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中蜂養(yǎng)殖技術(中蜂養(yǎng)殖技術視頻農(nóng)廣天地)
1. 中蜂養(yǎng)殖技術視頻農(nóng)廣天地
索尼a7m4連接小蜜蜂的方法
把小蜜的視頻輸出連接到攝像機的視頻輸入端上,然后把小蜜的音頻輸出連接到攝像機的音頻輸入上。
然后打開攝像機上的有線輸入信號開關
2. 中蜂養(yǎng)殖技術視頻全集16
蜜蜂直播平臺是一款超級好用的美女直播軟件,支持用戶將自己的生活動態(tài)和好友一起分享,交到更多直播好友,都是顏值主播等你來撩,給你更加不一樣的交友模式,還能在自己感興趣的的社群中進行探索,找到更多興趣內(nèi)容,加入興趣圈子。
3. 中蜂養(yǎng)殖技術視頻全集
中蜂養(yǎng)殖按照這八個步驟進行,第一個是安置蜂群,第二個是蜂群檢查,第三個是巢脾處理,第四個是蜜蜂飼喂,第五個是蜂群合并,第六個是育王,第七個是分蜂,第八個是蜂群異常處理。
1.安置蜂群
中蜂因嗅覺靈敏、盜性強、定向力差,因而在蜂群安置上要選擇場地周邊要有兩季(春夏、春秋、春秋冬)及以上主要蜜源,其他季節(jié)有輔助蜜源;若遇蜜源不足時,蜂群要分散放置,一般2-3箱一組。每群間距30厘米左右,組間盡量使用樹木、房屋、地形等天然屏障隔開。
小提醒:蜂群不宜在當風的山頂、高壓線變壓器附近、震動煙熏的場地、人畜及車流量大的馬路旁。蜂群擺好后,不可輕易移動。
2.蜂群檢查
蜂群檢查,有箱外觀察和開箱檢查兩種方法。
箱外觀察:可根據(jù)工蜂出勤不積極、歸巢不帶花粉、巢門前平翅震動、進出混亂,可初步判斷蜂群失王。若是巢門附近有拖出的半截死蛹,表明有巢蟲危害;拖出的如果是幼蟲,蜂群有可能患幼蟲?。怀查T前如果有體色深諳、腹部膨大、飛行困難、行動遲緩的工蜂爬動,蜂箱周邊有稀薄糞便,蜂群可能患了微孢子蟲病。
開箱檢查:若是邊脾有蜜,甚至封蓋,中央巢脾上部有2-3指蜜線,說明飼料充足;反之,應及時飼喂補充。若是封蓋出現(xiàn)線裝走向的“白頭蛹”,巢脾凹凸不平,箱底蠟屑多,可判斷為巢蟲病;幼蟲尖頭直立,封蓋子脾表面有一些不規(guī)則小孔,可判斷為囊狀幼蟲病。
小提醒:每次開箱應有明確目的,如無必要或天氣不適宜,切勿盲目、頻繁開箱。
3.巢脾處理
若是巢脾表面發(fā)白,巢框出現(xiàn)蠟點后,可以加脾,加巢框的邊二脾位置,一次一張,同時淘汰舊脾。巢脾的擺放一般規(guī)則是卵、蟲、子脾和新脾擺中間,老、蜜、粉脾擺兩邊。距離蜂路則在8毫米,加速繁殖時縮小為6毫米,高溫通風時蜂路拉寬到10毫米。
小提醒:視情況還需要進行調(diào)脾、補脾處理。
4.蜜蜂飼喂
蜜蜂的飼喂主要有喂糖、喂花粉、喂水、鹽等。
喂糖:白糖無氣味,不易引起盜蜂;糖漿濃度通常為2:1,即兩斤白糖一斤水,也可以1:1如果使用蜂蜜,則3斤蜂蜜1斤水。
喂花粉:花粉通常在春繁期、長期低溫下雨季節(jié)、外界蜜源缺乏時飼喂。可使用花粉脾直接插入蜂群補充,也可使用天然花粉和人工花粉飼喂。
喂水、鹽:天氣炎熱干燥時,蜂場可設立飲水器或飲水槽。喂水時可以適當喂鹽,比例是在凈水中加0.1-0.5%食鹽。
5.蜂群合并
蜂群合并是指將兩個蜂群合并成為一個蜂群的過程。春繁和晚秋時,弱群、蜂王衰老群、失王群都可以進行蜂群合并。并群方法分為直接合并和間接合并。
小提醒:直接合并時,滴4-5滴香水或10來滴白酒在框梁上,效果會更好。
6.育王
育王分為人工育王和交尾群組織。人工育王,包括培育雄蜂、組織哺育群培育蜂王、組織處女王交尾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交尾群則是誘入成熟王臺或處女王,供新王或處女王交尾而組織的蜂群。交尾群既可以使用專用交尾箱,也可以是無王的分出群。
