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魚養(yǎng)殖一年長多大(嘎魚生長速度)
1. 嘎魚養(yǎng)殖一年長多大
嘎魚有晝伏夜出的習性,人工養(yǎng)殖必須馴食使其適應(yīng)白天攝食,一般馴食1周即可改變嘎魚的攝食習性,投喂餌料時要“盡早開食、少喂多餐”,4月前后可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3%,5~9月每天投喂3~4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10月后每天可投喂2次、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2%。
嘎魚快速生長離不開優(yōu)質(zhì)的水質(zhì),其一是定時給魚塘增氧,例如每天下午兩點要打開增氧機增氧,悶熱天氣的晚上也要開增氧機,其二是定期換水,換水時要先排掉約1/3的水,然后再注入干凈水,換水頻率因季節(jié)、天氣等不同而不同,其三是定期消毒,常用消毒劑有生石灰、漂白粉、茶餅等。
2. 嘎魚生長速度
早上10點。
嘎魚棲息于水的底層,屬小型魚類,廣泛分布于我國淡水的江河湖泊溝渠之中。一般來說,嘎魚有白天底棲休息,夜間出動覓食的習性。對水域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力不強,受到污染的水域,難見嘎魚身影,因此嘎魚也是水域污染程度的晴雨表。
嘎魚的食性稍廣,其以葷食為主,偶吃素食。個體小,體長一般在5——15公分之間,生長速度極其緩慢,5至8年齡的嘎魚,鮮有超過1斤重個體的,一般來說,半斤左右的個體已經(jīng)是大塊頭了。
3. 嘎魚可以長多大
我見過最大的有四兩多據(jù)說大的能有七八兩
4. 嘎魚壽命一般多少年
2到4年。噶魚的壽命普遍比較短,一般來說只有2-4年之間。不論是野生的,還是人工養(yǎng)殖的噶魚,它們的壽命都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
噶魚的體型小,它們一般都長不到1斤重,超過1斤的就算是比較大的了。不僅是體重,從體長來看噶魚也是比較小的,成年之后也僅有十幾厘米而已。噶魚不僅本身體型小,而且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比較慢。生活在人工養(yǎng)殖條件下的噶魚在一年之后僅能長到150-200克重,養(yǎng)殖兩年之后一般也只能長到300-400克重。
5. 嘎魚養(yǎng)殖技術(shù)
黃顙魚屬溫水性底層魚類,喜棲息于靜水或緩流的水體中,生存溫度0℃—38℃,天然水域分布較廣,適應(yīng)性極強。黃顙魚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食物種類多,對營養(yǎng)成分要求不苛刻,在自然條件下苗種階段以輪蟲、枝角類、水蚯蚓及其它水生昆蟲為食,人工培育可喂絞碎的魚、蝦及軟體動物,既可攝食動物性餌料,也吃人工配合飼料,但最好以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動物性鮮活餌料。
6. 嘎魚多長時間長大
嘎魚,又名黃臘丁、嘎牙子、黃鰭魚、黃刺骨、昂刺魚、鲇魚胡子。
黃顙魚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
魚、蝦、各種陸生和水生昆蟲(特別是搖蚊幼蟲)、小型軟體動物和其它水生無脊椎動物。有時也捕食小型魚類。其食性隨環(huán)境和季節(jié)變化而有所差異,在春夏季節(jié)常吞食其它魚的魚卵。
黃顙魚(學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為鲿科,黃顙魚屬魚類。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體后半部側(cè)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顏及腭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cè)位。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頜須1對,最長,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體裸露無鱗,側(cè)線完全。雜食,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4-5月產(chǎn)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后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筑巢習性。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廣布于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