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加法題(水果相加計算題)
1. 水果加法題
解題首先要知已知條件,這問題不充分。究竟是要比單價貴還是比兩者之間購買的總價錢貴?一年級數(shù)學就只學了加減法,我更傾向于比單價,但也得知道兩種水果的單價,畢竟橘子多個品種,葡萄也一樣,品種不同價格也相應不同,故無法確定誰貴,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2. 水果相加計算題
水果數(shù)量等于3個。
蘋果和橘子都是水果,在表示數(shù)目量時,它們的計量單位都是“個”,因此,蘋果的個數(shù)與橘子的個數(shù)之和,稱為水果的總個數(shù)。
3. 水果加減法腦筋急轉(zhuǎn)彎
腦筋急轉(zhuǎn)彎,大叔最怕的水果是榴蓮,最怕跪搓衣板啊,
4. 水果加點
既然賣菜肯定在小區(qū)附近,可以加點油鹽醬醋等調(diào)料,還有豬肉和速凍餃子火鍋丸子等凍貨。小小建議
5. 水果相加的數(shù)學題圖
您好,四年級加減法解方程的方法如下:
1. 確定未知數(shù):首先確定方程中的未知數(shù),通常用字母表示,如x。
2. 確定等式:將問題中的信息轉(zhuǎn)化為等式,即將已知量和未知量用運算符連接起來,使其等于某個數(shù)。例如,如果問題是“小明有5個蘋果,他送了2個給小紅,問他還剩幾個蘋果?”可以寫成方程5-2=x。
3. 解方程:通過加減法的運算,將未知數(shù)x解出來。例如,對于上述方程,可以將5-2=x變形為3=x,因此小明還剩3個蘋果。
4. 檢驗答案:將求得的未知數(shù)代入原方程中,檢驗是否符合條件。例如,將x=3代入5-2=x中,得到5-2=3,符合問題中的條件,因此答案正確。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方程過程中,應該先進行加減法的運算,再進行乘除法的運算,以避免出現(xiàn)錯誤的結(jié)果。另外,解方程時也要注意符號的轉(zhuǎn)化,如將減法轉(zhuǎn)化為加法等。
6. 水果加法圖片
加水果和甜蜜素會增加食品的甜度加水果是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并且水果本身含糖分較高,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食品的甜度;甜蜜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其甜度比糖還高但卡路里很低,加入之后也會增加食品甜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過多添加甜蜜素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應合理使用此外,不是所有水果都適合加入到所有食品中,需要根據(jù)具體食材和口感進行搭配和調(diào)整,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7. 水果算術(shù)題
水果代表一個數(shù),蘋果加梨加桃等于9,蘋果加梨減桃等于1,蘋果減梨等于1,它們代設蘋果X個,桃子Y個,梨Z個X+Y+Z=9X+Z-Y=1X-Z=1這樣可以得出X=3Y=4Z=2
8. 水果相加的算式
鑒,1kg蘋果橘子番茄蘿卜有6個,之所以說蘋果橘子番茄蘿卜|k9有6個,是根據(jù)這四種水果蔬菜的特點和大小來訣定的蘋裸番茄的個頭比較大而橘子和蘿卜個頭相對較小,再根據(jù)平時目測估猜的數(shù)字看,一只蘋果要有六兩五錢重,而-只番茄大的也要有五兩五錢上下,而兩亇橘子和兩個蘿卜加起來的重量也只有八兩,所以一只蘋果一只番茄與四只橘子和蘿卜相加,總重量大概在1kg左右,比較靠譜。
9. 水果加減法奧數(shù)題
答:四年級:平均數(shù)問題思維訓練題
1.在一次登山活動中,梓涵上山每分鐘行50米,18分鐘到達山頂。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鐘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鐘行多少米?
2.四年級有60名同學去栽樹,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隨后又派來一部分同學,這時平均每人栽樹3棵就可完成任務,又派來幾名同學?
3.有幾位同學一起計算他們語文考試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們的平均分就達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們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這些同學共有多少人?
