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財樹水培種殖方法? 白蘭花北方如何種殖養(yǎng)殖?
一、發(fā)財樹水培種殖方法?
發(fā)財樹寓意和象征也是很好的,將它放在家里養(yǎng)殖寓意著財源滾滾,能給自己和家庭帶來好運氣。那么以下就來說說關于發(fā)財樹水育的種植方法:
1.選擇發(fā)財樹枝條
選擇發(fā)財樹枝條的時候,選取生長健壯的小型土培植株,用洗根法進行水培養(yǎng)植,最好加入陶粒做基質(zhì),既能固定植株,又有利于生根。不建議選擇新冒出來的還是綠色的枝條,這些綠色枝條水分蒸發(fā)太快而不易存活,枝條太嫩傷口也不易形成愈傷組織。
2.水量控制及用水選擇
水培初始 2~3天換一次清水,2周后可長出新根。當植株完全適應環(huán)境時,加入觀葉植物營養(yǎng)液進行養(yǎng)護,每2~3周更換一次營養(yǎng)液。發(fā)財樹是非常忌水的,在養(yǎng)護的時候,我們無需經(jīng)常換水,我們需要的是水氣就行,適當?shù)纳⒐怵B(yǎng)護有利于冒芽。
3.保持室內(nèi)溫度
適宜的生長溫度在16~26℃之間,水培也不例外。冬天不要將植株放在陽臺、窗臺較冷的地方,時刻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不要讓水結(jié)冰。在過于寒冷時,可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溫度太低發(fā)財樹枝條活力差不易愈合傷口,水溫最好和室溫相同,這樣有利于水分蒸發(fā)。
4.保證充足的光照
水培的發(fā)財樹通常放在室內(nèi)養(yǎng)護,對陽光要求不高,但需要每天接受2~3小時的光照。若植株缺乏光照,葉片發(fā)黃,生長不良。所以盡量將植株放在明亮通風的環(huán)境下,時期充分接受光照。
5.生根補營養(yǎng)液
水培繁殖發(fā)財樹,在生根之前沒必要補營養(yǎng)液,水培繁殖發(fā)財樹是先冒芽再生根,而且根系生長很慢,所以要等冒出來的根系接觸到水以后及時補充營養(yǎng)液,量不在多,根弱量小,根強量大,滿足發(fā)財樹的生長,等根系茂盛粗壯不易折斷以后就可以移栽了。
以上就是水培發(fā)財樹的種植方法。
二、白蘭花北方如何種殖養(yǎng)殖?
一、盆土的選擇 選擇白蘭花的盆栽土應注意兩點,一是白蘭花是肉質(zhì)根,喜通透性好的土壤,二是白蘭花屬南方花卉,喜酸性土壤。北方土壤堿性較大,在拌制栽培土時,應加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或硫磺粉,增加土壤的酸度。
二、水肥管理 在北方地區(qū)蒔養(yǎng)白蘭花,澆水是至關重要的。白蘭花喜濕潤環(huán)境的實質(zhì)是指空氣濕度大但土壤含水量不能過高。北方的水堿性較大,長期使用易使土壤堿化,故最好使用雨水、雪水或硫酸亞鐵水。但雨水和雪水不易留存,平時澆自來水,定期(每10天左右)澆一次硫酸亞鐵水,也不會使植株得黃化病。
三、光溫控制 白蘭花對光的要求不嚴,但光照過強或不足均不利于植株生長,光照過強易灼傷葉片,光照不足則不易形成花芽,即使有花也不香。在春季、中秋節(jié)過后和冬季應置于陽光充足處,使其接受光照。夏季及初秋應放置于半陰處,遮去50%的光照,使其接受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6點以后的陽光,避免使其接受中午的強光直射。
四、病蟲害防治 白蘭花的常見病害有炭疽病、葉斑病、黃化病,主要蟲害有紅蜘蛛、介殼蟲、蚜蟲。在日常養(yǎng)護中,除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外,還應注意通風。如有蟲害發(fā)生,數(shù)量較少時可人工捉除,數(shù)量多時,可用40%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噴殺紅蜘蛛,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介殼蟲和蚜蟲。炭疽病、葉斑病可用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殺菌劑防治。黃化病可用1/800的硫酸亞鐵水進行葉面噴施進行防治。
三、燕子繁可殖后代很強的詩句?
鳥的繁殖行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產(chǎn)卵、孵化、育雛幾個階段.詩句“誰家春燕啄春泥”描寫了燕子繁殖行為中的筑巢行為.