7.分蜂
分蜂分為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兩種。人工分蜂又有單群均等分蜂、單群不均等分蜂兩種。
單群均等分蜂一般在大流蜜后進行。原群挪開半個箱位,另外并排增設一個空箱,將原蜜脾、子脾一分為二,放入兩個蜂箱。左群開左巢門,右群開右巢門,一群是老王,沒有蜂王的群在分蜂第二天介紹一個成熟王臺做交尾群。
單群不均等分蜂則發(fā)生在大流蜜期。已產(chǎn)生分蜂熱的蜂群,將老王和兩框帶蜂、帶蜜封蓋子脾抽出,另選新址做繁殖群。原群中保留一個大而端正的王臺,或介紹一個成熟人工王臺。
8.蜂群異常處理
蜂群異常處理,主要包括提前預防和工蜂產(chǎn)卵處理兩種。提前預防應加強飼喂,防止缺蜜;檢查、飼喂時不要漏撒在箱外;缺蜜期關小巢門,合并弱群。蜂群失王以后,急造王臺又沒有成功,如果不及時誘入蜂王、王臺或并群,就會發(fā)生工蜂產(chǎn)卵。這時可灌濃鹽水殺死卵蟲,清水沖洗,脫水后移入別的蜂群使用
4. 中蜂養(yǎng)殖教程
想要養(yǎng)好蜜蜂要準備工具誘蜂箱還有餌料,餌料上面放上一些糖漿蜜水之類的,這樣蜜蜂會比較喜歡,往往會自動進去,養(yǎng)殖蜜蜂環(huán)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夏季蜂箱溫度過高會造成蜂群逃亡,濕度太大也可能使蜂群逃亡,選擇地方一定要冬暖夏涼,地勢要偏高一點,盡量不要在環(huán)境吵鬧的地方,往往蜜蜂級不能安心采蜜,養(yǎng)殖蜜蜂也需要餌料,蜜蜂主要就是花粉,所以要有大量鮮花,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補料。
5. 中蜂的養(yǎng)殖與管理技術視頻
在《猛鬼宿舍》中,您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快速獲得蜜蜂:
1. 完成每日任務:每天會有不同的任務,完成任務即可獲得一定數(shù)量的蜜蜂。
2. 游戲中獲得:在游戲中擊敗猛鬼或獲得連勝可以獲得蜜蜂。
3. 觀看廣告視頻:可以觀看廣告視頻來獲得蜜蜂。
4. 參與活動:參加游戲內(nèi)的各種活動可以獲得蜜蜂。
5. 氪金購買:在游戲中充值可以購買蜜蜂。
請注意,游戲內(nèi)的虛擬物品不具備實際價值,建議您在游戲中理性消費。
6. 中蜂養(yǎng)殖實用技術
回答 土蜜蜂養(yǎng)殖時要做好場地的規(guī)劃,準備好蜂箱,還要收取蜜蜂,最好將巢脾一起收回來。捕捉好蜂群后,盡快進行過箱,及時將它轉(zhuǎn)移到蜂箱中。平時飼喂時飼料用蜂蜜水或者白糖水都行,每晚都要喂一次,獎勵飼喂。另外,管理期間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處理。
7. 中蜂養(yǎng)殖技術大全
養(yǎng)好中蜂的關鍵,在于王優(yōu)、群強、蜜足、新脾和密集,并做到安全越夏渡秋和及時防治病蟲害。
一、飼養(yǎng)管理要點
1、王優(yōu):蜂群繁殖的快慢和產(chǎn)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蜂王的好壞。年輕健壯的蜂王產(chǎn)卵力強,群勢發(fā)展迅速,且能維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強,工作積極,少起分蜂熱,產(chǎn)量較高。