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螟最怕什么(蠟螟養(yǎng)殖和哪個相似度高)
1. 蠟螟最怕什么
巢蟲最怕的三種植物是巢蟲清木片、香樟樹根部的木料制作小塊的木條和幾粒八角。
巢蟲也有很多的天敵,例如球孢白僵菌、蘇云金芽孢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等微生物,蠟螟絨繭蜂、麥蛾絨繭蜂、蠟螟大腿小蜂、紅火蟻、大頭蟻等昆蟲都是巢蟲的天敵。
2. 蠟螟養(yǎng)殖和哪個相似度高
一、玉米蟲養(yǎng)殖方法
養(yǎng)殖玉米蟲一般溫度保持在20到40度可以正常生長繁殖,喂食玉米秸稈,每頭雌蟲可產卵1000粒。玉米蟲通常在大米、玉米、灑曲等物品中出現。
二、誤食玉米蟲有什么后果?
玉米蟲本身不含有害物質,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玉米蟲主要組織構成也是蛋白質,誤食進入消化道以后也會被分解代謝成糖類,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爬行的玉米蟲
三、玉米螟防治技術
1.赤眼蜂滅卵
在玉米螟產卵始、初盛和盛期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15萬-30萬頭/hm2,設放蜂點75-150個/hm2。放蜂時蜂卡經變溫鍛煉后,夾在玉米植株下部第五或第六葉的葉腋處。
2.利用白僵菌治螟
在心葉期,將每克含分生孢子50億-100億的白僵菌拌爐渣顆粒10-20倍,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也可在春季越冬幼蟲復蘇后化蛹前,將剩余玉米秸稈堆放好,用土法生產的白僵菌粉按100-150g/m3,分層噴灑在秸稈垛內進行封垛。
3.利用蘇云金桿菌治螟
蘇云金桿菌變種、蠟螟變種、庫爾斯塔克變種對玉米螟致病力很強,工業(yè)產品拌顆粒成每克含芽孢1億-2億的顆粒劑,心葉末端撒入心葉叢中,每株2g,或用BT菌粉750/hm2稀釋2000倍液灌心,穗期防治可在雌穗花絲上滴灌Bt200-300倍液。
3. 蠟螟養(yǎng)殖技術研究
蜂箱養(yǎng)殖蜜蜂是比較常見的養(yǎng)殖方法。首先要引來蜜蜂,在蜂箱內涂抹蜂蜜,以此來吸引蜜蜂,蜜蜂飛來后,可以直接把蜂箱移走,以免回蜂,也可以尋找其蜂王并加以控制。
引來蜜蜂后,要避免其逃跑,需要保持蜂箱干凈,消滅巢蟲和蠟螟,并定期更換新脾。
4. 蠟螟幼蟲有什么用
黃皮樹病蟲害的防治: 1、黃皮炭疽?。狐S皮炭疽病是生產上的一種常見病,各個生育期均可感病。防治方法是:
(1)、科學用肥用水,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防止病菌侵染。
(2)、做好田園清潔,及時剪除病枝、病葉、處理爛果,減少越冬病源。及時施藥,保護新梢、幼果。
新梢抽發(fā)初期和謝花坐果期,均應及時施藥。
藥劑可選用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2、黃皮流膠?。?/p>
(1)、加強栽培管理。 適當增施有機肥,保持適當水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力;中耕培土除草時切忌造成機械傷,預防病菌侵染。
(2)、適時施藥,保護樹干。春季溫暖多雨,要及時施藥保護樹干??捎?.5%波爾多液或50%退菌特,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輪換噴2—3次,每隔7天噴一次。
(3)、及時處理病樹。及時檢查,對已發(fā)病的植株可用小刀或竹簽刮除病部的組織,清除干凈后,第二天用藥劑涂敷傷口。
藥劑可用波爾多漿(即硫酸銅500克、石灰500克、水20升配成),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涂敷。
