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鯰養(yǎng)殖技術(革胡子鯰魚和普通鯰魚有啥區(qū)別)
1. 革胡子鯰魚和普通鯰魚有啥區(qū)別
相似的有清江魚,鉗魚、黃顙魚、貓魚、鮰魚等等。
其中有一些和鯰魚是同一科的魚類,所以外形上有些類似,有的則是因為嘴上也長了胡須,所以被誤認為是鯰魚。
最常見的鯰魚是土鯰,產(chǎn)自長江和珠江流域,作為肉食性魚類,它生活在水底,而且比較兇猛。
2. 革胡子鯰魚好吃嗎
革胡子鯰魚是比較大的魚類之一這種魚通常在體長60厘米左右,但是也有一些身長可以達到以上的大型個體由于革胡子鯰魚生活在淡水河流中,所以它們的身長和重量也會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的生境條件會影響革胡子鯰魚的大小
3. 革胡子鯰魚多少錢一斤
埃及胡子鯰在分類學上屬胡子鯰科,胡子鯰屬。體呈圓筒形,比本地胡子鯰頭更扁平,身體更延長,口稍下位,觸須發(fā)達,眼較小。
頭背部有許多骨質微粒突起,呈放射狀排列,鰭條邊緣呈淡紅色,體側有黑色斑點和灰白色云狀斑塊,胸腹部白色,口裂較寬。
鰓耙數(shù)52~90,背鰭為65~76,胸鰭條,8~9,臀鰭條52~55,腹鰭條1~5,脊椎骨58~62。體長為體高的7~8.8倍,為頭長的4.6~5.2倍,頭長為體高的1.1~1.5倍,為吻長的2.8~3.2倍。
4. 革胡子鯰魚養(yǎng)殖技術
革胡子鯰又稱塘虱魚。原產(chǎn)埃及,1981年我國引進,先在廣東“安家落戶”,繼而推廣全國各地。具有適應性強、生長快、個體大、周期短、產(chǎn)量高等優(yōu)勢,其肉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別具特色。在池塘、稻田、溝渠直至小坑小泡均可養(yǎng)殖。而且尚有藥用功能,補血、調中、益陽、傷口愈合均具效力,是屬保健營養(yǎng)食品和滋補佳品。
5. 革胡子鯰和胡子魚區(qū)別
一、科屬不同
大口鯰別稱河鯰、六須鯰、叉口鯰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鯰形目、鯰科、鯰屬淡水魚類;
革胡子鯰別稱塘鲺、塘角魚、胡子魚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鯰形目、胡子鯰科、胡子鯰屬淡水魚類。
二、形態(tài)不同
大口鯰的口裂末端達到或超過眼中部下方,胸鰭刺前緣具2~3排顆粒狀突起,尾鰭不對稱且上葉比下葉長;
革胡子鯰的頭背部有許多呈放射狀排列的骨質微粒突起,體側有黑色斑點和灰白色云狀斑塊。
三、體型不同
大口鯰屬于大型魚類,常見個體一般2~5千克,最大個體可達50千克以上;
革胡子鯰主要有本地胡子鯰和埃及胡子鯰兩種,本地胡子鯰常見個體1~2斤、最大可達2千克,埃及胡子鯰最大可達10千克以上。
四、胡須不同
大口鯰有3對6條觸須并因此得名六須鯰,上頜須特別發(fā)達,可達到胸鰭基部;
革胡子鯰的觸須發(fā)達,不管是本地胡子鯰還是埃及胡子鯰都有4對共8條觸須,上下頜各2對。
6. 革胡子鯰和胡子鯰的區(qū)別
四須是本地鯰魚.所以四須的比較好
鯰魚(土鯰)
土鯰即本地鯰魚,體長,后部側扁,頭平扁,口大,四須,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緣的下方,下頜突出,上下頜具細齒,肉食性,多為野生,對水質要求不高,可人工養(yǎng)殖,肉質鮮美,營養(yǎng)豐富,為魚中珍品。
革胡子鯰(埃及胡子鯰)
埃及胡子鯰又名革胡子鯰、埃及塘鲺,食性廣、生長快、個體大、耐低氧,體色發(fā)黑,共8須,頭較扁,原產(chǎn)非洲尼羅河水系,現(xiàn)已在華南、華中大部分地區(qū)推廣,在兩廣屬于淡水養(yǎng)殖高產(chǎn)品種之一。
7. 革胡子鯰魚和普通鯰魚有啥區(qū)別圖片
怎么分辨鯰魚的種類?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見過鯰魚,也吃過鯰魚,但是鯰魚有很多種類,你知道你見到和吃到的是哪一類鯰魚嗎?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鯰魚的區(qū)分方法。
方法/步驟
1/6分步閱讀
鯰魚分類:
鯰魚主要分為革胡子鯰、塘角魚、土鯰和大口鯰,下面就是具體介紹;
2/6
革胡子鯰
革胡子鯰:因為其從埃及引進,所以又名埃及胡子鯰、埃及塘鲺,擁有8根胡須,全身呈現(xiàn)灰黑色,背部和腹部有魚鰭,其中背部魚鰭中有一根刺,個頭比較大,頭部比較長,對水質要求比較低,肉質不大好;
3/6