4.九湖中心小學有100名學生參加數(shù)學競賽,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學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學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5.甲、乙的平均數(shù)是26,乙、丙的平均數(shù)是28,甲、丙的平均數(shù)是21,求甲、乙、丙三數(shù)的平均數(shù)。
6.梓涵參加體育達標測試,五項平均成績是85分,如果投擲成績不算在內(nèi),平均成績是83分,梓涵投擲得了多少分?
7.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3歲,且沒有小于18歲的,那么年齡最大的可能多少歲?
8.五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45,將5個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前三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39,后三個數(shù)的平均數(shù)是53,第三個數(shù)是多少?
梓涵參加了三次數(shù)學競賽,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兩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
梓涵期末考試時,數(shù)學成績公布前他四門功課的平均分數(shù)是92分,數(shù)學成績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績下降了1分。梓涵數(shù)學考了多少分?
如果三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2歲,且沒有小于18歲的,那么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
. 如果四個人的平均年齡是25歲,且沒有小于16歲的,且這四個人的年齡互不相等,那么年齡最大的可能是多少歲?年齡最小的可能是多少歲?
在一次登山活動中,梓涵上山每分鐘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鐘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鐘行多少米?
一個同學讀一本故事書,前4天每天讀25頁,以后每天讀40頁,又讀了6天正好讀完。這個同學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梓涵同學讀一本故事書,前4天每天讀25頁,以后6天又讀了200頁正好讀完。這個同學平均每天讀多少頁?
16.琦涵五次考試平均分為96分(滿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不得低于多少分?
四年級應用題1
1、奶奶去買水果,她買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買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價錢相等,問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蘋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蘋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蘋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張老師為閱覽室買書,他買了6本童話書和7本故事書需102元,買3本童話書和5本故事書價錢相等,買1本童話書和1本故事書各需多少元?
4、糧店運來一批糧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1、一個標準油桶,桶連油共重7千克。司機馬叔叔已經(jīng)用去一半油,現(xiàn)在連桶還重4千克。桶里還有多少千克油?這桶油原來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2、一瓶香水連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連瓶還重30克,原來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3、一瓶酒連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連瓶還重50克,原來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4、一瓶汽水連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連瓶還重25克,原來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
1、有6箱雞蛋,每箱雞蛋個數(shù)相等,如果從每箱中拿出50個,那么6箱剩下的雞蛋個數(shù)正好和原來5箱的個數(shù)相等,原來每箱雞蛋多少個?
2、有7筐蘋果,每筐蘋果個數(shù)相等,如果從每筐中拿出40個,那么7筐剩下的蘋果個數(shù)正好和原來5筐的個數(shù)相等,原來每筐蘋果多少個?
3、有5箱餅干,每箱雞蛋重量相等,如果從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總克數(shù)正好和原來3箱的克數(shù)相等,原來每箱餅干多少克?
4、一年級有6班,每班人數(shù)相等,如果從每班中調(diào)出30個,那么6班剩下的人數(shù)正好和原來2班的人數(shù)相等,原來每班多少人?
1、韓琦練寫字,計劃每天寫100字,實際每天比計劃多寫4字,結(jié)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寫多少字?
2、張梓涵看一本書,計劃每天看15頁,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看3頁,結(jié)果提前兩天完成任務。這本書有多少頁?
3、修一條路,計劃每天修6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8米,結(jié)果提前4天完成任務。這條路多少米?
4、陳赫做千紙鶴,計劃每天做30個,實際每天比計劃多做6個,結(jié)果提前3天完成任務。原計劃要做多少個千紙鶴?
1、琦涵有10張畫片,鄭潔有4 張畫片。琦涵給鄭潔多少張畫片后,她倆的畫片張數(shù)相等?
2、紅盒子里有52個玻璃球,藍盒子里有34個玻璃球,每次從多的盒子里取出3個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幾次才能使兩個盒子里的玻璃球的個數(shù)相等?
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從多的袋子里取出4個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幾次才能使兩個袋子里的糖的粒數(shù)相等?
4、書架的上層有25本書,下層有27本書,爸爸又買回10本書,怎樣放才能使書架上、下兩層的書同樣多?
四年級應用題2
1、電視機廠裝一批電視,每天裝80臺,15天可完成任務,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裝多少臺?
