高。大蒜施肥依據(jù)收獲的對象不同方法也不同。
1、以蒜苗為收獲對象 播種前結合整地畝施1000—1500千克有機肥作基肥,當蒜苗出土后3.3—3.6厘米余和慧時開始追肥,以后每隔10—15天追腐熟人糞尿500—800千克棚伏,共追2—3次。
2、以蒜薹和蒜頭為收獲物 基肥畝施有機肥1000—1500千克、尿素2.5千克、過磷酸鈣20—25千克、草木灰50千克,追肥除幼苗期施用外,越冬前要再追施1次,第二年春暖后,要重施1次追肥,一般畝施尿素10—15千克。到蒜頭膨大后,不宜施過濃的糞肥。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產品出口的不斷增加,大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通過多年實踐,我們總結出了一套大蒜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主要技術要點有:
1 選擇優(yōu)良品種
生產蒜頭應選擇大頭少瓣、抽薹力弱、皮色潔白光亮、休眠期長、辣味濃香的品種,如蘇聯(lián)紅皮蒜、魯農大蒜;生產蒜薹可選擇出薹早、薹長而粗、易抽出的品種,如二水早等。
2 選地、整地與施肥
大圓衡蒜種植應選擇土質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pH值為7~8、排水良好的地塊。秋播蒜的前茬,以水稻、玉米、豆類、瓜類、高粱、馬鈴薯、棉花的茬口為主;大蒜忌連作,也不宜與洋蔥、韭菜等重茬連作。要求深耕細耙,整平畦面,排水良好。秋播蒜的地塊每畝施腐熟人糞肥或廄肥5000kg左右、餅肥100~150kg、尿素10~15kg、磷肥15~30kg、鉀肥30kg左右,或大蒜專用肥20~30kg,也可用三元復合肥。撤施均勻,然后立即耕地翻土20~30cm深,細耙2~3遍,使肥與耕層土充分混勻。做畦:一般做成畦寬100(間套作)~300cm,畦內裁5~15行蒜,行距20cm。同時挖好田內橫溝、縱溝和圍溝,做到排灌自如。
3 適期播種
山東播種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選育優(yōu)良品種和發(fā)育良好的蒜頭,播種前掰開蒜頭選無傷無病的好蒜瓣作種。按作種蒜瓣平均重4g計,每畝播種3萬棵,需用種瓣120kg,需用蒜頭150kg左右。不能及時播種的蒜瓣,要攤放在陰涼處。①一般采用開溝播種,溝深5~6cm,種瓣按株距要求直立插入溝底備睜松土中,播后摟平壟溝,使種瓣頂端埋入土下3~4cm。②播種密度,以培育大型蒜頭為主要目標時,宜每畝播種3萬~3.5萬棵,一般采用行距20cm、株距10cm為宜。播種后要壓實覆土,上實下松,然后澆水。
4 覆蓋地膜
播種、澆水、噴除草劑后立即覆蓋地膜。膜面要繃緊,膜四周壓入土中。由于地膜在畦面上繃得緊,蒜的芽尖就能頂破薄膜伸出膜面,個別頂不破的可用人工破膜引苗出膜。
5 生長期管理
萌芽期要求土壤水分充足,疏松透氣。幼苗期,晚秋要根據(jù)土質和墑情灌水1~2次,如果底肥偏少,還可順水沖入或結合行間中耕每畝施入復合肥10kg。12月份上凍前灌一次凍水,然后可在畦面蓋一層草糞或麥秸或玉米秸保墑、增溫。當大蒜生長到6~8片葉時花芽、鱗芽開始分化,此時氣溫已開始轉暖,大蒜進入返青期,應及時清除覆蓋物,并用二齒鉤進行中耕松土,蹲苗。早澆返青水并隨水每畝施入尿素10~15kg,隨后淺中耕保墑提高地溫。蒜薹伸長期及蒜頭膨大期,要保證畦面不干,視苗情適量追施一次速效肥,每畝施碳酸氫銨10~15kg或尿素5~10kg、鉀肥5kg左右。
6 及時收仿腔歲獲
6.1 蒜薹 蒜薹伸出葉鞘并頂端稍打小彎呈半圓形下垂時即可收獲。秋播的溫和區(qū)如山東采薹時間:早熟品種4月中旬前后,中晚熟品種在5月上旬。在取薹前5~7天停止?jié)菜?,于晴天上?0時后至下午3時前,蒜薹剛開始伸出葉鞘后,打小彎時用力猛上提。如果仍不能拔出,可以從假莖中部即倒數(shù)3~4葉處用針劃破把薹取出,采薹時要盡量保護好功能葉,尤其是最上部的1~2片葉片。
6.2 蒜頭 收獲期早熟品種在5月上中旬,中晚熟品種在6月上旬,以底葉枯黃、中部葉片開始落黃為成熟標志。收獲時先用鐵锨在蒜苗一邊輕輕一掘,然后即可用手拔出。起蒜后連根帶葉排開,蒜葉蓋著蒜頭,在陽光下曬干,爾后編辮掛貯藏或垛藏,遇雨要加蓋雨膜,以防雨淋。
栽培
