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室內無土養(yǎng)殖技術
西洋菜正名豆瓣菜,別名水田芥、水芥菜、無心菜。屬十字花科蔬菜,豆瓣菜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豆瓣菜的全草。高20-40厘米,莖匍匐,多分枝,節(jié)上生根;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4對,卵形或寬卵形,頂生小葉全緣或有少數波狀齒。總狀花序頂生,花白色,花梗常反曲。西洋菜整株淡綠色,淡得近白色的為佳品,被譽為“白骨西洋菜”,原產歐洲或亞洲北部,引入我國已有百年的歷史,現(xiàn)代巨著《中藥大辭典》已有收入。
西洋菜名稱由來,相傳20世紀30年代后期,一位葡萄牙海員患肺病,人們以為他已死,后竟生還,只因多吃了一種蔬菜充饑。流落澳門的葡萄牙人從國外帶進少量這種蔬菜種子給一位華裔婦女種植,種出后清香爽口,很受大家的喜愛,各處紛紛引種,從而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短短的幾年時間廣東、廣西、上海、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區(qū)都有種植。80年代中期隨著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一些星級賓館飯店需求一批特菜品種,從而北京、青島、大連等等一些大中型城市也陸續(xù)引種。
西洋菜營養(yǎng)豐富、保健功能強?,F(xiàn)代研究表明,西洋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藥理研究表明西洋菜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腸桿菌生長。據近代出版的“中草藥手冊”闡述經常食用西洋菜具有清熱解燥、潤肺止咳、通經利尿消除疲勞等保健功效。是廣東省秋種冬春收的主要葉菜之一。廣東省夏季西洋菜反季節(jié)栽培,以陽山縣水口鎮(zhèn)面積較大。
一、西洋菜的兩種類型:
(一)、廣州種。原由澳門引進的品種,經多年栽培都表現(xiàn)良好,味道鮮美、口感好,華南地區(qū)的當家品種。植株匍匐狀向上叢生,莖高30~40厘米,莖粗6~8厘米,側莖從基部葉腋間分生。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4對近圓形,豆瓣狀,深綠色,遇到低溫時則轉成褐紅色,微辛香味。每個莖節(jié)均可生出新根,莖幼嫩時柔脆易斷,老化時纖維增多。該品種適應性強,除在水田種植外在普通菜田也可種植,但品質不如水田的好。生育期短,從定植到初次采收20~30天,以后每隔20天左右采收一次,冬季保護地種植的采收期在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每畝產量4000~5000公斤。在一般栽培條件下不能開花結實,所以多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
(二)百色種。又被成為百色西洋菜,是廣西百色市的栽培品種,在廣西和廣東的湛江等地栽培較多。最初由歐洲引進,經長期種植以成為適應當地栽培條件的優(yōu)良品種,既可在水田種植又可在普通菜田種植。其特征特性與廣州種相似,所不同的是每年均可開花結實,可用種子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法繁殖。該品種適應性廣,莖葉脆嫩,纖維少、口感好,但產量較低,每畝產量在3000公斤左右。
二、西洋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西洋菜性喜冷涼,怕熱,耐寒力較強,能忍耐短時間的霜凍。生長發(fā)育適溫為15~25℃,以20℃為最好,低于15℃則生長緩慢,超過25℃時雖生長快,但植株細弱,葉片黃化,節(jié)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品質變差。
(2)光照。西洋菜要求有較強的光照,每天最好有7~8小時的光照時間,連陰雨天,植株被遮蔭,光照不足時,主莖徒長,葉片細薄,黃化,品質下降。
(3)水分。西洋菜喜濕潤條件,可以在水溝中種植,也可以進行水培(營養(yǎng)液無土栽培)。但夏季高溫,通氣不良時易產生爛秧。
(4)土壤。西洋菜對土壤適應性廣,壤土、沙壤土、黏土都可栽培,但以肥沃的中性或微堿性黏壤土或壤土種植最好。適于水田種植,也可以旱地栽培,但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5)營養(yǎng)。需肥量較多,并且要氮、磷、鉀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其氮、磷、鉀吸收比例為1:0.4:0.9。若氮肥過多,易引起徒長導致品質差和容易感染病害。