2、某廠每天節(jié)約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發(fā)電16度,照這樣計算,該廠9月份(按25天計算)節(jié)約的煤可發(fā)電多少度?
3、某車間計劃20人每天工作8小時,8天完成一批訂貨,后來要提前交貨,該批貨由32人工作,限4天內(nèi)完成,每天需工作幾小時?
4、學??倓仗帍埨蠋熑ド痰瓴少弻W生用練習本,練習本定價4元8角,帶去買900本的錢。由于買得多,可以優(yōu)惠,每本便宜了3角錢,張老師一共買回多少本練習本?
5、某工程隊預計用20人,14天挖好一條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幾天完工?
6、鍋爐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儲備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進行技術(shù)改造,每天能節(jié)約600千克煤,問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7、學校食堂管理員去農(nóng)貿(mào)市場買雞蛋,原計劃每千克5元的雞蛋買96千克,結(jié)果雞蛋價格下調(diào),用這筆錢多買了24千克的雞蛋。問雞蛋價格下調(diào)后每千克是多少元?
8、18個人參加搬一堆磚的勞動,計劃8小時可以搬完,實際勞動2小時后,有6個人被調(diào)走,余下的磚還需多少小時才能搬完?
9、24輛卡車一次能運貨物192噸,現(xiàn)在增加同樣的卡車6輛,一次能運貨物多少噸?
10、張師傅計劃加工552個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個,照這樣計算,這批零件還要幾天加工完?
11、 3臺磨粉機4小時可以加工小麥2184千克。照這樣計算,5臺磨粉機6小時可加工小麥多少千克?
12、一個機械廠4臺機床5小時可以生產(chǎn)零件720個。照這樣計算,再增加6臺同樣的機床生產(chǎn)3600個零件,需要多少小時?
13、一個修路隊計劃修路126米,原計劃安排7個工人6天修完。后來又增加了54米的任務,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個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
14、九湖中心小學買了一批粉筆,原計劃25個班可用40天,實際用了10天后,有10個班外出,剩下的粉筆,夠在校的班級用多少天?
15、揚棟發(fā)電廠有10200噸煤,前十天每天燒煤300噸,后來改進爐灶,每天燒煤240噸,這堆煤還能燒多少天?
16、師傅和徒弟同時開始加工各200個零件,師傅每小時加工25個,完成任務時,徒弟還要做2小時才能完成任務。徒弟每小時加工多少個?
17、甲乙兩地相距200千米,汽車行完全程要5小時,步行要40小時。澤奇同學從甲地出發(fā),先步行8小時后該乘汽車,還需要幾小時到達乙地?
18、旭婷筑路隊修一條長4200米的公路,原計劃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來完成,實際修筑時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19、舒琪自行車廠計劃每天生產(chǎn)自行車100輛,可按期完成任務,實際每天生產(chǎn)120輛,結(jié)果提前8天完成任務,這批自行車有多少輛?
20、德韜同學計劃30天做完一些計算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算80題,結(jié)果25天就完成了任務,這些計算題有多少題?
四年級和差問題
一、1、 學校有排球、足球共50個,排球比足球多4個,排球、足球各多少個?
2、甲、乙兩車間共有工人260人,甲車間比乙車間少30人,甲、乙兩車間各有工人多少人?
3、甲乙兩個工程隊合挖一條長48千米的水渠,甲隊比乙隊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隊各挖了多少千米?
4、小寧與小芳今年的年齡和是28歲,小寧比小芳小2歲,小芳今年多少歲?
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齡是29歲,爸爸比他大26歲。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齡各是多少歲?
6、小蘭期末考試時語文和數(shù)學的平均分是96分,數(shù)學比語文多4分。小蘭語文、數(shù)學各得多少分?
二、1、甲、乙兩個書架共有書480本,如果從甲書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書架,這時兩個書架上書的本數(shù)正好相等。甲、乙兩個書架原來各有多少本?
2、兩個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個桶里,兩個桶里的水就一樣多。原來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
3、甲、乙兩個倉庫共存大米58噸,如果從甲倉調(diào)3噸大米到乙倉,兩個倉庫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兩個倉庫各存大米多少噸?
