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對香菇的影響?
1,主要因素
溫度是香菇生長發(fā)育的首要因素,在生產(chǎn)中應控制好養(yǎng)菌階段和出菇階段的溫度,是保證生產(chǎn)的環(huán)境基礎,一般情況下,菌絲生長所需的溫度范圍15—28度,適宜溫度應控制在22—28度,當溫度高于28度時,菌絲生長緩慢,細弱,超過35度,菌絲接近死亡溫度.低于10度,菌絲生長相對較慢,需增大播種量,但受各類雜菌污染的機會很小,這也是地栽香菇的關鍵.出菇期的溫度范圍為4—28度,17—22度時較適合,以18度左右最為理想.出 菇時需低溫和溫差的刺激,這有利于厚菇和優(yōu)質菇的形成.
以下是一些關于香菇種植的參考技術,希望能對你有用哈
2,濕度情況
濕度是指空氣的相對濕度,菌絲生長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低于60%培養(yǎng)基的水分易蒸發(fā),高于75%易形成雜菌污染.出菇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應提高到85%以上,但長時間高于90%,容易形成爛菇,引發(fā)病蟲害.空氣相對濕度的高低應結合當時溫度和通風情況.
3,水分
水份是指培養(yǎng)基中的含水量,代用干料料培養(yǎng)基的含水量為55-60%.含水量過大,透氣性差,菌絲生長就緩慢.生長周期的延長就會給雜菌以侵染的機會,造成生產(chǎn)上的失敗.
4,光線
香菇菌絲在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越是在黑暗且溫度恒定的條件下生長的越好.但是,在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階段,適當光照刺激,會有利于香菇的生長和優(yōu)質商品菇的形成.
5.空氣
香菇和大多類食用菌一樣,在菌絲生長,子實休發(fā)育階段都需充足的新鮮空氣.當環(huán)境的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03%菌絲的生長就會減緩甚至停止,幼菇就會形成柄長蓋小的畸形菇.
6 ,PH值
香菇菌絲生長適宜的PH值為5.5—6.5之間.
二.地栽香菇的季節(jié)選擇
春播在3月15日—4月10日,秋播在9月15日—10月15日.播種期的安排還要結合氣候情況,拿春播來說,適宜的地溫為10度左右,也就是土壤化凍七八厘米即可播種.播種過晚,溫度高容易燒料和造成雜菌污染.
7 ,整理菇床
地載香菇的場地要求:通風良好,有充足水源,不澇不旱,不是純粘土.
菇床的走向為東西方向,菇床寬40—60厘米,過寬不利于管理,并且床中間的培養(yǎng)料因透氣性不良,出現(xiàn)高溫帶,容易燒菌.菇床深10—15厘米,干旱地區(qū)可稍深一些,黑土地,潮濕地塊稍淺一些,春播最好在頭年秋上凍前將菇床挖好,春播時稍加整理即可.菇床之間要留60厘米左右的步道,步道上可套種玉米,向日葵等.菇床內(nèi)要作成中間高兩邊低的龜背形,易澇的場地還要多留幾個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