三、栽培管理要點
(一)選地
西洋菜喜冷涼,不耐熱,適于水生。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低海拔地方也可種植,但一定要選擇有地下冷涼流動水的地方,且水溫(大田水溫)最高不超過25℃,或者選擇陰涼、較高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附近要有清涼水源。高海拔地方交通條件要方便,便于運輸。種植的土壤為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二)整地、施肥、作畦。
旱地栽培西洋菜,應選排灌方便的地塊,栽種前結合耕翻土地施足底肥,每畝施用腐熟細碎的有機肥3000~4000千克,做成1.0~1.5米寬的平畦,平整畦面。
(三)播種育苗:
從8月起至次年2月都可播種,但從9-10月為適期。早播的氣候炎熱,宜用遮蔭育苗。選擇樹蔭下平坦園地,鋪上厚約6-10厘米的肥沃細土,最好是曬干后敲碎的肥沃塘泥,直徑與一般砂粒大。一般不施基肥。攤平后淋濕水分,用木板輕輕壓平至表面略呈漿狀即可播種;或在水田中多犁多耙后呈漿狀,次日漿泥沉淀后播種。因種子細小,播種前宜充分拌入干燥的細砂土,或在加入少許石灰。然后,按苗床劃分為若干小段,種子也分為相應份數,均勻地撒播,不必蓋土或澆水,隨即搭蔭棚,棚高1-2米、寬1-5米,略向南傾斜。遮蔭料宜用黑色遮光網透光度為70%。若用樹枝,宜用松葉,不用闊葉樹枝,以免落葉蓋住種子。棚內要有散射光,以免落葉蓋住幼苗徒長。棚頂蓋薄膜,防止暴雨沖濺。播種后半月左右,揭除薄膜,并逐步揭除遮蔭物,以培育壯苗。畝用種子20-25克,約需苗床15平方米。
(四)、移植及田間管理
(1)培育壯苗。用種子繁殖的需培育壯苗,用嫩莖扦插繁殖時只需剪莖插植。
①種子繁殖。栽培前1個月播種育苗,早春、冬季在保護地內育苗,其余季節(jié)在露地育苗。選用肥沃地塊,并適當施用底肥,做成1.5米寬的育苗畦,畦面平整后澆透底水,然后播種,一般每平方米播3~4克種子,15㎡苗床供1畝地栽植用。因種子細小,為使播種均勻,50克種子先與半臉盆細沙土拌勻后一起撒播,播后覆細沙土約半指厚,并注意保持畦土濕潤,以利發(fā)芽和出苗。出苗后若發(fā)現(xiàn)肥力不足,可適當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以促壯秧,長至12~15厘米時即可移栽。
②扦插繁殖。利用西洋菜莖節(jié)再生不定根能力強的特點,剪取其嫩莖扦插很容易成活,對不開花結果品種的繁殖極為方便。留種母莖在冬季能在溫室內越冬,栽植前只要剪取約有5~6節(jié),長12~15厘米的粗壯嫩莖移栽即可。種苗不足的時候甚至2~3節(jié)即可栽植,一般每畝留苗田能栽4~5畝大田。如在溫暖季節(jié),可直接從生產田剪取莖移植,擴大生產面積。
(2)定植。根據不同栽培方式,確定栽植時間后,選取苗高12~15厘米的壯苗或截取嫩、壯莖,栽入土中3~5厘米,每穴栽1~3株,最好半臥式栽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或12厘米×12厘米即可。
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移苗扦插,要選擇老苗、粗壯的苗移植。植地施人有機肥,用腐熟的農家肥均勻撒人田中,結合整地。要整細耙平,水深以略超過泥面為宜,每隔3.3米左右留工作行,并在田塊周圍開深溝,便于排灌水。栽植行距10-13厘米,株距7厘米左右。定植時將嫩莖放在田面,使其基部數節(jié)粘著泥土,便可發(fā)根生長。平時,田里一定要保持有冷涼流動水,水的流動速度隨水溫而定,溫度高,流動速度要快,若大田水溫不高,可用較慢速度。為使西洋菜生長良好,水溫應控制在18—22℃范圍內。如:溫度太高,則生長不良,西洋菜葉子會變黃。選擇陰天或下午施放速效性肥料,將周圍入水口堵住,也不放水,或留少量流動水,每畝撒施復合肥約5千克。等西洋菜吸肥后才放流動水。西洋菜在夏季種植最怕白撞雨,如條件允許,可采用遮陽網覆蓋,覆蓋高度約1米。對于防止暴雨沖擊有很大作用,也可提高西洋菜的質量和產量。
(3)田間管理。旱地栽培時,自定植后要使土壤常保持濕潤,高溫炎熱天氣時避免午間陽光下澆水,要在早晚澆水;遇大雨卻要及時排水,防止淹泡植株以免爛莖;保護地栽培主要控制好生長適溫,盡力增加光照,防止受害。不論旱地和水田栽培,移栽成活后,以速效氮肥為主立即追肥,以后每剪取1次,追施肥1次,每畝每次追三元肥5.0~7.5公斤為準,旱地栽的追肥后立即澆水。冷涼季節(jié)追肥也可用腐熟細碎的有機肥,每次每畝1000~1500公斤。生長期間如雜草較多,應及時拔除。
(五)病蟲害防治
1、西洋菜常見病害的防治。
西洋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和褐斑病。
