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派盆景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應始于宋人的誰?
一、通派盆景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應始于宋人的誰?
通派盆景最早見諸文字記載應始于宋人的是蘇軾,著有《格物粗談》。
二、關于龍最早的文字記載?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命人在首山開采銅礦,用銅鑄造出了大鼎,當第一個鼎被鑄造出來的時候,突然有一條神龍從天上飛了下來,神龍全身散發(fā)著金光,龍須閃著銀光,看起來很威武,一時間整個天空都變得金燦燦的,綺麗無比。
黃帝和他的臣子們都驚呆了,愣在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神龍主動走近黃帝,語氣溫和的開口對黃帝說道:在您的帶領下,中華文明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天帝很高興,所以特地派遣我來帶您上天去覲見他,黃帝聽后對神龍點點頭,轉過身對他的大臣們說:“天帝要召見我,我今日就要乘龍而去,你們多保重,再會了?!?/p>
說完黃帝就騎上了龍背,準備隨神龍一起上天,黃帝的臣子們都舍不得他,紛紛說:“請讓我們追隨您一起去吧。”然后他們一擁而上,希望能爬上龍背跟黃帝一起走,這時神龍擺了一下身體,把大臣們都摔了下去,然后神龍載著黃帝飛上天空,消失在云霧中。群臣沒有辦法,只好眼睜睜的看著黃帝升天而去,一位比較靈醒的大臣若有所思的說道:“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上去天界的,只有像黃帝這樣偉大的才有資格?!秉S帝乘龍飛天以后,人們?yōu)榱思o念他,就把他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
三、匈奴最早的文字記載是?
匈奴最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了,當時最靠近匈奴的是趙國,趙國將領李牧就抗擊過匈奴。這段歷史最早《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就有記載。
后來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派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去攻打匈奴,然后修建長城。劉邦建立漢朝和匈奴的關系《史記?匈奴列傳》有記載,并將匈奴的由來原原本本記載的都很清楚。
到了東漢初期匈奴內亂分裂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后漢書?南匈奴》記載了這段歷史。
到了三國時期,曹操把南匈奴分置為五部。晉朝建立后爆發(fā)八王之亂,南匈奴人劉淵乘機起兵反叛攻打晉朝,滅亡了西晉,建立漢(前趙)政權《晉書?載記一二三》有記載。
四、印度最早文字記載的歷史?
現能見到最早的,是被稱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應早于前2000年。是一種刻劃在一枚枚印章上的象形文字。前第1千年中葉、雅利安人建立國家,才逐漸產生字母系統(tǒng)的文字,其記述的語言主要為雅利安語的梵語和俗語。
8~9世紀時,中國造紙術傳入南亞,紙寫典籍逐漸增多,古雅利安語逐漸發(fā)展為近代印地語。
五、西方國家最早的文字記載?
是3200年前的梭形文字,由兩河流域的美爾人發(fā)明,典型代表為漢莫拉比法典。
字母文字最早是由腓尼基人發(fā)明的。這種文字是用比較靈活,可以應用于各種不同語系的語言。希臘人改進了腓尼基字母而創(chuàng)造了希臘字母,伊達拉里亞人又改進了希臘字母創(chuàng)造出拉丁字母。
中世紀時,日耳曼人受羅馬文化影響,用拉丁字母拼寫了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等拉丁語系的語言。
而斯拉夫人也受東正教文化影響使用改進了的希臘字母,即西里爾字母拼寫了俄語、波蘭語、羅馬尼亞語等斯拉夫族系的語言。有些文字,例如日語等同時使用了表意文字和表音字母兩種形式。
六、福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港口?
福州港地處福建省海岸線的中點,閩江下游的河口段,北距沙埕港125海里,南距泉州港157海里、廈門港200海里。港域自閩江口向內陸逶迤??谕馀c白犬、馬祖島相對,口內有川石、粗蘆、瑯岐三島為天然屏障。兩岸山巒夾峙,地勢險要,上可溯閩江溝通閩江水系,下可泛海至省內外各港和世界上許多港口,自古以來便是閩江流域貨物的集散地。
漢代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無諸為閩越王,定都東冶(今福州)。史料記載,東漢建初八年(公元83年)“舊交趾(今越南)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東冶港成為當時中國南北貨物轉運的港站。 東冶港謂是福建商港的源頭,以后歷時500余年,東冶港一直是福建最大的對外交通口岸。
唐至五代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稱福州。在唐代中期至五代期間,福州是“海絲”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并與廣州、揚州并列為唐代三大貿易港口。
五代,王審知及其后裔治閩期間,重視福州海外交通貿易的發(fā)展,并且(王延曦)在福州設立市舶司,作為管理海外貿易的專門機構?!袄嬉孢h,且招徠番舶”,福州港口的海上交通進一步得到發(fā)展。南海三佛齊諸國紛紛來朝,更加促進福州港的航海貿易。
宋元時期
宋時“槽引江湖,利盡南海”,有力地促進內河航運的發(fā)展。沿著閩江南下通過福州港而達海內外各地的遠洋貿易盛況空前。航線東延伸到日本,西則可達阿拉伯諸國。
元時,已有許多商船沿印度洋駛達這個港口。
明代
明代,市舶司從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從此作為朝廷與東南亞國家互市的港口,對外交通與海運貿易更加繁盛。明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間(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舟師累駐福州長樂和五虎一帶,“伺風放洋”。自明朝政府對琉球通商,朝廷冊使封舟多由福州往返,直到清光緒五年(1879年)為止的五百年間,中國和琉球的貿易持續(xù)不斷,福州港亦是中琉交往的門戶。
清代
早在十七世紀中葉,福州口岸已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矚目。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福州被列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咸豐十一年(1861年)7月,閩海關(洋關)正式成立,名義上受閩浙總督及福州將軍所委派官員的監(jiān)督,而實際上海關主權旁落,操縱于外國籍稅務司手中。
福州港列為通商口岸后,由于港口設施處于自然或半自然狀態(tài)
七、中國最早建于文字記載的園林?
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是商帝殷紂王所建的沙丘苑臺和周文王所建的靈囿、靈臺、靈沼。
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后曾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廣建離宮,還在咸陽作長池,引渭水,筑土為蓬萊山,開創(chuàng)了人工堆山的記錄。
西漢時,漢武帝劉徹又在秦上林苑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建章宮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八、埃及文字記載最早的歷史?
埃及是世界歷史上首先發(fā)明書寫規(guī)則的國家,它創(chuàng)造了字母與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它用圖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十分注重記載他們創(chuàng)造的歷史和經歷的事件。埃及以這種巨大的文明步伐越過了史前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歷史和穩(wěn)定體制的國家。因此,埃及被認為是標準的人類文明先驅。
九、印度的文字記載最早是哪個年代?
哈拉巴文化,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鼎盛時期約為公元前2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
十、關于白蛇傳說的最早文字記載?
據史學家探源考證,《白蛇傳》的故事起源于北宋時期,發(fā)源地在今河南鶴壁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黑山又名金山。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中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犢子套黃牛,游息黑山中。后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焙髞磉@一故事衍化為“白蛇鬧許仙”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yōu)榘咨?。相傳,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一位許姓老人從猛禽口中救生。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后人牧童許仙。婚后,她經常用草藥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逐漸冷落。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十分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jié)。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chuàng)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中有不少的佛教學說、封建禮教的影子。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