(4)、拔除病株。已嚴重發(fā)病、凋萎的植株,應及時拔除,集中燒毀。跡地用1∶10石灰硫磺粉撒施,消滅病源。
3、黃皮梢腐?。核追Q為“死頂病”,普遍發(fā)生于黃皮主產區(qū)。 防治方法是:
(1)、搞好冬季清園,清除病枝、病葉、殘體,集中燒毀,減少病原。
(2)、加強管理,及時修剪,防止偏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3)、新梢萌發(fā)期及時施藥保護新梢。
藥劑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滅病威5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硫磺膠懸劑300倍液。
4、黃皮煤煙病:
(1)、做好蚜蟲、介殼蟲類的害蟲防治,減少蟲源,這是基礎工作。
(2)、加強檢查,發(fā)病初期可及時施藥防治。
藥劑可用硫磺膠懸劑300倍液,或40%滅病威5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液600倍液。
5 、黃皮霜疫霉?。?/p>
(1)加強栽培管理,適時修剪,不偏施氮肥,使植株生長正常,樹冠通風透光。
(2)田園清潔,及時剪除病枝、病果,減少病原。
(3)適時施藥防治。黃皮花蕾期、幼果期及轉黃期各噴1—2次藥劑,預防發(fā)病。藥劑可選用40%乙磷鋁300倍液,或58%瑞毒霉錳鋅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600倍液。
6、黃皮木虱:
(1)避免與柑橘等蕓香科果樹混栽,減少蟲源。
(2)加強管理,合理用肥,統一放梢,減少展轉危害。
(3)及時施藥防治。
新梢抽放前后各施藥一次,減少新梢受害。
藥劑可用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
7、黃皮介殼蟲:
(1)做好田園清潔,減少蟲子源。
(2)藥劑防治:春梢抽發(fā)期,重點施用農藥,壓低全年發(fā)生量。
5. 大蠟螟幼蟲養(yǎng)殖
不吃柿子。主要吃小型昆蟲。
螳螂屬于陸棲捕食昆蟲,主要以小型昆蟲,比如蒼蠅、飛蛾、蝴蝶的卵和幼蟲為食,偶爾會捕食比自己體型大數倍的蟬、飛蝗、蜂鳥,人工養(yǎng)殖的情況下,螳螂也吃黃粉蟲、菜粉蝶、大蠟螟、玉米螟等食物。
螳螂是一種體型偏大的昆蟲,體長約為105毫米,前肢強壯有力,分布有一排鋸齒,末端有吸盤,便于攀爬,而且螳螂的頭部呈扇形,顏色為黃綠色,前翅輕柔,后翅呈透明狀,腹部肥大。
6. 蠟螟怎么防治
可以采取以錯施1、巢蟲:巢蟲防治多采用熏蒸法,可將10毫升二硫化碳滴在厚紙上置于框梁上密閉熏蒸24小時以上,96%的甲酸蒸氣對蠟螟的卵、幼蟲也有較強的殺死力,也可用二氧化硫密閉熏蒸。
2、蜂螨:蜂螨的治療藥品較多,但在治療蜂螨時應選擇無污染、無殘留的高效殺螨藥,如殺螨1號、螨撲等,不僅殺螨效果好,對人、畜、蜂都安全,不污染蜂產品,而且使用方便。
3、蛹?。河疾〉闹饕幬锸恰坝继┛怠?,在蜂群發(fā)生蛹病時可選擇“蛹泰康”每包藥加水500毫升,每脾噴10~20毫升,每周2次,連續(xù)3周為一個療程,一般情況下病情可得到控制。
7. 蠟螟是什么
1.
飼養(yǎng)強群
盡量飼養(yǎng)強群是消滅巢蟲最有效的辦法,原因是強群中工蜂有能力控制蜂巢中巢蟲的數量,而弱群中工蜂往往顧此失彼而使巢蟲越演越烈,因此養(yǎng)蜂人要想方設法將蜂群養(yǎng)成強群,例如可在早春蜂群的群勢較弱時合并蜂群,也可從強群中抽調封蓋子脾補充到弱群中以增強群勢.。
2.
蜂多于脾
確保蜂多于脾是控制巢蟲最有效的辦法,原因是工蜂感受到巢蟲的威脅便會清理巢蟲,若蜂多于脾則工蜂能全面清理巢脾中藏匿的巢蟲,而蜂少脾多時工蜂因清理能力有限往往顧此失彼,最終導致巢蟲對蜂巢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因此養(yǎng)蜂人要及時抽出多于的巢脾以確保蜂多于脾。
3.