灰霉病的病原為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主要發(fā)生在成株期,多從基部衰老的葉柄或從受傷的葉柄開始浸染,使病部呈淺褐色壞死腐爛,在其表面產生灰色霉狀物,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情迅速向上下及四周擴展蔓延,致使許多外葉染病壞死,最后干腐。
菌核病的病原為子囊菌核盤菌真菌,在各生育期都可發(fā)生,以成株期發(fā)生較多。病菌多從莖基部或下部葉柄開始侵染,使病部呈水漬狀腐爛,并迅速向各個方向發(fā)展致多片外葉腐爛壞死。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部表面產生濃密的絮狀白霉并逐漸轉變成黑色鼠糞狀菌核。
褐斑病主要危害葉片。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具明顯或不明顯輪紋。發(fā)生嚴重時致葉片干枯。高溫多濕的天氣或氮肥過多時發(fā)病多。
這三種病害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點:
(1)清潔田園;前茬收獲后,將殘株、爛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運出地外集中進行高溫堆肥、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以防止病菌殘留地里而繼續(xù)傳染。
(2)培育無病壯苗,生長期間注意通風、排濕、調節(jié)適宜的溫度,發(fā)現(xiàn)病株、病葉及時徹底清除,帶到棚外燒毀,防止病菌落入土中。
(3)在發(fā)病初期,采用40%施加樂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800倍液噴霧防治,如果有條件的話采用常溫噴霧或粉塵噴粉的方法效果更好。防褐斑病用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噴灑。
2、西洋菜蟲害的防治。
蟲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蚜蟲。
小菜蛾又叫菜蛾、小青蟲、兩頭尖、方塊蛾等,為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害蟲,全國各地都普遍發(fā)生,以我國南方和常年種植葉類蔬菜的地區(qū)發(fā)生嚴重??蔀楹η嗷ú?、芥藍、西洋菜等作物,主要危害葉片,形成一個個“天窗”狀透明斑痕,大的幼蟲可將菜葉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菜葉被吃成篩網狀。菜蛾成蟲為灰褐色小蛾,翅狹長,前翅后緣有黃三個白色曲折的波紋,兩個翅膀合攏時呈屋脊狀。老熟幼蟲體長1厘米左右,兩頭尖細,蟲體呈紡錘形,頭黃褐色,體節(jié)明顯,臀足向后伸長,超過腹部末端。蛹紡錘形,外裹一層灰白色透明的薄繭,透過繭可以看見里面的蛹體。
在盛夏高溫時節(jié),各地多因高溫多雨和天敵等因素使小菜蛾的發(fā)生數量顯降下降。如果周年進行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套種,小菜蛾多發(fā)生猖獗,損失嚴重。
(1)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由于小菜蛾蟲體小,繁殖快,對多種農藥的抗性較強,要較好控制小菜蛾必須根據小菜蛾的生物學特性,因地制宜選用多方面措施綜合防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小菜蛾只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一定范圍內應盡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套栽,切斷蟲源。同時注意加強苗期防蟲,避免菜苗傳帶害蟲。收獲后及時清除和集中處理殘株敗葉,消滅殘存的蟲源。
利用成蟲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或高壓誘蟲燈誘殺成蟲。利用小菜蛾交配繁殖習性,可選用小菜蛾專門的性誘劑誘芯和配套的誘捕器誘殺成蟲。
科學的進行藥劑防治,由于小菜蛾世代多,使用農藥頻繁,極容易產生抗藥性,藥劑防治必須注意不同性狀的農藥間交替輪換使用,注意優(yōu)先使用非化學殺蟲劑。
一是選用微生物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BT粉劑,復方BT乳劑、粉劑500~1500倍液,注意在氣溫20℃以上時噴霧。
