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蕙蘭的栽培技術(shù)
下山蕙蘭的栽培技術(shù)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時間多于植株開花后,新芽尚未長大之前,這一短暫的休眠期內(nèi)進行。分株前應(yīng)適當干燥,根略發(fā)白、綿軟時操作。為避免傷口感染,可涂以新高脂膜,防水分蒸發(fā)、病蟲害。放干燥處1-2日再單獨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陰處,不可立即澆水,待新芽基部長出新根后才可澆水。
大花蕙蘭植株大,生長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國蘭明顯多,各個長季節(jié)應(yīng)根據(jù)植株需求合理施肥(稀釋),冬季最好停止施肥。澆水應(yīng)在中午進行,澆水次數(shù)視苗大小和天氣狀況隨時調(diào)整。在花芽分化期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
大花蕙蘭抗病蟲害能力強于一般中國蘭花,但在生長過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種病害的侵襲,為此加強預(yù)防乃是養(yǎng)好洋蘭的重要措施,如發(fā)病初期噴施針對藥物加新高脂膜,提高藥效。新高脂膜噴施葉面,可防止葉片病毒感染,使枝葉翠綠茂盛、光合作用產(chǎn)物積累和定向轉(zhuǎn)運能力增強。
大花蕙蘭的養(yǎng)殖辦法?
一般采用盆栽。盆體宜窄宜深、宜通氣,最好是素燒盆,盆壁不宜有太大的孔洞。植料可選用水苔、椰糠、碎磚、石子、樹皮。栽植時蘭頭必須全部露出植料表面。種后每日葉面噴水數(shù)次,切忌過濕,所用水以pH6為宜。第五天后逐漸增大水量,10日后生長新根,約2周后葉色轉(zhuǎn)深綠,表示已成活。若是移栽大苗,種植后須沖掉盆內(nèi)泥沙雜質(zhì),水應(yīng)迅速自排水孔流出,直至水清為好。若排水受阻,應(yīng)重新種過。栽后1周內(nèi)只作葉面噴霧。成株的管理,一年四季皆需充分給水。冬季和早春每日晨間澆一次水,初夏至深秋每日8∶00前與傍晚17∶00后各澆水一次。
最宜生長溫度因品種而異,大都在15~25℃時生長旺盛。不能在5℃以下露地越冬。夏季能忍最高氣溫35℃。
大花蕙蘭需充足的散射光,喜肥。春季長新芽時應(yīng)施以適量的肥料。在生長旺季追施腐熟的餅肥,稀釋至0.02%使用。因孕花期很長,前后共需8個月,故磷鉀肥要提前8個月開始施用。盆栽最好架空放置,注意通風,風應(yīng)從植株的下方向上吹。栽培環(huán)境不良易遭受介殼蟲、紅蜘蛛、蚜蟲和白絹病危害,可用有關(guān)藥物及時防治。
大花蕙蘭的生產(chǎn)地主要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臺灣省。主要銷售國是日本。1993年日本消費大花蕙蘭410萬盆,銷售額1.05億美元。在歐洲,主要荷蘭生產(chǎn),其銷售額為8000萬美元。所以說,大花蕙蘭在國際花卉市場還是占一定份額,其地位不亞于其他熱帶蘭。
我國雖然是大花蕙蘭的原產(chǎn)地,又擁有相當豐富的種質(zhì)資源,但僅是原生種,缺乏改良,野生性狀較強,花色暗淡、不鮮艷,花朵稀疏、不豐滿,花莖長而彎曲、不夠挺拔或下垂,要開發(fā)利用必須加快改良。20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云南等地已從國外引種優(yōu)良品種,進行小批量的生產(chǎn),由于售價昂貴,目前尚未全面推開,但市場還是比較熱銷,如價格下降,大花蕙蘭的前景是好的。
【形態(tài)特征】大花蕙蘭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假鱗莖橢圓形,粗大。葉寬而長,下垂,淺綠色,有光澤?;ㄝ阈鄙?,稍彎曲,有花6~12朵?;ù螅瑴\黃綠色,略帶香氣。常見栽培品種有洋紅色的安娜貝麗(Annabelle)、彩斑(Heathery),血青色的巴塞羅那(Barcelona)、森林之王(ForestKing),萊維斯公爵(LevisDuke)和先鋒(Vanguard),紅色的卡門(Carmen)、紅美(RedBeauty),乳白色的小瀑布(Cascade)、牧歌(Madrigal),黃色的金色羊毛(GoldenFleece).抒情詩人(Troubadour),銀灰色的莫莉(Molly)和白色的新娘(TheBride)。