因此,飼養(yǎng)中蜂,應在繁殖期提早從高產(chǎn)的強群中培育優(yōu)良的蜂王,以更換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產(chǎn)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強:強群是高產(chǎn)的基礎,而中蜂的強群是從中蜂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的,不能與意蜂的強群相提并論,而且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強群標準。只有強群,才能充分發(fā)揮蜂王的產(chǎn)卵力,并抵御病蟲害的侵襲,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勢,蜂群才能迅速發(fā)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應有5~6足框蜂的群勢,產(chǎn)量才會高。在主要蜜源植物開花流蜜時,應把蜂群組織成強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將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貯備起來。待流蜜期過后,再利用貯備的蜂王,把采蜜群分開繁殖。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產(chǎn)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總是處于積極工作的狀態(tài)。
3、蜜足:巢內(nèi)貯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時渡過難關。如果巢內(nèi)缺蜜,就會引起蜂群情緒不安、拋棄幼蟲、蜂王停卵,甚至發(fā)生盜蜂和飛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礙卵圈擴展的前提下,應經(jīng)常保持巢內(nèi)有足夠的貯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漿喂蟲,培育身壯體大的新蜂。如果巢內(nèi)貯蜜不足,需作人工補飼。即使在大流蜜期間,搖蜜時也不能把貯蜜一次掃光,而應采取輪脾取蜜的方法,這樣既能安定蜂群情緒,又能保證蜂蜜的質(zhì)量。
4、新脾:中蜂喜歡新脾,厭惡舊脾。新脾房眼大,蠟質(zhì)新鮮,蜂王特別喜歡在新脾上產(chǎn)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來的工蜂身體健壯、采集力強,群內(nèi)不易發(fā)生巢蟲。因此,應抓住有利時機,多造新脾,以更換舊脾。特別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應抓緊造脾。但在加巢礎之前,要把舊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時,還應進行飼喂,使巢脾修得快、質(zhì)量高,以保證蜂群在越夏時擁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愛密集,應經(jīng)常保持蜂脾相稱,以利蜜蜂護脾,防御巢蟲等敵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溫保濕。實踐證明,在冬季密集群勢,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勢,可促使貯蜜快、成熟早、產(chǎn)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勢退縮少,敵害難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飼養(yǎng)中蜂的難關。要安全越夏,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需注意遮蔭、喂水、嚴防敵害和保持蜂群安靜。
