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大棚種植韭菜,該注意什么?
韭菜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廣受歡迎而且生長適應性強、高產(chǎn)高效、價格平民的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中國各地到處都有栽培。南方不少地區(qū)可常年生產(chǎn),北方地區(qū)四季分明,秋、冬季溫度不能滿足15--25℃的理想生長條件,需要使用大棚種植。
那么,在氣溫較低尤其是嚴寒的冬季,氣溫低,光照弱,而且棚內(nèi)濕度大、易生霉病,大棚種植韭菜該注意些什么呢?
1. 前期準備
一是優(yōu)選品種:冬季大棚種植,韭菜品種要選用不休眠、抗旱能力強、可連續(xù)生長的品種,現(xiàn)行的主要有中華韭霸、豐田長青、太空世紀青等;二是扣棚之前,需要及時進行韭菜的清畦工作,之后需要給韭菜進行灌根,3-4天之后再進行扣棚工作
2.保持棚溫
扣棚密閉后,大棚棚溫白天要保持在20-25℃之間, 超過 25℃就要放風降濕,夜間要保持在12-14℃之間。這種條件下,一般需要20—30天時間,第一茬韭菜就能夠收割了(收割3天后需要追肥、澆水)
進入深冬以后,隨著隨著外溫的下降,要逐漸縮小放風量,保持棚內(nèi)的溫度白天在20~25℃之間、夜間在5~10℃之間。北方冬季晝夜溫差起伏大,尤其是在遇到極寒天氣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好的防寒保溫工作:一是在大棚內(nèi)使用小拱棚防寒防凍,二是夜間加蓋草苫、紙被,同時注意早蓋晚揭,三是在3℃左右的時候澆封凍水防凍,三是在畦地上蓋上秸稈、草簾等進行保溫,四是可以覆蓋一層農(nóng)家有機肥,如草木灰、溉肥、渣子肥等等肥料。
3.適時追肥
冬季大棚種植的韭菜,要在株高達到10厘米和20厘米左右的時候,在行間每畝各追施硫銨40~50公斤并培壟澆水。
在每次的培土或收割之后,要在行間追一次化肥或有機肥。化肥以硫酸銨、復合粉最好,有機肥以人糞尿、雞糞、炕土最好。
4.及時灌水
在扣棚后和在每次收割前10 天要灌一次水。每次灌水后要在防止遭受凍害的前提下加強放風排濕。
5、保證光照
建棚時要注意選擇將大棚內(nèi)的主柱靠北,減少陰影遮光;在大棚韭菜冬季生長期間,每天早晨包括陰雪天氣,要及時揭開草簾,掃凈棚面灰塵,下午陽光離開棚面的時候,要把草簾蓋嚴、蓋實。
6. 病蟲害防治
因溫室內(nèi)經(jīng)常澆水,濕度較大,應注意防治病蟲害尤其是灰霉病的發(fā)生。一是要根據(jù)韭菜的長勢適當通風和降濕,二是在每次澆水后用速克靈煙劑熏棚預防,三是在發(fā)病的初期,使用新高脂膜配合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控,噴霧在植株和葉面,四是灰霉病一旦發(fā)生,立即用博榮或50%速克靈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五是要注意清除病殘體,在每次收割后要把病株徹底清除到棚外深埋或燒毀。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