二是選用昆蟲特異性殺蟲劑,如2.5%菜喜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0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3000~5000倍液噴霧,注意施藥時間較普通殺蟲劑需提早3天左右。
三是選用抗生素類殺蟲劑,如40%清源保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四是選用植物性殺蟲劑,如1%印楝素水劑800~1000倍液,或0.5%藜蘆堿醇溶液800~1000倍液。
五是使用低毒低殘留高活性化學殺蟲劑,如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除盡懸浮劑12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2)蚜蟲的危害癥狀與防治:
蚜蟲有兩種形態(tài),在條件適宜時形成無翅蚜,條件不適宜時產生有翅蚜。多為害菜株的幼嫩葉片和心葉,造成心葉和嫩葉卷縮變形,菜株生長不良,不能正常結球。嚴重時誘發(fā)煤污病,影響產品質量。菜蚜多為淺綠色、淺黃色和綠黃色。在華北地區(qū)一年可發(fā)生10多代,南方地區(qū)可達30~40代。北方地區(qū)冬天一般不形成危害,在溫室內蔬菜上可零星發(fā)生。露地蔬菜常在春、秋出現(xiàn)兩個發(fā)生高峰。在南方桃蚜可周年發(fā)生危害。桃蚜喜歡黃顏色和橙黃色,害怕銀灰色。可利用它對顏色的喜好進行防治。
根據有翅蚜蟲害怕銀灰色,可在菜地內間隔鋪設銀灰色膜或掛拉銀灰色膜條驅避蚜蟲。
根據有翅蚜蟲喜歡黃色,可在田間掛設粘蟲黃板誘集有翅蚜蟲,或距地面20厘米左右架黃色盆,內裝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誘殺有翅蚜蟲。
適時進行藥劑防治,由于蚜蟲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蔬菜心葉或葉背皺縮隱蔽處,噴藥要求細致周到,保護地內采用煙霧劑或常溫煙霧施藥技術防治效果更好。噴霧可選用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4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劑800~1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保護地選用20%滅蚜煙霧劑,每次每畝0.4~0.5公斤均勻擺放,點燃后閉棚3小時。
(六)、采收
西洋菜新莖葉的生長過程就是產品的形成過程,從定植到始收約20~30天,嫩莖長25厘米左右便可收割1次。用剪刀剪下或鋒利的小刀割下嫩莖,捆成小把,頭部截齊即可上市,每畝每茬約產1000千克,以后每隔10~20天又可割取1次。早春或冬季因溫度低、生長慢,約1個月可收割1次。如在6月植株開花時,不留種的地塊可把上部割除,留中、下部匍匐莖促進萌發(fā)新莖,繼續(xù)生產、收獲。
西洋菜采收應選擇傍晚或陰天早晨進行,避免陽光照射。采收標準應根據內銷或出口要求而定。用竹籮筐分層疊放,中間留空放冰碎,上面再放冰碎。爭取在傍晚運輸及早銷售。有條件的可用冷藏車運輸,除用冰碎外,冷藏柜溫度.應調在0-5~C。每次采收后,要進行施肥,以促其再生長。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大量采收,至10月下旬結束。畝產2500-3500千克,采收時間長的,高產可達5000千克
西洋菜正名豆瓣菜,別名水田芥、水芥菜、無心菜。屬十字花科蔬菜,豆瓣菜屬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豆瓣菜的全草。高20-40厘米,莖匍匐,多分枝,節(jié)上生根;葉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4對,卵形或寬卵形,頂生小葉全緣或有少數波狀齒。總狀花序頂生,花白色,花梗常反曲。西洋菜整株淡綠色,淡得近白色的為佳品,被譽為“白骨西洋菜”,原產歐洲或亞洲北部,引入我國已有百年的歷史,現(xiàn)代巨著《中藥大辭典》已有收入?! ∥餮蟛嗣Q由來,相傳20世紀30年代后期,一位葡萄牙海員患肺病,人們以為他已死,后竟生還,只因多吃了一種蔬菜充饑。流落澳門的葡萄牙人從國外帶進少量這種蔬菜種子給一位華裔婦女種植,種出后清香爽口,很受大家的喜愛,各處紛紛引種,從而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短短的幾年時間廣東、廣西、上海、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區(qū)都有種植。