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殖雪峰烏骨雞有哪些基礎條件
養(yǎng)殖雪峰烏骨雞有哪些基礎條件
四川山地烏骨雞四川山地烏骨雞由興文地方土種烏骨雞閉鎖繁育而成,初步考證已有300年以上歷史.1994年興文縣建立山地烏骨雞原種場,與四川農業(yè)大學、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系統完成種質性能和選育技術研究。1996年2月,經四川省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四川省畜牧食品局批準命名為“四川山地烏骨雞”經多年的選育雜交,目前該場已選育出各種養(yǎng)殖類型的雜交黑羽系列,適合農戶散養(yǎng)和林地、果園規(guī)?;厣B(yǎng)殖,是生產綠色土雞的最佳種源,其市場售價是普通烏骨雞的一至二倍,養(yǎng)殖效益是普通烏雞的2-3倍。體形外貌烏皮、烏肉、烏骨是四川山地烏骨雞的基本特征。羽毛常羽,羽色以全黑和全白羽為主。冠及肉髯母雞烏黑,公雞烏紅。耳葉為烏色或翠綠色。公雞單冠直立。喙、脛、趾烏黑。虹彩全黑羽為黑黃色,全白羽為淺黃色。公雞體格高大方圓,冠大烏紅。母雞體格適中,外貌清秀,適合種場引種。特征特點據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產檢測,興文山地烏骨雞粗蛋白含量22.03%,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肉雞高12.08%,脂肪含量比普通肉雞低13.18%,維生素E含量比普通肉雞高6-10倍,碳水化合物比普通肉雞高187.3%,黑色素和紫膠素及其他有益微量元素含量也十分豐富.烏骨雞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齊全,體組織沉積大量黑色素和紫膠素等微量元素,具有特殊的營養(yǎng)滋補功能和保健治療作用.經常食用可延年益壽,清燉和隨藥燉服不僅湯味鮮美可口,而且還能滋陰補陽,扶正驅邪,治愈一些頑疾.這已被古人認識,世人公認。四川山地烏骨雞是我國常羽烏雞中體形較大的雞種,食性廣,生長快,產肉性能高。雜交快大一號具有生長色度快,體形大、飼料報酬高,屠體美觀、外貌以黑羽為主,有少量雜羽,與農村土雜雞外型更接近,最適合集育化養(yǎng)殖和農戶散養(yǎng)。雜交快大二號全黑羽,無雜色,毛色光亮,體形中等,品質基本保持了原種雞的性狀,抗病力和飼料報酬較原種雞大大提高,最適合農村散養(yǎng)和林地,果園特色養(yǎng)殖。
烏雞怎么養(yǎng)殖?
烏雞養(yǎng)殖
飼養(yǎng)方式:
烏骨雞的飼養(yǎng)方式和肉雞飼養(yǎng)方式基本一樣,籠養(yǎng)、地面散養(yǎng)、
一、烏雞生存環(huán)境:
炕上平養(yǎng)或網上平養(yǎng)都可以,在農村炕上平養(yǎng)為最佳。烏骨雞籠舍的建造必須選擇背風朝陽、地勢干燥、平緩、四周排水良好、遠離居民區(qū)、交通方便的地方。
雞舍的大小依地勢、地形而定,一般采用開放式新型雞舍,這種雞舍主要是采用雙坡式頂棚,兩壁敞開,前后兩個窗口。其主要特點是:避雨防火,夏季通風,雞舍干燥。這種雞舍在氣候溫和或較炎熱的地區(qū)比較合適。
二、飼養(yǎng)管理:
育雛期為30天,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是關系烏骨雞生產成敗的關鍵時期,其主要任務是提高雛雞成活率和前期增重。
1、消毒防鼠:育雛前,育雛室的地面和墻壁要用2000∶1的百毒殺S或ABB消毒劑噴灑消毒,再把食槽沖洗干凈,晾干備用,同時育雛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圍墻,嚴禁有鼠洞。
保溫控濕:由于雛雞絨毛稀短,不能抗寒,本身不能調溫,溫度過低會造成雛雞生長受阻,扎堆擠壓,導致白痢病爆發(fā);如果濕度過大,會導致球蟲病的發(fā)生,所以要保證合理的育雛溫度和濕度。育雛室要備有溫度計,隨時掌握育雛室的溫度。
2、育雛室的溫度和濕度,一般是1周齡內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34℃至32℃,濕度為65%至60%;1至2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32℃至28℃,濕度為65%至60%;2至3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27℃至25℃,濕度為65%至60%;3至4周齡的雞,育雛室的溫度為25℃至23℃,濕度為60%;4周以后溫度為20℃左右,濕度為60%。
除使用溫度計外,還要學會“看雞施溫”。溫度適宜雛雞活潑好動,食欲旺盛,睡眠安靜,雞群疏散,均勻俯臥。溫度過低雛雞易拉稀感冒,互相擠壓,層層扎堆;溫度過高雛雞張嘴喘氣,遠離熱源,精神懶散,食欲不好,大量飲水。
3、飲水開食:雛雞出殼20小時后,就可進入育雛室,先飲水,后開食。開始飲水應用5%至10%的白糖水,飲半天,可提高成活率。10日齡前的雛雞要飲溫開水,水溫要與室溫相近。飲水最好采用雛雞飲水器,飲水器里應經常保持不斷水,讓雛雞自由飲用。飲水2至4個小時后,可開食,把飼料用水浸泡一下,以一抓即散為宜,均勻地撒在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采食。飼料可直接喂飼料廠生產的全價飼料。但不論喂哪一種飼料,開始3至5天,飼料必須加0.2%氯霉素或0.2%新諾明,或在飲水中加氧氟沙星等廣譜抗菌藥物,控制雞白痢病的發(fā)生。烏骨雞與其他雞種的不同之處就是先天性的白痢病特別嚴重,所以在育雛期藥物要相互交替使用,不得間斷,用塑料布喂3至5天后要逐漸換上小木槽或塑料槽,白天3至4小時喂一次,晚上4至5小時喂一次,總之要保持不斷水、不斷料。
三、飼料管理:
烏骨雞的飼養(yǎng),不論喂哪一種飼料,都必須達到營養(yǎng)標準,合理的營養(yǎng)是提高烏骨雞生產質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來說,育雛期內的飼料,粗蛋白為19%,粗纖維小于6%,鈣為0.8%至1.3%,磷為0.6%,氯化鈉為0.3%水分小于14%。育成期內的飼料要求粗蛋白為17%,粗纖維小于6%,鈣為0.7%至1.2%磷為0.55%,氯化鈉為0.3%;水分小于14%。
飼養(yǎng)密度:
合理掌握烏骨雞生長時期的密度,可使烏骨雞避免浪費飼料,提高生長速度,提高肉料比,增加烏骨雞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
烏骨雞生長時期的密度,一般是1至10日齡,密度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齡,密度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齡,密度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齡,密度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齡,密度為15至12只/平方米。
飼養(yǎng)標準:
烏骨雞的飼養(yǎng)標準是依據雞群不同日齡、不同發(fā)育階段的營養(yǎng)需求而制定的。一個好的飼料配方要兼顧兩個方面,首先是必須或盡可能滿足各階段的營養(yǎng)需要;其次是要依價格篩選飼料的品種,使配方的成本降到最低,這樣才算是一個好的配方。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