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雞病有哪幾類?它們是怎么引起的?
一、常見雞病有哪幾類?它們是怎么引起的?
雞和其它動物一樣,由于受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常發(fā)生疾病。為了便于防治和研究這些疾病,通常按引起疾病的原因進行分類,它們是傳染病、寄生蟲病、中毒病、營養(yǎng)代謝病等。
(1)傳染病 傳染病是由致病性細菌、病毒、霉形體等微生物引起的。這類疾病的特點是具有明顯的傳染性,往往引起大批雞只發(fā)病和死亡,從而造成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致病性細菌引起的傳染病很多,如:雞白痢、雞巴氏桿菌病、雞大腸桿菌病、雞傳染性鼻炎、雞葡萄球菌病等。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如雞新城疫、雞馬立克氏病、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等。霉形體引起的疾病有敗血霉形體病。
(2)寄生蟲病 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稱為寄生蟲病,如球蟲病、組織滴蟲病、線蟲病、絳蟲病以及體表寄生的螨和虱。
(3)營養(yǎng)代謝病 營養(yǎng)代謝病是由于某些營養(yǎng)物質(zhì)、維生素、微量元素的使用不當或缺乏造成的疾病。如:維生素缺乏癥,微量元素缺乏癥等。
(4)中毒病 由有毒化學物質(zhì)、農(nóng)藥、霉菌毒素以及某些治療藥物使用不當引起的疾病稱中毒病。如:農(nóng)藥中毒、黃曲霉毒素中毒、磺胺類、痢特靈和喹乙醇藥物中毒等。
二、柴雞病了該如何治療
對雞的病毒性傳染病和部分細菌性傳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檢測制度化。雞病一旦發(fā)生,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
1.雞喉氣管炎。病毒唑、大青葉、鏈霉素配合應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雞,大青葉每只雞1毫升,鏈霉素每支注射10只雞,肌肉注射,每天2次,3~5天即愈。
2.雞痘??捎貌《眷`、VC、土霉素同時內(nèi)服,一般這三種藥物各一片,每天1次~2次,連服5天~7天即愈。
3.法氏囊炎。卵黃抗體,每只雞每次注射0.5毫升~1毫升,一般1次~2次即愈。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劑”,療效確實。
4.雞新城疫。可用雞新城疫I系疫苗大劑量噴霧,能有效地進行防治。噴霧時要注意雞的密度要大,霧滴要小。門窗封閉要嚴;噴后悶半小時,一般24小時癥狀減輕。病情不見好轉(zhuǎn)的再注射抗體0.5毫升~1毫升,3天~4天即可見效。
5.產(chǎn)蛋下降綜合癥。用“蜂安乳合劑”治療,5天~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1片、人參蜂王漿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達99%。
6.曲霉菌病。可用制曲霉菌素治療,每片0.5克,每片喂雞20只,連喂5天~7天,同時用紅霉素飲水。
7.大腸桿菌病??捎寐让顾睾椭Z氟沙星,每50公斤飼料各加100克,連喂3天~5天,即見好轉(zhuǎn)或治愈。也可用“百病清”口服液,每50公斤加250毫升,飲水2次~3次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
8.禽霍亂。用各種抗生素或磺胺藥都有效,常用的喹乙醇效果較好,也可用敵菌凈,以上藥物每公斤料用4片,連喂5片即愈。
9.葡萄球菌病。根據(jù)雞的個體大小,適量注射氨芐青霉素,每天2次,同時內(nèi)服痢特靈,每公斤料加4片,3天~5天即可見效。
10.球蟲病。用優(yōu)素精、青霉素或氟哌酸交替治療,效果較好,否則易產(chǎn)生抗藥性。每公斤料料用優(yōu)素精0.4克~1.0克,青霉素每只雞0.5萬~1萬單位,諾氟沙星每公斤料2克。
三、雞病怎么治療?
禽痘是有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常見的是雞痘和鴿痘。禽痘感染的自然宿主是雞和火雞,其它易感性較低。根據(jù)病變和癥狀的表現(xiàn),禽痘可分為皮膚性、白喉性和混合型。痘疹可發(fā)生于皮膚、口腔和咽喉部的粘膜。發(fā)生在皮膚的,稱為皮膚型;發(fā)生于口腔和喉部的,稱為白喉型;兩者兼有的,稱為混合型。此病廣泛流行世界各地,多為幼雞和幼鴿患病,白喉型和混合型病情嚴重,死亡率較高。皮膚型較緩和。
禽痘的病原是痘病毒。目前引起禽痘的病毒最少有四種類型:雞痘病毒;火雞痘病毒;鴿痘病毒;金絲雀痘病毒等。關于其它類型有鸚鵡痘病毒,和燕八哥痘病毒。自然條件下,每一型病毒只對同種宿主有致病性,各種禽痘病毒彼此之間在抗原上有一定的區(qū)別,但通過人工感染也可使異種宿主致病。
禽痘病毒是一種比較大的DNA病毒,呈磚型或長方形,大小平均為258nmX354nm.在患部皮膚或粘膜上皮細胞和感染雞胚的絨毛尿囊膜上皮細胞的胞漿內(nèi),見有包涵體,呈圓形或卵圓形。稱為原生小體,這就是禽痘的病原體。
本病幼雞易感性較大,病情嚴重,死亡率較高。但成雞在換羽和產(chǎn)蛋盛期及營養(yǎng)狀況不良的情況下易感造成發(fā)病和嚴重死亡。禽痘的傳染常通過健康家禽和病禽直接接觸而發(fā)生,脫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禽痘病毒散播的形式之一。通過損傷的皮膚和粘膜而感染,吸血昆蟲,特別蚊蟲吸允病雞的血液后,(帶毒時間長達10~30天)再叮咬健康雞而造成傳播。所以夏秋是本病流行主要時期。我國南方例外。
臨床癥狀:皮膚型,主要發(fā)生在無羽毛部位形成一種特殊痘疹,最初為細小的灰白色小點隨之體積迅速增大,如豌豆大灰色或灰黃色的結(jié)節(jié),表面凹凸不平,堅硬而干燥,有時結(jié)節(jié)很多,可互相連接而融合在一起,產(chǎn)生大的痂塊。若發(fā)生眼部使眼縫完全閉合。若發(fā)生口角則影響采食。
粘膜型,精神萎頓、厭食,眼和鼻孔流出液體,初漿液粘性后變?yōu)榈S色膿液(有事 未完待續(xù))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