80年代中期隨著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一些星級賓館飯店需求一批特菜品種,從而北京、青島、大連等等一些大中型城市也陸續(xù)引種?! ∥餮蟛藸I養(yǎng)豐富、保健功能強?,F(xiàn)代研究表明,西洋菜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藥理研究表明西洋菜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腸桿菌生長。據近代出版的“中草藥手冊”闡述經常食用西洋菜具有清熱解燥、潤肺止咳、通經利尿消除疲勞等保健功效。是廣東省秋種冬春收的主要葉菜之一。廣東省夏季西洋菜反季節(jié)栽培,以陽山縣水口鎮(zhèn)面積較大?! ∫?、西洋菜的兩種類型: ?。ㄒ唬?、廣州種。原由澳門引進的品種,經多年栽培都表現(xiàn)良好,味道鮮美、口感好,華南地區(qū)的當家品種。植株匍匐狀向上叢生,莖高30~40厘米,莖粗6~8厘米,側莖從基部葉腋間分生。葉片為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4對近圓形,豆瓣狀,深綠色,遇到低溫時則轉成褐紅色,微辛香味。每個莖節(jié)均可生出新根,莖幼嫩時柔脆易斷,老化時纖維增多。該品種適應性強,除在水田種植外在普通菜田也可種植,但品質不如水田的好。生育期短,從定植到初次采收20~30天,以后每隔20天左右采收一次,冬季保護地種植的采收期在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每畝產量4000~5000公斤。在一般栽培條件下不能開花結實,所以多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 (二)百色種。又被成為百色西洋菜,是廣西百色市的栽培品種,在廣西和廣東的湛江等地栽培較多。最初由歐洲引進,經長期種植以成為適應當地栽培條件的優(yōu)良品種,既可在水田種植又可在普通菜田種植。其特征特性與廣州種相似,所不同的是每年均可開花結實,可用種子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法繁殖。該品種適應性廣,莖葉脆嫩,纖維少、口感好,但產量較低,每畝產量在3000公斤左右?! 《?、西洋菜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溫度。西洋菜性喜冷涼,怕熱,耐寒力較強,能忍耐短時間的霜凍。生長發(fā)育適溫為15~25℃,以20℃為最好,低于15℃則生長緩慢,超過25℃時雖生長快,但植株細弱,葉片黃化,節(jié)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品質變差。 ?。?)光照。西洋菜要求有較強的光照,每天最好有7~8小時的光照時間,連陰雨天,植株被遮蔭,光照不足時,主莖徒長,葉片細薄,黃化,品質下降?! 。?)水分。西洋菜喜濕潤條件,可以在水溝中種植,也可以進行水培(營養(yǎng)液無土栽培)。但夏季高溫,通氣不良時易產生爛秧。 ?。?)土壤。西洋菜對土壤適應性廣,壤土、沙壤土、黏土都可栽培,但以肥沃的中性或微堿性黏壤土或壤土種植最好。適于水田種植,也可以旱地栽培,但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 。?)營養(yǎng)。需肥量較多,并且要氮、磷、鉀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其氮、磷、鉀吸收比例為1:0.4:0.9。若氮肥過多,易引起徒長導致品質差和容易感染病害。 三、栽培管理要點 (一)選地 西洋菜喜冷涼,不耐熱,適于水生。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低海拔地方也可種植,但一定要選擇有地下冷涼流動水的地方,且水溫(大田水溫)最高不超過25℃,或者選擇陰涼、較高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附近要有清涼水源。高海拔地方交通條件要方便,便于運輸。種植的土壤為透氣性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ǘ┱亍⑹┓?、作畦?! 『档卦耘辔餮蟛?,應選排灌方便的地塊,栽種前結合耕翻土地施足底肥,每畝施用腐熟細碎的有機肥3000~4000千克,做成1.0~1.5米寬的平畦,平整畦面?! 。ㄈ┎シN育苗: 從8月起至次年2月都可播種,但從9-10月為適期。早播的氣候炎熱,宜用遮蔭育苗。選擇樹蔭下平坦園地,鋪上厚約6-10厘米的肥沃細土,最好是曬干后敲碎的肥沃塘泥,直徑與一般砂粒大。一般不施基肥。攤平后淋濕水分,用木板輕輕壓平至表面略呈漿狀即可播種;或在水田中多犁多耙后呈漿狀,次日漿泥沉淀后播種。因種子細小,播種前宜充分拌入干燥的細砂土,或在加入少許石灰。然后,按苗床劃分為若干小段,種子也分為相應份數,均勻地撒播,不必蓋土或澆水,隨即搭蔭棚,棚高1-2米、寬1-5米,略向南傾斜。