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東亞飛蝗養(yǎng)殖基地(東亞飛蝗螞蚱養(yǎng)殖技術)
1. 東亞飛蝗螞蚱養(yǎng)殖技術
1、選址
選擇通風、陽光充足的地方為宜。
2、消滅天敵
在建棚前先用捕捉、誘殺、開水燙等方法將地面上的螞蟻、螻蛄等消滅干凈,因為以上幾種動物是蝗蟲的天敵,能捕食蝗蟲和破壞蝗卵,所以在棚內絕不能讓這些動物存在。
3、地面
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圍地面10-15厘米,為了便于雨季排水。土質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結塊,便于產卵和取卵,擔不能太軟,蝗蟲產卵的要求很高。
4、密度
棚的面積視蝗蟲的數(shù)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養(yǎng)600-800只成蟲。
5、建棚
根據自己的條件可用木棍、竹片建造一個棚的支架。再按這個棚架的大小,用紗布做一個象蚊帳一樣的棚罩,掛于棚架上,底邊埋于地下,留下門口,門口上按上拉鎖,這個裝制就是為了不讓蝗蟲跑出和便于進棚喂養(yǎng)、管理。
棚的高度1.5-2米即可,為了保溫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溫度高的時候和蝗蟲較大(三齡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如利用自然條件養(yǎng)殖飛蝗,棚的建造必須在四月底前完工。
擴展資料:
飛蝗的習性:
1、孵化
種卵孵化最低溫度為17攝氏度,發(fā)育適宜溫度介于26-32攝氏度之間,土壤含水量以 18-22%, 孵化率最高,整個卵塊自開始孵化至孵化完成一般經過 50-60分鐘,上午八時到下午一時孵化最多。在孵化過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
2、蛻皮
飛蝗成長靠蛻皮來完成,當生長到一定長度需要蛻皮時,則停止進食。頭朝下倒懸其體,進行脫皮。(要有附著物)一小時后即可取食?;闰镒猿雎押?-7天蛻一次皮,壯的蛻皮塊,弱的蛻皮慢,蛻一次皮即為一齡。從孵化到成蟲需蛻五次皮,方能變?yōu)槌上x。
3、群居性
一齡蝗蝻常聚集在植株上,二齡蝗蝻喜歡在光裸地上,齡期越大,聚集性越顯著,起初小片,后來一大片,互相擁擠重疊,甚至堆積成幾寸高
4、遷飛
蝗蟲的遷飛不只是為了取食,另一主要原因是生殖生理發(fā)育的需要,遷飛可以增進食欲,特別是在羽化至產卵前遷飛,能提高產卵數(shù)量和質量。所以,蝗蟲產卵后至產卵前應給予適當?shù)娜斯じ蓴_,令其在棚內飛翔,以便提高產卵的數(shù)量和質量。
2. 東亞飛蝗螞蚱養(yǎng)殖技術要點
1、選擇品種
螞蚱的種類非常多,并且螞蚱的適應能力及抗性都非常強,我們可以人工養(yǎng)殖的都棉蝗、東亞飛蝗等品種。每個品種都有不同的養(yǎng)殖優(yōu)勢與劣勢,其中我們最常見的養(yǎng)殖品種就是東亞飛蝗。不過也不是適合所有人養(yǎng),選擇品種的時候要根據生長時間、產卵數(shù)量、體型大小、養(yǎng)殖環(huán)境、市場需求等各種因素慎重考慮。品種的不同就決定了養(yǎng)殖方向甚至是市場,所以我們具實際情況來選擇品種
2、場地搭建
首先我們就要將養(yǎng)殖場地建立在陽光照射較強,通風好的地方,建立時養(yǎng)殖場要高于地面,便于后期的排水。螞蚱通常是在土壤中進行產卵,所以我們應該選擇適合螞蚱產卵的沙質土壤,然后在地面上鋪上一層葉片,便于螞蚱的進食。養(yǎng)殖場的面積決定我們的養(yǎng)殖多少與密度,注意養(yǎng)殖場的封閉性,防止螞蚱逃跑,螞蚱逃跑后對農作物將會產生毀滅性的危害。做好防水防雨的措施,防止下雨時水量過大淹死螞蚱。
3、飼養(yǎng)管理
建立好場地后就直接將種蝗投入即可,種蝗會開始交配產卵,產卵后幼螞蚱逐漸孵化。孵化后6天左右就會開始換皮,這個時候是幼螞蚱生長的關鍵時期,一定要有足夠的飼料保證幼螞蚱成功脫皮。如果不夠的話就會導致螞蚱的生長出現(xiàn)問題,甚至是換皮失敗。而且還有一定的危險,會出現(xiàn)大吃小,被咬傷等各種問題。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當螞蚱成功換皮五次后,就已經差不多成熟了,這個時候留下部分的產卵螞蚱,其余的就可以捕捉上市了。
3. 東亞飛蝗養(yǎng)殖前景如何
東亞飛蝗能吃,煎炸,蒸炒都可以。