四、白蘭花水培多久長根?
1、蘭花水培后多15天生根。
2、適合蘭花水培的專用容器,一般情況下都會推薦雙層的套式容器,這種容器可以更好地添加營養(yǎng)液,讓根部與水有一定的縫隙空間。
3、其次,將種植在土中的蘭花拔出,去除爛根和老根。如果根部過多就會無法植入內(nèi)篩,這時就應當用剪刀剪掉多余根部,然后用清水沖洗掉根部上的泥土和污垢,并將蘭花根部浸泡在消毒液中十分鐘左右。
五、紅運蓮種殖方法?
一、缸栽
栽植時選用高50厘米左右、口徑盡量大的無底孔花缸,花盆內(nèi)放置混合均勻的營養(yǎng)土,填土深度控制在30-40厘米,便于儲水。將生長良好的繁殖體埋入花缸中心位置,深度以頂芽稍露出土壤即可。栽種后加水但不加滿,以土層以上2-3厘米,便于升溫,以保證成活率。隨著植株的生長逐漸增加水位。
二、盆栽
選用無孔營養(yǎng)缽,高30厘米,口徑40厘米,栽種方法及營養(yǎng)土如缸載,填土高度在25厘米左右,栽種完成后沉入水池,水池水位控制在剛剛淹沒營養(yǎng)缽為宜,隨之生長逐漸增加水位。此方法優(yōu)點在于越冬容易,只需冬季增高水位,使睡蓮頂芽保持在冰層以下即可越冬,缺點是管理時必須進入水池,略感不變。
三、池塘
選擇土壤肥沃的池塘,池底至少有30厘米深泥土,繁殖體可直接栽入泥土中,水位開始要淺,控制在2-3厘米,便于升溫,隨著生長逐漸增高水位。根據(jù)地區(qū)不同入冬前池內(nèi)加深水位,使根莖在冰層以下即可越冬。優(yōu)點是群體效果較好,生長量大,缺點是翌年采挖困難,病蟲害不易防治。
六、古茶花栽殖方法?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氣性佳的富有機質(zhì)砂質(zhì)壤土為宜??梢陨百|(zhì)壤土60%+腐葉土40%調(diào)配使用最為理想。
二、灌溉給水:喜濕潤、排水良好。故應適時給水,尤其應防夏季缺水的西曬乾燥現(xiàn)象或建物輻射熱傷害,以免妨害其生長。當花芽分花時,更不可斷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三、施肥:可以有機質(zhì)肥為主供應:骨粉、草木灰、油粕?;蜻^磷酸石灰、氯化鉀。其N-P-K比為:5-3-2,開花后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間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僅萌發(fā)葉芽。
四、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為六月間,但摘蕾時須視花蕾如黃豆一般大小時約在9~11月間才可進行。摘蕾的原則為:每節(jié)花芽僅留一個花蕾為原則,且其花蕾須朝上,并不可傷及新芽。
五、花后處理:12~1月間:花后應盡早除去殘花,并立即,在枝干基部起僅保留2~3節(jié)新芽,其馀頂端可去除。4~5月間:須減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長之枝條不會過分伸長,以免后續(xù)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數(shù)減少。培育場所宜于半日照、通風良好之涼爽環(huán)境培育。忌炎熱、密閉、陰濕或乾燥區(qū)域栽培。
七、春蘭的養(yǎng)雞殖方法?
