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栽培技術(shù)規(guī)程?
一、佛手栽培技術(shù)規(guī)程?
1.土壤
佛手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比較適合在土壤深厚的地方生長,可以為其準備土質(zhì)疏松、排水透氣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且要避免土壤板結(jié),可以為其準備砂質(zhì)土壤或者黃紅砂土。佛手對土壤的濕度要求較高,適合生長在濕度為80%以上的土壤中。
2.水肥
在坐果期應該適當澆水,等到夏末秋初時就可以逐漸減少澆水頻率,一周澆水一次就足夠了。在3-6月的時候主要施加氮肥,同時可以混合磷鉀肥進行噴灑,促進春梢生長。在花期和結(jié)果期時,增加施肥頻率,每半個月施肥2-3次,以磷鉀肥為主,以促進植物開花和結(jié)果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
3.溫度
佛手不耐寒,但極耐熱,在氣溫高達43度的環(huán)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長,最適宜佛手生長的環(huán)境溫度為10-30度,當冬季氣溫過低時,要將佛手移到大棚內(nèi)保溫。
4.光照
佛手喜光,耐陰,畏強光??梢詫⑵湓苑N在陽光充足的地方,讓其接受足夠的光照,有利于佛手的光合作用,但是在正午陽光強烈時要為它適當遮陰。
5.修剪
由于佛手的枝條生長速度很快,所以養(yǎng)殖佛手時需要經(jīng)常修剪,春夏秋冬都需要對佛手進行修剪。在剛栽種時如果佛手開花了,還需要將花朵剪除,否則會浪費植株的養(yǎng)分,影響植株后續(xù)的生長。經(jīng)常對佛手進行合理的修剪可以減緩植株老化的過程,提高果實產(chǎn)量。在佛手開花時只需要保留2-3朵健壯的雌花,在佛手結(jié)果時每個枝條上也只需要保2個左右的果實,多余的花朵和果實都應該被剪除掉。此外在修剪時也要順便拔除生長在植株周圍的雜草,否則雜草會吸收植株的養(yǎng)分。
二、佛手瓜種植方法和時間
一、種植時間
佛手瓜喜歡溫暖的環(huán)境,耐不住寒冷,抗寒能力比較差,所以種植時溫度不能太低,要不成活率很難保證。一般正常情況下,種植時間選在每年的4-5月份左右,如果用溫室大棚種植的話,可以在3月份左右就種植。
二、整理土壤
佛手瓜對于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是地栽的話,可以選在有肥沃土壤的地方,要求光照充足,氣候溫暖適宜。整理好土壤,在土壤中提前施入農(nóng)家肥,之后翻耕土壤,使土壤肥沃、平整。
三、選擇種瓜
等到成熟后,可以采摘下來當做種瓜,選擇個頭飽滿、肥壯、沒有病害損傷的瓜。不立即播種的話,可以放在涼爽的室內(nèi)儲藏。
四、播下育苗
播種之前要提前放在溫暖室內(nèi)催芽,溫度保持在15-20℃左右。之后整理好土壤,挖出小坑,將種瓜栽種進去育苗。
佛手瓜一般在4月下旬露地直播,8月份可采收上市。但由于佛手瓜是喜溫熱、不耐嚴寒的植物,所以在氣溫低的地區(qū)只能在溫室內(nèi)進行栽培。如果是用溫室大棚進行佛手瓜栽培,則可以在3月份的上、中旬開始種植。
佛手瓜的種植方法:
1、種瓜選擇
種瓜需要選取個頭大、沒有病害、品質(zhì)優(yōu)良的佛手瓜,其次瓜齡要控制在25天到30天左右,避免佛手瓜過老或過嫩,影響發(fā)芽。采集好種瓜之后,將種瓜在11月下旬左右進行沙藏,室溫控制在5到10度左右。
2、催芽
常用的催芽方法是:用鋒利的小刀沿瓜頂部的凹溝切傷,使子葉容易抽出,促進發(fā)芽,將其直接播種于定植穴,覆松土2-3厘米,使瓜1/3埋入土中,2/3露在土外,進行催穿。幼苗長出后,只要葉片不嚴重萎蔫,一般不再澆水,苗高20厘米時,即可定植。
3、定植
待佛手瓜斷霜后即可定植,定植的土壤要施用一定量的基肥,種植密度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定植好后澆水緩苗。因為佛手瓜的攀援能力強,所以要用竹竿、木棍和繩索等讓其攀爬。
4、水肥管理
佛手瓜生長前期需水量較少,澆水次數(shù)不宜過多,小水澆灌,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在佛手瓜進入結(jié)果期后需水量增加,這時候要注意防止土壤出現(xiàn)干旱的情況,保持土壤濕潤。
佛手瓜追肥數(shù)量不需要太多,根據(jù)苗情進行追肥。在七八月份可以追肥一次,每株可追施0.3公斤復合肥加0.2公分尿素肥。另外可以結(jié)合苗情給佛手瓜噴施葉面肥。
三、大棚種植技術(shù)
大棚有什么種植的技術(shù)?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大棚種植技術(shù),一起來看看。
蔬菜大棚種植技術(shù) 一般來說,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開闊,排水方便,有蓄水池、河流或地下水豐富,地勢高燥,避風向陽,地下水位0.5米以下,土壤深厚肥沃的地方。此外,大棚走向也很重要。一般以南北向或略偏西南為好。即南北為大棚長,東西為棚寬。東西兩棚間距0.8-2米,中間有一寬30厘米以上的小水溝。