大蒜為蔥屬二年生蔬菜。經栽培后,趁莖葉柔嫩時采收供食用稱為青蒜(大蒜葉)。青蒜喜歡冷凍氣候,但隨著出
青蒜
口和市場要求,夏季栽培青蒜成為增加經濟收入的一個新途徑?,F(xiàn)將其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環(huán)境要求
1.溫度:青蒜為耐寒性蔬菜。莖葉生長適溫為12~16℃,花莖和鱗莖發(fā)育適溫為15~20℃。
2.光照:青蒜為長日照作物,在長日照條件下開始花芽分化和鱗芽分化,并促進鱗莖的形成。
3.土壤:青蒜為淺根生作物,喜濕怕旱,喜有機肥,必須種植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獲得優(yōu)質高產。
播種期
在夏季栽培青蒜,應選擇耐熱及抗性強的品種。播種期一般在5~8月中旬,具體時間要依據(jù)海拔高度而定(一般在海拔600米以上較好)。山區(qū)夏季生產青蒜,海拔越高,溫度越低,對青蒜的發(fā)育越有利,而且產量較高,只是生育期長。
整地與播種
種植前,應選擇前作非大蒜或其他蔥蒜類的田塊。土質以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為宜。大蒜根系淺,吸收肥料能力較弱,種植前應施足有機肥。一般667平方米施腐熟堆肥2000~3000千克或腐熟的糞肥1500~2000千克、磷肥50千克,堆漚后作基肥。起高畦播種,規(guī)格為畦寬1.1~1.5米包溝,7~10行種植。
用于夏季青蒜生產的蒜種,一般是3~4月間采收的。由于蒜種有休眠性,故會影響發(fā)芽率,因此應早做準備。種蒜的選擇必須在同一品種中選桐謹跡擇蒜球大、蒜瓣大、堅實、無病蟲害者。如晌猛播種期在5~6月,新的蒜種(當年3~4月采收的)休眠不足,宜將蒜種經5~10℃低溫處理7~10天,在種植前再將蒜種浸水3~5小時,使蒜種膨脹,稍陰干后播種。這樣可促進發(fā)芽生長,提早20~30天收獲。播種規(guī)格采用行株距為13×6.5~10厘米,每667平方米需種150千克以上。播種時不能太深。播后要蓋草,以降溫保濕。
田間管理
1.施肥:生產青蒜要多施肥效長的有機肥,即下足基肥。當蒜葉長至7厘米長時,進行追肥。每隔5~7天追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2~3千克尿素加水800~1200千克施用。施用幾次后,可改用尿素加氯化鉀或復合肥,每6~7天施1次。每次施完肥后,再用清水淋1次。
2.水分管理: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以促進生長。如果土壤干燥,則發(fā)芽緩慢且不整齊。青蒜根部較耐濕,但田間積水時根部易腐爛,生長受抑制,嚴重時蒜葉變黃枯萎,因此應注意排清積水。灌水在栽培初期很重要,可促進發(fā)根和根群發(fā)育。天氣干燥時,5~7天灌水1次。
3.除草:由于栽植密度大,株行距很小,青蒜田人工除局并草相當費工,因此利用除草劑效果好且方便。使用方法為:蒜種下后,稍覆土,淋濕畦面,每667平方米用72%都爾乳油100毫升加水60升,均勻噴于畦面,再蓋上草。注意施藥前后土壤一定要保持濕潤狀態(tài),同時畦面表土不能翻動。
4.病蟲害防治:山區(qū)夏季青蒜反季節(jié)栽培,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黑斑病等,主要蟲害有薊馬、蚜蟲和紅蜘蛛等。病害防治:感染病毒病的病株應及早拔除,并注意防除蚜蟲和薊馬,以免傳染病毒,另可用1.5%植病靈1000倍液噴施。黑斑病發(fā)生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混合液噴施。薊馬可用20%康福多4000倍液噴殺。蚜蟲可用10%砒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殺。紅蜘蛛可用克螨特或螨克1500倍液噴殺。接近采收時,應慎用農藥。
采收
青蒜一般在播后60~80天為采收適期。采收較早,品質柔嫩,售價高,但產量低;采收過遲,則莖葉纖維多,品質差。具體采收標準,應根據(jù)出口和市場要求而定。采收青蒜宜在清晨或傍晚。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