遮蔭料宜用黑色遮光網透光度為70%。若用樹枝,宜用松葉,不用闊葉樹枝,以免落葉蓋住種子。棚內要有散射光,以免落葉蓋住幼苗徒長。棚頂蓋薄膜,防止暴雨沖濺。播種后半月左右,揭除薄膜,并逐步揭除遮蔭物,以培育壯苗。畝用種子20-25克,約需苗床15平方米?! ?四)、移植及田間管理 ?。?)培育壯苗。用種子繁殖的需培育壯苗,用嫩莖扦插繁殖時只需剪莖插植?! 、俜N子繁殖。栽培前1個月播種育苗,早春、冬季在保護地內育苗,其余季節(jié)在露地育苗。選用肥沃地塊,并適當施用底肥,做成1.5米寬的育苗畦,畦面平整后澆透底水,然后播種,一般每平方米播3~4克種子,15㎡苗床供1畝地栽植用。因種子細小,為使播種均勻,50克種子先與半臉盆細沙土拌勻后一起撒播,播后覆細沙土約半指厚,并注意保持畦土濕潤,以利發(fā)芽和出苗。出苗后若發(fā)現(xiàn)肥力不足,可適當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以促壯秧,長至12~15厘米時即可移栽?! 、谇げ宸敝?。利用西洋菜莖節(jié)再生不定根能力強的特點,剪取其嫩莖扦插很容易成活,對不開花結果品種的繁殖極為方便。留種母莖在冬季能在溫室內越冬,栽植前只要剪取約有5~6節(jié),長12~15厘米的粗壯嫩莖移栽即可。種苗不足的時候甚至2~3節(jié)即可栽植,一般每畝留苗田能栽4~5畝大田。如在溫暖季節(jié),可直接從生產田剪取莖移植,擴大生產面積。 ?。?)定植。根據不同栽培方式,確定栽植時間后,選取苗高12~15厘米的壯苗或截取嫩、壯莖,栽入土中3~5厘米,每穴栽1~3株,最好半臥式栽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或12厘米×12厘米即可。 夏季反季節(jié)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移苗扦插,要選擇老苗、粗壯的苗移植。植地施人有機肥,用腐熟的農家肥均勻撒人田中,結合整地。要整細耙平,水深以略超過泥面為宜,每隔3.3米左右留工作行,并在田塊周圍開深溝,便于排灌水。栽植行距10-13厘米,株距7厘米左右。定植時將嫩莖放在田面,使其基部數節(jié)粘著泥土,便可發(fā)根生長。平時,田里一定要保持有冷涼流動水,水的流動速度隨水溫而定,溫度高,流動速度要快,若大田水溫不高,可用較慢速度。為使西洋菜生長良好,水溫應控制在18—22℃范圍內。如:溫度太高,則生長不良,西洋菜葉子會變黃。選擇陰天或下午施放速效性肥料,將周圍入水口堵住,也不放水,或留少量流動水,每畝撒施復合肥約5千克。等西洋菜吸肥后才放流動水。西洋菜在夏季種植最怕白撞雨,如條件允許,可采用遮陽網覆蓋,覆蓋高度約1米。對于防止暴雨沖擊有很大作用,也可提高西洋菜的質量和產量?! 。?)田間管理。旱地栽培時,自定植后要使土壤常保持濕潤,高溫炎熱天氣時避免午間陽光下澆水,要在早晚澆水;遇大雨卻要及時排水,防止淹泡植株以免爛莖;保護地栽培主要控制好生長適溫,盡力增加光照,防止受害。不論旱地和水田栽培,移栽成活后,以速效氮肥為主立即追肥,以后每剪取1次,追施肥1次,每畝每次追三元肥5.0~7.5公斤為準,旱地栽的追肥后立即澆水。冷涼季節(jié)追肥也可用腐熟細碎的有機肥,每次每畝1000~1500公斤。生長期間如雜草較多,應及時拔除?! ?五)病蟲害防治 1、西洋菜常見病害的防治?! ∥餮蟛说牟『χ饕谢颐共?、菌核病和褐斑病?! 』颐共〉牟≡瓰榘胫移咸焰哒婢?,主要發(fā)生在成株期,多從基部衰老的葉柄或從受傷的葉柄開始浸染,使病部呈淺褐色壞死腐爛,在其表面產生灰色霉狀物,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情迅速向上下及四周擴展蔓延,致使許多外葉染病壞死,最后干腐?! 【瞬〉牟≡瓰樽幽揖吮P菌真菌,在各生育期都可發(fā)生,以成株期發(fā)生較多。病菌多從莖基部或下部葉柄開始侵染,使病部呈水漬狀腐爛,并迅速向各個方向發(fā)展致多片外葉腐爛壞死。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部表面產生濃密的絮狀白霉并逐漸轉變成黑色鼠糞狀菌核?! 『职卟≈饕:θ~片。病斑呈圓形或橢圓形,褐色,具明顯或不明顯輪紋。發(fā)生嚴重時致葉片干枯。高溫多濕的天氣或氮肥過多時發(fā)病多?! ∵@三種病害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幾點: ?。?)清潔田園;前茬收獲后,將殘株、爛葉和雜草清理干凈,運出地外集中進行高溫堆肥、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以防止病菌殘留地里而繼續(xù)傳染?! 。?)培育無病壯苗,生長期間注意通風、排濕、調節(jié)適宜的溫度,發(fā)現(xiàn)病株、病葉及時徹底清除,帶到棚外燒毀,防止病菌落入土中?! 