4、甲、乙兩人共有150元錢,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減少27元,那么兩人的錢數(shù)就相等。甲、乙兩人各有多少元?
三、1、甲、乙兩堆貨物共180噸,甲堆貨物運走30噸仍比乙堆貨物多12噸,求甲乙兩堆貨物各多少噸?
2、甲、乙兩堆貨物共180噸,如果從甲堆貨物調(diào)運30噸到乙堆貨物,甲堆貨物仍比乙堆貨物多10噸,求甲乙兩堆貨物各多少噸?
3、甲、乙兩筐蘋果共64千克,從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結(jié)果甲筐的蘋果反而比乙筐的蘋果還少2千克。甲、乙兩筐原有蘋果各多少千克?
4、甲乙兩個學校共有學生2008人,如果從甲校調(diào)走20人,乙校調(diào)走15人,甲校比乙校還多5人,兩校原各有學生多少人?
5、學校食堂共有三種蔬菜,其中黃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黃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這三種蔬菜各有多少千克?
6、《紅樓夢》分上、中、下三冊,全書共108元。上冊比中冊貴11元,下冊比中冊便宜5元。上、中、下三冊各是多少元?
7、四個人年齡之和是77歲,最小的10歲,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齡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齡之和大7歲,最大的年齡是幾歲?
8、小諾沿長與寬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準備活動。已知小諾共跑了700米,問:游泳池的長和寬各是多少米?
9、曾老師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師比陳赫重25千克,琪晗陳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陳赫各重多少千克?
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
四年級和倍問題
1、小紅和媽媽的年齡加在一起是40歲,媽媽的年齡是小紅年齡的4倍,小紅和媽媽各是多少歲?
2、甲乙兩數(shù)和是150,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的商是4,甲乙兩數(shù)各是多少?
3、一塊長方形木板,長是寬的2倍,周長54厘米,這塊長方形木塊的面積是多少?
4、一筐蘋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蘋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蘋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5、三年級三個班共植樹200棵,二班植樹棵數(shù)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樹棵數(shù)和二班一樣多,三個班各植樹多少棵?
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
7、有三隊修路隊合修一條長240千米的路,甲隊修的是乙隊的3倍,丙隊修的是甲隊的2倍,那么甲隊、乙隊、丙隊各修多少千米?
8、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這兩種球各有多少個?
9、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10、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共83個球,其中籃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11、小華有筆30枝,小明有筆15只,問小明給幾枝給小華后,小華的枝數(shù)是小明的8倍?
12、小明有書18本,小芳有書8本,現(xiàn)在又買來16本,怎樣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數(shù)是小芳的2倍?
13、甲水池有水60噸,乙水池有水30噸,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鐘3噸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鐘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
14、一個除式,商是18,余數(shù)是4,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余數(shù)的和是292,除數(shù)與被除數(shù)各是多少?
四年級差倍問題
1、林下小學購買的排球是籃球的3倍,排球比籃球多18只,購買的排球和籃球各有多少只?購買的排球和籃球共有多少只?
2、有大小兩個書架,大書架上書的本數(shù)是小書架上的4倍,如果從大書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書架上,這時,兩書架上的書的本數(shù)相等。大小書架原來各有多少本?
3、老貓和小貓去釣魚,老貓釣的是小貓的3倍。如果老貓給小貓3條后,小貓比老貓還少2條。兩只貓各釣多少條魚?
4、張老師買回籃球比足球多83個球,其中籃球比足球的2倍多5個,這兩種球各有多少個?
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數(shù)比紅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紅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紅糖各多少千克?
6、張老師買回籃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籃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個,排球比籃球多11個。這三種球各有多少個?
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蘋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蘋果重量比梨多3000個,蘋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
8、小明的存款數(shù)是小剛的3倍,現(xiàn)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剛?cè)〕?10元,兩人的存款數(shù)變得同樣多。小明和小剛原來各存款多少元?
9、甲倉存糧噸數(shù)是乙倉的3倍,如果甲倉中取出60噸,乙倉中運進80噸,甲、乙兩個糧倉存糧噸數(shù)正好相等。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多少噸?