南北兩棚間距2-3米左右,用于挖水溝、安供水管道、修建通行道路等。棚距在能正常生產(chǎn)的基礎上,越窄越好,這樣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到底是搭建鋼結(jié)構(gòu)還是竹木結(jié)構(gòu),這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條件。鋼結(jié)構(gòu)大棚是用鋼管或其它鋼材造型后做成下方上圓拱的形狀的大棚,有一定經(jīng)濟基礎的可以搭建此類大棚。一般單拱寬度為10-18米,可以多拱相連。單棟鋼管大棚頂高2.6-3.5米、跨度10-18米,長度不限最好在100-200米間。通風口高度1.5-2米、鋼管間距2-3米。這樣的規(guī)格,主要考慮大棚的抗風、雪和保溫性能。單棟鋼棚一般造價在每平方米20-40元之間。連棟大棚需要將單棟大棚的側(cè)邊通風口兩兩相連,需要在頂部安裝通風口。連棟大棚一般用于科研活動或展示效果,且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建造費用昂貴,建議不宜采用。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不用拆卸。竹木結(jié)構(gòu)即選用毛竹根據(jù)所建造的大棚形狀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建成拱棚。一般根部直徑在8-15厘米、長度5-10米的毛竹都可以。用水泥柱耐用結(jié)實抗老化。水泥棚架使用年限10-15年。廣泛種植辣椒、番茄、土豆、茄子.黃瓜豆角.蕓豆等。大棚的建造方法簡便、建造費用相對較低,建議大家可以重點考慮。
目前有些地方采用一些化學原料加工生產(chǎn)大棚骨架。這種骨架有造價低、成型好、耐腐蝕等多種優(yōu)點,是各種大棚骨架材料的理想替代品。還有一種復合材料大棚就是用水泥預制件代替竹木結(jié)構(gòu)大棚內(nèi)面的支撐木柱或竹柱,上面還是用毛竹做拱。這樣做的好處是折舊成本低、抗風性能好、抗腐蝕。竹(木)拱桿可以拆卸保存,使用年限2-3年。并不是說竹木大棚就好,而是從經(jīng)濟的角度來考慮。需要提醒一下,無論是什么棚在加蓋薄膜前一定要再仔細的檢查一遍大棚。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不光滑的地方要用廢舊薄膜或者布條包裹好,有鐵絲尖向上要掛薄膜的也要拉到向內(nèi)面處理好,要求做到上好薄膜后不得有掛損的地方。
佛手的大棚種植技術(shù) 一、建棚
溫棚長50米、寬9米、后墻高2米,東西兩墻高端高2.8米、低端高0.8米。棚架可用鋼絲琴弦式結(jié)構(gòu),也可用竹木結(jié)構(gòu)。棚蓋用塑料薄膜外覆蓋草簾。大棚前、后各挖深30厘米、寬30厘米的防寒溝,溝內(nèi)填充麥草并壓實。
二、定植
1.培育壯苗 繁殖佛手可采用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方法,都比較容易生根。采用硬枝扦插應選用粗壯、無病蟲害、無傷疤的一年生枝條,剪成30~40厘米長的枝段,下部剪成馬耳形,并剪去下部的枝刺和葉片,上部葉片剪留1/3~1/2,用1000ppm生根粉浸泡2小時后插入苗床內(nèi)。扦插后35~40天即可生出新根,當年出苗;采用嫩枝扦插可于七八月間剪取當年生春梢做插條,方法與硬枝扦插方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要注意遮陰和保濕,防止因日光直曬灼傷葉片,影響其成活率。
扦插苗成活后,要及時追肥澆水,并對病蟲害進行噴藥防治。每隔15天噴施一次葉面肥,可選用葉面寶800~1000倍液或尿素0.5%加磷酸二氫鉀0.3%,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當苗高80厘米時應控制澆水并對其進行摘心,促使苗木健壯、枝芽充實。
2.起壟 種植前全園深翻40厘米以上,結(jié)合深翻每棚施腐熟的土雜肥300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按行距2米起壟,壟高20厘米、寬60厘米。
3.栽植時間 春秋兩季都可以栽植。春季栽植必須先扣棚,棚內(nèi)最低氣溫要達10℃以上,地溫要達6℃以上;秋季栽植可以用幼苗進行建園,也可以結(jié)合嫩枝扦插直接建園,但要注意霜降前必須扣棚保溫,以防霜凍。
4.栽植方式和密度 沿壟中間開定植溝,溝深30厘米,隨起苗隨栽植。栽后應立即澆水,待水澆透后覆土保墑。栽植密度應掌握在株距0.5米左右。苗木一般不定干,可采取沿定植溝斜栽或彎干的方式控制其徒長。
三、溫濕度控制
佛手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干旱。佛手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冬季怕低溫凍害,夏季怕陽光直曬。因此,霜降后即開始扣棚。隨著氣溫的降低,冬季可加蓋草簾保溫,一般大棚溫度不低于5℃;夏季要適當遮陽,以防陽光直曬,灼傷葉片和果實。
對大棚濕度的控制可通過通風進行,扣棚后棚內(nèi)溫度維持在60%~70%,土壤濕度維持田間持水量的50%~70%。
四、整形修剪
1.除萌 佛手萌芽力強,生長量大。苗木定植后要及時抹除基部萌蘗,只保留中上部5~6個壯芽。
2.培養(yǎng)骨干枝和結(jié)果枝 把保留芽的發(fā)育枝作為骨干枝進行培養(yǎng),枝長40厘米時進行摘心以促分枝(結(jié)果枝)。結(jié)果枝長到20厘米時進行彎枝以削弱其生長勢,促使其由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入生殖生長。
3.花果管理 佛手一般每個結(jié)果枝留2~3個花,坐果后疏掉2個保留單果,以保證養(yǎng)分的集中供應。
通常情況下,佛手坐果率較低,可用10ppm的2,4―D進行蘸花處理。每10~15天一次,連續(xù)兩次。
五、病蟲害的防治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