。?)在發(fā)病初期,采用40%施加樂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800倍液噴霧防治,如果有條件的話采用常溫噴霧或粉塵噴粉的方法效果更好。防褐斑病用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噴灑?! ?、西洋菜蟲害的防治?! ∠x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蚜蟲?! ⌒〔硕暧纸胁硕辍⑿∏嘞x、兩頭尖、方塊蛾等,為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害蟲,全國各地都普遍發(fā)生,以我國南方和常年種植葉類蔬菜的地區(qū)發(fā)生嚴重??蔀楹η嗷ú?、芥藍、西洋菜等作物,主要危害葉片,形成一個個“天窗”狀透明斑痕,大的幼蟲可將菜葉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菜葉被吃成篩網狀。菜蛾成蟲為灰褐色小蛾,翅狹長,前翅后緣有黃三個白色曲折的波紋,兩個翅膀合攏時呈屋脊狀。老熟幼蟲體長1厘米左右,兩頭尖細,蟲體呈紡錘形,頭黃褐色,體節(jié)明顯,臀足向后伸長,超過腹部末端。蛹紡錘形,外裹一層灰白色透明的薄繭,透過繭可以看見里面的蛹體?! ≡谑⑾母邷貢r節(jié),各地多因高溫多雨和天敵等因素使小菜蛾的發(fā)生數量顯降下降。如果周年進行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或套種,小菜蛾多發(fā)生猖獗,損失嚴重?! 。?)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由于小菜蛾蟲體小,繁殖快,對多種農藥的抗性較強,要較好控制小菜蛾必須根據小菜蛾的生物學特性,因地制宜選用多方面措施綜合防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捎谛〔硕曛粸楹κ只剖卟?,在一定范圍內應盡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套栽,切斷蟲源。同時注意加強苗期防蟲,避免菜苗傳帶害蟲。收獲后及時清除和集中處理殘株敗葉,消滅殘存的蟲源?! ±贸上x的趨光性,設置黑光燈或高壓誘蟲燈誘殺成蟲。利用小菜蛾交配繁殖習性,可選用小菜蛾專門的性誘劑誘芯和配套的誘捕器誘殺成蟲?! 】茖W的進行藥劑防治,由于小菜蛾世代多,使用農藥頻繁,極容易產生抗藥性,藥劑防治必須注意不同性狀的農藥間交替輪換使用,注意優(yōu)先使用非化學殺蟲劑。 一是選用微生物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BT粉劑,復方BT乳劑、粉劑500~1500倍液,注意在氣溫20℃以上時噴霧?! 《沁x用昆蟲特異性殺蟲劑,如2.5%菜喜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000倍液,或20%除蟲脲懸浮劑3000~5000倍液噴霧,注意施藥時間較普通殺蟲劑需提早3天左右。 三是選用抗生素類殺蟲劑,如40%清源保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 ∷氖沁x用植物性殺蟲劑,如1%印楝素水劑800~1000倍液,或0.5%藜蘆堿醇溶液800~1000倍液?! ∥迨鞘褂玫投镜蜌埩舾呋钚曰瘜W殺蟲劑,如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除盡懸浮劑12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蚜蟲的危害癥狀與防治: 蚜蟲有兩種形態(tài),在條件適宜時形成無翅蚜,條件不適宜時產生有翅蚜。多為害菜株的幼嫩葉片和心葉,造成心葉和嫩葉卷縮變形,菜株生長不良,不能正常結球。嚴重時誘發(fā)煤污病,影響產品質量。菜蚜多為淺綠色、淺黃色和綠黃色。在華北地區(qū)一年可發(fā)生10多代,南方地區(qū)可達30~40代。北方地區(qū)冬天一般不形成危害,在溫室內蔬菜上可零星發(fā)生。露地蔬菜常在春、秋出現(xiàn)兩個發(fā)生高峰。在南方桃蚜可周年發(fā)生危害。桃蚜喜歡黃顏色和橙黃色,害怕銀灰色??衫盟鼘︻伾南埠眠M行防治?! 「鶕谐嵫料x害怕銀灰色,可在菜地內間隔鋪設銀灰色膜或掛拉銀灰色膜條驅避蚜蟲?! 「鶕谐嵫料x喜歡黃色,可在田間掛設粘蟲黃板誘集有翅蚜蟲,或距地面20厘米左右架黃色盆,內裝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誘殺有翅蚜蟲?! ∵m時進行藥劑防治,由于蚜蟲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蔬菜心葉或葉背皺縮隱蔽處,噴藥要求細致周到,保護地內采用煙霧劑或常溫煙霧施藥技術防治效果更好。