10、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若干噸,甲倉存糧的噸數(shù)是乙的3倍。如果甲倉中運進60噸,乙倉中運進260噸,則甲、乙兩個糧倉存糧的噸數(shù)相等。甲、乙兩個糧倉各存糧多少噸?
11、小張有36本課外書,小徐有24本課外書,兩人捐出同樣多的本數(shù)后,小張剩下的本數(shù)是小徐剩下本數(shù)的3倍,兩人各捐出多少本書?
12、師徒兩人加工同樣多的一批零件,師傅加工了102個,徒弟加工了40個,這時,徒弟剩下的個數(shù)是師傅的3倍。師徒要加工多少個零件?
用假設法解題
兔數(shù)=(總腳數(shù)—每只雞腳數(shù)×雞兔總數(shù))÷(每只兔子腳數(shù)—每只雞腳數(shù))
雞數(shù)=雞兔總數(shù)-兔數(shù) (假設雞,先求出兔)
或:雞數(shù)=(每只兔腳數(shù)×雞兔總數(shù)—總腳數(shù))÷(每只兔子腳數(shù)—每只雞腳數(shù))
兔數(shù)=雞兔總數(shù)-雞數(shù) (假設兔,先求出雞)
1、雞兔共30只,共有腳7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2、雞兔共20只,共有腳50只,雞兔各有多少只?
3、在一個停車場內(nèi),汽車、摩托車共停了48輛,其中每輛汽車有4個輪子,每輛摩托車有3個輪子,這些車共有172個輪子,停車場內(nèi)有汽車、摩托車各多少輛?
4、體育老師買了運動服上衣和褲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褲子每件19元,問老師買上衣和褲子各多少件?
1、買甲、乙兩種戲票,甲種票每張6元,乙種票每張4元,兩種票買了11張,一共用去50元,兩種票各買了多少張?
2、揚棟有面值2元、5元紙幣共30張,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紙幣各有多少張?
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幣20張,共計12元,則1元有_______張,5角有______張,2角有_______張.
1、一批水泥,用小車裝載,要用20輛,用大車裝載,只要12輛,每輛大車比小車多裝4噸。這批水泥有多少噸?
2、一堆水泥,用小集裝車裝載,要用30輛,用大集裝車裝載,只要24輛,每輛大集裝車比小集裝車多裝5噸。這批水泥有多少噸?
1、某公司運輸襯衫400箱,規(guī)定每箱運費30元,若損失一箱,不但不給運費,并要賠償100元,運后的運費結(jié)算為8880元,問這次運輸損失了幾箱?
2、某小學進行英語競賽,每答對一題得10分,沒有做、答錯一題倒扣2分,共有15道題,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對了多少題?
3、九湖小學六年級舉行數(shù)學競賽,共20道試題.做對一題得5分,沒有做一題或做錯一題倒扣3分.劉剛得了60分,則他做對了幾題?
4、工人運青瓷花瓶250個,規(guī)定完整運一個到目的地給運費20元,損壞一個倒賠100元,運完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則損壞了多少只?
1、李宇春演唱會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門票共600張,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張數(shù)相等,每種票各售出多少張?
2、王舒琪演唱會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門票共200張,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張數(shù)相等,每種票各售出多少張?
1、蜘蛛有8條腿,蜻蜓有6條腿和2對翅膀,蟬有6條腿和1對翅膀。現(xiàn)在這三種小蟲16只,共有110條腿和14對翅膀。問,每種昆蟲各幾只?
2、甲,乙,丙三種練習本每本價錢分別為7角,3角,2角。三種練習本一共賣了47本,付了21元2角,買的乙種練習本的本數(shù)是丙種練習本本數(shù)的2倍。就三種練習本各買了多少本?
3、買一些4分和8分的郵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郵票比4分的郵票多40張,那么兩種郵票各買了多少張?
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幣共14張,共計66元,其中一元的張數(shù)比十元的多2張。問三種人民幣各多少張?