常見同屬觀賞種有冬鳳蘭(C.dayanum),花白色,帶紫色條紋。碧玉蘭(C.lowlanum),花黃綠色,唇瓣紫紅色。黃蟬蘭(C.iridioides),花淺黃色,唇瓣黃色。獨占春(C.eburneum),花純白色,唇瓣有紫紅色小點。短葉虎頭蘭(C.wilsonii),花淡綠色,唇瓣黃白色,有紅褐色條紋和斑點。
【生物學特性】大花蕙蘭原產(chǎn)我國西南地區(qū)。常野生于溪溝邊和林下的半陰環(huán)境。喜冬季溫暖和夏季涼爽。生長適溫為10~25℃。夜間溫度10℃左右比較好。葉片呈綠色,花芽生長發(fā)育正常,花莖正常伸長,在2~3月開花。若溫度低于5℃,葉片呈黃色,花芽不生長,花期推遲到4~5月份,而且花莖不伸長,影響開花質(zhì)量。若溫度在15℃左右,花芽會突然伸長,1~2月開花,花莖柔軟不能直立。如夜間溫度高達:20℃,葉叢生長繁茂,影響開花,形成花蕾也會枯黃。總之,大花蕙蘭花芽形成、花莖抽出和開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間溫差大。
大花蕙花對水質(zhì)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濕度過低,植株生長發(fā)育不良,根系生長慢而細小,葉片變厚而窄,葉色偏黃。總體說,大花蕙蘭怕干不怕濕。
光照是影響大花蕙蘭生長和開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蘭在蘭科植物中屬喜光的一類,光照充足有利于葉片生產(chǎn),形成花莖和開花。過多遮蔭,葉片細長而薄,不能直立,假鱗莖變小,容易生病,影響開花。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見陽光,有利于花芽形成與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輔助光,對開花極為有利。
【栽培管理】盆栽大花蕙蘭常用15~20厘米高筒花盆,每盆栽2~4株苗。盆栽基質(zhì)用蕨根、苔蘚和樹皮塊的混合物。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用濃度在0.1%以下,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復(fù)合肥,每周噴灑1次。使假鱗莖充實肥大,才能促使花芽分化,多開花。但萌芽力強的品種,要控制葉芽生長,不使養(yǎng)分過多消耗,就必須進行摘芽,使一個假鱗莖著生一個葉芽。
大花蕙蘭喜晝夜溫差大,白天生長溫度在25~28℃,晚間溫度在10~15℃,有利開花蕾生長。若花芽已形成,氣溫高達28℃以上,將會造成枯萎或掉蕾。
【花期】大花蕙蘭的開花期多在冬末春初,花開壽命特長,整串花朵可維持開放50-80天,室溫10度可有近3個月的花期,抵抗力很強正值我國傳統(tǒng)的新春佳節(jié),居室中擺設(shè)一盆盛開的大花蕙蘭,顯得雍容華貴,增添不少節(jié)日的祥瑞吉慶氣氛。
【溫度】適宜10-30度環(huán)境中生長,夜間大于10度比較好。葉片呈綠色,花芽生長發(fā)育正常,花莖正常伸長,在2―3月開花。若溫度低于5度,葉片呈黃色,花芽不生長,花期推遲到4―5月份,且花莖不伸長,影響開花質(zhì)量。若溫度在15度左右,花芽會突然伸長,1―2月開花,花莖柔軟不能直立。夜間溫度高達20度,葉叢生長繁茂,影響開花,形成花蕾也會枯黃,總之,大花蕙蘭花芽形成、花莖抽出及開花,都要求晝夜溫差大。
【澆水與濕度】大花蕙蘭應(yīng)栽種在多孔的陶質(zhì)花盆并宜采用無土栽培,也可用科學培養(yǎng)土種植,喜根部濕潤不積水的環(huán)境。對水質(zhì)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種植環(huán)境要通風透氣,避免暴曬及潮濕陰暗。盛夏注意遮光,其余季節(jié)可接受充分日照,室內(nèi)栽培需控制相對濕度80%。
【施肥】中小苗期需要高鉀肥,中大苗期加重磷的比例,以有機肥為主,葉面施肥為輔,開花期需要充分的肥料保證花苞的形成。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在植株開花后,新芽尚未長大之前,正處短暫的休眠期。分株前使質(zhì)基適當干燥,讓大花蕙蘭根部略發(fā)白、略柔軟,這樣操作時不易折斷根部。將母株分割成2~3筒一叢盆栽,操作時抓住假鱗莖,不要碰傷新芽,剪除黃葉和腐爛老根。
播種繁殖:主要用于原生種大量繁殖和雜交育種。種子細小,在無菌條件下,極易發(fā)芽,發(fā)芽率在90%以上。