清理蜂箱
保持蜂箱清潔是預防巢蟲最基本的辦法,原因是蠟螟交尾后往往將卵產在蜂箱底部的蠟屑處,這些卵孵化成巢蟲后再爬到巢脾上蛀食巢脾,也就是說蜂箱中的蠟屑實際上是巢蟲的滋生地,因此養(yǎng)蜂人要及時清理蜂箱中堆積蠟屑,尤其是蠟螟交尾高峰期要時刻保持蜂箱內部的清潔。
4.
滅殺幼蟲
及時滅殺幼蟲是預防巢蟲最有效的辦法,原因是蠟螟以藏匿在蜂箱中的幼蟲越冬,同時越冬期也是蜂群的自然斷子期,因此養(yǎng)蜂人可抓住巢蟲生命史上這個薄弱環(huán)節(jié)滅殺幼蟲,例如可在越冬期徹底的給蜂箱和巢脾進行一次消毒,有條件的還可將其替換成已消毒殺菌的蜂箱和巢脾。
5.
藥物防治
1、巢蟲清木片可防治巢蟲且對蜜蜂無副作用,特點是用法簡單且長期有效,只需要將其懸掛在蜂箱中即可。
2、巢蟲凈是專門用于防治巢蟲的藥物,特點是效果徹底且生效迅速,若巢蟲危害嚴重可用巢蟲凈兌水噴灑。
3、二氧化硫或甲酸等對巢蟲和蠟螟卵都有較強的殺傷力,因此在巢蟲高爆發(fā)期可用二氧化硫或甲酸來熏蒸。
8. 蠟螟養(yǎng)殖原理
巢蟲清木片:巢蟲清木片能把藏匿在巢脾中的巢蟲吸引出來,巢蟲啃食巢蟲清木片后就會出現消化不良、行動遲緩等反應,最終將被蜂群中的護脾工蜂殺死并清理出蜂巢。
巢蟲凈:巢蟲凈主要成分是20%氯蟲苯甲酰胺,原理是激活巢蟲肌肉中的魚尼丁受體促使鈣離子無限釋放、阻止肌肉收縮,最終巢蟲將出現肌肉麻痹并因活力消失而死亡。
巢蟲清滅靈:巢蟲清滅靈呈乳白色液體狀,每瓶500毫升,可噴蜂箱或蜂桶約100個,亦可用來噴脾,用法是加500毫升清水稀釋,然后噴施在巢脾上,每瓶可噴脾約250張。 綜上所述,巢蟲是蠟螟的幼蟲,主要危害中蜂,尤以弱群最易受害,在巢脾中蛀食蠟質并傷害蜜蜂幼蟲和蛹,輕者影響蜂群正常發(fā)展,嚴重時蜂群因無法抵抗而不得不棄巢遷飛,防治巢蟲常用的藥有巢蟲清木片、巢蟲凈、巢蟲清滅靈等。
9. 蠟螟多大
蠟蛾體型翅展有40毫米左右大。
蠟螟為完全變態(tài)昆蟲。包指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發(fā)育階段。卵呈短卵圓形,長0.3~0.4 mm。表面不光滑。卵顏色初為粉紅,后轉化乳白,蒼白,淺黃,最后變成黃褐色。卵塊為單層,卵粒緊密排列。幼蟲剛孵化的幼蟲呈乳白色,稍大后,背腹面轉成灰和深灰色。老熟幼蟲體長可達28mm,重量可達240 mg。繭通常是裸露,白色的,但有些繭也會被黑色糞?;蛑及?。
10. 蠟螟蟲防治
甘蔗白螟。
甘蔗白螟是螟蛾科的一種小型的昆蟲,整個生命階段由卵開始,再經歷幼蟲、蛹、成蟲這三個階段,成蟲產卵,從而形成一個生命閉環(huán)。
甘蔗白螟的卵:雌蟲產的卵會集結成塊,并被黃色的絨毛覆蓋。單個的卵呈橢圓形,直徑略大于1毫米,剛剛產下的時候,卵呈淡黃色,隨著孵化的進行,會逐漸轉為深黃色。
甘蔗白螟的幼蟲:它的幼蟲特別肥大,體長有2~3厘米,相比之下,成蟲則只有不到2厘米。幼蟲體表呈黃白色,前胸部位通常有一抹橙黃,身體表面有許多橫皺紋理,沒有腹足,胸足也很小。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