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嫁接西瓜技術
一、誰知道嫁接西瓜技術
西瓜嫁接具體方法如下:
1)南瓜與西瓜靠接: 南瓜子葉平展露心時去掉生長點,在子葉下 0.5-1厘米處用刀片呈45度角向下斜削一刀,深度為莖粗的2/5-1/2,切口長約1厘米。同時在西瓜接穗相應部位向上呈45度角斜削,深度為頸粗的1/2-2/3,切口長度與砧木切口相同。將接穗切口嵌入砧木莖的切口,使二者接口緊密貼合在一起,用嫁接夾固定接口。約七天后接口愈合,切斷接穗根部,10-15天后去掉嫁接夾。(2)用葫蘆作砧木頂插接:嫁接時先將葫蘆頂芽及真葉去掉,僅留兩片子葉,然后用一個與西瓜苗粗細相當尖端帶有6-8毫米斜面的竹簽,斜面向下沿葫蘆子葉葉脈與葫蘆莖約45度角的方向插入,以竹簽尖端剛好露出為準。將西瓜苗在子葉下8-10毫米處用刀片斜切斷莖,切面長度8~10毫米,拔下竹簽迅速將西瓜接穗切面向下插入葫蘆砧木中,使兩個切面貼緊,砧木子葉與接穗子葉呈“十”字形交叉。
二、古代有嫁接技術嗎
嫁接是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實踐中首先創(chuàng)造的一項農(nóng)業(yè)技術。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2000多年前的《周禮》中有關于“連理木”的記載。所謂的連理木就是自然接木。兩株靠得很近的樹由于并靠得很緊,樹皮擦傷后愈合在一起,形成連理枝。土壤內(nèi)的根也可生長在一起形成根連理。在自然接木啟示下,人們將兩株植物結合在一起,發(fā)展出了嫁接技術,因而最早出現(xiàn)的是靠接法。公元前1世紀西漢氾勝所著的《氾勝之書》提到“下瓠子十顆,既生,長二尺余,便總聚十莖一處,以布纏之五寸許,復用泥泥之,不過數(shù)日,纏處便合為一莖。留強者,余悉掐去,引蔓結子。子外之條亦掐去之,勿令蔓延?!边@是我國有關草本植物嫁接的最早記載,是同種植物間的靠接,目的是生產(chǎn)大瓠,果熟后作容器或水瓢。
此外北魏賈思邈的《齊民要術》,唐代韓鄂的《四時纂要》,南宋初年韓雁直《桔錄》,元代的《土農(nóng)必用》,明《群芳譜》,清《花鏡》。。。。。。等都有詳細描述。
(摘自《植物嫁接-理論與實踐》,由于太長打字太慢,若需要追問我,我發(fā)圖,sorry)
三、西瓜的嫁接方法?
一、西瓜嫁接新方法
目前西瓜栽培嫁接方法很多,但以插接法和靠接法比較容易掌握。
1、插接法。嫁接時間以砧木第一片真葉展開期間較好,砧木出苗后6-8天便可嫁接,嫁接時間可持續(xù)8-10天。嫁接過晚,子葉下胚軸發(fā)生空心,影響成活率。嫁接前選準備好一根竹簽,粗度與西瓜苗相當或略粗,前端削成一個楔形面。嫁接時先將砧木苗的生長點去掉,然后用竹簽的尖端扁闊面與子葉平行的方向從生長點部位斜向下插深經(jīng)1厘米,使竹簽尖端剛露出砧木。而后取接穗用刀片在子葉下1厘米處削成一個楔形面,長約1厘米,拔出竹簽,將接穗切口進下插入孔內(nèi),尖端露出砧木,注意接穗不要插入莖空心內(nèi)。
2、靠接法??拷臃ㄊ菑拿绫P中拔出接穗,在砧木苗葉下1厘米外用刀片自上而下斜切1厘米的切口,切口深度達砧木胚軸直徑的2/5,接穗在子葉下2厘米處自下而上斜切長約1厘米的切口,然后將兩者舌形嵌合,用塑料布條捆扎或用嫁接夾夾住即可,再將砧木營養(yǎng)缽內(nèi)挖一小坑,把接穗埋入土中澆水。
西瓜的嫁接栽培可選用葫蘆作砧木,采用靠接法時砧木和接穗同時播種,或者西瓜提前幾天播種,采用插接法葫蘆應提前5天左右播種。
二、苗床管理
嫁接后能否成活,除砧木接穗質(zhì)量和嫁接技術外,主要取決于嫁接后的苗床管理。
1、保溫。嫁接苗愈合前適宜溫度為20℃-28℃,要及時查看苗床溫度,保持白天中午溫度不高于28℃,夜間不低于20℃。
2、保濕。嫁接苗在愈合前接穗得不到砧木根系吸收的水分,濕度過低,接穗容易萎蔫。因此嫁接后3天內(nèi)要保持100%的空氣相對濕度,即嫁接后地面要澆透水,保持膜面水滴。3天后可逐漸通風,每天放風1-2次,在清晨和傍晚進行,1周后可將棚膜少量打開, 放風降溫。
3、 遮光。接后2天內(nèi)要嚴格遮光,2天后可遮強光,并逐漸見光,1周后不必遮光。
4、苗床后期管理。西瓜喜干燥氣候,不耐濕,育苗期一般不必澆水,不追肥,若苗床過干,可在晴天中午澆小水,缺肥時葉面噴施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另外,要及時去除萌芽,即砧木芽
四、核桃樹嫁接技術的最新動向如何?