二、主要病蟲害的防治
1、歐洲幼蟲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病原為蜂房鏈球菌,主要是通過蜜蜂本身傳播,蜂蜜、花粉和蜂具都能沾染病原,幼蟲四季均可感染,但主要發(fā)生在春秋兩季。
發(fā)病死亡的,主要是2~4日齡的幼蟲;少數(shù)幼蟲在封蓋后死亡。
感病的幼蟲,外觀失去光澤,體色由白轉(zhuǎn)黃,再漸漸轉(zhuǎn)褐黑色而腐爛;也有的未變色即很快腐爛,從背部上可見到明顯的白線(氣管)。如將蟲尸抽出,蟲體容易破裂,具有酸臭氣味,腐爛物不呈粘膠狀,干枯后容易被工蜂清除。發(fā)病初期,由于少數(shù)幼小死亡,隨即被工蜂清除,又因蜂王再度產(chǎn)卵,致使各蟲期錯雜在一起,呈不正?!盎ㄗ印爆F(xiàn)象。如果繼續(xù)發(fā)展,幼蟲未到封蓋即全部死亡,巢內(nèi)看不到封蓋子。再嚴重時,子脾全部腐爛,散發(fā)出酸臭味,造成蜜蜂離脾,甚至逃群。
中蜂對此病抵抗力很弱,治愈后會復發(fā),必須經(jīng)常注意防治。發(fā)病后,可使用土霉素、四環(huán)素、青霉素,鏈霉素等抗菌素治療。一般取任何一種抗菌100萬單位,配糠漿四斤,每次每群約喂糖漿0.5-1斤,每隔2-3天喂一次,連續(xù)3-5次。
2、中蜂囊狀幼蟲?。浩洳≡且环N過濾性病毒。主要通過蜜蜂本身傳播,蜂蜜、巢脾和蜂具都能沾污病毒。剛死的蟲體具有很強的感染性。一只幼蟲尸體所含的病毒,可使3000只以上健康幼蟲致病。幼蟲四季均可感病,一般在春秋氣溫26℃以下時容易流行。特別是群勢弱小、飼料不足和保溫不良的蜂群,更易感病。發(fā)病死亡的,多是6日齡的幼蟲,約有三分之一死于封蓋前,三分之二死于封蓋后。死蟲直臥巢房下方,頭部翹起,體色先變黃白,后轉(zhuǎn)棕色,頭部呈灰色,外皮成為堅韌而透明的囊,內(nèi)部組織液中出現(xiàn)顆粒狀物。死蟲的房蓋下陷,常被工蜂嚙開或穿孔。腐臭物不具粘性,干枯后容易清除,隨著蜂王重新產(chǎn)卵而出現(xiàn)“花子”,與歐洲幼蟲病初期的癥狀相似?;疾∪褐饾u變?nèi)酰瑯O易引起逃群。
中蜂對囊狀幼蟲病的抵抗力較弱,一經(jīng)感病就容易蔓延流行。但實踐證明,只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選用抗病蜂群育王繁殖,結合藥物治療,是能夠控制此病的蔓延和危害的。
加強飼養(yǎng)管理,經(jīng)常維持較強的群勢,做好蜂群的保溫,是預防此病的前提。為了減少病毒對幼蟲連續(xù)感染,可利用蜂群從分群到新王產(chǎn)卵這段時間的斷子期,或人為地幽閉蜂王,造成一段時間的斷子期,來打斷囊狀幼蟲病的流行環(huán)節(jié)。這是預防此病的重要手段,另外,在野外花粉不多的發(fā)病季節(jié),用少量酵母片或維生素B加入糖漿飼喂蜂群,也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在平時,注意選擇抗病力強的強群培育蜂王,以更換病群的蜂王,可以大大提高蜂群的抗病力。另外,中蜂囊狀幼蟲病的病原不耐高溫,蜂具和蜂蜜可用煮沸消毒。蜂箱清洗干凈后曬干,再用硫磺煙熏10~15分鐘,也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藥物防治,可隨意采用下列中一種:
?。?)半枝蓮(狹葉韓信草、向天盞、探耳草):用干草一兩,加入適量清水,先以猛火煮沸,繼以微火續(xù)煎15~20分鐘,濾渣后,趁熱配成濃糖漿,于傍晚可喂8~10框蜂。每隔5~7天喂一次,直至病好為止。
?。?)雄蒜醇合劑:每10框蜂,用精篩雄黃1克、鮮蒜6~8克,搗碎成泥,加75%乙醇(酒精)10毫升,再加蒸餾水40毫升,裝入廣口瓶內(nèi)搖勻備用。使用時,將蜂抖入箱底,用清潔的手提噴霧器裝進藥液,對脾噴霧,每脾兩面各噴3~4下,放回原處。噴脾后第三天,病蟲尸即被工蜂拖光,治療效果較好,而且治療后不易復發(fā)。
?。?)用馬鞭草1兩、墨旱蓮1兩、大蒜頭半兩,加入適量水煎煮后,過濾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為止。
?。?)用馬鞭草1兩、積雪草1兩、車前草1兩、刺莧半兩,加入適量水蒸煮后,過濾去渣,按1:1配入白糖溶化,可喂10框蜂。每隔三天喂一次,直至病好為止。
?。?)病毒靈:每框蜂用半片,嚴重的每框用一片,溶解后配入濃糖漿,每隔3-5天喂一次,直至病好為止。
3、巢蟲:就是蠟螟的幼蟲,常見的有大巢蟲和小巢蟲兩種,會為害巢脾和蜂蠟,特別喜愛侵襲舊巢脾。它們鉆入巢房,穿孔蛀食蠟質(zhì),并吐絲連結糞粒,圍成墜道作為掩護,因此也稱為“綿蟲”。
大巢蟲對巢脾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在溫暖季節(jié),1-2只受精雌蛾的子代,在兩月內(nèi)就可使整個繼箱中貯存的巢脾報廢。小巢蟲則潛入巢房底蛀害,墜道所穿過的蜜蜂蟲、蛹皆受損傷。蜂蛹受害后,工蜂便嚙開蛹房封蓋,準備拋棄,于是蛹的白色頭部便顯露出來,俗稱為“白頭翁”。巢前如看到被工蜂拋棄的死蛹,就很可能是巢蟲為害引起的。大、小巢蟲為害嚴重時,能削弱蜂群,甚至引起逃群。
大巢蟲以老熟幼蟲蛀入框梁或巢箱框槽內(nèi)結繭越冬,翌春化蛹變成蛾,在箱縫或巢脾上產(chǎn)卵。卵排列單層成塊,初呈乳白色,后漸轉(zhuǎn)黃褐色。每只雌蛾可產(chǎn)卵2000-3000粒。卵期約9日,幼蟲期約52日,結繭至羽化需12日,夏秋完成一代約經(jīng)歷兩個半月。
小巢蟲是以老熟的幼蟲潛在巢底墜道、箱框縫隙、箱底蠟屑或保溫物中越冬,翌春化蛹變成蛾,在箱縫或巢脾上產(chǎn)卵。卵排列單層成塊,初呈乳白色,后轉(zhuǎn)黃褐色。每只雌蛾可產(chǎn)卵300-400粒。卵期4~5日,幼蟲期約50日,結繭至羽化約需9~10日。繭白色楔狀,表面附有糞便,夏秋每代歷時2~2.5個月。
防治巢蟲應采取綜合措施,即將預防措施和藥物熏殺結合起來,具體應抓以下四個要點:一是常年飼養(yǎng)強群;二是巢脾及時更新,不用過舊的巢脾;三是保持蜂脾相稱,抽出的空脾應及時妥善保存;四是勤掃箱底,及時清除蠟屑污物。同時要抓好兩個關鍵:第一,越夏期蜂箱不能受到太陽光的直射。因越夏階段氣溫高,蜂團散開,只有一部分蜜蜂保護巢脾,如果不注意遮蔭降溫,蜜蜂就散得更開,巢蟲就容易進入巢脾為害;第二,越夏期間斷子不能過久。在大暑以后,蜂王有一段停卵期,而老蜂驅(qū)除巢蟲的能力較弱,因此,若到9月上旬蜂王還沒有產(chǎn)卵,就應給予獎勵飼喂和必要的幫助,促進蜂王產(chǎn)卵,以便及早利用青年蜂抵御巢蟲的入侵。
4、胡蜂:是蜜蜂的大敵。它不但會捕殺蜜蜂,劫食蜜蜂的蜜囊和蜂巢中的貯蜜,而且還會用蜜蜂的肌體飼喂幼蟲。胡蜂為害,還會引起蜜蜂逃群。特別是我縣山區(qū)蜂場,常因胡蜂為害而遭到巨大損失。