噴霧可選用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4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劑800~1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保護地選用20%滅蚜煙霧劑,每次每畝0.4~0.5公斤均勻擺放,點燃后閉棚3小時?! 。?、采收 西洋菜新莖葉的生長過程就是產品的形成過程,從定植到始收約20~30天,嫩莖長25厘米左右便可收割1次。用剪刀剪下或鋒利的小刀割下嫩莖,捆成小把,頭部截齊即可上市,每畝每茬約產1000千克,以后每隔10~20天又可割取1次。早春或冬季因溫度低、生長慢,約1個月可收割1次。如在6月植株開花時,不留種的地塊可把上部割除,留中、下部匍匐莖促進萌發(fā)新莖,繼續(xù)生產、收獲?! ∥餮蟛瞬墒諔x擇傍晚或陰天早晨進行,避免陽光照射。采收標準應根據內銷或出口要求而定。用竹籮筐分層疊放,中間留空放冰碎,上面再放冰碎。爭取在傍晚運輸及早銷售。有條件的可用冷藏車運輸,除用冰碎外,冷藏柜溫度.應調在0-5~C。每次采收后,要進行施肥,以促其再生長。一般在6月中旬開始大量采收,至10月下旬結束。畝產2500-3500千克,采收時間長的,高產可達5000千克?! ∷摹⑽餮蟛说闹苣旯骸 。?)春秋露地栽培。分別于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栽種兩茬,采收期為5~6月和9~10月?! 。?)夏季冷涼山區(qū)栽培。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種,6~9月連續(xù)采收供應市場?! 。?)保護地栽培。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份,采用秋延后及春提前于中、小棚生產兩茬,也可采用節(jié)能型日光溫室栽培一茬,于11月至翌年6月采收?! 。?)利用水溝栽培。每年5月中、下旬利用閑散水溝栽種,加強水面利用,可收獲多茬,增加收益?! 。?)營養(yǎng)液栽培,即水培。北京市小湯山特種蔬菜基地,引進日本的成套玻璃溫室水耕設備,周年生產;中日合作設施園藝農場,在大棚中建水培床,也種植西洋菜。除冬季最冷季節(jié)外,也可連續(xù)收獲多茬?! ∥?、西洋菜的留種 因品種和栽培方式不同,可分為兩種留種方式?! 。?)種苗留種。西洋菜的老莖抗逆性強,能渡過盛夏的不良環(huán)境,可采用老莖作種苗就地留種,或移栽留種,即無性繁殖。如在露地栽培,到夏季需將老莖移栽到有遮陽、防雨的場所,晚秋則將老莖移栽到保溫、防寒的保護地內培育種苗?! 。?)種子留種。留種田的嫩莖不能收獲,應讓其充分生長,6月份則開始開花,7~8月份種莢開始變黃時便可收獲。若收獲不及時,種莢會干裂,種子散落,因此,種莢轉黃色時陸續(xù)采收,把莢晾曬干,收取種子貯藏備用。每畝種子田約可收種子2千克?! 》峙墒辗N子:主側枝均能良好開花結莢。主莖上開花較早較少,側枝(2-4級分枝)開花略遲,但花多、莢多,是種子產量的主要來源。種莢呈黃色俗稱香蕉黃時便可采收?! 〔汕v后當日,攤曬在竹篩箕上涼干,后熟一、二天后涼曬至種莢開裂、種子散出后及時曬干。種子小,皮薄,切忌曝曬,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曬種為宜。曬干種子在干凈、干燥的瓦缸或水桶中置于陰涼處貯存,當年采收的種子當年使用。無低溫干燥條件貯藏的種子,次年幾無發(fā)芽力。畝收種子3-4公斤??晒?50畝以上田一次種植。西洋菜歷來都用無性繁殖栽培,即利用殘莖越夏供秋植,周而復始。但在廣東省湛江地區(qū)及廣西百色地區(qū)已有演變能開花結籽的品種,采收種子,室內貯存,可大大節(jié)省種莖越夏管理的麻煩,而且種子細小,用量少,貯運十分方便,幼苗成長后生勢健壯,有提高生活力作用?! ×⑽餮蟛说氖秤梅椒ā ∥餮蟛耸秤梅椒ê芏?,炒食、涼拌、做餡和做湯均可,可和其他蔬菜、水果一起做沙拉生吃;也是非常好的火鍋涮菜,在涮羊肉或肥牛的同時吃一點西洋菜,可以去除油膩、增加食欲?;浫藢ξ餮蟛擞辛己糜∠?,認為是一種家常湯水,飲湯食菜,清熱潤肺,入冬后天氣干燥更宜。遇到口干咽痛,肺熱咳嗽,最多用來煲鴨腎,或加入羅漢果、豬肉,也有與魚煲湯的,味益鮮美?! ∥餮蟛送庑魏芷粒鳛楸P菜的點綴和配菜能為餐桌添彩。廣東和港澳等地最喜歡的吃法是用豬肺加幾個紅棗煲西洋菜湯,或豬骨西洋菜湯,都有一種特殊的鮮香風味;近幾年北方的餐館用來做餃子餡非常好吃;還可以做湯,也可做面條和湯粉的配菜。中國有機農業(yè)網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lián)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