春蘭是蘭科蘭屬植物,除了作為盆栽養(yǎng)殖在室內(nèi),供人們觀賞之外,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根莖葉均可入藥,有治療神經(jīng)衰弱、肺結(jié)核、止咳、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春蘭的養(yǎng)殖方法。
1.光照
春蘭喜半陰,不能接受過強的光照。所以最好將其放在溫和的散光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尤其是夏季要進行嚴格遮陰;春秋季節(jié)時在早晚時刻可以將盆栽移到室外,讓盆栽適當接受光照;冬季時可以增加光照時長。
2.水分
由于春蘭的葉片氣孔結(jié)構比較獨特,不容易失水,所以春蘭耐旱能力較強。在不同的季節(jié)澆水頻率不同,春秋季節(jié)時大約每周澆水3-4次,保持土壤微濕狀態(tài);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可以提高澆水頻率,大約每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還可以在植株周圍噴灑水,增加環(huán)境濕度;冬季時植株逐漸進入休眠期,澆水頻率要減少。
3.盆土
選擇花盆時最好選擇瓦盆,栽培前要先將花盆用清水浸泡清潔;土壤要選擇疏松肥沃、排水性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保持土壤的PH值在5.5-6.5范圍內(nèi)。如果是新栽植的植株要使用顆粒性強、不黏重且清潔的土壤,等待新盆栽適宜了環(huán)境后可以將土壤中腐殖土的含量增加。
4.溫度
春蘭喜溫暖,耐寒,不耐高溫。最適宜春蘭生長的環(huán)境溫度范圍為15-25度。所以夏季氣溫較高時要及時為植株遮陰降溫;冬季時當氣溫達到零下,植株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但是不會枯萎死亡。春季時進入花期,要將溫度保持在10度以上,植株才能正常開花。
5.施肥
施肥時要注意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不能使用濃肥和生肥,一般使用稀釋的液肥,施肥期和施肥頻率為在春末秋初這段時期每個月施肥1-2次。當氣溫過高時要停止施肥,以免燒傷根部;此外新栽植的春蘭不能施肥,要等到第二年的時候才能開始施肥,施肥時要注意肥料不能濺到葉片上。
6.修剪
修剪主要包括分盆和疏蕾。分盆是指對于新栽植的春蘭,在第1-2年期間要及時將老弱病苗拔除,將養(yǎng)分集中供給與健康的幼苗;疏蕾是指在孕蕾后要剪除掉多余的花蕾,只需要選擇一個長勢最好、顏色最美的花蕾留下,以保證開花的質(zhì)量和花期的長度;在春蘭的花期時也要對花朵進行修剪,最好不要等到花期結(jié)束后再修剪,要在開花半個月之內(nèi)將花朵和花莖一起剪掉,這樣能保證來年植株有更充足的養(yǎng)分。
7.病蟲害
霉菌病和炭疽病是春蘭的主要病害,介殼蟲是春蘭的主要蟲害。如果植株染上霉菌病和炭疽病,要將患病枝葉剪除以免感染,然后分別使用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的稀釋液對植株噴灑;如果發(fā)生蟲害可以使用氧化樂果乳油的稀釋液對蟲害進行噴殺。春蘭是蘭科蘭屬植物,除了作為盆栽養(yǎng)殖在室內(nèi),供人們觀賞之外,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根莖葉均可入藥,有治療神經(jīng)衰弱、肺結(jié)核、止咳、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春蘭的養(yǎng)殖方法。
1.光照
春蘭喜半陰,不能接受過強的光照。所以最好將其放在溫和的散光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尤其是夏季要進行嚴格遮陰;春秋季節(jié)時在早晚時刻可以將盆栽移到室外,讓盆栽適當接受光照;冬季時可以增加光照時長。
2.水分
由于春蘭的葉片氣孔結(jié)構比較獨特,不容易失水,所以春蘭耐旱能力較強。在不同的季節(jié)澆水頻率不同,春秋季節(jié)時大約每周澆水3-4次,保持土壤微濕狀態(tài);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fā)快,可以提高澆水頻率,大約每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還可以在植株周圍噴灑水,增加環(huán)境濕度;冬季時植株逐漸進入休眠期,澆水頻率要減少。
3.盆土
選擇花盆時最好選擇瓦盆,栽培前要先將花盆用清水浸泡清潔;土壤要選擇疏松肥沃、排水性和透氣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保持土壤的PH值在5.5-6.5范圍內(nèi)。如果是新栽植的植株要使用顆粒性強、不黏重且清潔的土壤,等待新盆栽適宜了環(huán)境后可以將土壤中腐殖土的含量增加。
4.溫度
春蘭喜溫暖,耐寒,不耐高溫。最適宜春蘭生長的環(huán)境溫度范圍為15-25度。所以夏季氣溫較高時要及時為植株遮陰降溫;冬季時當氣溫達到零下,植株會進入休眠狀態(tài),但是不會枯萎死亡。春季時進入花期,要將溫度保持在10度以上,植株才能正常開花。
5.施肥
施肥時要注意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不能使用濃肥和生肥,一般使用稀釋的液肥,施肥期和施肥頻率為在春末秋初這段時期每個月施肥1-2次。當氣溫過高時要停止施肥,以免燒傷根部;此外新栽植的春蘭不能施肥,要等到第二年的時候才能開始施肥,施肥時要注意肥料不能濺到葉片上。
6.修剪
修剪主要包括分盆和疏蕾。分盆是指對于新栽植的春蘭,在第1-2年期間要及時將老弱病苗拔除,將養(yǎng)分集中供給與健康的幼苗;疏蕾是指在孕蕾后要剪除掉多余的花蕾,只需要選擇一個長勢最好、顏色最美的花蕾留下,以保證開花的質(zhì)量和花期的長度;在春蘭的花期時也要對花朵進行修剪,最好不要等到花期結(jié)束后再修剪,要在開花半個月之內(nèi)將花朵和花莖一起剪掉,這樣能保證來年植株有更充足的養(yǎng)分。
7.病蟲害
霉菌病和炭疽病是春蘭的主要病害,介殼蟲是春蘭的主要蟲害。如果植株染上霉菌病和炭疽病,要將患病枝葉剪除以免感染,然后分別使用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鋅的稀釋液對植株噴灑;如果發(fā)生蟲害可以使用氧化樂果乳油的稀釋液對蟲害進行噴殺。
八、廣西秋繁最佳繁蜂方法?