塘角魚
塘角魚又稱為胡子鯰,多分布于南方地區(qū),擁有8根胡須,上下各4根,全身呈現(xiàn)暗黃色,個頭比較小,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口感好,所以市場上價格比較貴;
4/6
土鯰土鯰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擁有4根胡須,上長下短,全身呈現(xiàn)暗黃色,肉食性,多為野生,身上有斑點,個頭不大,對水質要求不高;
5/6
大口鯰大口鯰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qū),外貌與土鯰相似,也是4根須,但大口鯰的嘴巴特別大,個頭也比土鯰大很多;
6/6
鯰魚食用與價值
鯰魚是名貴的營養(yǎng)佳品,味甘性溫,中醫(yī)認為鯰魚有補中益陽,利小便,療水腫等功效,食用時一般先將其魚子去除(魚子中有雜味);
以上就是分享的怎么分辨鯰魚種類經(jīng)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8. 鯰魚和革胡子鯰有什么區(qū)別
不是。鯰魚是胡子魚,學名鲇魚。汪刺魚是黃顙魚。
胡子魚,學名鲇魚,又稱作鯰魚、胡子鰱、粘魚、塘虱魚、生仔魚,是鲇科中分布最廣的魚類。俄羅斯東部、朝鮮、日本,整個亞洲東部都有分布。在我國廣布于東部各水系和臺灣省。
黃顙魚,學名:(Richardson,1846),為鲿科,黃顙魚屬的一種魚類。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體后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顏及腭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頜須1對,最長,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雜食,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4~5月產(chǎn)卵,親魚有掘坑筑巢和保護后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筑巢習性。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
9. 革胡子鯰魚和普通鯰魚有啥區(qū)別呢
黑須鉗魚不是鯰魚的一種。
斑點叉尾鮰(學名:Ietalurus Punetaus)是鮰科、鮰科魚類。屬大型魚類,最大個體可達20千克以上,體型較長,前部較寬肥,后部較細長,頭部較長。口亞端位,頭部上下顎具深灰色觸須4對,長短各異,以口角須最長,鼻須最短、眼較小,側中位,鰓孔較大,鰓膜不連頰部。體表光滑,側線完全,體兩側及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乳白色或銀白色,幼魚體之兩側有明顯而不規(guī)則的黑色斑點,成色的斑點則逐漸變得不明顯或消失。背鰭1個,基底短,鰭棘1根,其后緣呈鋸齒狀,鰭條6-7根;胸鰭有1根鋸齒狀硬棘和8-9根鰭條;腹鰭于腹位,鰭條8-9根;臀鰭基部較長,鰭條24-29根;尾鰭分叉深;背鰭后有一脂鰭。
10. 革胡子鯰魚生命力有多強
10公斤以上
多為人工養(yǎng)殖,生長速度很快,飼養(yǎng)一年可重達2公斤,最大個體達10公斤以上。
塘鲺,魚類,野生的不建議食用,學名胡子鯰,又稱塘角魚。在分類上屬鲇形目、胡子鯰科。屬于熱帶、亞熱帶魚類,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國內常見兩個品種:本地塘鲺(胡子鯰),埃及塘鲺(革胡子鯰、埃及胡子鯰)。
塘鲺(本地胡子鯰),8根胡須,上下各4根。體色黃色,野生魚生長緩慢,一般重量不超過1市斤,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好??扇斯ゐB(yǎng)殖,市場潛力大。[1]大部分的無人養(yǎng)殖的塘鲺都生存在下水道等污水環(huán)境中,生命力極強,糞水中也可繁殖。
埃及塘鲺(革胡子鯰),由埃及引進。8根胡須,通體發(fā)黑,個體巨大。多為人工養(yǎng)殖,生長速度很快,飼養(yǎng)一年可重達2公斤,最大個體達10公斤以上。對生存水質要求很低,耐低氧。肉質不太好,市場價格便宜。但其易養(yǎng)殖,生長速度快,也有不少人養(yǎng)殖。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