當野外蜜源豐富的時候,胡蜂也采食花粉和花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由于外界蜜源比較豐富,而且胡蜂還沒有大量繁殖,故很少侵犯蜜蜂。到6月底山烏桕流蜜結束后,胡蜂的活動就開始轉(zhuǎn)向蜂場。7月至9月上旬,外界蜜花源枯竭,又正值胡蜂繁殖的高峰期,因此嚴重為害蜜蜂。到10月份,胡蜂開始逐漸減少;至11月上旬,就只有少量為害了。
胡蜂活動最適宜的溫度為23~30℃;18℃以下和35℃以上活動減少。晴天胡蜂多在早晚活動,陰天或雨后則終日活動。如果氣候適宜,胡蜂從早到晚都在蜂場上活動甚至在蜂箱的巢門口過夜。
為害蜜蜂的胡蜂主要有大胡蜂、黃胡蜂和小胡蜂三種。它們多營巢于地穴、樹洞、壁洞、墻角或樹枝上,以雌蜂潛伏越冬。春天3~4月所見的胡蜂均系雌蜂,此期若能大量誘殺,8~9月份胡蜂的為害就會大大減輕。新胡蜂出房后,雌蜂即開始專門產(chǎn)卵。
胡蜂到蜂場活動時,先在蜂場上空打轉(zhuǎn),然后落在樹枝上,尋找目標??礈屎螅蜎_條蜂箱巢門口,發(fā)出嗡嗡響聲,嚇唬守衛(wèi)蜂。此時守衛(wèi)蜂也群集巢門口嚴陣以待,并發(fā)出蜂臭 ;巢內(nèi)部分蜜蜂得到信號后也涌出巢門。如果大胡蜂大批侵入箱內(nèi),蜜蜂將無法抵御,以至全群棄巢遷飛。
為了防除胡蜂為害,必須尋找其巢穴,進行消滅,這是最根本的措施。在胡蜂活動的季節(jié)里,蜂巢應換成圓孔巢門或曲道巢門。養(yǎng)蜂者也應隨時守在蜂場上,用竹編的小拍或木板條拍殺胡蜂。另外,也可以把打死的胡蜂,集中放在蜂群附近或離蜂群較遠的平地上進行誘殺。胡蜂不但喜食蜜蜂,更喜啃同類的尸體。它們一見胡蜂尸體,就會立即撲上,我們可以趁它們啃咬尸體尚未飛起之前進行拍殺。也可以用有關殺蟲農(nóng)藥拌在切碎的牛肉、豬肉或蛙肉中,做成毒餌盛于瓷盤或瓦片上,放在蜂場附近進行誘殺。但使用毒餌時,應注意人畜安全。
8. 養(yǎng)殖中蜂最新技術視頻
雙色蜂的產(chǎn)子能力強,但產(chǎn)蜜能力弱,與當?shù)胤浞N對比,同樣的生產(chǎn)季,當?shù)胤浞N能采收蜂蜜但雙色蜂群勢雖壯卻無蜜可產(chǎn)。也有少部分不認同此說法,表明雖為雙色蜂,但其也能高產(chǎn)蜂蜜,并錄制視頻為證。
其后也有蜂友出來解釋道:雙色蜂的特性與意蜂相近,產(chǎn)子力強,能維持強群,但僅善于利用大型蜜粉源,對于零星蜜粉源的利用率低,故而在定地養(yǎng)殖的情況下就出現(xiàn)上述蜂友提到的兩種不同的情況。
9. 中蜂養(yǎng)殖技術視頻全集1
1、打開軟件,選擇一款視頻比例,軟件支持16:9、9:16、4:3、3:4和1:1。
2、點擊上方的“導入”,或直接將你的視頻文件拖入軟件內(nèi)。
3、將視頻拖拽到下方的軌道上。
4、拖動時間軸里的播放針,放在你需要剪輯的位置上,選中視頻片段,點擊一下工具欄上的“分割”按鈕,即可將片段拆分。
5、再拖動一下播放針到片段的結束點,再按一下“分割”。
6、選中被拆分好的片段,點擊工具欄上的垃圾箱按鈕,就可以刪掉該片段了
7、在預覽區(qū)點擊播放按鈕看看效果,沒問題就按工具欄的“導出”就可以剪切好的視頻了。
10. 中蜂養(yǎng)殖全套視頻
軟件被刪除了。
蜜蜂視頻Tv版是一款基于智能電視、互聯(lián)網(wǎng)機頂盒的超強直播點播匯聚類TV版視頻應用。支持對海量高清影視內(nèi)容的“直播+點播” 功能??稍诰€觀看“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體育直播、游戲競技、財經(jīng)資訊”等豐富視頻娛樂節(jié)目。蜜蜂視頻具有清爽明了、簡單易用的用戶界面,豐富的節(jié)目源,支持節(jié)目搜索功能。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