兩廣因冬季溫度也較高屬于熱帶沿海氣候,所以不存在明顯的所謂秋季氣候時間。如果要說兩廣秋繁,那么時間就定在打冬蜜之前的45-50天,換王治螨,繁殖蜂群為鴨腳木,九龍?zhí)?,鬼針草,山茶科等蜜源準備好適齡采集蜂。
如果不以打冬蜜為主要目標只為繁蜂,那么可以以鴨腳木為所謂秋繁育王蜜源植物,然后繁殖好換完新王后產(chǎn)一到兩代子,扣王節(jié)省飼料。為早春荔枝蜜準備。
九、枝子花的移殖方法?
1.
移栽時間
梔子花移栽要選擇適宜的時間,可選在每年春季進行移栽種植,這個時間段氣候適宜,此時移栽對梔子花的影響較小,并且移栽后能盡快成活,促進恢復生長。
2.
脫盆取出
脫盆前幾天不要澆水,保持土壤微干,這樣能方便移栽種植。適當松土將梔子花植株從花盆中取出來。對植株適當修剪處理,將爛根、老根、枯根剪掉,一些枯枝爛葉也要去掉。
3.
準備盆土
根據(jù)梔子花植株的大小選擇好底部要有能排水的花盆。準備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捎酶~土、園土、沙土、骨粉混合配制。在花盆底部放入一些碎磚塊,然后加入適量的土壤。
4.
移栽種植
將梔子花小苗扶正栽種到土壤之中,覆蓋填充上土壤,往土壤中澆透水。往梔子花植株周邊適當噴水,保持濕潤。將梔子花先養(yǎng)在陰涼半陰處,等適應一周左右,逐漸增加陽光,促使梔子花健康茁壯生長。
十、天宮,石斛,怎么,養(yǎng),殖,方法?
工具/原料
石斛,花盆
方法/步驟
1 分株繁殖:
選擇生長較密的值株.開過花后.將其從盆中取出,除去老很從叢生莖的基部切開,分切時盡最少傷根系,只掩剪開相互連接的很狀呈部位,根部用手位開,不必用刀切。以主株為一組,再將老根進一步剪除。將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質(zhì)并壓實,即成新的植株。
2 分芽繁殖: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莖的頂部或基部長有小植株時,可以進行切芽繁殖。選擇具有3~4片葉,2~3條根,根長4~5厘米的小植株,從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淺植。栽培2年后一般可開花成為商品花。
3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以結(jié)合花后換盆和分株時一起進行。石觸蘭多具有細長、帶肉質(zhì)的莖,莖上有許多節(jié),節(jié)上能長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選擇未開花且較充實的整做播條,將技條切成數(shù)段,每段具2~3個節(jié),在傷口上涂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莖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蘚和泥炭混合的基質(zhì)中,一半露在外面,放于半陰、潮濕處。插后1周不必澆水,然后經(jīng)常噴霧保濕,適當遮陰。經(jīng)過1~2個月,在節(jié)部有新芽長出,新芽下部長出2~3條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將新植株連向老莖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開花。扦插時間以4~8月為好。
注意事項
栽培石斛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jù)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guī)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后將蘭苗放于盆中央,并在一旁插一細竹竿以固定蘭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與根之間用材料隔開,輕輕將材料壓緊口栽好的蘭盆先放在陰涼陰涼并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nèi)澆水。約10~15天后,待萌發(fā)出新根后兩移至陰棚下養(yǎng)護。生長季節(jié)澆水要干濕相間保持適度干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干旱季節(jié)和炎夏還需經(jīng)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并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石斛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早上可見陽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處,其他時間置于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保持在8~10℃即可。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