盈虧問題的關(guān)系式:
1、(盈+虧)÷兩次分配的差=份數(shù)
2、(大盈-小盈)÷兩次分配的差=份數(shù)
3、(大虧-小虧)÷兩次分配的差=份數(shù)
每次分的數(shù)量×份數(shù)+盈=總數(shù)量,每次分的數(shù)量×份數(shù)-虧=總數(shù)量,
解答盈虧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求出總差額和兩次分配的數(shù)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數(shù),進而求出物品的數(shù)量。
1、幼兒園買來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個玩具,則多出2個玩具,如果每班分10個玩具,則少12個玩具,幼兒園有幾個班?這批玩具有多少個?
2、小明帶了一些錢去買蘋果,如果買3千克,則多出2元,如果買6千克,則少了4元,問蘋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帶了多少錢?
3、一個小組去山坡植樹,如果每人栽4棵,還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則還缺4棵,這個小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樹?
4、一組學生去搬書,如果每人搬2本,還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還缺6本,這組學生有幾人?這批書有多少本?
1、老師買來一些練習本分給優(yōu)秀少先隊員,如果每人分5本,則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則多了2本;優(yōu)秀少先隊員有幾人?買來多少本練習本?
2、把一袋糖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4粒,則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則多出2粒,問有幾個小朋友?有多少粒糖?
3、媽媽買來一些蘋果分給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個,則多出了12個,如果每人分7個,則多出了6個,全家有幾人?媽媽買回多少個蘋果?
4、某學校有一些學生住校,每間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張,如果每間宿舍住10人,則空出床位2張,學校共有幾間宿舍?住宿學生有幾人?
1、學校派一些學生搬樹苗,如果每人搬6棵,則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則差18棵,學校派了多少名學生?這批樹苗有多少棵?
2、自然課上,老師給學生發(fā)樹葉,如果每人分5片樹葉,則差3片樹葉,如果每人分7片樹葉,則差25片樹葉,這節(jié)課有多少學生?老師一共帶了多少樹葉?
3、數(shù)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數(shù)學題,如果每人做6道題,則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題,則少16道,問有幾個同學?一共有多少道數(shù)學題?
4、學校排練節(jié)目,如果每行排8人,則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則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
1、三(1)班學生去公園劃船,如果每條船坐4人,則多出4人;如果每條船坐6人,則多出了4條船;公園里有多少條船?三(1)班有多少名學生?
2、學校給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間住8人,則少了2間房,如果每間住10人,則多出了2間房,一共有幾間房分給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
3、同學們?nèi)澊绻織l船坐5人,則有10人沒船坐,如果每條船多坐2人,則多出兩條船,共有幾條船?有多少個同學?
4、小明從家到學校,如果每分鐘走40米,則要遲到2分鐘,如果每分鐘走50米,則要早到4分鐘,小明家到學校有多遠?
1、三年級學生練習冊,如果每人發(fā)5冊還剩下32冊,如果其中10個學生每人發(fā)4冊,其余每人發(fā)8冊,就恰好發(fā)完。那么三年級學生有多少人?練習冊有多少本?
2、小明買了一本《趣味數(shù)學》,他計劃:如果每天做3題,則剩下16題,如果每天做5題,則最后一天只要做1題。那么這本書共有幾道題?小明計劃做幾天?
3、三(2)班同學去植樹,如果每人植5棵,還有3棵沒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樹。那么參加植樹的有幾名同學?共植樹多少棵?
4、小明從家到學校,出發(fā)時看看表,發(fā)現(xiàn)如果每分鐘步行80米,他將遲到5分鐘,如果先步行10分鐘后,再改成騎車每分鐘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鐘到校。問小明從家出發(fā)時離上學時間有多少分鐘?
10. 水果計算題
如果是經(jīng)營一家水果店,計算還是比較簡單的,如果經(jīng)營的是超市,則比較復雜。下面以水果店舉例:
賣水果的成本包含以下幾項:
水果的進價、進貨過程中的運費、進貨和挑選和售賣中產(chǎn)生的損耗等,即:
水果成本=水果進價+運費+損耗
水果店還有一些經(jīng)營費用,如房租水電、管理人員工資等,統(tǒng)稱為費用。
賣水果的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水果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