組培繁殖:選取健壯母株基部發(fā)出的嫩芽為外植體。將芽段切成直徑0.5毫米的莖尖,接種在制備好的培養(yǎng)基上。用MS培養(yǎng)基添6-芐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52天形成原球莖。將原球莖從培養(yǎng)基中取出,切割成小塊,接種在添加6-芐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養(yǎng)基中,使原球莖增殖。將原球莖繼續(xù)在增殖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0天左右在原球莖頂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化根。9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長出具3~4片葉的完整小苗。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輪斑壞死病危害葉片,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和蝸牛危害新芽、花莖。介殼蟲和紅蜘蛛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蝸牛則在臺架及花盆上噴灑敵百蟲或用敵百蟲毒餌誘殺。
【產(chǎn)后處理】盆栽大花蕙蘭株大棵壯,花莖直立或下垂,花姿優(yōu)美,適用于室內(nèi)花架、陽臺、窗臺擺放,更顯典雅豪華,有較高品位和韻味。如10~20株苗盆栽的大型盆栽,適合賓館、商廈、車站和空港廳堂布置,氣派非凡,惹人注目。
【花后處理】花謝后,新芽開始萌發(fā),此時宜將大花蕙蘭移至室外,每兩天澆水一次。隨著氣溫的回升,日照逐漸增強,此時宜將其移于半蔭處,每天早上澆足一次水。每月施肥一次,前期以氮肥為主,6月份以后要適當增施磷鉀肥,促使花芽分化。為使養(yǎng)分集中,有利花芽生長,每個鱗莖上最多只能留2芽,多余的新生芽一定要及時抹除。當花芽抽出時應(yīng)遮蔭并注意通風,過遲過弱的花芽也應(yīng)及時抹除。只要細心養(yǎng)護,到翌年春節(jié)前,大花蕙蘭又將盛開,給主人帶來美的享受。
大花蕙蘭原產(chǎn)我國西南地區(qū)。常野生于溪溝邊和林下的半陰環(huán)境。喜冬季溫暖和夏季涼爽。生長適溫為10~25℃。夜間溫度10℃左右比較好。葉片呈綠色,花芽生長發(fā)育正常,花莖正常伸長,在2~3月開花。若溫度低于5℃,葉片呈黃色,花芽不生長,花期推遲到4~5月份,而且花莖不伸長,影響開花質(zhì)量。若溫度在15℃左右,花芽會突然伸長,1~2月開花,花莖柔軟不能直立。如夜間溫度高達:20℃,葉叢生長繁茂,影響開花,形成花蕾也會枯黃。總之,大花蕙蘭花芽形成、花莖抽出和開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間溫差大。
大花蕙花對水質(zhì)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濕度過低,植株生長發(fā)育不良,根系生長慢而細小,葉片變厚而窄,葉色偏黃??傮w說,大花蕙蘭怕干不怕濕。
光照是影響大花蕙蘭生長和開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蘭在蘭科植物中屬喜光的一類,光照充足有利于葉片生產(chǎn),形成花莖和開花。過多遮蔭,葉片細長而薄,不能直立,假鱗莖變小,容易生病,影響開花。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見陽光,有利于花芽形成與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輔助光,對開花極為有利。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輪斑壞死病危害葉片,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和蝸牛危害新芽、花莖。介殼蟲和紅蜘蛛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蝸牛則在臺架及花盆上噴灑敵百蟲或用敵百蟲毒餌誘殺。
本網(wǎng)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quán)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