我在實踐中,綜合其他的嫁接技術信息,總結出兩中技術:1幼苗春季枝接技術 2幼樹的夏季綠枝芽接。 1幼苗的春季枝接: 砧木最好選取1~2年生實生核桃苗,早春按30X30cm移植到預先整好的苗圃地中。澆一遍透地水后就不要管它了。到4月中上旬[視當時當?shù)氐臍鉁貨Q定,一般平均24 ~5度左右]移栽的核桃苗抽發(fā)的新梢在2~3cm以上時,嫁接的時機就成熟了,嫁接的方法可視砧穗的情況采用a雙舌接.b插皮舌接[包括插皮接] c挖骨接,成活率可達95%以上。 a雙舌接:砧木 接穗在1.5~2cm且粗度相同時,并且接穗遂心很小,可采用這種接法。具體的嫁接方法我就不再介紹了。 b插皮接:這種接法是在砧木粗接穗細的情況下使用。如果砧木粗度超過3cm,用插皮舌接更好。 c挖骨接:這種接法是在拉皮切接的基礎上發(fā)展來的。要求枕木接穗的粗度都在1cm以上,具體接法為:先把要嫁接的枕木剪口削平待用,再選取帶有1~2個飽滿芽的接穗,在下面芽子的背面下方1cm處下刀橫切[大角度,但不是垂直]以不切到遂心為益,再向下用刀,削成一長3~5cm的小角度的平面。[遂心小可適當深切]然后再在此削面的背面削一1cm左右的斜面,使兩個斜面相交。參照大削面的寬度和長度[都略微小些],用嫁接刀將小削面上方外皮輕輕削去,露出嫩皮,這樣,接穗就削好了。在砧木削平的剪口處,垂直向下下刀,要求刀口跟接穗大削面的寬度相同,下刀的深度與接穗大削面的長度相近。然后將切開的較薄的那部分的外皮輕輕揭開,伸進嫁接刀,在切口底部朝砧木中心部斜切,剃除這部分較薄的木質(zhì)部,迅速將削好的接穗插入,大削面朝向砧木的木質(zhì)部,兩側形成層對齊,如寬度不同,對齊一側也行。把砧木已剔除木質(zhì)部的外皮,緊貼接穗的小斜面一側,最后用嫁接膜綁牢。 以上三種接法,在用嫁接膜綁牢后,均用地膜帶,連接口加接穗進行包裹,接穗上芽外露。 2夏季的綠枝芽接我介紹兩種:a綠枝凹芽嵌接 b 2~3年生樹干或枝條的普通方塊芽接。嫁接時間掌握在5月20到6月初,天晴無雨,成活率可在90%以上。 a綠枝凹芽嵌接:此接法可用作春季嫁接未成活的補接,也可用作野外幼齡核桃樹的改良。接穗要當年生1Cm以上的半木質(zhì)化滑條,不能用果枝。要求接穗上接芽飽滿。接穗要隨用隨在樹上剪取。 取接芽:選取飽滿的接芽,在接芽兩側順接穗枝條縱切兩刀,長6cm以上,芽取中,上下長度相同,深達木質(zhì)部但不切透木質(zhì)部為益。在接芽上下3cm處橫切,要把皮層切斷但不切透木質(zhì)部。然后將接芽上下0.5cm以外的最外層青皮輕輕清除,露出嫩皮。最后取芽,這是最關鍵的,用拇指或虎口按緊接芽,由一側向另一側迅速平撮一下,然后掰取。一定要將接芽的護心肉一同取下,否則棄用。將取下的芽片迅速放入口中待用。 砧木嫁接部位也要選取當年生半木質(zhì)化的枝條,選取一個側芽凹凸形狀與接芽相近的一個,將此芽的葉及其以下的葉全部剪除,上部留2~3片葉,將砧木剪斷。在所選的側芽兩側,用嫁接刀劃兩道,寬度與接芽片相近,長6cm以上,然后在芽的上下0.5cm處,橫切兩刀。注意,下刀的力度要掌握好,不能太深,還要將樹皮完全切透。將此芽取下,取法與上相同。用嫁接刀將取下芽后的空白上下兩側的樹皮挑開,從口中取出已經(jīng)削好的芽片,迅速將芽片上下兩頭插入砧木上剛挑開的樹皮下,并使接芽內(nèi)側的凹處與砧木芽取下后木質(zhì)的凸處相吻合,[接芽上的護心肉與砧木上芽子取下后護心肉部位對齊] 綁扎 用嫁接膜綁扎接芽時要注意用手按緊接芽的芽柄,使芽砧接實,并不使接芽在綁扎時滑動。嫁接芽要外露。 b2~3年樹干與樹枝的芽接:要求接穗也為當年半木質(zhì)化的徒長枝,嫁接方法與普通方塊芽接相同,我不再詳細介紹了。 芽接后的管理,無非是除萌.剪砧.解嫁接膜等,與一般無異。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