東亞飛蝗可以食用,營養(yǎng)豐富,肉質松軟、鮮嫩,味美如蝦,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昆蟲激素等活性物質,并含有維生素A、B、C和磷、鈣、鐵、鋅、錳等微量元素,東亞飛蝗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還是治病良藥,有暖胃肋陽,
4. 東亞飛蝗螞蚱養(yǎng)殖技術與管理
螞蚱養(yǎng)殖技術種卵孵化和小螞蚱的管理:
1:螞蚱養(yǎng)殖技術種卵孵化注意
孵化螞蚱種卵用幾塊磚砌一個的小池子,底下最好是撒點水再用土鋪平,再把種卵均勻的撒在上面,再用拌濕的鋸末蓋上2--3公分,等小螞蚱出來時從鋸末里就輕松的鉆出來,在這期間氣溫要達到25度以上螞蚱才開始孵化的快,上面的鋸末要2到3天進行一次噴水,太干了會把種卵曬壞的,在噴水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噴家里面特別涼的水,如果能在外面曬幾個小時的溫水的最好,盡量的下午把溫水噴在上面,因為太涼的水會影響它的孵化慢。
2:螞蚱養(yǎng)殖技術小螞蚱的管理注意問題
剛剛出來的小螞蚱只有蒼蠅那么大和是很小很小的,如果正趕上下大雨,就要用塑料布蓋的一部分,以免被大雨的沖死,一般就那幾天很少趕上下雨的時候,7天后就是下雨淋點也沒有的關系了。剛出來的小螞蚱采食量很少,所以您最好是能給它吃點比較嫩綠的草,那樣長出來的小螞蚱比較的健康,個頭也大。螞蚱7天脫一次皮是一齡,到了3齡以后就可以給喂一些老一點的草也行,還可以給喂一些干草粉,用水拌濕了撒在棚里面就行。
3:螞蚱養(yǎng)殖技術螞蚱的飼養(yǎng)注意
一般大家都知道螞蚱要吃草,還可以喂草粉,但是什么時候給它喂既好又不挨餓了,螞蚱如果太餓的時候大螞蚱會吃小螞蚱,其實是它不是每天24小時都會互相咬的,晚上和早晨和傍晚后都不會咬的,主要就是中午的這個時候,如果在這個時候您讓他又饑又渴的話,那樣他就會大吃小,所以這幾個小時最好是給喂一次青草就什么都解決了,有很多養(yǎng)殖戶就是沒有抓住這點的關鍵,就讓很多螞蚱在中午的時候挨餓互相殘吃。
4:螞蚱養(yǎng)殖技術如何處理棚里的螞蚱和螻蛄
有的養(yǎng)殖棚里會有螞蚱,螻蛄等一些蟲子,對螞蚱的危害不大,但是盡量的還是沒有好,但要清除有的就覺得用點農藥就什么都解決了,其實這可是不能使用的方法,因為以后都會有殘留對螞蚱的生長有害無益。消滅螞蟻可以把窩搗開,用開水湯死,螻蛄可以用燈泡照明是下面放一大盆子水,晚上螻蛄就會奔有燈光的地方,你就可以給撲殺。
5. 東亞飛蝗螞蚱圖片大全大圖
田邊以及草叢中。
螞蚱是植食性昆蟲,用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葉片和花蕾,會出現(xiàn)孔洞,嚴重時將大面積植物的葉片和花蕾食光,造成農林牧業(yè)重大經濟損失。在山區(qū)、森林、低洼地區(qū)、半干旱區(qū)、草原分布最多。
蝗蟲,俗稱“螞蚱”,蝗蟲肉特別好吃。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蜢總科,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余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qū)?;认x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和西藏飛蝗,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范圍最廣,危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yè)害蟲。
6. 東亞飛蝗別名螞蚱、蝗蟲
東亞飛蝗種群屬于東南亞分布。
東亞飛蝗別名螞蚱、蝗蟲,為遷飛性、雜食性大害蟲。東亞飛蝗屬昆蟲綱,直翅目,蝗科。據統(tǒng)計,蝗總科共有223個屬,859種。東亞飛蝗在自然氣溫條件下生長,一年為兩代,第一代稱為夏蝗,第二代為秋蝗。飛蝗有六條腿;軀體分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兩對翅,前翅為角質,后翅為膜質。體黃褐色,雄蟲在交尾期呈現(xiàn)鮮黃色。雌蝗體長39.5~51.2毫米,雄蝗體長33.0~41.5毫米。成蟲善跳,善飛。
7. 東亞飛蝗防治
前景廣闊。因為:明確東亞飛蝗養(yǎng)殖技術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東亞飛蝗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新型食品資源,其養(yǎng)殖技術簡單、成本低、易于管理,且對環(huán)境友好。而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和高蛋白食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東亞飛蝗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同時,由于其養(yǎng)殖技術簡單易行,甚至可以在農村地區(qū)進行普及推廣。除了作為食品資源,東亞飛蝗還有很多潛在的應用價值。比如,可以用來制造生物柴油、生物發(fā)酵劑、食品添加劑等。因此,隨著生物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東亞飛蝗養(yǎng)殖技術的前景仍然非常廣闊。
8. 東亞飛蝗養(yǎng)殖與利用
2021年廣西東亞飛蝗養(yǎng)殖效益非常好,所以只需要投入一次種苗費用即可,正常情況下,一畝可以養(yǎng)殖大約2萬只螞蚱左右,每個螞蚱卵的價格大約在0.1元,因此一畝便需要2000元左右,此總產量大概在560斤,現(xiàn)在螞蚱的價格在20元/kg,所以螞蚱的產值在5600元,除去養(yǎng)殖成本的話,那么總利潤在26000元。
9. 東亞飛蝗幼蟲
昆蟲的卵或若蟲,從離開母體發(fā)育到成蟲性成熟并能產生后代為止的個體發(fā)育史,稱為一個世代(generation),簡稱為一代或一化。一個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蟲、蛹及成蟲等蟲態(tài),習慣上常以卵或幼體產離母體作為世代的起點。
昆蟲一年發(fā)生的代數(shù)多是受種的遺傳性所決定的。一年發(fā)生1代的昆蟲,稱為一化性昆蟲,如大地老虎、大豆食心蟲、天幕毛蟲、梨莖蜂、舞毒蛾等。一年發(fā)生兩代及其以上的昆蟲,稱為多化性昆蟲,如東亞飛蝗、二化螟一年發(fā)生兩代,棉蚜一年可發(fā)生10-30余代。也有一些昆蟲需兩年或多年才能完成1代,如大黑鰓金龜兩年發(fā)生1代,溝金針蟲、華北螻蛄約3年發(fā)生1代,十七年蟬則需17年發(fā)生1代。
多化性昆蟲一年發(fā)生代數(shù)的多少,還與環(huán)境因素特別是溫度有關,所以同種昆蟲在不同地區(qū)一年發(fā)生的代數(shù)有所不同。如亞洲玉米螟在黑龍江省一年發(fā)生1代,在山東省一年發(fā)生2-3代,在江西省一年發(fā)生4代,在廣東、廣西省(區(qū))一年發(fā)生5-6代;三化螟也因地區(qū)不同一年發(fā)生2-6代。而有些一化性昆蟲,則在任何地區(qū)都是嚴格地一年發(fā)生1代。
多化性的昆蟲常由于成蟲產卵期長,或越冬蟲態(tài)出蟄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與后一世代的同一蟲態(tài)同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稱為世代重疊。也有一些昆蟲出現(xiàn)局部世代的現(xiàn)象,如棉鈴蟲在山東、河北、河南等地一年發(fā)生4代,以蛹越冬,但有少部分第4代蛹當年羽化為成蟲,并產卵發(fā)育為幼蟲,然而由于氣溫降低而死亡,形成不完整的第5代。多化性昆蟲越冬的一代常稱為越冬代,如亞洲玉米螟在河南、山東等省一年發(fā)生3代,以第 3代老熟幼蟲越冬,常稱其為越冬代幼蟲,其蛹和成蟲分別稱為越冬代蛹和越冬代成蟲。
10. 東亞飛蝗蟲
畝產量大概在560斤
2021年廣西東亞飛蝗養(yǎng)殖效益非常好,所以只需要投入一次種苗費用即可,正常情況下,一畝可以養(yǎng)殖大約2萬只螞蚱左右,每個螞蚱卵的價格大約在0.1元,因此一畝便需要2000元左右,此總產量大概在560斤,現(xiàn)在螞蚱的價格在20元/kg,所以螞蚱的產值在5600元,除去養(yǎng)殖成本的話,那么總利潤在26000元。
11. 東亞飛蝗螞蚱養(yǎng)殖技術視頻
飛蟲、飛石、飛走、飛快、飛起、起飛、飛機、飛跑、飛揚、飛躍、紛飛、飛散、飛舞、飛禽、飛蛾、飛馳、飛奔、翻飛、飛行、飛逝、飛飏、飛船、飛天、飛靈、飛速、飛紅、飛艇、飛地、飛眼、飛鼠、飛鴻、飛檐、飛吻、飛災、飛碟、飛播、飛升、試飛、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